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清除計劃3
古今往返:我帶物資協助落魄皇子 作者:九號消毒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聞糾匆匆迴府就發現喬詩年單手撐著頭坐在飯桌邊似乎在想著些什麽。
“姐,我聽說中午的事了,你沒事吧?”聞糾打量著喬詩年,見喬詩年起身相迎,似乎並無不妥之處他這才將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喬詩年搖頭,轉頭看向旁邊的丫鬟:“紅葉,吩咐廚房那邊把菜端上來吧。”
姬瀾舟站在一旁也看向喬詩年,他知道喬詩年身邊有高手。
此時,整個大廳再無別人,喬詩年瞥了一眼姬瀾舟:“姬侍衛,你要麽坐下和我們一起吃飯,要麽在外麵守著。”
今天的喬詩年有些不對勁,聞糾小心翼翼看向她,想要說些什麽,但是他不知道喬詩年究竟為何不對勁。
姬瀾舟看了眼聞糾,默默退到外麵。
“姐。”
聞糾有些心虛,就像是即將接受家長審判的孩子,心裏忐忑不安。
喬詩年深吸一口氣,將那令她感到不安的目光壓在心底,她抬眼看向聞糾:“今日之事,鬧得有些大,我忽視不了。”
“你為什麽要用這麽殘忍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家人,我理解你斬草除根的想法,但是我不能理解你的這個舉動,這就像是……”
像是吃人的封建社會,要榨幹人的最後一份價值。
聞糾想要說些其他的話緩和一下氣氛,隨後他還是坐在喬詩年身邊:“死,很簡單,痛苦的活著才能給那些人長教訓。隻有他們怕,才不會再犯,我可不信用愛感化那一套,付出成本高,見效慢。”
喬詩年坐下,她轉頭看向聞糾:“是你告訴我你最近都在做什麽,還是等我自己查到你在做什麽?”
“滅門。”聞糾輕描淡寫的說出兩個字。
喬詩年心頭咯噔一下,她看向聞糾:“為何要這樣做?”
“他們忤逆我的決策。”聞糾拉起喬詩年的手,聲音輕柔:“姐姐,你放心,我不會變壞的,有你在,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沒有人性的人。”
“嗯。”喬詩年盯著聞糾,她知道聞糾的做法沒有任何不對,但是她心底不認同這樣的做法。
大廳裏一時間沉默下來,喬詩年最後說道:“你的做法都有你的道理,但是,我不讚同。我試著理解你,但是我做不到完全站在你這邊,若是有一天我認為你和我不是一路人,那我們隻能分道揚鑣。”
喬詩年突然發現,在自己一不留神時,聞糾已經有了大變樣,他能輕描淡寫的說出‘滅門’二字時就讓喬詩年忍不住心顫。
他何時這麽殘忍,這麽令人感到害怕和陌生。
明明坐在她麵前還是聞糾啊!明明是聞糾啊!
吃飯時,聞糾殷勤的給喬詩年夾著菜,坐在一旁桌子上吃飯的姬瀾舟對聞糾的行為感到十分詫異。
他不明白一個王爺為何對一個女子如此的愛護以及過分的尊重,尊重到可以不要麵子。
“姐,最近薑家和我不對付,所以你最近還是少出門,若要出門,多帶些人。”飯後散步,聞糾叮囑道。
喬詩年點頭。
“聞糾,做事不要做絕了,給人留一線生機吧。”喬詩年規勸,“你是王爺,一言一行都有人盯著,你這樣做,天下人會說你暴戾。他們會遠離你、害怕你、不敢靠近你。”
“那有什麽關係?”聞糾嗤笑一聲,隨後轉頭對喬詩年說道:“隻要姐姐你在我身邊,我永遠不會感到孤單,我隻在意你的想法。”
喬詩年對聞糾的說辭感到一種無能為力:“聞糾,你終要成家立業。在外麵我們裝裝就得了,你別在家裏也說這種會令人誤會的話,不然以後解釋的時候很麻煩。”
聞糾聳肩,表示無所謂。
·
還未到秋收的時候,薑家沒了。
