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破落的胡同口,宋知時見到了朝思暮想幾十年的大姐宋知意。


    中午的陽光照在胡同裏幾棵稀疏的楊樹上,又從葉隙間漏下來,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鳥兒、蟬兒似乎也不忍打破這份寧靜,默默地不做聲,遠離鬧市的胡同,有種清幽,隔世之感。


    宋知意從家裏出門,朝著巷子的另一頭走去,一路上街坊鄰居紛紛跟她打著招唿,一群皮孩子圍著她跑前跑後,宋知意也不生氣,含笑地看著他們。


    宋知意比宋知時大了足足12歲,比宋知音也大了5歲。在宋知時的印象裏,比起姐姐這個角色,對方更像是一位長輩。


    她生了一張極其端莊的臉,雖然已經是三十出頭的年紀,但皮膚依舊白皙無暇,透出淡淡的粉色,宛若少女。鵝蛋臉柳葉眉,小小的嘴唇不妝而赤,淺淺一笑時,跟宋知時如出一轍的梨渦在臉頰若隱若笑,煞是好看。


    乍一看,宋知意跟宋知音姐弟並不相像,其實是因為他們三人並非同母所生。


    宋知意的儀態都像極了她的生母,一個溫婉卻不懦弱的舊社會女人。


    確切地來說,這個女人才是他父親的原配妻子。


    而宋知意的言行舉止又都承襲於宋家老祖宗,另一位宦官世家的千金小姐,這讓她看上去就是位標準戒尺下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


    宋知時並沒有直接上前認親,而是轉身朝一家供銷社走去。


    說來慚愧,這還是他那麽多年以來第一次登大姐家的門,但該有的禮數一樣都不能少。


    宋知時不差錢,一來供銷社就是掃貨。剛剛他敏銳地發現大姐身上的衣服竟然有了補丁,可見已是穿了好多年。


    想到這裏,他眼睛不由自主地一酸。


    大姐是個溫婉靦腆的性子,她的生母在她十二歲那年離家,早早失去了母愛的她變得沉默寡言的同時,也變得更加成熟懂事,寄到河洛那為數不多的幾封信裏也是報喜不報憂。


    在此之前,宋知時從未想過大姐的日子不好過,畢竟她手裏握著一筆豐厚的嫁妝,完全不需要看劉愛民一家的臉色過活。


    可剛剛那一幕,讓他推翻了心中原有的想法。


    想到這裏,宋知時停下了掃貨的手,對著售貨員說:“您好,剛剛那些東西我都不要了。”


    售貨員的笑容僵在臉上:“您說嘛呢?”


    這人上供銷社逗人玩嗎?


    宋知時冷笑:“我說我都不要了。”


    還買什麽營養品,屎吧,劉家人!


    宋知時又加了一句:“給我全部換成女士用品,把你們這裏最好的布料、鞋子、成衣、擦臉的、擦腳的,通通給我拿出來。”


    售貨員重新展現出十二萬分的熱情,激動道:“得嘞!”


    宋知時又去肉鋪買了兩塊肉,這才看似大包小包地站到劉愛民家門口。


    他敲了敲門,門內傳來一位老婦人的聲音,過了一會兒門開了。


    來人年紀頗大,吊梢眼、高顴骨,叉著腰還斜眼看人,一看就是個尖酸刻薄的主兒,跟顧淮的後媽有的一拚。


    “我找宋知意。”


    “我們這兒沒這號人!”


    說著老婦人就要直接關門。宋知時一腳卡進了門縫裏,半個身子直接探了進去。


    “我說我找宋知意。”


    “您哪位啊?”


    “我是她親戚。”


    “不認識!”


    “我是她弟弟!”


    宋知時跨過門檻,走進去說:“親的!”


    那老婦人倒退了幾步,衝著院子裏喊:“知、知意啊,有個自稱是你親弟弟的上門來了”


    宋知意匆匆收到消息,當下什麽都顧不得了,穿著圍裙就從廚房裏跑了出來。


    直到看見宋知時的那一刻,她仍舊不敢相信,以為自己還在夢裏。


    “你是……知時?”


    “當然是我啦,不是我還能是誰?”


    塵封的記憶被喚醒,兒時的種種在眼前浮現,當年那個個頭才到她肩膀的小孩,如今已經長成高她大半個頭的翩翩少年郎了。


    她望著他笑,笑著笑著眸底卻浮現出晶瑩的淚花,喜悅也悲傷。


    再也控製不住內心激昂的情緒,宋知意第一次做出了不符合閨秀儀態的動作,一把上前摟住了宋知時:“知時!我的弟弟啊。”


    “大姐”宋知時也動情地迴抱住宋知意。


    姐弟倆見麵,免不了兩眼淚汪汪。


    宋知時抱住宋知意的時候,也趁機感受了一下對方的體型。


    纖細瘦弱,可見並未懷孕。


    院子裏收拾得幹幹淨淨,也沒有曬尿布什麽的,可見家裏沒孩子。


    看來他外甥還沒出生,不,還沒懷上。


    這可真是可喜可賀啊!


    這時門內又傳來一道溫柔的女聲:“娘,知意,誰來了啊?”


    宋知意抹了抹眼淚,臉上是藏不住的喜意:“是我弟弟,他從陝省老家看我來了!”


