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的事情王思銳並不擔心,在戰爭中中華帝國取得了巨大的優勢,那麽在談判中也沒有理由會吃虧,而目前反倒是在內政方麵讓王思銳比較擔憂。
隨著國家的強大,各種政策出台,戰略的布局,要想完全按照王思銳的既定方針走下去還是有些難度的。
而近日,工業推廣的事情得到了認可,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國內的工業狀況可謂是更上一層樓,到處都是正在籌建的新興工廠,到處都是在工地中幹的熱火朝天的老百姓。
但是在另一方麵,也就是移民方麵,工作卻陷入到了極大的困難之中,響應的百姓更是寥寥無幾,即便政府已經開出了隻要移民巴西,或者移居帝國新在俄國打下來的土地,保證每人至少可以分到三十畝地,並且由政府幫忙建設房子。
有地種,有房子可以住,但是響應的人卻依舊不多,各地移民署門前更是冷冷清清的,除了工作人員以外,更是連個人影都見不到。王思銳還是遠遠的低估了華夏人的思鄉之情,而這種情懷,更是讓他們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也不為所動。
其實這個也怪不得別人,當年南方百姓移民東南亞,那純粹是因為國內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外出打拚,現在國內發展的很好,不缺吃不缺穿的,誰還會願意離開故土到千裏之外,萬裏之外的地方去打拚?
所以說,要怪也隻能怪國家發展的太好了,讓百姓們不想再到更遠的地方去重新開始。
可是那些新打下來的土地難道就這麽慌著?美洲的布局就此宣告失敗?這絕不是王思銳想要看到的局麵。中華帝國有四億人口,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在王思銳看來,這個數字還是有些太少了。
因為國內還有大片的無人區,主要遍布在西北地區,而俄國新打下來的地方雖說事宜耕種,但是卻太過偏遠,加上環境因素,所以導致耕種頻率不如國內現有的土地,老百姓本就不大願意離開故土,一聽說北方一年隻能種一季糧食,就更加不願意去了。
但是這項政策又必須要進行,王思銳也不想去用強迫的方式去逼迫百姓移民,那隻是最後沒辦法的時候才能用的手段,而現在,他隻能用一些更加誘人的條件,去引誘百姓進行移民。
而各地也是被下了死任務,除了不準強迫百姓移民之外,其他的方法隨便你用,按照各省人口數量的不同,下達了相應的移民人數,不過最終的總計劃是,在未來五年內,向北方新打下來的的地方移民一千萬,向巴西移民兩百萬。
而分配到各個省份,也是各自領到了幾十萬到一百萬不等的移民人數指標,其中三個人口大省,山東,河南,四川,分別領到了一百二十萬萬的任務指標,其中二十萬是巴西移民指標。
以前因為上麵沒有開口,所以他們也不敢在下麵瞎胡扯,萬一兌換不了該怎麽辦?但是在移民方麵受到阻力之後,上麵也漸漸的放開了更多的政策,給百姓更多的利益,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到那裏。
徐利友隻是一個普通的辦事員,收入不高,但勉強能夠度日,家中還有五個弟弟和四個妹妹,除了最小的妹妹還沒成家以外,其他的都成了家,如今工業多了,生活條件也好了,但是也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夠就業。
徐利友這一大家,也隻有他在政府上班,擔任最基層的辦事員,然後就是他的三弟徐利鵬前些日子進入到了運通運輸公司工作,其他人基本上隻能在地裏刨食,盡管一家隻有兩個人有正式工作,但是緊湊著點的話,他們這一家人的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
因為家中人多,所以徐利友也被分到了勸說大軍當中,而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勸說自己家人選擇移民,而因為在辦事處上班的原因,徐利友也有一點小小的權利,就是他的家人可以直接領到去北邊的名額,而不用遠渡太平洋到巴西去生活。
