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找到了如何擊敗坦克的關鍵,所以,即便是沒有火炮,在麵臨坦克的時候,他們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恐慌,雖然這種方法存在著很多的危險性,不確定性,但至少也可以保證,俄國人在麵對坦克的時候,不再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野豬坦克和二號坦克不是後世日本人的那種薄皮大餡坦克,不是個一點就著的鐵棺材。但這世界上任何一台坦克,火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天敵,或者說,任何一種機械,都對火有著莫名的懼怕感。
劇烈的大火,會導致整個坦克的溫度增高,最直接的感官,便是坦克內部的乘員會感到溫度的升高,如果是在冬天,短時間內還無所謂,可若是在夏天呢?俄國的夏天基本上也就保持在三十度左右,鋼鐵經過長時間的暴曬,加上空氣不流通,內部的溫度大約會在四十度以下,這時候外麵隻要隨便來點火,內部的溫度就很有可能會增加到六七十度,甚至更高,人長時間在裏麵,那絕對是猶如地獄一般。
而汽油燃燒,又有著燃燒速度快,覆蓋範圍廣,升溫快,粘粘性強等幾大特點,一旦一台坦克被兩三個裝滿了汽油的酒瓶子給砸中,幾分鍾之內,坦克內部的溫度就會讓人難以承受。
更重要的是,高溫燃燒,有可能會破壞坦克內部的一些電子器件,甚至是破壞掉坦克的一些塑料油路等一係列的塑料製品,很有可能會導致坦克直接癱瘓在戰場上,內部的乘員除了逃離坦克,似乎並無他法。
可是在戰場上,就這麽輕易的逃出坦克,對於乘員來說也是極其危險的舉動,因為這個時候,在你的四周基本上會有大量的敵人,離開坦克,就意味著你將成為敵人的活靶子,跟直接悶死在坦克裏沒有什麽區別。
當然,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俄國人雖然找到了單兵對付坦克的辦法,甚至在沒有汽油的時候,他們可以用高度的白酒去替代,雖然效果不如汽油,但終歸是有效果的,而俄國人最不缺的就是高度白酒。
但是對於中華帝國來說,這也不是沒有辦法去對付的,隻不過這樣會限製裝甲部隊的特點而已。
比如,禁止單一坦克執行任何任務,盡可能的使幾台坦克組成一個行動小組,相互之間掩護配合,必要情況下,可以派出步兵跟隨保護,若是單一坦克必須要執行任務的時候,也必須要派出步兵進行保護。
雖然這樣仍然無法完全避免,但至少會讓俄國人的成功率大大的降低,不過還好,因為俄國人那邊的通訊手段極為落後,甚至這裏的俄軍還不知道他們的身後已經失守的消息,所以,這個方法可能還沒有被傳出去。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他們應該放鬆警惕的理由,既然已經出現了這種事情,那麽他們就必須要按照所有俄軍都已經知道的態度去對待。
行動隊指揮部將失蹤野豬坦克的消息傳迴了一零二裝甲師,並且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同時,又將這一消息匯報給了西線指揮部,得到消息之後,曹錕立即密電三個裝甲師,要求他們確保坦克的安全,並禁止坦克單獨行動。
二號坦克的試驗正井然有序的進行著,雖然沒有經曆什麽較大規模的戰鬥,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小的問題存在,不過都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隻需要進行一些細小的改動即可。
俄國人似乎被打懵了,第二集團軍的突然參戰,讓俄國人措手不及,防線一潰千裏,從伊爾庫茨克,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瞬間丟掉了七百公裏以外的坎斯克之間的大部分地區,有些地方因為規模不大,所以還沒有來得及被第二集團軍占領,但那裏駐守的俄軍也並不多,充當一下遊擊隊還可以,真到了正麵戰場上也隻能是十足的炮灰。
更要命的是,後方的俄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開往前線,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目前的前線到底在哪裏?因為中華帝國兩麵夾擊,戰線推進的速度過快,導致俄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地方就已經失守了,原本是可以通過電報傳遞消息的。
但是因為特種部隊的加入,俄國人的電報基本上就沒有好過,所以,他們隻能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去傳遞消息。但是更讓人無語的是,特種部隊不僅僅對電報線路進行了破壞,他們甚至還不斷的去破壞那些鐵路。
