(還有幾分鍾就可以補上前一章了,實在抱歉,這幾天事情太多了)


    宋時烈、柳馨遠和曾勝三人各自有著自己的想法,其中柳馨遠和曾勝兩人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實際上都是反對出兵慶尚道。


    不過,三人雖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最終拍板的人還得是李逸瀾。這也是破虜軍高層會議中已經形成的習慣,眾人可以暢所欲言,拿主意的隻是李逸瀾一人。


    畢竟破虜軍能夠走到今天,其實離不開李逸瀾從無到有的嚐試和突破,其他人可能各自在某些部分中有著較高的影響力,但是無論是在破虜軍中還是在普通的濟州百姓心中,李逸瀾還是不容置疑的提督,是破虜軍唯一指揮。


    麵對福善君的邀請,李逸瀾其實是心動的。


    從某種層麵來說,李逸瀾和宋時烈比較相像,兩人心中的最高目標都是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並不是能夠滿足待在濟州島的政治投機者。


    想要推翻清廷的統治,需要很大的合力,即使有朝一日破虜軍掌控了朝鮮全境,很可能也不足以撼動清廷,更不用說現在隻是占據著濟州島一個島了。


    濟州島的風光雖美,李逸瀾卻不準備一輩子待在這裏觀賞。


    但是,正如柳馨遠以及曾勝兩人提出來的一樣,此時貿然選擇參戰,對於發展勢頭正良好的破虜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冒險的舉動。


    說到底,如果不參戰,有可能會錯失一次絕佳的掌控整個朝鮮的機會;但是如果參戰,也有可能將破虜軍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基業給敗光。


    雖然李逸瀾本身也是“天外來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親人,可以說是無牽無掛,現在有的破虜軍基業也都是他從無到有建立的成果,並非不能夠舍棄的東西。


    但是,這半年來與大家的並肩作戰,還是讓李逸瀾對於破虜軍產生了感情,現在的李逸瀾做決定不能再像當初漂流人時期一樣,豁出去一搏了。


    李逸瀾思考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做出決斷,隻能暫時宣布休會,自己迴去繼續糾結了。


    .................


    自從發現了城郊的那一大片蘆葦地後,李逸瀾喜歡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來到蘆葦地思考人生,當然現在李逸瀾已經不能像第一次一樣,享受獨自一人的感覺了,侍衛們非常緊張地跟在李逸瀾後麵,擔心李逸瀾會出什麽狀況。


    在周圍一圈侍衛的保護下,李逸瀾再次來到了蘆葦地,輕風吹拂著蘆葦,也吹拂在李逸瀾的手心上。


    感受著手心上這股癢癢的感覺,李逸瀾重新迴到思考之中。


    說實在話,李逸瀾此時內心還是以偏向參戰居多,身為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李逸瀾十分清楚原本曆史的走向,也知曉近代中國的屈辱曆史,在閱讀史書的時候,李逸瀾恨不得讓自己成為曆史中的一員,改變當初曆史的進程。


    現在,李逸瀾真的有機會實實在在地參與到這種曆史進程中,甚至還有機會改變曆史的大進程,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李逸瀾不心動,實在是不可能


    但是,方才會議中,破虜軍目前除了李逸瀾之外最有發言權的三個人,有兩個人都不支持參戰,而且各自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了不參戰的好處以及參戰可能給目前破虜軍和濟州島帶來的威脅,這無疑十分嚴重的打擊了李逸瀾對於參戰的信心。


    而即使唯一一個支持參戰的宋時烈,他支持參戰的理由和李逸瀾自己也沒有太大區別,同樣是站在大義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太多實際的利益,權衡之下,宋時烈給出的理由並沒有柳馨遠和曾勝兩人來得更具說服力。


    搖了搖頭,李逸瀾最終也隻能是一聲歎息,事關重大,實在是太過於難以決定了。


    一刻鍾之後,李逸瀾心中有了傾向。


    在這個時候,李逸瀾隻能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理由,告訴自己柳馨遠和曾勝給出的理由更加全麵和充分,或許采納他們的意見才是正確的。


    ...............