其實徐利友也並不想走,但是上麵卻說的很清楚,作為政府職員,連你都不願意去,那麽還怎麽去勸說其他百姓?並且向徐利友保證,但凡是他勸說的人,到了那邊以後可以被分配到一起,大家相互有個照應,而且徐利友的辦事員身份,到了那邊以後也會被晉升為主任,說白了就是負責一片區域的正常工作,類似於他們辦事處的主任,負責當地大大小十餘個村的事情。
所以,徐利友心動了,倒不是權利大了,而是工資高了,主任的工資是他現在的三倍,而且以後還有很大的晉升空間。
但是在勸說家人的時候,徐利友卻遇到了嚴重的問題,他的老父親幾乎已經跟他成為了仇人,現在更是見到徐利友就直接繞著走,兩人根本就不照麵,這讓徐利友很被動。而今天上麵又下了新政策,這個政策讓徐利友眼前一亮,瞬間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轉機,於是,當天下班以後,便直接迴到了家中。
將一家老小,六十多口人聚在一起,打算一起商量一下這件事情。不要以為六十多口人很多,雖然已經不少了,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家族人數並不算多。
光是九個子女七個成家那就是十六口人,外加老兩口,以及二十多個孩子,這就有四十多口人,另外弟妹、妹夫什麽的也都是附近的,徐利友也提前讓人通知他們今晚開會,所以這一大家子人口可是著實的不小。
老爺子抽著旱煙,瞪著眼睛走了進來,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一言不發,也不去看自己的長子,雖然他很不想來,但為了大兒子的麵子,他還是的來,當然了,聽不聽那是另外一迴事。
“爹,您說您怎麽就不能好好的聽我說句話呢?”徐利友有些鬱悶的說著。
“聽什麽聽?老子告訴你,打你老子祖上十八輩就在這過日子了,要走你走,老子是不走。”老爺子氣唿唿的一拍桌子,站起來就想走,但卻被一旁的母親給攔了下來。
“以前不想走,那可能是擔心到了那邊以後生活沒有保障,而且又遠離故土,心裏有些舍不得,但是現在國家又出新政策了,我們這一大家現在是什麽情況你們也都知道,家裏也就我跟老三有個正式的工作,日子雖說也過的去,但其實也就那樣,這次的遷徙,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也是個機會。
我就這麽跟你們說吧,上麵已經答應我了,這次隻要是我勸動的人,到了那邊以後,咱們還住在一起,而且我也會被升任為主任,這個是關於我個人的補償方案。
皇上也知道大家的思鄉之情,所以也不願意強迫百姓離開故土,所以現在也隻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補償條款。我先把最新的情況跟你們說一下,然後你們自己琢磨一下,實在不行的話,我就把這份工作辭了算了。”徐利友先是說出了自己過去之後要被晉升的事情,緊接著又放下了狠話,反正就是你們要是不去,那我也就沒臉繼續在政府工作了。
“第一個,過去之後,保證一家有一座院子,這個要我們自己建,也可能派部隊過來幫忙,前期就是普通的土木結構,等穩定下來以後,會免費的給我們換成磚混結構的房子,就是王家村王老財家新蓋的那種房子。
第二個,凡是過去的,三年免稅,隻交農業稅,比例是三十比一,不論人口,就按照田裏的收成計算。
第三個,鼓勵生育,每對夫妻,從生第三個孩子開始,政府每年補助一元錢,直到十六歲為止。這次移民過去的,不管家裏目前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補助一元錢,到十六歲為止,像老七這種情況的,一次性補助五元錢的遷徙補助,從孩子生下來開始,每年同樣一元錢,但是第二個孩子就沒有了,生第三個孩子的時候才會接著。哦對了,不論男女,隻要是孩子人人都有。
第四個,除了每人會分配到三十畝地以外,家中現有的土地也可以進行兌換,就是政府迴收,一畝地給你換成十畝那邊的地,我們家有十七畝地,也就是可以更換一百七十畝的地。
第五個,我們現有的房屋會保存下來,依舊歸我們所有,如果什麽時候想迴來看看也是可以的。條件就是這麽五個,願不願意你們商量一下吧。”徐利友一口氣將新的政策說了出來,這種政策那還用考慮嗎?
