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
嘿喲……
一節節的鋼軌被從生產線上搬運到了場內的臨時擺渡車上,幾十名壯漢喊著整齊的口號,邁著統一的步伐,將一節節重達數噸的鋼軌抬起。
雖然天氣已經逐漸的降溫,但是這裏的工人,卻始終未曾穿上厚衣,倒不是因為窮,而是這份工作根本就不用穿的太厚。
特別是廠房裏那些煉鋼車間,缸爐內上千度的高溫,僅僅隻是散出的餘溫,就讓廠房內的溫度比夏天的時候還要高,這裏等於是一年四季自帶暖氣。
工作雖然苦了點,但好在薪資還算是不錯,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為三兩銀子,每月有兩天的假期。工廠管吃,一天三頓,中午的那頓還能見點肉腥味,生活條件倒也算是不錯。
如果家離得遠的,工廠還負責管住,近的話則是有個臨時宿舍,床位不多,一百來人輪流在那間隻有二十張床位的臨時宿舍內休息。
一名年輕男子將自己的安全帽取了下來,放在了身旁的工作台上,整個人渾身疲憊的癱倒在地,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渾身上下,豆大的汗珠壓根就沒有停止過,整個衣衫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濕乎乎的一片,但是很快就能夠被烘幹,然後繼續被汗水打濕,如此來迴循環,一整天的工作下來,這身衣裳也不知要被打濕多少次。
廠房門口有一根接通過來的自來水管,廠房內的工人每人配備了一隻水壺,在這裏麵工作,如果不多喝點水的話,保準半天不到的時間,整個人就能脫水。
年輕人手腳無力的拿起了那有些燙手的水滸,剛剛接完不到十度的水,放在這裏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已經有些燙手了。
老實說,這裏麵的環境,一般人的確難以忍受。
顯然,工廠方麵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對車間內的工人也做出了一些補助性的措施,車間內的工人,每人每月有一兩銀子的高溫補助,這樣加起來的話,在車間內工作,每個月要比在外麵的那些工人高上一兩銀子。
在大多數工人看來,車間裏的工作那可是個香餑餑,不知道有多少人擠破了腦袋的想要進來,但是工廠方麵為了工人的身體考慮,四十歲以上的工人不準進入車間工作,而車間內的工人,到了四十歲以後也必須要被調出去。
年輕人來了有差不多一周的時間了,車間內的工作並不複雜,所有的工序都是早已計算好的,整個廠區內有幾十位技術員分區負責,各自規劃好時間,什麽時候該放鐵礦石,該怎麽擺放,溫度控製在多少,要燒多長時間,每個時間段的溫度是多少,什麽時候出爐,這些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那些技術員到了時間就會過來查看,符合要求之後,便命令車間負責人進行下一步的工序。
剛開始的時候技術員還需要經常過來指導,隨著時間的推移,車間內的那些工人們基本上也就知道了什麽時候該幹什麽,所以現在已經漸漸的演變成由車間內部自己主導,去控製這些生產工序。
除非是到了時間以後,煉鋼爐內沒有達到要求,才會讓人去通知技術員過來,當然了,技術員也不是閑著的,他們仍舊需要在各自的區域內不停的巡視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的排除問題。
“小黃,趕緊起來,看看你像個什麽樣子?這點工作量才到哪?就這就已經不行了?虧你還當過兵呢,你說像你這樣,對的起廠裏給你的四兩工資嗎?”車間主任李大財巡視一圈過來,剛巧看到新來的小黃正癱坐在地上偷懶,不由得眉頭緊皺,嚴厲的訓斥著。
車間主任已經屬於鋼鐵廠的中高層幹部了,正座工廠內,一共有二十個車間主任,可以說,在工廠開工半年後,這些車間主任們便成為了工廠裏的中流砥柱,而一般情況下,車間主任也是可以頂半個技術員的。
再加上廠裏也出台的激勵措施,如果車間主任能夠拿到技術員職稱的話,那麽就可以拿到技術員百分之八十的工資,再加上車間主任的工資。
別看隻有百分之八十的工資,一個技術員通常要負責兩三個車間,而車間主任拿到技術員職稱之後,隻需要負責他自己的車間就可以了,工作量是技術員的三分之一,但是工資卻比他們高了百分之十幾,將近二十左右。
而技術員一個月的工資是七兩銀子,車間主任則是九兩,算下來的話,如果拿到職稱,平均每個月就能拿到十五兩多的銀子,放在現在,那絕對是高富帥的標準。
李大財上個月剛剛參加了技術員考核,雖說文化考試是過了,但是車間評測這一點卻拉了後腿,廠裏麵給了他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三個月內車間評測分數能夠上來,那麽就可以不用在考試就直接晉升技術員。
如果過了三個月,那就隻能等到下一次考試的時候,一切從頭開始了。
事關自己未來能夠拿到多少銀子的大事,李大財又怎會讓剛來的小黃拖自己的後腿?
