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俺也一樣
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 作者:辭煙墨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三月七日晚間八點,史詩巨作《三國演義》電視劇正式開播。
因為後期剪輯的原因,導致本該在春節期間就上映的《三國演義》,延遲了半個月。
不過好在,沒有耽擱太長時間。
這次是由泱媽出場,拿下了《三國演義》的首播權。
而且還是泱視一頻道,由此可見,這部劇的魅力有多大。
三國迷們等了這麽久的電視劇終於開播,一個個等守在電視機前等候,不想錯過這麽重要的時刻。
隻是沒想到,開始的片頭曲居然用的是《三國演義》中開頭那首詩。
氣勢恢宏,大氣磅礴!
“從今天起,開始看三國。”
“這場麵很宏大嘛,看起來就很不錯。”
“上都前來圍觀!”
“我看到了月白的名字,主題曲的作曲就是他。”
“月白和墨白的夢幻聯動。”
“這關羽、張飛還真有那個味道。”
“……”
隨著片頭曲的進行,一些劇中的主要人物一一出現。
當觀眾們看到紅臉的關羽,黑臉的張飛時,下意識就覺得曆史中的他們就應該是這樣的。
在此之前,《三國演義》已經花費大量的金錢來宣傳,基本上所有的三國迷們都知道電視劇在這一天播出。
有些人甚至相約在一起,共同觀看,隻為欣賞三國的壯闊。
“古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之際,五霸爭雄,戰國之時,七雄並立……”
電視劇在旁白的介紹下正式開始。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當看到書中的一幕幕被完整地呈現出來時,每一位觀眾都顯得尤為激動。
這部劇沒有像其它劇那樣用點人忽悠觀眾,大場麵的地方幾乎都是人。
“由州太守劉焉布告四方百姓……”
路人讀著牆上的公告,吸引了大批的百姓。
也就是在這裏,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第一次同框出現。
隨後關羽和張飛兩人大打出手,劉備這時出來勸和。
“沒想到張飛還是個土豪。”
“張飛是投資人。”
“賣草鞋的,賣綠豆的,賣豬肉的,小小的一個地方居然出了三個英雄。”
“關羽這個形象真的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
“劉備這一頓說,這兩人就相信了?”
“劉備:我不想打工,我想創業!”
“劉備就是個大忽悠,沒錢沒勢,但是有一張嘴。”
“這電視劇節奏很快啊,一點也不磨蹭。”
“……”
第一集才播到一半,就已經講到了桃園三結義。
劇中對這一情節的描繪十分細膩,通過精心設計的對話和場景布置,展現了三位主角的性格特點和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
觀眾們看到這敬佩關羽張飛二人的忠義,同時也佩服劉備的口才。
“正所謂擇木之禽,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
“俺也一樣!”
“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身相伴,生死相隨。”
“俺也一樣!”
“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俺也一樣!”
張飛的三句話,讓屏幕前的觀眾們笑得不輕。
關羽的慷慨言辭,到張飛這就隻剩下“俺也一樣”。
“張飛:這貨口才這麽好?”
“張飛聽得一臉懵逼。”
“張飛:兄弟,你真能說啊。”
“像極了課堂上學渣看學霸發言。”
“俺也一樣!”
眾人沒想到開頭還有這麽搞笑的一幕。
不過這也符合書中的人物性格。
“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這一拜,報國安邦誌慷慨……”
劉關張三人於桃園中結拜,背景音樂想起了《這一拜》。
這也是整部劇中第一個小高潮。
三人在桃花的映襯下,手執香燭,麵向祭台,莊嚴宣誓。
看到這裏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接下來的劇情雖然平平淡淡,但觀眾們卻看得津津有味。
這些觀眾下至十四五歲的孩童,上至七老八十的老人,覆蓋範圍非常廣。
而此時秋水台別墅中,江月白等人也圍坐在客廳中,看著《三國演義》。
“小白,這三句俺也一樣是誰想出來的?真是個天才,哈哈哈……”龍戰一開始聽到這段話直接就忍不住笑出聲。
江月白笑了笑,這隻是把一些經典名場麵的細節告知了蔣世年,讓他可以參考參考,使用與否看他自己。
然而,他非常尊重江月白,或者說墨白,在得到他的提醒後,都將這些場麵一一還原了出來。
這還隻是其中之一。
“劉備三人為躲避追捕……”
第一集結束,眾人意猶未盡。
片尾曲此時正好響起。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爭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麵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
蒼涼而蕩氣迴腸的曲風,激起了億萬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
聽得老一輩老淚縱橫。
“果然作曲作詞又是月白,這歌寫的真好。”
“片頭片尾都好聽。”
“歌好聽有意境。”
“聽這首歌好想哭。”
“這首歌適用於任何一部曆史劇。”
“這部劇,拍得實在是太好了。”
因為是在泱視頻道播出,每一集過後都要看一段廣告。
而且泱視的特色就是每晚兩集連播,播完再想看就隻能等明天。
很快,廣告之後,第二季開始播放。
不過相較於第一集,就有些平淡,講述的是朝廷的內政。
外戚與宦官鬥爭日趨尖銳,圍繞皇位的爭奪,以張讓為首的十位中常侍和國舅大將軍何進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
總體而言,《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版符合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印象。
尤其是在主角的選角這一塊,劉備、關羽、張飛等人都十分符合書中的描寫。
這也是少有小說改編電視劇成功的案例。
三月七日晚間八點,史詩巨作《三國演義》電視劇正式開播。
因為後期剪輯的原因,導致本該在春節期間就上映的《三國演義》,延遲了半個月。
不過好在,沒有耽擱太長時間。
這次是由泱媽出場,拿下了《三國演義》的首播權。
而且還是泱視一頻道,由此可見,這部劇的魅力有多大。
三國迷們等了這麽久的電視劇終於開播,一個個等守在電視機前等候,不想錯過這麽重要的時刻。
隻是沒想到,開始的片頭曲居然用的是《三國演義》中開頭那首詩。
氣勢恢宏,大氣磅礴!