    走在迴城的路上,李逸瀾特意沒有選擇騎馬,而是慢慢地走著,仿佛這樣就可以讓自己最終宣布不參戰的時間來得更晚一些。


    畢竟,這與李逸瀾自己的想法並不一樣,心中有所糾結和不甘,再正常不過了。


    宋時烈、柳馨遠和曾勝三人各自有著自己的想法,其中柳馨遠和曾勝兩人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實際上都是反對出兵慶尚道。


    不過,三人雖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最終拍板的人還得是李逸瀾。這也是破虜軍高層會議中已經形成的習慣,眾人可以暢所欲言,拿主意的隻是李逸瀾一人。


    畢竟破虜軍能夠走到今天,其實離不開李逸瀾從無到有的嚐試和突破,其他人可能各自在某些部分中有著較高的影響力,但是無論是在破虜軍中還是在普通的濟州百姓心中,李逸瀾還是不容置疑的提督,是破虜軍唯一指揮。


    麵對福善君的邀請,李逸瀾其實是心動的。


    從某種層麵來說,李逸瀾和宋時烈比較相像,兩人心中的最高目標都是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並不是能夠滿足待在濟州島的政治投機者。


    想要推翻清廷的統治,需要很大的合力,即使有朝一日破虜軍掌控了朝鮮全境,很可能也不足以撼動清廷,更不用說現在隻是占據著濟州島一個島了。


    濟州島的風光雖美,李逸瀾卻不準備一輩子待在這裏觀賞。


    但是,正如柳馨遠以及曾勝兩人提出來的一樣,此時貿然選擇參戰,對於發展勢頭正良好的破虜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冒險的舉動。


    說到底,如果不參戰,有可能會錯失一次絕佳的掌控整個朝鮮的機會;但是如果參戰,也有可能將破虜軍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基業給敗光。


    雖然李逸瀾本身也是“天外來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親人,可以說是無牽無掛,現在有的破虜軍基業也都是他從無到有建立的成果,並非不能夠舍棄的東西。


    但是,這半年來與大家的並肩作戰,還是讓李逸瀾對於破虜軍產生了感情,現在的李逸瀾做決定不能再像當初漂流人時期一樣,豁出去一搏了。


    李逸瀾思考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做出決斷,隻能暫時宣布休會,自己迴去繼續糾結了。


    .................


    自從發現了城郊的那一大片蘆葦地後,李逸瀾喜歡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來到蘆葦地思考人生,當然現在李逸瀾已經不能像第一次一樣,享受獨自一人的感覺了,侍衛們非常緊張地跟在李逸瀾後麵,擔心李逸瀾會出什麽狀況。


    在周圍一圈侍衛的保護下,李逸瀾再次來到了蘆葦地,輕風吹拂著蘆葦,也吹拂在李逸瀾的手心上。


    感受著手心上這股癢癢的感覺,李逸瀾重新迴到思考之中。


    說實在話,李逸瀾此時內心還是以偏向參戰居多,身為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李逸瀾十分清楚原本曆史的走向,也知曉近代中國的屈辱曆史,在閱讀史書的時候,李逸瀾恨不得讓自己成為曆史中的一員,改變當初曆史的進程。


    現在,李逸瀾真的有機會實實在在地參與到這種曆史進程中,甚至還有機會改變曆史的大進程,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李逸瀾不心動,實在是不可能


    但是,方才會議中,破虜軍目前除了李逸瀾之外最有發言權的三個人,有兩個人都不支持參戰,而且各自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了不參戰的好處以及參戰可能給目前破虜軍和濟州島帶來的威脅,這無疑十分嚴重的打擊了李逸瀾對於參戰的信心。


    而即使唯一一個支持參戰的宋時烈,他支持參戰的理由和李逸瀾自己也沒有太大區別,同樣是站在大義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太多實際的利益,權衡之下,宋時烈給出的理由並沒有柳馨遠和曾勝兩人來得更具說服力。


    搖了搖頭,李逸瀾最終也隻能是一聲歎息,事關重大,實在是太過於難以決定了。


    一刻鍾之後,李逸瀾心中有了傾向。


    在這個時候,李逸瀾隻能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理由,告訴自己柳馨遠和曾勝給出的理由更加全麵和充分,或許采納他們的意見才是正確的。


    ...............