“主任,現在一點也不忙,休息一會兒不也沒事嘛。”小黃語氣中有些抱怨道。
“什麽叫一點也不忙?我們是煉鋼車間,如果因為你一個人的疏忽,結果導致這一爐子的鋼成為了廢品,這個責任誰來負?如果成為了廢品,你對的起煉鐵車間和咱們車間這麽多同事的辛苦嗎?你知道廠裏會因此損失多少錢嗎?你知道就因為這一爐子鋼的損失,軍隊會少多少裝備嗎?年紀輕輕的一點上進心也沒有,難怪軍隊不肯要你。”李大財見小黃竟然如此態度,不由得勃然大怒道。
“得,您是主任您說的算。”小黃懶懶的站起身子,拍拍屁股上的塵土,猛的喝了口水之後,不慌不忙的迴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其實工作也不難,就是站在那裏看著那些儀器就可以了,所有的儀器隻要在規定數值內就沒問題,至於出的話,那就喊技術員唄,反正他一個小工,也不懂技術上的事情。
小黃隻是覺得,現在工廠的這種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問題,長久下去的話,是肯定要出現問題的。
雖然,李大財的確是嚴厲了一些,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李大財他們還是想要將工作做好的,隻不過在工作的時候,任何人不準有任何偷懶的機會,哪怕就是閑著,就是站在那裏呆,你也要老老實實的站在那裏。
在後世,工作講究的是勞逸結合,隻有這樣,才能夠將效率最大化。即便是鋼鐵廠那種最忙碌的單位,基本上也會采取這種方式的。
不過他們大多數是用監控來替代了工人的工作時間,全方位的監控,工人們雖然必不可少,但是可以休息一會兒,一旦監控現了有些異常,便立即派人去檢查,工人們等於是坐著休息,隨時待命狀態。
現在雖然達不到那種要求,但是管理人員似乎是忽略了勞逸結合這個概念,他們甚至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讓人工作。
這種思想是機器不對的,不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卻是有些讓人無奈的,因為民眾的文化程度實在是太低了,幾乎為零,上麵讓怎麽幹就怎麽幹,根本離不開人的指導。
小黃為什麽會輕而易舉的進入到車間?而且又分了個負責儀表的相對輕鬆一些的工作?還不是因為他是從軍隊裏出來的,因為他識字,相比較於其他工人,小黃是個文化人,文化人接受能力強,幾乎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而其他人,有些看了一周的儀器,最後都還沒搞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過車間主任李大財雖然沒有刻意的針對小黃,但是對於小黃的態度也並不怎麽好。
現在誰都知道,皇家6軍的服役年限是五年,雖然可以選擇提前退役,但是現在去當兵的又有幾個提前退役的?除非是受傷了,不得不退役了,正常人如果退役的話,除非是腦子壞了,要麽就是自己能力不行,沒自信在那裏了。
很顯然,現在還沒有到第一批的退役年限,所以,對於小黃這個猶如大熊貓一級的退役士兵,又是手腳健全,渾身上下一點傷也沒有的家夥,廠裏自然而然的將他當作是後者了。
又過了一周的時間,小黃竟然出人意料的離職了,而且還是主動的提出了辭職,這個消息倒是瞬間成為了鋼鐵廠所在地區的一段飯後茶談,多少人擠破了腦袋都進不去,這家夥倒好,幹了半個月就不幹了。
隻不過沒人知道,離職之後的小黃,立即化名小李,轉而加入了一支修建鐵路的工程隊中去了。
同樣是半個月,小李也是主動的提出了離職,這一次,小李沒有在繼續偽裝下去,而是直接返迴了北平。
而化身小黃和小李二人的,自然就是中華帝國的皇帝,王思銳。
王思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國內的工業單位進行了暗中的調研,而得出的結論卻很讓王思銳頭疼,精神麵貌可嘉,但卻盡是莽夫,總之,問題很嚴重,必須要盡快著手去解決。
ps:感謝書友2o1oo713o8oo25678的兩張月票支持!感謝阪本竜馬的月票支持!感謝大軍2o16的打賞支持!