    宋知意一家住得是個大四合院,也可以說是大雜院,一進裏頭就有好幾戶人家,劉家占了兩間房,外頭有一間自己搭的小廚房,上廁所則要去幾百米以外的公共廁所。


    宋知意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比起其他人家家門口亂糟糟的,她不但收拾得井井有條,還找了一些廢棄的花盆,種上了野花野草。九月的首都正熱著,有了這些花花草草觀賞,倒也能叫人平複一下心緒,雖然它們並不名貴,卻跟這小院相得益彰。


    宋知意把宋知時領進家門,邊走邊向他介紹這座宅子,還有劉愛民的家人。


    剛剛給他開門的是劉愛民的奶奶,站在門內招唿的才是劉愛民的母親,大姐的婆婆。


    “知時,這是你姐夫的奶奶,姓楊,你也喊奶奶就行。這是我婆婆,姓李,你叫她李……”宋知意一時沒想到用什麽稱唿比較合適。


    宋知時自來熟地喊了一聲:“李阿婆,楊奶奶,打擾了。”


    劉愛民的親媽李荷花尋著聲音從客廳裏走出來,臉上帶著三分笑意:“不打擾不打擾,總是聽你姐姐提起你,你還是第一次來家裏吧。”


    “你說你,來就來了,還帶什麽東西?”說罷就要上手去接宋知時手裏的包裹。


    宋知時假裝要跟宋知意說話,側了側身躲了過去。


    “呃……這東西……”


    “阿婆奶奶太客氣了,我自己提著就行了,這玩意兒重。”宋知時假裝聽不懂的樣子,四兩撥千斤地迴了過去。


    李荷花笑容一僵,很快又恢複了正常:“知意啊,你弟弟大老遠從陝省來,快讓他去你那裏喝杯茶。正好也快到飯點了,親家弟弟留下用頓便飯吧。”


    宋知時有無不可地應了一聲:“好吧。”


    宋知意感激地看了李荷花一眼,帶著宋知時迴到了她跟劉愛民的小房間。


    剛一進門,宋知時就迫不及待地發問了,因為他實在是有太多的疑惑了。


    宋知意從衣櫃裏拿了一罐茶葉,氣定神閑地給宋知時泡了一壺茶,這才是她素來的樣子,仿佛剛剛情緒失控的不是本人。


    “大姐,這些年你過得好嗎?”


    權衡之下,宋知時問出了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哪有什麽好不好的,就這樣過唄。你呢?我聽知音說你結婚了,是哪家的姑娘?”宋知意調轉話峰,反問起了宋知時。


    “你先別問我,現在是我來問你!”


    “好好好,你問吧。”


    “呃……你怎麽會住這兒?為什麽不住爺爺給你的嫁妝?”


    大雜院的生活條件衛生情況都很堪憂,宋知時難以想象他金尊玉貴的大姐姐竟然一直生活在這裏。


    “嫁妝的事劉家人並不知情,我也沒打算告訴他們。”


    宋知意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原來大姐一直都防著劉家人呢!


    此言一出,宋知時興奮了起來。


    “對了,姐夫不是在紡織廠上班嗎?為什麽不住家屬院啊?”


    “這件事就更一言難盡了。”


    “那我們就長話短說!”


    今天他還非得把劉家的事兒給摸清了。


    “好吧,反正也不是什麽秘密,你想知道我就告訴你。”


    原來當年宋清榮給孫女挑選丈夫,也並非是沒有經過調查的隨意之舉。


    當年宋家招女婿的條件就兩個,一個就是遠,離宋家越遠越好,這樣才不會被牽連。第二,家境清白,人口簡單。


    而且宋知意已經二十六七了,屬於大齡未婚了,所以在擇婿的難度上也更大了。


    於是,劉愛民這個適齡小夥兒就進入了宋清榮的視線。


    首先他是首都人,其次傳來的消息說他是獨子,家中僅有一位高齡的奶奶和喪夫的母親,這意味著宋知意一嫁過去就可以當家做主。不僅如此,對方還是一名三級工,有高中學曆。


    這讓宋清榮喜不自勝,連夜給孫女買了一棟四合院,還置辦了若幹豐厚的嫁妝,就把人給嫁了。


    “我嫁過來當晚才知道,劉愛民確實是獨子,隻是他沒有兄弟,卻有姐妹。”說到這裏,宋知意的臉色不禁冷了下來。


    她本來也沒有對這段婚姻抱太大的期望,但得知劉家有所欺瞞以後,還是非常生氣。這讓她不得不用最壞的想法去揣測劉家人。也是因為這件事,她把自己豐厚的嫁妝給瞞住了,婚後一直跟著劉家人租房住。


    至於為什麽要租房,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劉愛民有姐妹,而且還不少。上麵有兩個姐姐,已經結婚生子,下麵還有一個未婚的妹妹。


    劉愛民的二姐學習成績也很好,初中畢業就被分配到了紡織廠,由於學曆低一些,在第一批分房子的名額中,並沒有她的名字。


    劉愛民二姐夫家裏也很窮,結婚的時候一窮二白,連彩禮都沒有,談何房子?


    於是劉愛民發揮孔融讓梨的精神,毅然決然地把房子讓給了二姐一大家子,自己則帶著媳婦租房住。


    這要隻是租房倒也算了,劉愛民還言而無信。


    婚前他對爺爺答應得好好的,說好了小夫妻倆獨過。結果結婚還沒滿一年,他就把老家的奶奶、母親和妹妹一起接過來了。


    一句孝道大過天,宋知意還真沒話反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文工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籟星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籟星璿並收藏七零年代文工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