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億心中一橫,心中暗道一聲抱歉,直接把自己已經死去的侄子推出去了。
緊接著,李慶億沒有等國王李棩有繼續發難的機會,直接將話題引到了李逸瀾舉兵造反的事情上。
李棩其實早就知道濟州糧行的掌櫃與漢黨領袖李慶億之間的密切關係,甚至知道濟州糧行便是漢黨其中一個銀庫。
李棩剛想借題發揮,打擊一下漢黨乃至其他黨派這種積蓄資金的活動。結果,話還沒出口,就被李慶億拋出來的濟州反叛的事情給堵了迴去。
好不容易找到這樣一個打擊黨派的機會,李棩不願意就此放棄,咽了咽口水,就想繼續發難。
此前一直隔岸觀火的金萬基和閔維重兩人,從聽到濟州糧行的字眼開始,便知道李棩此時要發難的點了。
濟州糧行是漢黨的其中一個銀庫,這一點在高層中並不是什麽秘密。山黨當然也有自己積蓄資金的渠道。
李棩打擊李慶億以及他背後的漢黨,金萬基和閔維重等山黨人自然是喜聞樂見,但是察覺到了李棩想要斷黨派財路的意圖之後,山黨人也不能旁觀了。
今天李棩能夠通過這個機會,斷了漢黨財路,明天李棩就能夠找到另一個機會,將山黨的財路也給挖斷。
因此,雖然金萬基和閔維重與漢黨人不對付,但涉及到這種關乎黨派利益的事情時,少不得幫上一把。
......
決定幫漢黨一把後,閔維重沒等李棩繼續就濟州糧行一事發難,便開口質疑起李慶億來,努力地將話題保持在了濟州舉義事件上:“刑判所言,我不敢苟同。”
金萬基是宋時烈的弟子,此時身份尷尬,自然不能主動進場,以免被人揪住把柄,於是和漢黨爭論的重任,又落到了閔維重的肩上。
聽到閔維重質疑起自己,李慶億知道這是在繞開濟州糧行的話題,反而為此感到高興,心中對閔維重也多了一分惺惺相惜。
隻不過雖然心中有所感激,但發生在濟州的兵變事件同樣十分關鍵,李慶億自然不會因為一點點感激而動搖。
兩人就如何定性兵變事件開始了一通爭辯,不時有兵曹判書金佐明等官員也加入進來,而洪命夏、鄭致和以及金萬基等人,則始終保持沉默。
以閔維重為代表的官員,持綏靖之論,認為大明本就是朝鮮父母之邦,大明使者在朝鮮舉義,自然不能夠定為謀逆,而是被迫無奈的自保之舉。
而李慶億等另一派官員,則堅持認為李逸瀾殺害備邊司官員以及地方武將,煽動民眾奪城,為數百年來使者所未曾為,雖然出於求生之本意,情有可原,然而造成了割據之後果,罪不容赦。
自始自終,兩方都沒有把矛頭指向宋時烈和柳馨遠兩位已然在濟州跟著舉義的大儒,而是重點論證李逸瀾舉兵是否叛逆。
但兩方都很清楚,一旦李逸瀾是叛逆,那麽宋時烈自然就是從逆,所以兩黨的出發點,一個是維護精神領袖宋時烈的名聲,另一個恰恰相反,是想要將宋時烈搞垮,以此來從根本上擊潰山黨的法理。
......
金佐明論道:“李逸瀾舉兵,短時間內便奪下了濟州島全境,實乃分裂我東國之舉。”
“這次如果我們縱容,那麽下次就會有另外像李逸瀾一樣的人,打著清君側或者滅胡虜的名號,而行分裂國家之實,必成國家之大憂患!”