喬詩年對薑家的印象並不深,她平日裏接觸的人很多,有達官顯貴、市井百姓、三教九流等各種人。
她這裏算是一個中轉站,想要接近聞糾的,想要聞糾提攜的,想要投靠聞糾的,一般都會來她這裏送禮送人情。
雲縣,和聞糾不和的人似乎越來越少,對於不利於聞糾的傳言也越來越少,甚至幾乎都已經斷絕。
秋收前,聞糾以永樂王之名宣發下兩條來年招工政策:
第一:來年永樂王府招工,優先招家中有孩子正在上學堂的(孩子上學堂那說明孩子有基本的禮儀認知,那麽其家人定也是想要通情達理的人,永樂王討厭胡攪蠻纏沒有規矩的人)
第二:招工還要看家庭環境,尊重、愛護妻子者,優先錄用,打罵妻兒子女者將從正式工變為分時間段招收的臨時工。
第三:永樂王府來年招工行位有:農耕、紡布刺繡、商貿、護衛、養殖、醫師、夥夫……隻要你覺得自己能勝任哪行,那就可以去那行報名,無論男女皆可錄取。
第四:補充以上條件,家中暫無兒女者,隻要滿足第二條也可。若未娶妻者,隻要品行端正也可錄取,但一旦發現品行不端之人立刻驅逐,不可再被錄用。
此公告一發布,整個雲州都小小的沸騰了一下。
大家都覺得永樂王是不是癔症了,自古以來,女子皆是在家相夫教子,哪有出門幹活的理?還更別提護衛、醫師等自古以來都是男子擔任的職位。
不過其他幾個縣鬧騰的動靜大了些,而雲縣則顯得死氣沉沉,畢竟聞糾前兩個月的操作令雲縣的人不敢反駁,生怕自己惹到這個能平靜滅人滿門的活閻王。
不知是誰,想到聞糾最開始還不顧皇家形象和眾人一起種地挖水庫,當時還有人嘲笑聞糾就是個什麽都不懂,隻覺得好玩的孩子而已。
現在無人敢這麽想。
原本有人還親近聞糾,覺得聞糾是個沒有架子親民的好王爺,現在,也沒人敢這麽想,誰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事會不會連累到家人。
畢竟那修路的時日,聞糾在他們眼前殺人,冷酷的說出全家人流放到軍營裏的畫麵還曆曆在目。
聞糾僅僅半年就以血腥手段就做到完全清除異己,這讓其他縣的官員們不由紛紛向京城裏寫信,向自己投靠之人詢問日後章程。
“姐,我聽說中午的事了,你沒事吧?”聞糾打量著喬詩年,見喬詩年起身相迎,似乎並無不妥之處他這才將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喬詩年搖頭,轉頭看向旁邊的丫鬟:“紅葉,吩咐廚房那邊把菜端上來吧。”
姬瀾舟站在一旁也看向喬詩年,他知道喬詩年身邊有高手。
此時,整個大廳再無別人,喬詩年瞥了一眼姬瀾舟:“姬侍衛,你要麽坐下和我們一起吃飯,要麽在外麵守著。”
今天的喬詩年有些不對勁,聞糾小心翼翼看向她,想要說些什麽,但是他不知道喬詩年究竟為何不對勁。
姬瀾舟看了眼聞糾,默默退到外麵。
“姐。”
聞糾有些心虛,就像是即將接受家長審判的孩子,心裏忐忑不安。
喬詩年深吸一口氣,將那令她感到不安的目光壓在心底,她抬眼看向聞糾:“今日之事,鬧得有些大,我忽視不了。”
“你為什麽要用這麽殘忍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家人,我理解你斬草除根的想法,但是我不能理解你的這個舉動,這就像是……”
像是吃人的封建社會,要榨幹人的最後一份價值。
聞糾想要說些其他的話緩和一下氣氛,隨後他還是坐在喬詩年身邊:“死,很簡單,痛苦的活著才能給那些人長教訓。隻有他們怕,才不會再犯,我可不信用愛感化那一套,付出成本高,見效慢。”
喬詩年坐下,她轉頭看向聞糾:“是你告訴我你最近都在做什麽,還是等我自己查到你在做什麽?”
“滅門。”聞糾輕描淡寫的說出兩個字。
喬詩年心頭咯噔一下,她看向聞糾:“為何要這樣做?”