而每次破壞的距離並不長,隻有幾米的距離,但這卻依然能夠讓俄國的鐵路運輸陷入停頓。那些直接被破壞的鐵路倒還好,巡路的士兵還能看到,最讓人無語的是,他們竟然會對鐵路上的螺絲進行拆卸,然後等到火車通過的時候,因為地基不穩,直接導致火車衝出軌道。
各種各樣的襲擊手段層出不窮,而對於這支小股部隊,俄國人卻始終沒有能夠見到他們的影子,這也是因為俄國地域太寬廣,人均占有麵積太大所造成的結果,他們往往幹完壞事之後就直接鑽進了無人區,並且在某一區域內製造了不少的陷阱。
如果被俄國人發現,那麽他們就會把俄國人往有陷阱的那一區域內引去,然後利用地形加上陷阱的優勢去消滅那些追擊的俄國人,或者,將俄國人引進去之後他們便迅速的離開,讓俄國人自己在裏麵轉著玩。
看著紙麵上的報告,尼古拉二世恨不能直接將前線的指揮官全部槍斃。
反之位於中京的王思銳,看到了這份報告之後卻很是興奮不已,他花費了巨大精力和資金打造的特種部隊,在戰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如今所取得的成果,更是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王思銳當年這個決定的英明。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將來你的地位,如果當時沒有人理解你,但又不敢反抗,那麽你的決定依舊會執行下去,但是如果最終失敗的話,那麽對於你個人的聲望將會是巨大的打擊,反之,若是成功,那麽基本上也就奠定了你登上神台的基礎了。
經過幾年的發展,特種部隊已經從第一批的八十多人發展到了如今的兩千四百多人的規模,集全軍之力,曆經數年才發展了兩千多人,這種效率讓人看起來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王思銳卻是一點也不著急著擴大特種部隊的規模,而是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去做的,特種部隊要的是精銳,而不是為了盲目的追求規模而去放鬆進入條件的。
在這裏,每年都會有近萬人來參加選拔,但是最終能夠留下的,卻寥寥無幾,而留下也並不意味著位置已經穩定了,每年都會有一次考核,如果成績不及格的,將會被取消執行任務的資格,並於來年進行複核,如果複核成績依舊不合格,那麽就隻能退出特種部隊了。
而這種嚴格的考核製度,雖然將大多數優秀的士兵拒在了門外,但是也保證了所派出去執行任務的部隊,每一個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駕駛操縱坦克,汽車,裝甲車,火車,武裝泅渡,潛水破防,通訊,反偵察等等,每一個人都是一名優秀的步兵,裝甲兵,海軍陸戰隊,因為條件不允許,所以他們並不會駕駛軍艦,但並不代表他們不了解軍艦,他們不需要了解的太多,隻需要知道軍艦哪裏是最薄弱的地方,在哪裏安放炸彈,可以直接炸沉一艘軍艦就可以了。
在未來,他們甚至還要掌握傘降,飛機的駕駛等等一係列的技能,不要求多精,但必須要全部都會,能夠保證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利用現有的一切條件去作戰,去逃生。
可以說,每一個特種兵都是一位全能型的軍人,雖然他們各有各的長處,也有訓練的側重點,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一名全能士兵。
而眼前的這份報告,就是對王思銳這一決定最大的肯定。
自北邊開戰之後,王思銳將特種部隊一分為四,其中一支千人規模的特種部隊被派到了俄國戰場,他們的任務就是在敵後搞破壞,破壞有線電報,破壞鐵路,必要的時候,可以對俄軍重要目標進行刺殺任務。
但是截至目前,俄國的那支千人隊伍並沒有執行一次刺殺任務,反倒是將俄國人的有線電報破壞的不像樣子,整條線路基本上已經千瘡百孔,每隔一段就有一處破損。
而鐵路的破壞倒是沒有電報那麽多,但是影響卻比電報更加惡劣。
截至目前為止,這支千人小隊已經拖住了至少五萬俄軍士兵,以及無數的物資補給。現在俄軍大部分的物資隻能囤積在新西伯利亞,根本就送不到前線部隊手中,盡管他們已經派出了大量的部隊去守護鐵路沿線,但效果卻依舊不理想,特種部隊人數少,行動迅速,戰鬥力強悍,往往搞得俄軍頭痛不已,但卻始終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特種作戰,所取得的成果,也震驚了整個世界,雖然目前列強還不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他們也看到了前線的異常情況。
