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我好像發現了什麽
隆隆的炮聲在後半夜徹底的停止了下來,這讓鹿兒島內的日軍暗暗的鬆了口氣,75毫米的步兵炮,本來並不是多麽恐怖的武器,比起日軍的艦炮而言,75毫米的步兵炮根本就排不上名次。請大家看最全!
但是因為海軍那邊想要將有限的彈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忽視了步兵的損失。
好在中國人的炮擊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炮擊更像是在給日軍進行示威,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鹿兒島內的日軍,中國人有能力將炮彈打到鹿兒島的任何一個角落。
單從心理戰上來說,中國人這麽做無疑是成功的,這次的炮擊也的確給日軍帶來了不小的心理負擔。
但是從戰術角度上來講,這次的炮擊基本上沒有取得什麽像樣的成果,整整四個小時的炮擊,六十四門75毫米步兵炮一共發射了差不多一萬五千枚炮彈,這些炮彈基本上是五十一師炮彈存量的三分之二。
如果後麵部隊需要炮火支援的話,炮兵很有可能也會出現跟日本海軍一樣的擔憂。
而更要命的是,在一萬五千枚炮彈發射到日軍陣地上之後,所產生的戰果卻很讓人無語,直接被炸死的日軍士兵大約有四百餘人,被炮彈爆炸所波及到的日軍,大約有不到兩千人,所有的傷亡數字加起來不足兩千五,平均下來每殺傷一名日軍,就需要用掉六枚炮彈左右。
如果是步槍的殺傷力,這個比例還完全可以接受,可是炮兵打出了步兵的戰果,這個就比較
另外倒是炸毀了不少的房屋,甚至是在鹿兒島市內引起了大火,或許這也算是一場意外之喜了,炮擊所引發的大火,讓原本躲在房屋內的日軍隻能被迫的離開房屋,從而尋找更加安全的地方繼續隱藏。
至於救火,日軍才沒心思去救火呢,黑燈瞎火的,全是木製房屋,撲火的速度還沒有燒的速度快,再說了,中國人時不時的再來幾顆炮彈,興許這邊剛剛撲滅大火,那邊炮彈就又來了,到頭來又是白忙活一場,說不定還有可能會給部隊帶來不必要的傷亡。
反正鹿兒島市內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平民,能走的全都走了,走不了的,那就沒辦法了。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盡管日軍彈藥匱乏,但他們還是給這些老人們每人發了一顆手榴彈,並且叮囑他們,隻要敵人進入屋子,就拉響手榴彈,為帝國再盡最後一分力氣。
這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以及一些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年輕人,一部分死在了轟炸之中,剩餘的則是有些惶恐的待在廢墟上,日軍發給他們的手榴彈,早已不知道被扔到了哪裏?
而現在,他們心中又是隱隱的有些後悔,在這場戰爭中,日本完全處於劣勢,他們這些人原本有機會活下來的,但是卻又因為心中的那些不舍而將自己的命運給葬送在了這裏,這個時候即便是後悔,他們也沒有辦法在離開這裏了。
於是,在一些日軍的勸說下,這些留下來的日本平民更是瘋了似的在廢墟中去尋找他們遺失的手榴彈,已經陷入絕望之中的他們,此刻再也沒有什麽生與死的信念,他們隻想著能夠拉著幾個中國人墊背就行了。
與此同時,海麵上,東鄉平八郎也是久久的未能合上眼睛,站在艦橋上,抬頭看著正在燃燒著大火的鹿兒島,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現如今連鹿兒島縣的首府都陷入了戰火之中,那麽他的家鄉,同樣屬於鹿兒島的薩摩藩呢?會不會比這裏的情況更加糟糕?