不算兩個妹子和七個媳婦家,就是他們老徐家自己,就有四十多口人,到了那邊就是一千二百畝地,還有置換的一百七十畝地。
一千多畝地,那可比王老財家的地多了去了,就算一年隻能種一季,按照現在畝產四百斤的產量,那一年也是五十四萬八百斤,一斤麥子的收購價是六厘錢,一年就是賣糧食都能賺個三千多塊,三千多,那是什麽概念?王老財祖上三代開始就是地主,刮到現在家裏怕是也就幾千塊的資金。
ps:感謝簡東的支持!感謝老無~我來送票的支持!感謝書城書友邪魅公子的和支持!感謝奮鬥,堅持,加油。的支持!(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隨著國家的強大,各種政策出台,戰略的布局,要想完全按照王思銳的既定方針走下去還是有些難度的。
而近日,工業推廣的事情得到了認可,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國內的工業狀況可謂是更上一層樓,到處都是正在籌建的新興工廠,到處都是在工地中幹的熱火朝天的老百姓。
但是在另一方麵,也就是移民方麵,工作卻陷入到了極大的困難之中,響應的百姓更是寥寥無幾,即便政府已經開出了隻要移民巴西,或者移居帝國新在俄國打下來的土地,保證每人至少可以分到三十畝地,並且由政府幫忙建設房子。
有地種,有房子可以住,但是響應的人卻依舊不多,各地移民署門前更是冷冷清清的,除了工作人員以外,更是連個人影都見不到。王思銳還是遠遠的低估了華夏人的思鄉之情,而這種情懷,更是讓他們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也不為所動。
其實這個也怪不得別人,當年南方百姓移民東南亞,那純粹是因為國內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外出打拚,現在國內發展的很好,不缺吃不缺穿的,誰還會願意離開故土到千裏之外,萬裏之外的地方去打拚?
所以說,要怪也隻能怪國家發展的太好了,讓百姓們不想再到更遠的地方去重新開始。
可是那些新打下來的土地難道就這麽慌著?美洲的布局就此宣告失敗?這絕不是王思銳想要看到的局麵。中華帝國有四億人口,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在王思銳看來,這個數字還是有些太少了。
因為國內還有大片的無人區,主要遍布在西北地區,而俄國新打下來的地方雖說事宜耕種,但是卻太過偏遠,加上環境因素,所以導致耕種頻率不如國內現有的土地,老百姓本就不大願意離開故土,一聽說北方一年隻能種一季糧食,就更加不願意去了。
但是這項政策又必須要進行,王思銳也不想去用強迫的方式去逼迫百姓移民,那隻是最後沒辦法的時候才能用的手段,而現在,他隻能用一些更加誘人的條件,去引誘百姓進行移民。
而各地也是被下了死任務,除了不準強迫百姓移民之外,其他的方法隨便你用,按照各省人口數量的不同,下達了相應的移民人數,不過最終的總計劃是,在未來五年內,向北方新打下來的的地方移民一千萬,向巴西移民兩百萬。
而分配到各個省份,也是各自領到了幾十萬到一百萬不等的移民人數指標,其中三個人口大省,山東,河南,四川,分別領到了一百二十萬萬的任務指標,其中二十萬是巴西移民指標。
以前因為上麵沒有開口,所以他們也不敢在下麵瞎胡扯,萬一兌換不了該怎麽辦?但是在移民方麵受到阻力之後,上麵也漸漸的放開了更多的政策,給百姓更多的利益,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到那裏。
徐利友隻是一個普通的辦事員,收入不高,但勉強能夠度日,家中還有五個弟弟和四個妹妹,除了最小的妹妹還沒成家以外,其他的都成了家,如今工業多了,生活條件也好了,但是也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夠就業。
徐利友這一大家,也隻有他在政府上班,擔任最基層的辦事員,然後就是他的三弟徐利鵬前些日子進入到了運通運輸公司工作,其他人基本上隻能在地裏刨食,盡管一家隻有兩個人有正式工作,但是緊湊著點的話,他們這一家人的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
因為家中人多,所以徐利友也被分到了勸說大軍當中,而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勸說自己家人選擇移民,而因為在辦事處上班的原因,徐利友也有一點小小的權利,就是他的家人可以直接領到去北邊的名額,而不用遠渡太平洋到巴西去生活。