擁有鐵路的俄國人,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物資和部隊送到前線,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吞噬他們的領土,這種現象本就很是異常。(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野豬坦克和二號坦克不是後世日本人的那種薄皮大餡坦克,不是個一點就著的鐵棺材。但這世界上任何一台坦克,火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天敵,或者說,任何一種機械,都對火有著莫名的懼怕感。
劇烈的大火,會導致整個坦克的溫度增高,最直接的感官,便是坦克內部的乘員會感到溫度的升高,如果是在冬天,短時間內還無所謂,可若是在夏天呢?俄國的夏天基本上也就保持在三十度左右,鋼鐵經過長時間的暴曬,加上空氣不流通,內部的溫度大約會在四十度以下,這時候外麵隻要隨便來點火,內部的溫度就很有可能會增加到六七十度,甚至更高,人長時間在裏麵,那絕對是猶如地獄一般。
而汽油燃燒,又有著燃燒速度快,覆蓋範圍廣,升溫快,粘粘性強等幾大特點,一旦一台坦克被兩三個裝滿了汽油的酒瓶子給砸中,幾分鍾之內,坦克內部的溫度就會讓人難以承受。
更重要的是,高溫燃燒,有可能會破壞坦克內部的一些電子器件,甚至是破壞掉坦克的一些塑料油路等一係列的塑料製品,很有可能會導致坦克直接癱瘓在戰場上,內部的乘員除了逃離坦克,似乎並無他法。
可是在戰場上,就這麽輕易的逃出坦克,對於乘員來說也是極其危險的舉動,因為這個時候,在你的四周基本上會有大量的敵人,離開坦克,就意味著你將成為敵人的活靶子,跟直接悶死在坦克裏沒有什麽區別。
當然,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俄國人雖然找到了單兵對付坦克的辦法,甚至在沒有汽油的時候,他們可以用高度的白酒去替代,雖然效果不如汽油,但終歸是有效果的,而俄國人最不缺的就是高度白酒。
但是對於中華帝國來說,這也不是沒有辦法去對付的,隻不過這樣會限製裝甲部隊的特點而已。
比如,禁止單一坦克執行任何任務,盡可能的使幾台坦克組成一個行動小組,相互之間掩護配合,必要情況下,可以派出步兵跟隨保護,若是單一坦克必須要執行任務的時候,也必須要派出步兵進行保護。
雖然這樣仍然無法完全避免,但至少會讓俄國人的成功率大大的降低,不過還好,因為俄國人那邊的通訊手段極為落後,甚至這裏的俄軍還不知道他們的身後已經失守的消息,所以,這個方法可能還沒有被傳出去。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他們應該放鬆警惕的理由,既然已經出現了這種事情,那麽他們就必須要按照所有俄軍都已經知道的態度去對待。
行動隊指揮部將失蹤野豬坦克的消息傳迴了一零二裝甲師,並且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同時,又將這一消息匯報給了西線指揮部,得到消息之後,曹錕立即密電三個裝甲師,要求他們確保坦克的安全,並禁止坦克單獨行動。
二號坦克的試驗正井然有序的進行著,雖然沒有經曆什麽較大規模的戰鬥,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小的問題存在,不過都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隻需要進行一些細小的改動即可。
俄國人似乎被打懵了,第二集團軍的突然參戰,讓俄國人措手不及,防線一潰千裏,從伊爾庫茨克,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瞬間丟掉了七百公裏以外的坎斯克之間的大部分地區,有些地方因為規模不大,所以還沒有來得及被第二集團軍占領,但那裏駐守的俄軍也並不多,充當一下遊擊隊還可以,真到了正麵戰場上也隻能是十足的炮灰。
更要命的是,後方的俄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開往前線,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目前的前線到底在哪裏?因為中華帝國兩麵夾擊,戰線推進的速度過快,導致俄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地方就已經失守了,原本是可以通過電報傳遞消息的。
但是因為特種部隊的加入,俄國人的電報基本上就沒有好過,所以,他們隻能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去傳遞消息。但是更讓人無語的是,特種部隊不僅僅對電報線路進行了破壞,他們甚至還不斷的去破壞那些鐵路。
而每次破壞的距離並不長,隻有幾米的距離,但這卻依然能夠讓俄國的鐵路運輸陷入停頓。那些直接被破壞的鐵路倒還好,巡路的士兵還能看到,最讓人無語的是,他們竟然會對鐵路上的螺絲進行拆卸,然後等到火車通過的時候,因為地基不穩,直接導致火車衝出軌道。
