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大量前期工作的促使下,四月十日,戰爭債券正式發行,此次發行的唯一渠道為帝國銀行,但是發行的第一天,真正前去購買債券的民眾數量卻並不多,而是主要以政府機構為主。


    他們將大量的政府資金購買債券,並以債券作為薪資或者其他的資金來使用,算是為債券的推行做出了第一步,也有不少的商人跑去銀行進行購買債券,而這些商人購買的債券數量其實並不算多,或者說,他們是為了任務而來購買的。


    曆朝曆代,無論上麵怎麽製止,但是在下麵,有些事情總是無法徹底的杜絕的。甚至不少的地方政府,找到了那些商人,要求他們必須要購買一批戰爭債券,而那些商人們為了避免更大的麻煩,也各自總結了一下自身的實力,留下了工廠必須的發展資金之後,或多或少的也用多餘的資金購買了一批戰爭債券。


    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提前預知的,但是卻無法製止,因為從某些層麵來講,購買戰爭債券其實也屬於一種投資的方式,但是對於商人來說,投資戰爭債券的周期有些長,同樣的資金,同樣的周期,如果將這筆資金用於商業擴展,最終所取得了利益遠非債券利息所能相比的。


    而一些精明的商人,可不會想那些隻想著自己利益的商人們一樣,這些人的表現,至少從外表上看起來就有些過於恐怖了。


    這些人更是直接將工廠所有的資金都購買了債券,並且決定未來工廠的資金將全部以債券來替代,並且優先接受以債券的方式來進行結算。


    而這些人選擇的期限,也是時間最久的十年期,毫無疑問,各地政府最喜歡的就是這種配合的商人,所以,這些商人在未來的事業中,或多或少的會得到一些的照顧,坦白地將,現在購買戰爭債券,就跟二十一世紀一些企業爭著玩足球是一個道理,哪怕損失一些也不要緊,他們看中的是一些政治人脈。


    百姓們對於這件事情反響各有不同,有認可的,也有不認可的,還有處於觀望的。但是毫無疑問,隨著政府,工廠的進入,會有越來越多的戰爭債券流入市場,等百姓們發現了戰爭債券真的可以當貨幣來使用的時候,那麽他們也將會明白過來這個道理,即便不使用,也可以拿著這些債券來進行投資。


    而且銀行業開設了債券存取業務,購買了債券之後也可以直接存入銀行,不用擔心被人偷走或者其他的什麽,這很方便。


    雖然目前的銀行業也並不發達,遠不及後世那種一卡在手天下我有的便捷,但是對於從未體驗過這種生活的老百姓來說,銀行這種免費的‘鏢局’,他們還是很樂意接受的。電子化辦公就不用考慮了,現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辦到。


    所以帝國銀行采取的是專人專折的操作模式,即為存款著發放一本存折,銀行會根據編號進行備案留底,每次操作,必須要在存折和底案上進行備注同步操作,而存款者想要存錢或者取錢,必須要攜帶政府開具的身份證明以及存折和本人親自到場,身份證明和本人樣貌在銀行都有備案,隻有所有的條件全部對上,方可取錢。


    若是存款人病故或者出現了其他意外,則需要有當地政府開具的證明,以及取款者與存款人之間的關係證明方可取款,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存款的安全。這種運作方式雖然麻煩了一些,而且效率也並不高,但是卻比密碼式的操作更加安全,也很符合現代社會的思想觀念。


    所以,銀行開設了單獨的業務窗口,這在無形中也等於是給了百姓一定的信心,銀行這麽大的產業,而且又是國家的,能坑他們錢嗎?


    四月十日當天,在全國各地出售的債券就達到了2.3億元,其中政府機構占據了1.9億元,商人以及百姓僅僅隻是購買了四千萬的戰爭債券,這個比例有些讓人無語,但是卻毫無辦法。


    四月十一日,全國各地共出售債券2億元,其中政府機構占據1.2億元,商人以及百姓占據了餘下的八千萬。


    四月十二日,全國各地共出售債券1.5億元,政府機構占據了五千萬,商人以及百姓占據了一個億。


    其實在開售的前兩天,政府機構基本上已經全部的購買了債券,到了第三天,大多數都是一些偏遠地區的政府機構認購的債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機構的份額正在迅速的下降,而商人和百姓的認購份額則在不斷的增長。