嘿喲……
一節節的鋼軌被從生產線上搬運到了場內的臨時擺渡車上,幾十名壯漢喊著整齊的口號,邁著統一的步伐,將一節節重達數噸的鋼軌抬起。
雖然天氣已經逐漸的降溫,但是這裏的工人,卻始終未曾穿上厚衣,倒不是因為窮,而是這份工作根本就不用穿的太厚。
特別是廠房裏那些煉鋼車間,缸爐內上千度的高溫,僅僅隻是散出的餘溫,就讓廠房內的溫度比夏天的時候還要高,這裏等於是一年四季自帶暖氣。
工作雖然苦了點,但好在薪資還算是不錯,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為三兩銀子,每月有兩天的假期。工廠管吃,一天三頓,中午的那頓還能見點肉腥味,生活條件倒也算是不錯。
如果家離得遠的,工廠還負責管住,近的話則是有個臨時宿舍,床位不多,一百來人輪流在那間隻有二十張床位的臨時宿舍內休息。
一名年輕男子將自己的安全帽取了下來,放在了身旁的工作台上,整個人渾身疲憊的癱倒在地,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渾身上下,豆大的汗珠壓根就沒有停止過,整個衣衫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濕乎乎的一片,但是很快就能夠被烘幹,然後繼續被汗水打濕,如此來迴循環,一整天的工作下來,這身衣裳也不知要被打濕多少次。
廠房門口有一根接通過來的自來水管,廠房內的工人每人配備了一隻水壺,在這裏麵工作,如果不多喝點水的話,保準半天不到的時間,整個人就能脫水。
年輕人手腳無力的拿起了那有些燙手的水滸,剛剛接完不到十度的水,放在這裏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已經有些燙手了。
老實說,這裏麵的環境,一般人的確難以忍受。
顯然,工廠方麵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對車間內的工人也做出了一些補助性的措施,車間內的工人,每人每月有一兩銀子的高溫補助,這樣加起來的話,在車間內工作,每個月要比在外麵的那些工人高上一兩銀子。
在大多數工人看來,車間裏的工作那可是個香餑餑,不知道有多少人擠破了腦袋的想要進來,但是工廠方麵為了工人的身體考慮,四十歲以上的工人不準進入車間工作,而車間內的工人,到了四十歲以後也必須要被調出去。
年輕人來了有差不多一周的時間了,車間內的工作並不複雜,所有的工序都是早已計算好的,整個廠區內有幾十位技術員分區負責,各自規劃好時間,什麽時候該放鐵礦石,該怎麽擺放,溫度控製在多少,要燒多長時間,每個時間段的溫度是多少,什麽時候出爐,這些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那些技術員到了時間就會過來查看,符合要求之後,便命令車間負責人進行下一步的工序。
剛開始的時候技術員還需要經常過來指導,隨著時間的推移,車間內的那些工人們基本上也就知道了什麽時候該幹什麽,所以現在已經漸漸的演變成由車間內部自己主導,去控製這些生產工序。
除非是到了時間以後,煉鋼爐內沒有達到要求,才會讓人去通知技術員過來,當然了,技術員也不是閑著的,他們仍舊需要在各自的區域內不停的巡視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的排除問題。
“小黃,趕緊起來,看看你像個什麽樣子?這點工作量才到哪?就這就已經不行了?虧你還當過兵呢,你說像你這樣,對的起廠裏給你的四兩工資嗎?”車間主任李大財巡視一圈過來,剛巧看到新來的小黃正癱坐在地上偷懶,不由得眉頭緊皺,嚴厲的訓斥著。
車間主任已經屬於鋼鐵廠的中高層幹部了,正座工廠內,一共有二十個車間主任,可以說,在工廠開工半年後,這些車間主任們便成為了工廠裏的中流砥柱,而一般情況下,車間主任也是可以頂半個技術員的。
再加上廠裏也出台的激勵措施,如果車間主任能夠拿到技術員職稱的話,那麽就可以拿到技術員百分之八十的工資,再加上車間主任的工資。
別看隻有百分之八十的工資,一個技術員通常要負責兩三個車間,而車間主任拿到技術員職稱之後,隻需要負責他自己的車間就可以了,工作量是技術員的三分之一,但是工資卻比他們高了百分之十幾,將近二十左右。
而技術員一個月的工資是七兩銀子,車間主任則是九兩,算下來的話,如果拿到職稱,平均每個月就能拿到十五兩多的銀子,放在現在,那絕對是高富帥的標準。
李大財上個月剛剛參加了技術員考核,雖說文化考試是過了,但是車間評測這一點卻拉了後腿,廠裏麵給了他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三個月內車間評測分數能夠上來,那麽就可以不用在考試就直接晉升技術員。
如果過了三個月,那就隻能等到下一次考試的時候,一切從頭開始了。
事關自己未來能夠拿到多少銀子的大事,李大財又怎會讓剛來的小黃拖自己的後腿?