曾幾何時,東鄉平八郎甚至想要直接下令艦隊直接開火,一舉幹掉敵人的炮兵,讓他們無法再去攻擊鹿兒島。
但是這個想法剛一萌生便被內心深處的一股理智迅速的壓了下去,原因在於,中國人連續的轟炸了那麽長的時間,炮兵卻始終沒有更換過陣地,這本就是一件很不正常的舉動。
東鄉平八郎雖然是海軍,但是對於炮兵的作戰也是有過一些了解的,他很清楚,炮兵在作戰的時候,必須要時刻做好更換陣地的準備,而且理論上,更換陣地是有時間限製的,一旦超出這個時間,不管敵人有沒有發起還擊,都必須要更換陣地。
在白天的時候,這個時間會稍微長一些,如果確定對方沒有炮兵,而己方又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有足夠的把握可以保證炮兵不會被敵人給找到的情況下,也可以不用更換陣地。
但是在夜間,無論敵人有沒有還擊,炮兵都必須要頻繁的更換陣地。
因為夜間開炮,根本就不需要敵人去費盡心機的找你的炮兵陣地,隻需要通過發射炮彈時的火光就能夠迅速的確定你的位置,這個時候隻要敵人隻有哪怕一門火炮,在鎖定了目標之後,也會有很大的幾率直接幹掉一整個炮兵陣地。
但是中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炮兵陣地一共被劃分為四個,每一個大約有十幾門火炮的樣子,這些陣地更是從頭打到尾,始終保持著大約一分鍾一發炮彈的頻率,根本就沒有更換陣地的打算。
這引起了東鄉平八郎的懷疑,而且根據東鄉平八郎對於中國陸軍的了解,知道他們一個師當中至少有一個炮兵團的編製,而這一個炮兵團大約有四個營,其中兩個炮兵營,分別配屬75毫米步兵炮野戰炮和105毫米榴彈炮。
而且在其軍級單位,更是配備了兩個裝備有三十二門155毫米和203毫米的加農榴彈炮混成團,東鄉平八郎不知道這個隸屬於軍部的一個重炮團是否也在這裏。
如果他們也在這裏的話,那麽對麵很有可能將三十二門門105毫米榴彈炮營,以及六十四門155毫米和203毫米加農榴彈炮團給藏了起來,將這九十六門重炮藏起來的目的是什麽?答案不言而喻。
中國人絕對不會是為了節約炮彈才這麽幹的,在東鄉平八郎的意識裏,中國人似乎從來就不知道什麽叫做節約。
而這些火炮,僅僅隻不過是隸屬於炮兵部隊的直屬部隊而已,這一點很讓東鄉平八郎費解,中國人將炮兵給拆的七零八散的,如果隻是按照口徑將其拆分開的話,倒是也能夠理解。
但是中國人的做法,很難讓人理解,比如他們的基層部隊裏也是配備火炮的,這類火炮被列屬於火力支援型火炮,主要以37毫米和75毫米口徑為主,這些火炮被下發至連營一級作戰單位,不過為了便於攜帶,連級單位大多數配備的是37毫米火炮,隻有營級和團級才會配備75毫米火炮。
旅級部隊有一個專門的炮兵營,配備的同樣也是75毫米口徑的火炮,師級單位不單獨配備炮兵,因為從這一級開始,他們的炮兵全部歸屬於炮兵部隊,而且從這一級開始,炮兵也開始配備了大口徑的重炮。
這個時候配備75毫米的火炮,多多少少的看起來有些讓人難以理解,但是另一個營卻配備了三十二門105榴彈炮,這樣搭配起來似乎也很合理,遠近皆可保證火力的強度。
而東鄉平八郎最擔心的就是,一旦他們開炮,雖然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幹掉中國人的炮兵陣地,但是這個時候,很有可能隱藏在暗中的九十六門重炮便會迅速的鎖定他們,然後在他們的第二輪攻擊開始之前,瞬間將九十六顆炮彈打過來。
105毫米,155毫米的炮彈雖然對於軍艦來說有些薄弱了,但是203毫米的火炮,即便是軍艦也的悠著點,更何況還是近百門火炮齊射呢?這要是真的,恐怕一輪下來他的這九艘軍艦就得跪了。
所以東鄉平八郎最終還是忍住了開火,隻是派人上岸去詢問地麵上的傷亡情況,而得到的答案也是讓東鄉平八郎鬆了口氣,盡管炮火很猛烈,但是傷亡卻並不嚴重,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司令官閣下,我們好像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東鄉平八郎的先任參謀輕輕的走到了東鄉平八郎身後,低聲的說道。
“異常情況?”東鄉平八郎微微皺起了眉頭,好像沒什麽異常啊,難道是自己錯過了什麽?旋即再一次的看向了正在燃燒著熊熊大火的鹿兒島市。
“是的,隻是一種懷疑,但目前卻缺少足夠的證據來證明。”
“說說看!”東鄉平八郎心中的擔憂更加濃重了,自己的這個先任參謀他還是很了解的,做事很穩重,每次隻要開口,必然會有足夠的把握來證明他所說的,即便沒有證據,事後也同樣會得到證明。
“根據瞭望兵的匯報,他所看到的敵人發射陣地至少有六十門火炮發射了炮彈,而且彈道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根據觀察,發現落地爆炸的炮彈似乎隻有五十顆左右,而且每一次發射都是這種情況。
我詢問了其他軍艦的瞭望手,他們並沒有過於在意這一點,但是經過迴憶之後,發現事實好像真的是這樣的。而且其他的士兵也有這種感覺,屬下已經派人到陸地上去尋求證據了,估計很快就會得到迴複。”
隆隆的炮聲在後半夜徹底的停止了下來,這讓鹿兒島內的日軍暗暗的鬆了口氣,75毫米的步兵炮,本來並不是多麽恐怖的武器,比起日軍的艦炮而言,75毫米的步兵炮根本就排不上名次。請大家看最全!
