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團軍今早傳來捷報,他們基本上已經肅清了俄國遠東軍殘部,目前僅有小部分俄軍逃竄至森林等無人地帶,接下來第一集團軍會安排相應部隊進行搜索,主力部隊將短暫休整,以圖再戰。


    第二集團軍的進展也還不錯,目前為止基本上已經控製了蒙古全境,除少量蒙古王族逃竄以外,其餘均數被俘,或擊斃。預計半個月內便可抵達俄國境內。


    軍部這邊緊急安排了一批物資調往前線,預計最快十天內能夠抵達前線,可以趕在第二集團軍抵達前線之前將物資送到。”徐世昌站在龍椅之下,認認真真的說著。


    說來也是奇怪,甚至徐世昌都很不理解,為何他們這些北洋係的老人能夠如此得到皇帝的信任?甚至就連袁世凱,雖然表麵上看,皇帝算是革除了袁世凱的一切權力,但實際上卻將整個國家法律的事情交給了他,放在以往,那就是刑部尚書的角色。


    雖然權力沒有刑部尚書那麽大,但是級別卻要比刑部尚書高了很多,基本上是與帝國總理王士珍一個級別的,隻不過排位稍微靠後一些而已。


    而徐世昌早年間中舉人,後中進士,自袁世凱小站練兵時便是袁世凱的謀士,並為盟友,稱之同道,若是沒有野心,徐世昌會這麽幹嗎?而曆史上,在光緒三十一年的時候,徐世昌便任軍部大臣。


    但是很無奈,因為中華帝國的成立,曆史上已經沒有了光緒三十一年,取而代之的是建元二年。


    當然了,也就是在同一年,徐世昌被任命為軍部大臣,這可不是前清的軍部大臣,而是中華帝國的軍部大臣。


    軍部,是整個國家軍事部隊的最高指揮機構,設軍部大臣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軍部大臣侍郎兩人,也就是副部長,對軍部大臣直接負責。


    而整個軍部下設陸軍部,海軍部,參謀部,後勤部,以及財務部這五個部門,分別由各部總長負責。他們需要對軍部大臣侍郎以及軍部大臣雙重負責。


    但是到了這裏,他們各自的任務基本上也就是圍繞著各自的部隊歸屬去負責,相互之間有接觸,但陸軍和海軍之間的接觸是最少的。


    同樣的,軍部大臣的級別,也是跟帝國總理王士珍是一個級別的,甚至排位僅次於王士珍,亦或者根本不分先後。帝國總理主政,主內,陸軍大臣主軍事,主外。


    但是毫無疑問,內外兩個部門的大佬全是前北洋係的老人,不僅如此,國內僅有的四個陸軍集團軍,就有一個是前北洋係的將領,還有一個是未來的明日之星,以皇帝對他的喜愛,升任集團軍總司令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北洋係雖然不存在了,但是這些前北洋係的老人們,卻依舊在這個國家內具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徐世昌甚至曾經想過,要不要借助著現在前北洋係的人脈以及權力和威望,恢複北洋係的榮光?但是最終這個想法還是被毫無情義的拋棄掉了,他自認為,恢複了北洋係之後,國家將不可能這麽強大,甚至將會再次陷入內亂。


    在一個,就算是前北洋係的高級將領馮國璋,目前的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要是真的造反的話,估計連他手下的第四集團軍都無法調動。


    直至後來,徐世昌才從袁世凱那裏了解到真正的實情,因為國家初立,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以挑選,所以,隻要是具有真材實料的,又能夠一心為國的,不管他以前是什麽身份,在這裏都將會被委以重任。


    光是這幅氣概,就已經深深的折服了徐世昌,而自此之後,徐世昌也開始兢兢業業的去工作,盡可能的將軍部的這攤子事給做好,而越是深入,就越是為自己的決定而感到興奮。


    這一日,軍部大臣徐世昌同帝國總理王士珍兩人一起前來皇宮匯報工作,而皇帝卻讓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屋內隻留下了三人。


    聽著徐世昌的匯報,王思銳暗暗點了點頭,不管怎樣,前線的部隊還是按照他的預計去發展的,這總歸是件好事。


    “抽調預備役部隊到蒙古去接手那裏的防務,第二集團軍直接進入俄國,與第一集團軍會師,然後原地休整,接下來俄國那邊肯定不會甘心失敗的,所以,未來幾個月內,很有可能將會發生一場規模更大的戰鬥,另外,第三集團軍也可以做好準備了,等到下一場戰役結束之後,便與第一,第二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第四集團軍那邊也要做好收複西藏的準備,到時候四個集團軍同時行動。軍部這邊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這是自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事,對於我們的後勤考驗也將是巨大的,要避免出現太大的差錯。”王思銳淡淡的迴應道。