“主任,現在一點也不忙,休息一會兒不也沒事嘛。”小黃語氣中有些抱怨道。
“什麽叫一點也不忙?我們是煉鋼車間,如果因為你一個人的疏忽,結果導致這一爐子的鋼成為了廢品,這個責任誰來負?如果成為了廢品,你對的起煉鐵車間和咱們車間這麽多同事的辛苦嗎?你知道廠裏會因此損失多少錢嗎?你知道就因為這一爐子鋼的損失,軍隊會少多少裝備嗎?年紀輕輕的一點上進心也沒有,難怪軍隊不肯要你。”李大財見小黃竟然如此態度,不由得勃然大怒道。
“得,您是主任您說的算。”小黃懶懶的站起身子,拍拍屁股上的塵土,猛的喝了口水之後,不慌不忙的迴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其實工作也不難,就是站在那裏看著那些儀器就可以了,所有的儀器隻要在規定數值內就沒問題,至於出的話,那就喊技術員唄,反正他一個小工,也不懂技術上的事情。
小黃隻是覺得,現在工廠的這種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問題,長久下去的話,是肯定要出現問題的。
雖然,李大財的確是嚴厲了一些,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李大財他們還是想要將工作做好的,隻不過在工作的時候,任何人不準有任何偷懶的機會,哪怕就是閑著,就是站在那裏呆,你也要老老實實的站在那裏。
在後世,工作講究的是勞逸結合,隻有這樣,才能夠將效率最大化。即便是鋼鐵廠那種最忙碌的單位,基本上也會采取這種方式的。
不過他們大多數是用監控來替代了工人的工作時間,全方位的監控,工人們雖然必不可少,但是可以休息一會兒,一旦監控現了有些異常,便立即派人去檢查,工人們等於是坐著休息,隨時待命狀態。
現在雖然達不到那種要求,但是管理人員似乎是忽略了勞逸結合這個概念,他們甚至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讓人工作。
這種思想是機器不對的,不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卻是有些讓人無奈的,因為民眾的文化程度實在是太低了,幾乎為零,上麵讓怎麽幹就怎麽幹,根本離不開人的指導。
小黃為什麽會輕而易舉的進入到車間?而且又分了個負責儀表的相對輕鬆一些的工作?還不是因為他是從軍隊裏出來的,因為他識字,相比較於其他工人,小黃是個文化人,文化人接受能力強,幾乎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而其他人,有些看了一周的儀器,最後都還沒搞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過車間主任李大財雖然沒有刻意的針對小黃,但是對於小黃的態度也並不怎麽好。
現在誰都知道,皇家6軍的服役年限是五年,雖然可以選擇提前退役,但是現在去當兵的又有幾個提前退役的?除非是受傷了,不得不退役了,正常人如果退役的話,除非是腦子壞了,要麽就是自己能力不行,沒自信在那裏了。
很顯然,現在還沒有到第一批的退役年限,所以,對於小黃這個猶如大熊貓一級的退役士兵,又是手腳健全,渾身上下一點傷也沒有的家夥,廠裏自然而然的將他當作是後者了。
又過了一周的時間,小黃竟然出人意料的離職了,而且還是主動的提出了辭職,這個消息倒是瞬間成為了鋼鐵廠所在地區的一段飯後茶談,多少人擠破了腦袋都進不去,這家夥倒好,幹了半個月就不幹了。
隻不過沒人知道,離職之後的小黃,立即化名小李,轉而加入了一支修建鐵路的工程隊中去了。
同樣是半個月,小李也是主動的提出了離職,這一次,小李沒有在繼續偽裝下去,而是直接返迴了北平。
而化身小黃和小李二人的,自然就是中華帝國的皇帝,王思銳。
王思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國內的工業單位進行了暗中的調研,而得出的結論卻很讓王思銳頭疼,精神麵貌可嘉,但卻盡是莽夫,總之,問題很嚴重,必須要盡快著手去解決。
ps:感謝書友2o1oo713o8oo25678的兩張月票支持!感謝阪本竜馬的月票支持!感謝大軍2o16的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