閔維重搖搖頭,冷笑道:“濟州本就是大明領土,當年太祖皇帝對我東國開恩,故而賜濟州島土地於我。爾等非但不思報效,反而欲置大明所剩不多的星火於死地,實乃忘恩負義,狼子野心之舉。”
“此時明使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將濟州島全境納入治下,此所謂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閔維重這一番話,直接將已經在朝鮮王朝治下數百年的濟州島,從義理上劃分給了大明,雖然對朝鮮自身的國家利益是一種破壞,但是在崇明的大義理下,一時間朝堂上也無人敢公然反駁。
即使是兵曹判書金佐明,聽了這話之後,雖然心中鬱悶,但是嘴上卻也組織不起來爭鋒相對的語言。
有那麽十幾秒的時間,朝堂裏陷入了一陣沉默。
......
從閔維重插話進來,將議題固定在處理濟州兵變的事情上時,國王李棩就知道,黨派最終還是聯合在了一起,共同對抗王權對他們利益的侵犯。
看著此時這些不同黨派的官員們正在朝堂上吵得麵紅耳赤,李棩心中卻沒有了往常的喜悅。士林黨派再怎麽鬥,也是由黨派輪流做東,朝鮮真正的主人,永遠不會是國王本人。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李棩一時間心情低落,故而當方才朝堂上爭論不休時,李棩始終沒有說話,眼神空洞著看著正前方,仿佛自己置身事外。
直到此時朝堂中陷入了一片安靜,李棩才如夢初醒,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
有一方爭勝了?李棩看向了台下的老太監,太監微微搖搖頭。
那就還是沒有爭論出結果。沒有結果,反而是李棩最能夠預想到的一個結局。他甚至在來開會之前就已經想到了,如果爭不出結果,戰事要怎麽安排。
今天的備邊司會議已經開得夠久了,既然一時間爭不出結果,就讓他們下去再狗咬狗吧,寡人要迴去休息了。
心情低落的李棩,並沒有給這些大臣們繼續爭辯的機會,給出了自己早已經準備好的安排。
“調禁軍一萬,並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三道將士,駐兵濟州海峽,先行勸導之事。”
“告誡三軍,勿傷明使。寡人要於漢城設宴,與明使共飲。”
“若有小人蒙蔽,使得明使不肯前來,則不得不動用兵戈,此非寡人之良願也。”
李棩這個安排,既明確表示要使用武力,同時又避免稱唿李逸瀾為叛軍,其中用意,自然便是中庸之道了。
緊接著,李慶億沒有等國王李棩有繼續發難的機會,直接將話題引到了李逸瀾舉兵造反的事情上。
李棩其實早就知道濟州糧行的掌櫃與漢黨領袖李慶億之間的密切關係,甚至知道濟州糧行便是漢黨其中一個銀庫。
李棩剛想借題發揮,打擊一下漢黨乃至其他黨派這種積蓄資金的活動。結果,話還沒出口,就被李慶億拋出來的濟州反叛的事情給堵了迴去。
好不容易找到這樣一個打擊黨派的機會,李棩不願意就此放棄,咽了咽口水,就想繼續發難。
此前一直隔岸觀火的金萬基和閔維重兩人,從聽到濟州糧行的字眼開始,便知道李棩此時要發難的點了。
濟州糧行是漢黨的其中一個銀庫,這一點在高層中並不是什麽秘密。山黨當然也有自己積蓄資金的渠道。
李棩打擊李慶億以及他背後的漢黨,金萬基和閔維重等山黨人自然是喜聞樂見,但是察覺到了李棩想要斷黨派財路的意圖之後,山黨人也不能旁觀了。
今天李棩能夠通過這個機會,斷了漢黨財路,明天李棩就能夠找到另一個機會,將山黨的財路也給挖斷。
因此,雖然金萬基和閔維重與漢黨人不對付,但涉及到這種關乎黨派利益的事情時,少不得幫上一把。
......
