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於鏡花水月的粉絲們來說,今天無疑是個值得紀念的喜慶日子。


    因為鏡花水月不僅發布了一首新歌,更令人驚喜的是,這次新歌還附帶了mv。


    要知道,在此之前,鏡花水月雖然已經發布了近20首歌曲,但無一例外,全都沒有mv。


    這樣的驚喜,怎能叫粉絲們不興奮!


    “黃梅戲?好奇怪的歌名。”


    “我沒記錯的話,這黃梅戲是華夏五大戲曲劇種吧。”


    “用這個當歌名,倒是新鮮。”


    “你們難道沒發現這次居然還有mv嘛?”


    “管它什麽歌名,隻要好聽就行了。”


    “這次是紫苑唱得哎,我最喜歡的歌手。”


    “dna動了。”


    “廢話不多說,先聽為敬。”


    點開《黃梅戲》,歌曲以黃梅戲曲調開頭,瞬間將聽眾們帶入了充滿江南水鄉特色的意境之中。


    笛子清脆悅耳的聲音刺激著觀眾們的神經。(好像笛子和嗩呐的都有,這個就不要較真了。)


    前奏一響起,勾起了許多人的迴憶,那是他們曾經在家鄉聽過的黃梅戲。


    “黃梅戲——鏡花水月


    演唱:紫苑


    作詞:月白


    作曲:月白


    編曲:月白”


    有些人則是點開了mv。


    畫麵一開場,便是一個充滿曆史感的戲台。


    一位婦人正對著一位身著戲服的小女孩低聲細語,似在傳授著什麽。


    小女孩認真傾聽,乖巧地點頭,那純真可愛的模樣讓人心生憐愛。


    隨後,小孩子走上戲台,有模有樣地擺弄著手勢,舞動著身段,開始模仿黃梅戲中的動作和姿態。


    年紀雖小,但模仿起黃梅戲中的身段動作來,卻是惟妙惟肖。


    動作雖然稚嫩,卻也不失戲曲的韻律和節奏。


    每一個手勢,每一個轉身,都透露出對黃梅戲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尊重。


    “從小爸媽就對我講


    黃梅戲可不是很好唱


    模仿著大人身段模樣


    實現了我的願望”


    結合mv和歌詞,粉絲們終於深刻理解了這首歌曲的內涵。


    夏紫苑以其獨特的嗓音,為這首歌注入了別具一格的韻味。


    她的演唱充滿了情感,其中又加入了新的理解和創新,使得這首傳統戲曲在現代音樂中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歌聲中有著對童年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這也是夏紫苑當初看到這首歌時感到欣喜的原因。


    這首歌,正是她真實情感的寫照。


    曾經有段時間她不想去迴憶往事,但如今看到母親的身影,心中的想法卻更加堅定。


    盡管她和母親之間有過一些不愉快,但她對黃梅戲的熱愛從未減退。


    對黃梅戲的熱愛,始終如一,從未消失。


    她用自己的方式,讓黃梅戲在當代煥發出新的光彩,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麵對這愛情的考量


    馮素珍是我學習的榜樣


    女駙馬的故事伴我成長


    我的公子又在何方”


    通過巧妙融入黃梅戲的經典元素,深刻地傳達了對愛情的追求與忠貞不渝。


    馮素珍是黃梅戲《女駙馬》中的主角,她為了愛情勇敢地女扮男裝,參加科舉並成為駙馬。


    聽過黃梅戲的人自然不會不記得這個名字,同時也感覺十分親切。


    mv中巧妙地在小女孩和婦人扮演的馮素珍之間切換畫麵。


    小女孩的表演雖然略顯稚嫩,卻自然真摯,讓人感受到黃梅戲最樸素無華的美。


    而婦人的動作則細膩入微,步伐沉穩有力,簡單的手勢就深刻地展現了角色的內心世界。


    這些畫麵,都是從秦思君在台上的表演錄像中精心剪輯而來。


    粉絲們透過這些畫麵,仿佛穿越了時間,看到了黃梅戲藝術的傳承,好像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未來。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


    粉絲們終於明白為何這首歌曲會命名為《黃梅戲》。


    夏紫苑將黃梅戲的唱腔與現代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為聽眾們帶來了一種新穎的聽覺體驗。


    這幾句唱詞,正是黃梅戲中廣為流傳的一段。


    旋律悅耳流暢,悠揚婉轉,夏紫苑的演唱獨具特色,搭配上戲曲的唱腔,使得整首歌曲更添韻味。


    “臥槽,這歌還可以這麽唱嗎?”


    “很好,已經跟著唱起來了。”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這就是黃梅戲嗎?”


    “這個小女孩好可愛。”


    “我媽說聲音開大點,她也想聽。”


    “……“


    mv中,小女孩和婦人也都戴上了宮花,換了一套服裝,變成了鮮豔的紅色官袍。


    臉上盡是喜悅。


    小女孩的動作也越來越自然。


    她不再像剛開始時那樣生疏,而是越來越得心應手,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自然而富有表現力。


    “這是一段經典的旋律


    讓我醉怎麽能夠忘記


    多想再迴到當初的年紀


    伴著音樂讓我唱起


    這是一段經典的旋律


    把我帶迴那個世界裏


    多想再和你繼續這愛情


    不管前途多少風雨


    再迴到夢裏”


    小女孩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長大,而婦人也漸漸變老。


    終於,小女孩接過了婦人的衣缽,穿上了那件象征傳承的戲服,站在了戲台上。


    她的臉上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自信。


    沒有任何雜念,心中隻有想唱好戲這一個想法。


    一出戲唱罷,台下的觀眾們全部站起身給以掌聲和歡唿。


    女孩看到這樣的景象終於露出了笑容,眼淚也不自覺地從眼角流了下來。


    婦人在後台看著台上的女孩,心中滿是柔情。


    夏紫苑將自己對黃梅戲的熱愛全部注入到歌聲中。


    仿佛真的迴到了兒時的世界,那時的自己無憂無慮,有的隻是對黃梅戲的熱愛。


    這是音樂與戲曲的完美結合,凸顯了黃梅戲的柔美和張力,同時也展現了音樂的多樣性和寬廣性。


    優美的旋律讓粉絲們沉醉其中,難以忘懷。


    歌詞中隱含了對黃梅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尊重和傳承。


    在此之前,歌曲與戲曲似乎是兩條平行線,從未有過交集。


    還沒有誰能夠將歌曲和戲曲融合在一起。


    而鏡花水月開創了這一先河。


    並且最終的效果讓眾人都沉迷其中。


    由此可見,戲曲和音樂隻要結合得好,依舊可以打動聽眾。


    “聽到這個旋律,我好像迴到了小時候,和爺爺奶奶在村頭聽戲。”


    “有品,賞。”


    “雅,實在是雅。”


    “00後喜歡聽這個正常嗎?”


    “我好像理解為什麽爺爺奶奶都喜歡聽戲曲了。”


    “人呐,到了一定年紀,就覺醒了骨子裏的血脈。”


    “越聽越上頭,好聽愛聽。”


    “沒想到紫苑還有這一手,中間那一段戲曲唱得也好好聽。”


    “黃梅戲真的是從小就刻在我的心底了,記得原來小時候,村裏經常有戲班子搭台唱戲,然後奶奶就領著我去聽。”


    “把公屏打在好聽上。”


    “我才17歲就喜歡聽聽這個了,我是不是老了?(捂嘴哭)”


    “我的工資又在何方?”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辭煙墨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辭煙墨賦並收藏音樂才子,打造一支傳奇樂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