各種各樣的襲擊手段層出不窮,而對於這支小股部隊,俄國人卻始終沒有能夠見到他們的影子,這也是因為俄國地域太寬廣,人均占有麵積太大所造成的結果,他們往往幹完壞事之後就直接鑽進了無人區,並且在某一區域內製造了不少的陷阱。
如果被俄國人發現,那麽他們就會把俄國人往有陷阱的那一區域內引去,然後利用地形加上陷阱的優勢去消滅那些追擊的俄國人,或者,將俄國人引進去之後他們便迅速的離開,讓俄國人自己在裏麵轉著玩。
看著紙麵上的報告,尼古拉二世恨不能直接將前線的指揮官全部槍斃。
反之位於中京的王思銳,看到了這份報告之後卻很是興奮不已,他花費了巨大精力和資金打造的特種部隊,在戰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如今所取得的成果,更是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王思銳當年這個決定的英明。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將來你的地位,如果當時沒有人理解你,但又不敢反抗,那麽你的決定依舊會執行下去,但是如果最終失敗的話,那麽對於你個人的聲望將會是巨大的打擊,反之,若是成功,那麽基本上也就奠定了你登上神台的基礎了。
經過幾年的發展,特種部隊已經從第一批的八十多人發展到了如今的兩千四百多人的規模,集全軍之力,曆經數年才發展了兩千多人,這種效率讓人看起來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王思銳卻是一點也不著急著擴大特種部隊的規模,而是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去做的,特種部隊要的是精銳,而不是為了盲目的追求規模而去放鬆進入條件的。
在這裏,每年都會有近萬人來參加選拔,但是最終能夠留下的,卻寥寥無幾,而留下也並不意味著位置已經穩定了,每年都會有一次考核,如果成績不及格的,將會被取消執行任務的資格,並於來年進行複核,如果複核成績依舊不合格,那麽就隻能退出特種部隊了。
而這種嚴格的考核製度,雖然將大多數優秀的士兵拒在了門外,但是也保證了所派出去執行任務的部隊,每一個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駕駛操縱坦克,汽車,裝甲車,火車,武裝泅渡,潛水破防,通訊,反偵察等等,每一個人都是一名優秀的步兵,裝甲兵,海軍陸戰隊,因為條件不允許,所以他們並不會駕駛軍艦,但並不代表他們不了解軍艦,他們不需要了解的太多,隻需要知道軍艦哪裏是最薄弱的地方,在哪裏安放炸彈,可以直接炸沉一艘軍艦就可以了。
在未來,他們甚至還要掌握傘降,飛機的駕駛等等一係列的技能,不要求多精,但必須要全部都會,能夠保證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利用現有的一切條件去作戰,去逃生。
可以說,每一個特種兵都是一位全能型的軍人,雖然他們各有各的長處,也有訓練的側重點,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一名全能士兵。
而眼前的這份報告,就是對王思銳這一決定最大的肯定。
自北邊開戰之後,王思銳將特種部隊一分為四,其中一支千人規模的特種部隊被派到了俄國戰場,他們的任務就是在敵後搞破壞,破壞有線電報,破壞鐵路,必要的時候,可以對俄軍重要目標進行刺殺任務。
但是截至目前,俄國的那支千人隊伍並沒有執行一次刺殺任務,反倒是將俄國人的有線電報破壞的不像樣子,整條線路基本上已經千瘡百孔,每隔一段就有一處破損。
而鐵路的破壞倒是沒有電報那麽多,但是影響卻比電報更加惡劣。
截至目前為止,這支千人小隊已經拖住了至少五萬俄軍士兵,以及無數的物資補給。現在俄軍大部分的物資隻能囤積在新西伯利亞,根本就送不到前線部隊手中,盡管他們已經派出了大量的部隊去守護鐵路沿線,但效果卻依舊不理想,特種部隊人數少,行動迅速,戰鬥力強悍,往往搞得俄軍頭痛不已,但卻始終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特種作戰,所取得的成果,也震驚了整個世界,雖然目前列強還不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他們也看到了前線的異常情況。
擁有鐵路的俄國人,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物資和部隊送到前線,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吞噬他們的領土,這種現象本就很是異常。(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