    走在迴城的路上,李逸瀾特意沒有選擇騎馬,而是慢慢地走著,仿佛這樣就可以讓自己最終宣布不參戰的時間來得更晚一些。


    畢竟,這與李逸瀾自己的想法並不一樣,心中有所糾結和不甘,再正常不過了。


    宋時烈、柳馨遠和曾勝三人各自有著自己的想法,其中柳馨遠和曾勝兩人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實際上都是反對出兵慶尚道。


    不過,三人雖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最終拍板的人還得是李逸瀾。這也是破虜軍高層會議中已經形成的習慣,眾人可以暢所欲言,拿主意的隻是李逸瀾一人。


    畢竟破虜軍能夠走到今天,其實離不開李逸瀾從無到有的嚐試和突破,其他人可能各自在某些部分中有著較高的影響力,但是無論是在破虜軍中還是在普通的濟州百姓心中,李逸瀾還是不容置疑的提督,是破虜軍唯一指揮。


    麵對福善君的邀請,李逸瀾其實是心動的。


    從某種層麵來說,李逸瀾和宋時烈比較相像,兩人心中的最高目標都是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並不是能夠滿足待在濟州島的政治投機者。


    想要推翻清廷的統治,需要很大的合力,即使有朝一日破虜軍掌控了朝鮮全境,很可能也不足以撼動清廷,更不用說現在隻是占據著濟州島一個島了。


    濟州島的風光雖美,李逸瀾卻不準備一輩子待在這裏觀賞。


    但是,正如柳馨遠以及曾勝兩人提出來的一樣,此時貿然選擇參戰,對於發展勢頭正良好的破虜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冒險的舉動。


    說到底,如果不參戰,有可能會錯失一次絕佳的掌控整個朝鮮的機會;但是如果參戰,也有可能將破虜軍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基業給敗光。


    雖然李逸瀾本身也是“天外來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親人,可以說是無牽無掛,現在有的破虜軍基業也都是他從無到有建立的成果,並非不能夠舍棄的東西。


    但是,這半年來與大家的並肩作戰,還是讓李逸瀾對於破虜軍產生了感情,現在的李逸瀾做決定不能再像當初漂流人時期一樣,豁出去一搏了。


    李逸瀾思考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做出決斷,隻能暫時宣布休會,自己迴去繼續糾結了。


    .................


    自從發現了城郊的那一大片蘆葦地後,李逸瀾喜歡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來到蘆葦地思考人生,當然現在李逸瀾已經不能像第一次一樣,享受獨自一人的感覺了,侍衛們非常緊張地跟在李逸瀾後麵,擔心李逸瀾會出什麽狀況。


    在周圍一圈侍衛的保護下,李逸瀾再次來到了蘆葦地,輕風吹拂著蘆葦,也吹拂在李逸瀾的手心上。


    感受著手心上這股癢癢的感覺,李逸瀾重新迴到思考之中。


    說實在話,李逸瀾此時內心還是以偏向參戰居多,身為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李逸瀾十分清楚原本曆史的走向,也知曉近代中國的屈辱曆史,在閱讀史書的時候,李逸瀾恨不得讓自己成為曆史中的一員,改變當初曆史的進程。


    現在,李逸瀾真的有機會實實在在地參與到這種曆史進程中,甚至還有機會改變曆史的大進程,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李逸瀾不心動,實在是不可能


    但是,方才會議中,破虜軍目前除了李逸瀾之外最有發言權的三個人,有兩個人都不支持參戰,而且各自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了不參戰的好處以及參戰可能給目前破虜軍和濟州島帶來的威脅,這無疑十分嚴重的打擊了李逸瀾對於參戰的信心。


    而即使唯一一個支持參戰的宋時烈,他支持參戰的理由和李逸瀾自己也沒有太大區別,同樣是站在大義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太多實際的利益,權衡之下,宋時烈給出的理由並沒有柳馨遠和曾勝兩人來得更具說服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漂流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嵐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嵐翊並收藏大明漂流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