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說話的時候,廳外院中的人便已聽見,知道這幾位天之驕子要來,便都未入座,皆站立等候。
虞老夫人和王妃命婦們接完旨,迴了廳內後,虞琬寧等人也已聽她們說了,皇子們要來。
她的一顆心便差點跳出來,上一世,自己十三歲時,方才見到十六歲的季安辰,並在見到他的第一麵,便被隨意地指了婚。
而這一世,她今天便能見到他了麽?
也不知少年時的季安辰,是什麽樣子的,現在的他,會是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兒麽?
“阿寧你怎麽了?”
葉心梅最是細致入微,又站在虞琬寧身邊,馬上便察覺到虞琬寧的異常,發現她突然間唿吸比之前快了一些,臉色也微紅,一對眸子更是亮了許多。
“呃……我沒什麽。”
虞琬寧怔了一下,方才有些掩飾地笑了笑。
難道,她深埋在心底的激動之情,這麽明顯麽?
不過,看起來似乎也就隻有梅姐姐有注意到她的不尋常,隻是葉心梅雖然心細,但心思恪純,隻以為是虞琬寧身子不適,哪裏想得到她這是即將見到自己的夫君,激動的呢。
至於旁人,包括自己的阿娘,也都被廳外的動靜麵吸引,並沒有留意她。
尤其是虞琬瑤,瞧那脖子,都快人伸斷了。
其實虞琬瑤這個時候可比虞琬寧還要激動萬分,她向來對自己的容貌十分自信。
一聽說今日有皇子們要來,頓時便起了別樣心思,一心想著,若能攀上一位皇子,哪怕做不了皇子正紀,就是隻當個側妃,往後整個大將軍府的人也得對她低頭俯首。
若是再運氣好些,攀上太子,將來即使做不了皇後也能當個妃子,那這虞家人,還不都得乖乖地在她麵前跪下俯首貼耳麽?
光是想想,她都要笑出聲了。
不過這個時候,自然是沒人會注意到虞琬瑤的心理活動的。
其實,今日初入府給虞老夫人拜壽時,虞琬瑤還一心想著將來嫁人時,定要如虞老夫人一般,做個正室夫人,此時一聽聞皇子們要來,又一心地想要攀高枝兒,便是做妾也認了。
可見她到底還是心性不定,連自己也並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麽的。
眾人皆噤聲聽著廳外的動靜,畢竟身份尊貴的太子與皇子公主們,平日裏可不是誰都能見著的。
趁著今日這機會見上一次,出了虞府那也是吹噓的本錢啊。
尤其這廳內除了不曉事的稚子,其餘皆是女眷,哪個心裏不有點小心思小盤算?哪個不渴望著自己家女兒攀上皇親?
當然,除了幾位王妃和書華郡主。
季書華倒是不甚注意外麵,隻自顧自地整理著自己的儀容,然後又幫小姑子虞夫人,和葉心梅理了理衣袖。
畢竟一會要見皇子們,可不能失禮。
季安衡帶著長姐和幾個兄弟一入虞府,廳外院中便跪了一地的人。
其實按照大胤律,朝中大臣見了尋常皇子,可不行大禮,隻執常禮即可。
隻是今日連太子也到了,所以才行跪拜大禮,誰讓人家是儲君呢。
“各位大人請起,不必多禮。”
太子季安衡眉梢眼角皆是倨傲之色,但嘴裏還是客氣著:“今日是虞老夫人的壽辰,我與大家都是客,還是隨意些的好。”
眾臣起身,皆躬身靜立,一聲痰咳不聞。
雖然太子嘴上這樣說,但也沒哪個人蠢到當真與人家隨意了。
皇三子季安瀾笑道:“大哥,還是直接進去給老夫人拜壽罷,咱們幾個在外麵,誰敢隨意,其實我們幾個倒無所謂,隻是您這位太子殿下往這兒一立,拘得各位大人們連坐也不好坐了。”
“是啊,還是盡快進去罷,我都想外祖母了。”
