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露出了些惋惜的神色,手指敲打著桌麵,說道:“本來我是打算在方才進糧行的時候,讓你們出手的。”


    “隻是沒想到那明使在這段時間裏還能夠培養出三十多名帶甲士卒。”


    李瑞一時間沒有想到這些所謂的士卒,其實大部分是由經過了訓練的水手所組成的。


    “不過沒關係,我本來還擔心明使乖乖聽命令,跟著迴漢城,那我就找不到機會了。”


    “還好,按照現在的情況,那明使肯定不會束手就擒的。我隻希望他能反抗得更堅決一點!也不知道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


    李逸瀾將樸孝民送到了糧行門口。


    不過樸孝民卻不急著離開,遲疑了一會,最後勸道:“使者,王廷已經做了定論,使者今天迴絕了我,之後還會有別的官員再來的。”


    說著說著,樸孝民語氣變得有些無奈:“使者迴絕的次數多了,說不定再來的就不是我這種文官了。”


    李逸瀾盯著樸孝民,嚴肅地說道:“我理解郎官你夾在中間的無奈,你無法做出決定。但我也奉勸你,不要試圖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


    樸孝民心裏那種荒謬的感覺再度浮現:這裏明明是朝鮮的國土,但明使那從容不迫的樣子,仿佛像是在大明一樣。


    雖然樸孝民在暗暗腹誹,但嘴上卻不自覺地就服軟了:“孝民隻是一介文官,使者現在倒也不必擔心。”


    李逸瀾點了點頭,問道:“不知道郎官打算何時迴漢城稟報?”


    苦笑了一聲,樸孝民歎口氣說道:“既然使者已經如此表態了,孝民留在濟州也沒有什麽益處。休整兩天,我們就啟程迴漢城。”


    “如此甚好。讓郎官白跑一趟,實在抱歉啊。”


    “不敢不敢。這也是孝民分內之事。”


    兩人客氣一番後,樸孝民這才帶著譯官和記室,在崔鎮南和金永等人的護送下,到了客舍休息。


    目送樸孝民等人迴到了客房,崔鎮南招來一名士卒,詳細問了一會,確認方才樸孝民帶來的隨從中,並沒有任何一個人出了客舍,這才放下心來。


    站在客舍廳堂內,崔鎮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同樣是派人監視,隻不過,這次對崔鎮南發出指令的人,恰恰就是崔鎮南第一次派人監視的對象。


    留著崔鎮南在原地獨自感慨,金永自己先出去探查了。畢竟金永自己就曾經輕鬆瞞過崔鎮南布置的監視,此時心裏還是不太放心。


    金永在客舍繞了一圈,發現這次崔鎮南布置的監視還是很周密的。客舍四周都已經被崔鎮南手下的士卒給圍了起來。


    臨走前,金永還特意去到李逸瀾之前居住的客舍房間的窗戶下,確認曾經李逸瀾用過的那個草料堆已經被搬走後,這才安心下來。


    .......


    送走了樸孝民,李逸瀾迴到糧行內。


    除了陳得和林端之外,曾勝等人也出現在了方才的會客廳內。而崔鎮南口中公事繁忙的牧使李璌,此時也坐在會客廳內。


    “樸孝民說了,兩天後離開濟州,啟程返迴漢城。”李逸瀾把崔鎮南離開前的話轉述給了大家。


    李璌撫著自己的胡須,說道:“把樸孝民給打發迴去之後,還會有下一批來的官員,終歸還是要引起衝突的。”


    雖然說話時語氣顯得有點沉重,但是如果明使和王廷官員發生了衝突,李璌其實是喜聞樂見的。


    同樣是大儒宋時烈的得意門生,金萬基已經是正三品堂上的左承旨,而李璌卻被朝鮮王廷打發到邊郡來,兩人的仕途已經走向了兩個方向。


    對自身仕途的失望,以及對當前王廷奉清國策的不滿,讓李璌本來就激進的風格,更進一步。


    ........


    從大的方向上,李逸瀾現在和李璌是一樣的。在那次宴會後的長談結束後,李逸瀾下定決心從朝鮮開始,盡自己的能力改變一下曆史的走向。


    因此,這段時間一來,李逸瀾所做的準備其實都是為了應對和王廷之間可能的衝突。


    隻是,現在準備還沒有成熟。


    李璌送出去的三封信至今還沒有得到迴應,而按照計劃拉攏邊軍武將的行動,暫時還沒有收到明顯的成效。


    畢竟李逸瀾和李璌也不是打算真的舉兵造反,隻是想利用漂流人這件事,最終激發朝鮮國內既有的矛盾,最終改變朝鮮目前的政治格局和政策方向。


    可這樣的目的,又怎麽能夠直接與管著武備的將領們明說呢。因此目前李逸瀾隻能是通過李璌搭橋牽線,和地方武官處理好關係而已。


    別說朝鮮的地方武官了,就連濟州糧行裏的漂流人們,以及還在船上的林寅觀等人,也隻是出於對李逸瀾的“特殊身份”的信任,認為現在都是媽祖的安排,這才聽從李逸瀾的安排。


    可問題是,大家都對李逸瀾的“特殊身份”守口如瓶,連李逸瀾自己都不知道這種信任是從何而來。


    在不知道信任來源的情況下,李逸瀾內心裏一直有種擔心,擔心漂流人們在知道了自己的完全計劃後,會打退堂鼓。


    畢竟,李逸瀾想要的是改變曆史,而林寅觀、陳得等人最初想著的隻是保命而已。


    上下同欲者,方能勝。李逸瀾心裏默默念叨著這句話。


    ......


    雖然內心焦慮,但李逸瀾並沒有在會議中愣神:“牧使所說的有理,走了一個樸孝民,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孝民來。”


    現在來的是樸孝民這種級別的官員,看上去又並不打算和李逸瀾來硬的,李逸瀾並不打算這麽快和王廷撕破臉。


    隻不過令李逸瀾驚喜的是,會議廳內的士氣很高昂。尤其是從樸孝民口中得知了朝鮮王廷的決定後,眾人心中原本留存的一點僥幸之心,這時也消失無存了。


    陳得這幾日相通了,握緊拳頭揮了揮,朝在場眾人說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現在王廷來的官員是以禮待我,但之後就可能會是動武了。”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陳得的話,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經過這一個月來的軍事訓練,眾人在戰鬥力提升的同時,心中其實也或多或少做好了準備。


    看到眾人士氣可用,李逸瀾心中一塊大石也放下了不少。現在就隻剩下林寅觀和船上剩下的五十多人的態度,李逸瀾還不清楚了。


    迴到房間之後,李逸瀾給林寅觀寫了一封信,交給了方治,讓方治帶上幾人即刻趕迴大靜縣猊來裏浦口,把信交給林寅觀。


    看著方治離去的背影,李逸瀾長唿了一口氣,靠在椅背上,閉目休息起來。


    隻是李逸瀾胸口的起伏,卻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漂流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嵐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嵐翊並收藏大明漂流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