但是因為海軍那邊想要將有限的彈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忽視了步兵的損失。
好在中國人的炮擊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炮擊更像是在給日軍進行示威,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鹿兒島內的日軍,中國人有能力將炮彈打到鹿兒島的任何一個角落。
單從心理戰上來說,中國人這麽做無疑是成功的,這次的炮擊也的確給日軍帶來了不小的心理負擔。
但是從戰術角度上來講,這次的炮擊基本上沒有取得什麽像樣的成果,整整四個小時的炮擊,六十四門75毫米步兵炮一共發射了差不多一萬五千枚炮彈,這些炮彈基本上是五十一師炮彈存量的三分之二。
如果後麵部隊需要炮火支援的話,炮兵很有可能也會出現跟日本海軍一樣的擔憂。
而更要命的是,在一萬五千枚炮彈發射到日軍陣地上之後,所產生的戰果卻很讓人無語,直接被炸死的日軍士兵大約有四百餘人,被炮彈爆炸所波及到的日軍,大約有不到兩千人,所有的傷亡數字加起來不足兩千五,平均下來每殺傷一名日軍,就需要用掉六枚炮彈左右。
如果是步槍的殺傷力,這個比例還完全可以接受,可是炮兵打出了步兵的戰果,這個就比較
另外倒是炸毀了不少的房屋,甚至是在鹿兒島市內引起了大火,或許這也算是一場意外之喜了,炮擊所引發的大火,讓原本躲在房屋內的日軍隻能被迫的離開房屋,從而尋找更加安全的地方繼續隱藏。
至於救火,日軍才沒心思去救火呢,黑燈瞎火的,全是木製房屋,撲火的速度還沒有燒的速度快,再說了,中國人時不時的再來幾顆炮彈,興許這邊剛剛撲滅大火,那邊炮彈就又來了,到頭來又是白忙活一場,說不定還有可能會給部隊帶來不必要的傷亡。
反正鹿兒島市內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平民,能走的全都走了,走不了的,那就沒辦法了。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盡管日軍彈藥匱乏,但他們還是給這些老人們每人發了一顆手榴彈,並且叮囑他們,隻要敵人進入屋子,就拉響手榴彈,為帝國再盡最後一分力氣。
這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以及一些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年輕人,一部分死在了轟炸之中,剩餘的則是有些惶恐的待在廢墟上,日軍發給他們的手榴彈,早已不知道被扔到了哪裏?
而現在,他們心中又是隱隱的有些後悔,在這場戰爭中,日本完全處於劣勢,他們這些人原本有機會活下來的,但是卻又因為心中的那些不舍而將自己的命運給葬送在了這裏,這個時候即便是後悔,他們也沒有辦法在離開這裏了。
於是,在一些日軍的勸說下,這些留下來的日本平民更是瘋了似的在廢墟中去尋找他們遺失的手榴彈,已經陷入絕望之中的他們,此刻再也沒有什麽生與死的信念,他們隻想著能夠拉著幾個中國人墊背就行了。
與此同時,海麵上,東鄉平八郎也是久久的未能合上眼睛,站在艦橋上,抬頭看著正在燃燒著大火的鹿兒島,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現如今連鹿兒島縣的首府都陷入了戰火之中,那麽他的家鄉,同樣屬於鹿兒島的薩摩藩呢?會不會比這裏的情況更加糟糕?