說話的是當今天虞皇後膝下唯一的女兒季安茹,太子季安衡一母同胞的姐姐,安茹長公主。
隻是皇家皇子公主分開排行,因此太子也稱為長子,沐賢妃的兒子季安衍,便稱皇二子了,往後類推。
“好罷,那就先去見外祖母。”
季安衡頗有些無奈地搖頭笑道:“原想著與各位大人們一處熱鬧熱鬧,誰知反而讓大家夥拘束了。”
在虞德海與虞德陵的陪同下,幾位皇子入了廳內。
一見著穿著明黃服製的季安衡,一屋子的命妃女眷,皆起身跪下行禮。
隻除了書華郡主和幾位王妃因是長輩,隻執了屈膝禮。
隻是一眾行大禮的女眷們,還是有幾個少女,偷偷地抬眼打量著太子與幾位皇子。
畢竟,哪有少女不懷春,尤其麵對的還是天之驕子們。
這其中虞淑寧與虞琬瑤也不例外,隻是虞淑寧的一雙眼睛隻粘在太子身上。
而虞琬瑤的目光卻是在幾位皇子這間遊走——嗯,這個長得好看,咦,那個也不錯,哎,這個與我年紀相當,唉……還是太子最好,隻是實在有些高不可攀……
虞琬寧當然更不例外,隻是她的一對眸子隻看著皇五子季安辰一人。
這便是她上一世的夫君了,未能與他相攜白首,是虞琬寧心中最大的憾事。
所以這一世,從一開始,她便盯上他了,誰也別想阻攔她,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隻是……
虞琬寧忽然有點想笑,原來少年時的季安辰,竟是這般萌糯可愛,但一雙黑亮的眸子,卻滿是靈氣。
不過,這廳裏的女眷,將注意力放在季安辰身上的,卻也唯琬寧一人。
因為此時季安辰在眾皇子中並不十分出眾,畢竟他都已經十一歲了,母親卻還隻是個小小嬪位,並不得寵,他外祖家也沒什麽人,所以誰都不看好他,覺得他這輩子也就隻能是個普通皇子了。
要攀高枝兒,這樣的季安辰,並不十分理想。
隻是往後風雲變幻,又有幾人能預料得透呢。
虞老夫人也顫顫魏魏地站起來,想要行禮,雖然她是長輩,但畢竟非皇家之人,所以按律還是要行大禮的。
季安衡見了,急忙上前兩步扶住虞老夫人。
“外祖母萬萬不可多禮。”
虞老夫人和王妃命婦們接完旨,迴了廳內後,虞琬寧等人也已聽她們說了,皇子們要來。
她的一顆心便差點跳出來,上一世,自己十三歲時,方才見到十六歲的季安辰,並在見到他的第一麵,便被隨意地指了婚。
而這一世,她今天便能見到他了麽?
也不知少年時的季安辰,是什麽樣子的,現在的他,會是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兒麽?
“阿寧你怎麽了?”
葉心梅最是細致入微,又站在虞琬寧身邊,馬上便察覺到虞琬寧的異常,發現她突然間唿吸比之前快了一些,臉色也微紅,一對眸子更是亮了許多。
“呃……我沒什麽。”
虞琬寧怔了一下,方才有些掩飾地笑了笑。
難道,她深埋在心底的激動之情,這麽明顯麽?
不過,看起來似乎也就隻有梅姐姐有注意到她的不尋常,隻是葉心梅雖然心細,但心思恪純,隻以為是虞琬寧身子不適,哪裏想得到她這是即將見到自己的夫君,激動的呢。
至於旁人,包括自己的阿娘,也都被廳外的動靜麵吸引,並沒有留意她。
尤其是虞琬瑤,瞧那脖子,都快人伸斷了。
其實虞琬瑤這個時候可比虞琬寧還要激動萬分,她向來對自己的容貌十分自信。
一聽說今日有皇子們要來,頓時便起了別樣心思,一心想著,若能攀上一位皇子,哪怕做不了皇子正紀,就是隻當個側妃,往後整個大將軍府的人也得對她低頭俯首。
若是再運氣好些,攀上太子,將來即使做不了皇後也能當個妃子,那這虞家人,還不都得乖乖地在她麵前跪下俯首貼耳麽?