“他們忤逆我的決策。”聞糾拉起喬詩年的手,聲音輕柔:“姐姐,你放心,我不會變壞的,有你在,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沒有人性的人。”
“嗯。”喬詩年盯著聞糾,她知道聞糾的做法沒有任何不對,但是她心底不認同這樣的做法。
大廳裏一時間沉默下來,喬詩年最後說道:“你的做法都有你的道理,但是,我不讚同。我試著理解你,但是我做不到完全站在你這邊,若是有一天我認為你和我不是一路人,那我們隻能分道揚鑣。”
喬詩年突然發現,在自己一不留神時,聞糾已經有了大變樣,他能輕描淡寫的說出‘滅門’二字時就讓喬詩年忍不住心顫。
他何時這麽殘忍,這麽令人感到害怕和陌生。
明明坐在她麵前還是聞糾啊!明明是聞糾啊!
吃飯時,聞糾殷勤的給喬詩年夾著菜,坐在一旁桌子上吃飯的姬瀾舟對聞糾的行為感到十分詫異。
他不明白一個王爺為何對一個女子如此的愛護以及過分的尊重,尊重到可以不要麵子。
“姐,最近薑家和我不對付,所以你最近還是少出門,若要出門,多帶些人。”飯後散步,聞糾叮囑道。
喬詩年點頭。
“聞糾,做事不要做絕了,給人留一線生機吧。”喬詩年規勸,“你是王爺,一言一行都有人盯著,你這樣做,天下人會說你暴戾。他們會遠離你、害怕你、不敢靠近你。”
“那有什麽關係?”聞糾嗤笑一聲,隨後轉頭對喬詩年說道:“隻要姐姐你在我身邊,我永遠不會感到孤單,我隻在意你的想法。”
喬詩年對聞糾的說辭感到一種無能為力:“聞糾,你終要成家立業。在外麵我們裝裝就得了,你別在家裏也說這種會令人誤會的話,不然以後解釋的時候很麻煩。”
聞糾聳肩,表示無所謂。
·
還未到秋收的時候,薑家沒了。
喬詩年對薑家的印象並不深,她平日裏接觸的人很多,有達官顯貴、市井百姓、三教九流等各種人。
她這裏算是一個中轉站,想要接近聞糾的,想要聞糾提攜的,想要投靠聞糾的,一般都會來她這裏送禮送人情。
雲縣,和聞糾不和的人似乎越來越少,對於不利於聞糾的傳言也越來越少,甚至幾乎都已經斷絕。
秋收前,聞糾以永樂王之名宣發下兩條來年招工政策:
第一:來年永樂王府招工,優先招家中有孩子正在上學堂的(孩子上學堂那說明孩子有基本的禮儀認知,那麽其家人定也是想要通情達理的人,永樂王討厭胡攪蠻纏沒有規矩的人)
第二:招工還要看家庭環境,尊重、愛護妻子者,優先錄用,打罵妻兒子女者將從正式工變為分時間段招收的臨時工。
第三:永樂王府來年招工行位有:農耕、紡布刺繡、商貿、護衛、養殖、醫師、夥夫……隻要你覺得自己能勝任哪行,那就可以去那行報名,無論男女皆可錄取。
第四:補充以上條件,家中暫無兒女者,隻要滿足第二條也可。若未娶妻者,隻要品行端正也可錄取,但一旦發現品行不端之人立刻驅逐,不可再被錄用。
此公告一發布,整個雲州都小小的沸騰了一下。
大家都覺得永樂王是不是癔症了,自古以來,女子皆是在家相夫教子,哪有出門幹活的理?還更別提護衛、醫師等自古以來都是男子擔任的職位。
不過其他幾個縣鬧騰的動靜大了些,而雲縣則顯得死氣沉沉,畢竟聞糾前兩個月的操作令雲縣的人不敢反駁,生怕自己惹到這個能平靜滅人滿門的活閻王。
不知是誰,想到聞糾最開始還不顧皇家形象和眾人一起種地挖水庫,當時還有人嘲笑聞糾就是個什麽都不懂,隻覺得好玩的孩子而已。
現在無人敢這麽想。
原本有人還親近聞糾,覺得聞糾是個沒有架子親民的好王爺,現在,也沒人敢這麽想,誰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事會不會連累到家人。
畢竟那修路的時日,聞糾在他們眼前殺人,冷酷的說出全家人流放到軍營裏的畫麵還曆曆在目。
聞糾僅僅半年就以血腥手段就做到完全清除異己,這讓其他縣的官員們不由紛紛向京城裏寫信,向自己投靠之人詢問日後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