曾幾何時,東鄉平八郎甚至想要直接下令艦隊直接開火,一舉幹掉敵人的炮兵,讓他們無法再去攻擊鹿兒島。
但是這個想法剛一萌生便被內心深處的一股理智迅速的壓了下去,原因在於,中國人連續的轟炸了那麽長的時間,炮兵卻始終沒有更換過陣地,這本就是一件很不正常的舉動。
東鄉平八郎雖然是海軍,但是對於炮兵的作戰也是有過一些了解的,他很清楚,炮兵在作戰的時候,必須要時刻做好更換陣地的準備,而且理論上,更換陣地是有時間限製的,一旦超出這個時間,不管敵人有沒有發起還擊,都必須要更換陣地。
在白天的時候,這個時間會稍微長一些,如果確定對方沒有炮兵,而己方又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有足夠的把握可以保證炮兵不會被敵人給找到的情況下,也可以不用更換陣地。
但是在夜間,無論敵人有沒有還擊,炮兵都必須要頻繁的更換陣地。
因為夜間開炮,根本就不需要敵人去費盡心機的找你的炮兵陣地,隻需要通過發射炮彈時的火光就能夠迅速的確定你的位置,這個時候隻要敵人隻有哪怕一門火炮,在鎖定了目標之後,也會有很大的幾率直接幹掉一整個炮兵陣地。
但是中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炮兵陣地一共被劃分為四個,每一個大約有十幾門火炮的樣子,這些陣地更是從頭打到尾,始終保持著大約一分鍾一發炮彈的頻率,根本就沒有更換陣地的打算。
這引起了東鄉平八郎的懷疑,而且根據東鄉平八郎對於中國陸軍的了解,知道他們一個師當中至少有一個炮兵團的編製,而這一個炮兵團大約有四個營,其中兩個炮兵營,分別配屬75毫米步兵炮野戰炮和105毫米榴彈炮。
而且在其軍級單位,更是配備了兩個裝備有三十二門155毫米和203毫米的加農榴彈炮混成團,東鄉平八郎不知道這個隸屬於軍部的一個重炮團是否也在這裏。
如果他們也在這裏的話,那麽對麵很有可能將三十二門門105毫米榴彈炮營,以及六十四門155毫米和203毫米加農榴彈炮團給藏了起來,將這九十六門重炮藏起來的目的是什麽?答案不言而喻。
中國人絕對不會是為了節約炮彈才這麽幹的,在東鄉平八郎的意識裏,中國人似乎從來就不知道什麽叫做節約。
而這些火炮,僅僅隻不過是隸屬於炮兵部隊的直屬部隊而已,這一點很讓東鄉平八郎費解,中國人將炮兵給拆的七零八散的,如果隻是按照口徑將其拆分開的話,倒是也能夠理解。
但是中國人的做法,很難讓人理解,比如他們的基層部隊裏也是配備火炮的,這類火炮被列屬於火力支援型火炮,主要以37毫米和75毫米口徑為主,這些火炮被下發至連營一級作戰單位,不過為了便於攜帶,連級單位大多數配備的是37毫米火炮,隻有營級和團級才會配備75毫米火炮。
旅級部隊有一個專門的炮兵營,配備的同樣也是75毫米口徑的火炮,師級單位不單獨配備炮兵,因為從這一級開始,他們的炮兵全部歸屬於炮兵部隊,而且從這一級開始,炮兵也開始配備了大口徑的重炮。
這個時候配備75毫米的火炮,多多少少的看起來有些讓人難以理解,但是另一個營卻配備了三十二門105榴彈炮,這樣搭配起來似乎也很合理,遠近皆可保證火力的強度。
而東鄉平八郎最擔心的就是,一旦他們開炮,雖然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幹掉中國人的炮兵陣地,但是這個時候,很有可能隱藏在暗中的九十六門重炮便會迅速的鎖定他們,然後在他們的第二輪攻擊開始之前,瞬間將九十六顆炮彈打過來。
105毫米,155毫米的炮彈雖然對於軍艦來說有些薄弱了,但是203毫米的火炮,即便是軍艦也的悠著點,更何況還是近百門火炮齊射呢?這要是真的,恐怕一輪下來他的這九艘軍艦就得跪了。
所以東鄉平八郎最終還是忍住了開火,隻是派人上岸去詢問地麵上的傷亡情況,而得到的答案也是讓東鄉平八郎鬆了口氣,盡管炮火很猛烈,但是傷亡卻並不嚴重,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司令官閣下,我們好像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東鄉平八郎的先任參謀輕輕的走到了東鄉平八郎身後,低聲的說道。
“異常情況?”東鄉平八郎微微皺起了眉頭,好像沒什麽異常啊,難道是自己錯過了什麽?旋即再一次的看向了正在燃燒著熊熊大火的鹿兒島市。
“是的,隻是一種懷疑,但目前卻缺少足夠的證據來證明。”
“說說看!”東鄉平八郎心中的擔憂更加濃重了,自己的這個先任參謀他還是很了解的,做事很穩重,每次隻要開口,必然會有足夠的把握來證明他所說的,即便沒有證據,事後也同樣會得到證明。
“根據瞭望兵的匯報,他所看到的敵人發射陣地至少有六十門火炮發射了炮彈,而且彈道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根據觀察,發現落地爆炸的炮彈似乎隻有五十顆左右,而且每一次發射都是這種情況。
我詢問了其他軍艦的瞭望手,他們並沒有過於在意這一點,但是經過迴憶之後,發現事實好像真的是這樣的。而且其他的士兵也有這種感覺,屬下已經派人到陸地上去尋求證據了,估計很快就會得到迴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