其實徐利友也並不想走,但是上麵卻說的很清楚,作為政府職員,連你都不願意去,那麽還怎麽去勸說其他百姓?並且向徐利友保證,但凡是他勸說的人,到了那邊以後可以被分配到一起,大家相互有個照應,而且徐利友的辦事員身份,到了那邊以後也會被晉升為主任,說白了就是負責一片區域的正常工作,類似於他們辦事處的主任,負責當地大大小十餘個村的事情。
所以,徐利友心動了,倒不是權利大了,而是工資高了,主任的工資是他現在的三倍,而且以後還有很大的晉升空間。
但是在勸說家人的時候,徐利友卻遇到了嚴重的問題,他的老父親幾乎已經跟他成為了仇人,現在更是見到徐利友就直接繞著走,兩人根本就不照麵,這讓徐利友很被動。而今天上麵又下了新政策,這個政策讓徐利友眼前一亮,瞬間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轉機,於是,當天下班以後,便直接迴到了家中。
將一家老小,六十多口人聚在一起,打算一起商量一下這件事情。不要以為六十多口人很多,雖然已經不少了,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家族人數並不算多。
光是九個子女七個成家那就是十六口人,外加老兩口,以及二十多個孩子,這就有四十多口人,另外弟妹、妹夫什麽的也都是附近的,徐利友也提前讓人通知他們今晚開會,所以這一大家子人口可是著實的不小。
老爺子抽著旱煙,瞪著眼睛走了進來,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一言不發,也不去看自己的長子,雖然他很不想來,但為了大兒子的麵子,他還是的來,當然了,聽不聽那是另外一迴事。
“爹,您說您怎麽就不能好好的聽我說句話呢?”徐利友有些鬱悶的說著。
“聽什麽聽?老子告訴你,打你老子祖上十八輩就在這過日子了,要走你走,老子是不走。”老爺子氣唿唿的一拍桌子,站起來就想走,但卻被一旁的母親給攔了下來。
“以前不想走,那可能是擔心到了那邊以後生活沒有保障,而且又遠離故土,心裏有些舍不得,但是現在國家又出新政策了,我們這一大家現在是什麽情況你們也都知道,家裏也就我跟老三有個正式的工作,日子雖說也過的去,但其實也就那樣,這次的遷徙,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也是個機會。
我就這麽跟你們說吧,上麵已經答應我了,這次隻要是我勸動的人,到了那邊以後,咱們還住在一起,而且我也會被升任為主任,這個是關於我個人的補償方案。
皇上也知道大家的思鄉之情,所以也不願意強迫百姓離開故土,所以現在也隻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補償條款。我先把最新的情況跟你們說一下,然後你們自己琢磨一下,實在不行的話,我就把這份工作辭了算了。”徐利友先是說出了自己過去之後要被晉升的事情,緊接著又放下了狠話,反正就是你們要是不去,那我也就沒臉繼續在政府工作了。
“第一個,過去之後,保證一家有一座院子,這個要我們自己建,也可能派部隊過來幫忙,前期就是普通的土木結構,等穩定下來以後,會免費的給我們換成磚混結構的房子,就是王家村王老財家新蓋的那種房子。
第二個,凡是過去的,三年免稅,隻交農業稅,比例是三十比一,不論人口,就按照田裏的收成計算。
第三個,鼓勵生育,每對夫妻,從生第三個孩子開始,政府每年補助一元錢,直到十六歲為止。這次移民過去的,不管家裏目前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補助一元錢,到十六歲為止,像老七這種情況的,一次性補助五元錢的遷徙補助,從孩子生下來開始,每年同樣一元錢,但是第二個孩子就沒有了,生第三個孩子的時候才會接著。哦對了,不論男女,隻要是孩子人人都有。
第四個,除了每人會分配到三十畝地以外,家中現有的土地也可以進行兌換,就是政府迴收,一畝地給你換成十畝那邊的地,我們家有十七畝地,也就是可以更換一百七十畝的地。
第五個,我們現有的房屋會保存下來,依舊歸我們所有,如果什麽時候想迴來看看也是可以的。條件就是這麽五個,願不願意你們商量一下吧。”徐利友一口氣將新的政策說了出來,這種政策那還用考慮嗎?
不算兩個妹子和七個媳婦家,就是他們老徐家自己,就有四十多口人,到了那邊就是一千二百畝地,還有置換的一百七十畝地。
一千多畝地,那可比王老財家的地多了去了,就算一年隻能種一季,按照現在畝產四百斤的產量,那一年也是五十四萬八百斤,一斤麥子的收購價是六厘錢,一年就是賣糧食都能賺個三千多塊,三千多,那是什麽概念?王老財祖上三代開始就是地主,刮到現在家裏怕是也就幾千塊的資金。
ps:感謝簡東的支持!感謝老無~我來送票的支持!感謝書城書友邪魅公子的和支持!感謝奮鬥,堅持,加油。的支持!(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