    一周後,幾乎已經沒有政府機構去認購債券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錢再去購買了,而在十五日,則是發放工資的日子,隨著政府機構以戰爭債券的形式發放了工資,而一些機構人員在街道上試驗了一下,發現債券果然能夠花出去,這才漸漸的放下了心。


    於是,在四月二十日的時候,戰爭債券發售十天之後,戰爭債券迎來了第一次的大爆發。


    截至四月三十一日,整整十一天的時間,共售出二十二億元的債券,其中大約四分之一來自於收入相對穩定的機構成員,他們一般不會投資什麽項目,之前也沒有什麽理財的概念,在發現債券的確可以花出去之後,便開始動起了腦子,決定將家中所有的錢都購買債券,坐等利息。


    而促使他們敢舉家購買債券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有著較為穩定的收入,無論這筆投資成與不成,他們的生活都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在一個,他們常年在政府機構工作,對於國家還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也敢於去投入。


    五月一日,帝國銀行正式宣布暫停戰爭債券的發布,本次發布債券共計三十億元,曆時二十一天,目前已經全部發售完畢,所以以後隻接受存取兌換業務。


    截至1904年1月1日,中華帝國成立的當天,清王朝流通的各種貨幣總量大約為二十億兩白銀,這個是在清政府的檔案中找到的資料,還是比較具有可信度的。


    後來王思銳又通過開礦等方式,連年造幣,將流通貨幣總量增加至了二十三億兩白銀,也就是說,直至1908年貨幣改革的時候,國內的流通貨幣總量為二十三億兩白銀左右,這個因為前後朝的交接,會出現一定的偏差,所以無法得知具體的數額。


    但是在貨幣改革完成之後,這一數據得到了確認,國內的各種貨幣總量為二十五億兩白銀,因為中央政府手中的新幣數量是四數目,兌換出多少,那就是多少。


    而當時他們一共印製了三十億元的新幣,隨後通過每年增加一個億的總量將這些貨比投入市場,同時為了避免過度刺激市場,所以這筆錢投入的很隱蔽,而且加上經濟形勢的好轉,一年隻投入一個億還無法引起市場的糟亂。


    但是在去年戰爭爆發的時候,帝國投入了三個億的新幣,也就是說,目前國內的貨幣流通總量為三十二億元,通過這次的債券發行,政府已經將三十億收了迴來,民間流通的貨幣總量隻有兩個億。


    “根據下麵報上來的數據統計,選擇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五年期的占據了百分之二十三,七年期的占據了百分之三十九,十年期的占據了百分之三十八,而按照各自的利率來計算,五年後,帝國將麵臨著償還第一批7.59億的債務,七年後將償還14.04億的債務,十年後將償還14.82億的債務,十年後共需償還本息36.45億。可以說,五年後帝國將迎來第一個債務期限,而現在我們必須要通過一係列的政策來避免到時候還不上錢的情況發生,避免影響到帝國政府的誠信。”帝國銀行行長閻維藩拿著一張統計數據出現在了皇帝王思銳的麵前,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帝國總理王士珍,帝國財政大臣宋雯。


    “平均一年的利息六千四百五十萬!”王思銳暗暗的點了點頭,這個利息不高,但是也不低,這次債券發行總量的確不少,但是不發行這麽多的話,接下來的錢根本就不夠用。


    等於是王思銳一次性的將未來十年的錢都拿出來了,而光是戰爭,去年一年就消耗了三億多,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部隊投入戰場,武器裝備的改革換代,所以,這三十個億,若是按照王思銳的預計,能用五年就算不錯的了。


    但是五年後又偏偏是還款高峰期,所以,無論如何,在五年之後,帝國政府手中至少也要有7.59億的資金用於還債。


    繼續印發新的貨幣,這的確是一種辦法,但是貨幣的引發不可能太多,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未來每年可以穩定在兩億的新增貨幣,但除去正常的開銷,其實這筆錢也剩不下多少。


    這段時間王思銳一直都在思考著該如何去償還這筆錢,但是對於經濟並不太了解的他,始終無法拿出一個萬無一失的辦法。


    不過想來想去,王思銳也隻想出了一種可能性,如果這一招能夠奏效的話,甚至到不了五年,他就能夠湊齊這筆債款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