光是想想,她都要笑出聲了。
不過這個時候,自然是沒人會注意到虞琬瑤的心理活動的。
其實,今日初入府給虞老夫人拜壽時,虞琬瑤還一心想著將來嫁人時,定要如虞老夫人一般,做個正室夫人,此時一聽聞皇子們要來,又一心地想要攀高枝兒,便是做妾也認了。
可見她到底還是心性不定,連自己也並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麽的。
眾人皆噤聲聽著廳外的動靜,畢竟身份尊貴的太子與皇子公主們,平日裏可不是誰都能見著的。
趁著今日這機會見上一次,出了虞府那也是吹噓的本錢啊。
尤其這廳內除了不曉事的稚子,其餘皆是女眷,哪個心裏不有點小心思小盤算?哪個不渴望著自己家女兒攀上皇親?
當然,除了幾位王妃和書華郡主。
季書華倒是不甚注意外麵,隻自顧自地整理著自己的儀容,然後又幫小姑子虞夫人,和葉心梅理了理衣袖。
畢竟一會要見皇子們,可不能失禮。
季安衡帶著長姐和幾個兄弟一入虞府,廳外院中便跪了一地的人。
其實按照大胤律,朝中大臣見了尋常皇子,可不行大禮,隻執常禮即可。
隻是今日連太子也到了,所以才行跪拜大禮,誰讓人家是儲君呢。
“各位大人請起,不必多禮。”
太子季安衡眉梢眼角皆是倨傲之色,但嘴裏還是客氣著:“今日是虞老夫人的壽辰,我與大家都是客,還是隨意些的好。”
眾臣起身,皆躬身靜立,一聲痰咳不聞。
雖然太子嘴上這樣說,但也沒哪個人蠢到當真與人家隨意了。
皇三子季安瀾笑道:“大哥,還是直接進去給老夫人拜壽罷,咱們幾個在外麵,誰敢隨意,其實我們幾個倒無所謂,隻是您這位太子殿下往這兒一立,拘得各位大人們連坐也不好坐了。”
“是啊,還是盡快進去罷,我都想外祖母了。”
說話的是當今天虞皇後膝下唯一的女兒季安茹,太子季安衡一母同胞的姐姐,安茹長公主。
隻是皇家皇子公主分開排行,因此太子也稱為長子,沐賢妃的兒子季安衍,便稱皇二子了,往後類推。
“好罷,那就先去見外祖母。”
季安衡頗有些無奈地搖頭笑道:“原想著與各位大人們一處熱鬧熱鬧,誰知反而讓大家夥拘束了。”
在虞德海與虞德陵的陪同下,幾位皇子入了廳內。
一見著穿著明黃服製的季安衡,一屋子的命妃女眷,皆起身跪下行禮。
隻除了書華郡主和幾位王妃因是長輩,隻執了屈膝禮。
隻是一眾行大禮的女眷們,還是有幾個少女,偷偷地抬眼打量著太子與幾位皇子。
畢竟,哪有少女不懷春,尤其麵對的還是天之驕子們。
這其中虞淑寧與虞琬瑤也不例外,隻是虞淑寧的一雙眼睛隻粘在太子身上。
而虞琬瑤的目光卻是在幾位皇子這間遊走——嗯,這個長得好看,咦,那個也不錯,哎,這個與我年紀相當,唉……還是太子最好,隻是實在有些高不可攀……
虞琬寧當然更不例外,隻是她的一對眸子隻看著皇五子季安辰一人。
這便是她上一世的夫君了,未能與他相攜白首,是虞琬寧心中最大的憾事。
所以這一世,從一開始,她便盯上他了,誰也別想阻攔她,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隻是……
虞琬寧忽然有點想笑,原來少年時的季安辰,竟是這般萌糯可愛,但一雙黑亮的眸子,卻滿是靈氣。
不過,這廳裏的女眷,將注意力放在季安辰身上的,卻也唯琬寧一人。
因為此時季安辰在眾皇子中並不十分出眾,畢竟他都已經十一歲了,母親卻還隻是個小小嬪位,並不得寵,他外祖家也沒什麽人,所以誰都不看好他,覺得他這輩子也就隻能是個普通皇子了。
要攀高枝兒,這樣的季安辰,並不十分理想。
隻是往後風雲變幻,又有幾人能預料得透呢。
虞老夫人也顫顫魏魏地站起來,想要行禮,雖然她是長輩,但畢竟非皇家之人,所以按律還是要行大禮的。
季安衡見了,急忙上前兩步扶住虞老夫人。
“外祖母萬萬不可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