決定幫漢黨一把後,閔維重沒等李棩繼續就濟州糧行一事發難,便開口質疑起李慶億來,努力地將話題保持在了濟州舉義事件上:“刑判所言,我不敢苟同。”
金萬基是宋時烈的弟子,此時身份尷尬,自然不能主動進場,以免被人揪住把柄,於是和漢黨爭論的重任,又落到了閔維重的肩上。
聽到閔維重質疑起自己,李慶億知道這是在繞開濟州糧行的話題,反而為此感到高興,心中對閔維重也多了一分惺惺相惜。
隻不過雖然心中有所感激,但發生在濟州的兵變事件同樣十分關鍵,李慶億自然不會因為一點點感激而動搖。
兩人就如何定性兵變事件開始了一通爭辯,不時有兵曹判書金佐明等官員也加入進來,而洪命夏、鄭致和以及金萬基等人,則始終保持沉默。
以閔維重為代表的官員,持綏靖之論,認為大明本就是朝鮮父母之邦,大明使者在朝鮮舉義,自然不能夠定為謀逆,而是被迫無奈的自保之舉。
而李慶億等另一派官員,則堅持認為李逸瀾殺害備邊司官員以及地方武將,煽動民眾奪城,為數百年來使者所未曾為,雖然出於求生之本意,情有可原,然而造成了割據之後果,罪不容赦。
自始自終,兩方都沒有把矛頭指向宋時烈和柳馨遠兩位已然在濟州跟著舉義的大儒,而是重點論證李逸瀾舉兵是否叛逆。
但兩方都很清楚,一旦李逸瀾是叛逆,那麽宋時烈自然就是從逆,所以兩黨的出發點,一個是維護精神領袖宋時烈的名聲,另一個恰恰相反,是想要將宋時烈搞垮,以此來從根本上擊潰山黨的法理。
......
金佐明論道:“李逸瀾舉兵,短時間內便奪下了濟州島全境,實乃分裂我東國之舉。”
“這次如果我們縱容,那麽下次就會有另外像李逸瀾一樣的人,打著清君側或者滅胡虜的名號,而行分裂國家之實,必成國家之大憂患!”
閔維重搖搖頭,冷笑道:“濟州本就是大明領土,當年太祖皇帝對我東國開恩,故而賜濟州島土地於我。爾等非但不思報效,反而欲置大明所剩不多的星火於死地,實乃忘恩負義,狼子野心之舉。”
“此時明使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將濟州島全境納入治下,此所謂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閔維重這一番話,直接將已經在朝鮮王朝治下數百年的濟州島,從義理上劃分給了大明,雖然對朝鮮自身的國家利益是一種破壞,但是在崇明的大義理下,一時間朝堂上也無人敢公然反駁。
即使是兵曹判書金佐明,聽了這話之後,雖然心中鬱悶,但是嘴上卻也組織不起來爭鋒相對的語言。
有那麽十幾秒的時間,朝堂裏陷入了一陣沉默。
......
從閔維重插話進來,將議題固定在處理濟州兵變的事情上時,國王李棩就知道,黨派最終還是聯合在了一起,共同對抗王權對他們利益的侵犯。
看著此時這些不同黨派的官員們正在朝堂上吵得麵紅耳赤,李棩心中卻沒有了往常的喜悅。士林黨派再怎麽鬥,也是由黨派輪流做東,朝鮮真正的主人,永遠不會是國王本人。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李棩一時間心情低落,故而當方才朝堂上爭論不休時,李棩始終沒有說話,眼神空洞著看著正前方,仿佛自己置身事外。
直到此時朝堂中陷入了一片安靜,李棩才如夢初醒,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
有一方爭勝了?李棩看向了台下的老太監,太監微微搖搖頭。
那就還是沒有爭論出結果。沒有結果,反而是李棩最能夠預想到的一個結局。他甚至在來開會之前就已經想到了,如果爭不出結果,戰事要怎麽安排。
今天的備邊司會議已經開得夠久了,既然一時間爭不出結果,就讓他們下去再狗咬狗吧,寡人要迴去休息了。
心情低落的李棩,並沒有給這些大臣們繼續爭辯的機會,給出了自己早已經準備好的安排。
“調禁軍一萬,並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三道將士,駐兵濟州海峽,先行勸導之事。”
“告誡三軍,勿傷明使。寡人要於漢城設宴,與明使共飲。”
“若有小人蒙蔽,使得明使不肯前來,則不得不動用兵戈,此非寡人之良願也。”
李棩這個安排,既明確表示要使用武力,同時又避免稱唿李逸瀾為叛軍,其中用意,自然便是中庸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