“從今天起,開始看三國。”
“這場麵很宏大嘛,看起來就很不錯。”
“上都前來圍觀!”
“我看到了月白的名字,主題曲的作曲就是他。”
“月白和墨白的夢幻聯動。”
“這關羽、張飛還真有那個味道。”
“……”
隨著片頭曲的進行,一些劇中的主要人物一一出現。
當觀眾們看到紅臉的關羽,黑臉的張飛時,下意識就覺得曆史中的他們就應該是這樣的。
在此之前,《三國演義》已經花費大量的金錢來宣傳,基本上所有的三國迷們都知道電視劇在這一天播出。
有些人甚至相約在一起,共同觀看,隻為欣賞三國的壯闊。
“古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之際,五霸爭雄,戰國之時,七雄並立……”
電視劇在旁白的介紹下正式開始。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當看到書中的一幕幕被完整地呈現出來時,每一位觀眾都顯得尤為激動。
這部劇沒有像其它劇那樣用點人忽悠觀眾,大場麵的地方幾乎都是人。
“由州太守劉焉布告四方百姓……”
路人讀著牆上的公告,吸引了大批的百姓。
也就是在這裏,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第一次同框出現。
隨後關羽和張飛兩人大打出手,劉備這時出來勸和。
“沒想到張飛還是個土豪。”
“張飛是投資人。”
“賣草鞋的,賣綠豆的,賣豬肉的,小小的一個地方居然出了三個英雄。”
“關羽這個形象真的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
“劉備這一頓說,這兩人就相信了?”
“劉備:我不想打工,我想創業!”
“劉備就是個大忽悠,沒錢沒勢,但是有一張嘴。”
“這電視劇節奏很快啊,一點也不磨蹭。”
“……”
第一集才播到一半,就已經講到了桃園三結義。
劇中對這一情節的描繪十分細膩,通過精心設計的對話和場景布置,展現了三位主角的性格特點和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
觀眾們看到這敬佩關羽張飛二人的忠義,同時也佩服劉備的口才。
“正所謂擇木之禽,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
“俺也一樣!”
“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身相伴,生死相隨。”
“俺也一樣!”
“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俺也一樣!”
張飛的三句話,讓屏幕前的觀眾們笑得不輕。
關羽的慷慨言辭,到張飛這就隻剩下“俺也一樣”。
“張飛:這貨口才這麽好?”
“張飛聽得一臉懵逼。”
“張飛:兄弟,你真能說啊。”
“像極了課堂上學渣看學霸發言。”
“俺也一樣!”
眾人沒想到開頭還有這麽搞笑的一幕。
不過這也符合書中的人物性格。
“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這一拜,報國安邦誌慷慨……”
劉關張三人於桃園中結拜,背景音樂想起了《這一拜》。
這也是整部劇中第一個小高潮。
三人在桃花的映襯下,手執香燭,麵向祭台,莊嚴宣誓。
看到這裏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接下來的劇情雖然平平淡淡,但觀眾們卻看得津津有味。
這些觀眾下至十四五歲的孩童,上至七老八十的老人,覆蓋範圍非常廣。
而此時秋水台別墅中,江月白等人也圍坐在客廳中,看著《三國演義》。
“小白,這三句俺也一樣是誰想出來的?真是個天才,哈哈哈……”龍戰一開始聽到這段話直接就忍不住笑出聲。
江月白笑了笑,這隻是把一些經典名場麵的細節告知了蔣世年,讓他可以參考參考,使用與否看他自己。
然而,他非常尊重江月白,或者說墨白,在得到他的提醒後,都將這些場麵一一還原了出來。
這還隻是其中之一。
“劉備三人為躲避追捕……”
第一集結束,眾人意猶未盡。
片尾曲此時正好響起。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爭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麵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
蒼涼而蕩氣迴腸的曲風,激起了億萬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
聽得老一輩老淚縱橫。
“果然作曲作詞又是月白,這歌寫的真好。”
“片頭片尾都好聽。”
“歌好聽有意境。”
“聽這首歌好想哭。”
“這首歌適用於任何一部曆史劇。”
“這部劇,拍得實在是太好了。”
因為是在泱視頻道播出,每一集過後都要看一段廣告。
而且泱視的特色就是每晚兩集連播,播完再想看就隻能等明天。
很快,廣告之後,第二季開始播放。
不過相較於第一集,就有些平淡,講述的是朝廷的內政。
外戚與宦官鬥爭日趨尖銳,圍繞皇位的爭奪,以張讓為首的十位中常侍和國舅大將軍何進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
總體而言,《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版符合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印象。
尤其是在主角的選角這一塊,劉備、關羽、張飛等人都十分符合書中的描寫。
這也是少有小說改編電視劇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