    帝國成立已經四年了,那些偏遠的地區也是時候收複迴來了,而且以現在中華帝國的軍事實力,即便是北邊正在戰爭,他們也依舊有足夠的實力去收複那些土地。


    畢竟第四集團軍這幾年的任務主要就是在雲南、四川西部等地適應高原環境,部隊也早已適應了那裏的環境,現在去收複那裏,已經到了最合適的時候了。


    在一個,北邊雖然在不停的戰鬥,但是各個集團軍那裏也並沒有閑著,甚至包括最早參戰的第一集團軍,他們自己也在東北地區訓練了二十萬的預備役,而且訓練時間長達兩年,都是可以隨時投入到戰爭中去的。


    第二集團軍差不多訓練了三十萬的預備役,第四集團軍則是訓練了三十五萬的預備役,隻比第四集團軍編製人數少了一萬,即便是主力部隊全部去收複西藏,那麽第四集團軍的防區也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而最恐怖的就是第三集團軍,原本第三集團軍就有四十五萬人,而經過幾年的發展,第三集團軍更是訓練出了一支六十萬人的部隊,不過這支部隊的性質有些特殊,對外宣稱的是帝國建設兵團,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國內的基礎建設項目,但畢竟是軍隊,軍事訓練還是要有的。


    雖然時間不怎麽充分,但是幾年下來,他們的戰鬥力也並不比其他集團軍手下的預備役戰鬥力差多少。


    好吧,說白了,這支建設兵團其實就是為了收複新疆和西藏兩地準備的,有任務就戰鬥,沒任務就建設,任務艱巨的輪不到他們,有第三集團軍的正規部隊去頂著,一些小規模的戰鬥他們還是可以勝任的。


    而現在王思銳的工作也是輕鬆了不少,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他隻需要了解每一件事情做的怎麽樣了就可以了。


    當然,為了避免手下的大臣糊弄人,王思銳的手裏也有一支特殊的力量,就是安全局,他們不僅需要負責打探安全消息,同時還負責情報收集,以便王思銳了解每一件事情的進展,看手下的大臣是不是在陽奉陰違。


    效果還算不錯,到目前為止,雖然有些地方成功的做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影響都不大,王思銳也讓人將那些人給記錄了下來,任期內如果犯了錯誤,就直接拿掉,沒有犯什麽原則性錯誤的話,基本上也能夠做到任期結束,但是下一任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今天讓你們過來呢,主要是商量一下海軍未來的發展計劃,還有一個全新的兵種的發展計劃。目前國庫裏還能夠使用的資金大概還有多少?”王思銳繼續問道。


    “全新的兵種?”徐世昌微微一愣,驚訝道。


    一個兵種的發展可不是建設一個新的集團軍那麽簡單的,雖然後者也同樣不簡單,可是全新的兵種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而且還不知道這支部隊到底能夠起到什麽樣的作用,在沒有做大量的前期調查之前,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這麽貿然的去下決定的。


    但是王思銳的態度卻很明顯,他已經決定了要去做這個全新的兵種。


    “是的,全新的兵種,一種未來戰爭中必不可少的兵種,甚至可以左右戰爭的局勢,而新兵種的建設,需要投入的資金也將是巨大的,甚至遠超裝甲部隊的需要。”王思銳點了點頭。


    “這個,短時間內是有些困難的,目前國庫內可使用的資金大約隻有一千萬兩白銀左右,這個等到明年年初,貨幣改革推行之後,再加上明年的稅收收上來以後,或許會有一定的結餘,但是比裝甲部隊更大的投資,這個以我們目前的稅收,恐怕很難做到。按照陸軍的規劃,明年將至少組建三個裝甲師,這就需要上千萬的資金,壓力很大啊。”王士珍有些頭疼道。


    原本帝國的資金壓力是沒這麽大的,可是在對於基礎建設的投入方麵,王思銳可是幾乎不計成本的。


    雖然效果也有,比如,原本的輜重部隊從中京到北平需要兩天的時間,但是在國道修成之後,隻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趕到,而且民眾商隊出行也更加便捷,但是投入的資金實在是太大了,政府很難承受這種投資,而且根據王思銳的安排,明年的基礎建設投資還要繼續增加,這就比較尷尬了。


    :感謝簡東的月票支持,感謝大軍2016的月票和打賞支持!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