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無彈窗免費!古往今來,無論是哪一次的談判,都不可能會在短期內結束的,除非一方強勢到讓對手不敢討價還價,但如果雙方真的有這樣的實力差距的話,那麽就不應該被稱之為談判了,而是直接以命令的口氣去命令對方滿足自己的要求,否則的話便徹底的滅掉對方。
這一次中日之間的談判,從根本上的性質來說,又讓人有些無語。
首先,早在大半個月以前,由英國駐華領事薩道義提出了調停戰爭的請求,並且許以中華帝國若幹好處。
在那些好處麵前,王思銳選擇了妥協,這次的妥協有些無奈,但又是必須要做出妥協的,否則的話,中華帝國固然能夠將日軍在朝鮮的生存空間壓縮在釜山,光州等沿海地區,但是中華帝國這邊得到的利益卻根本無法保證。
列強出麵調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有利於中華帝國的。
從這方麵去看待整件事情的話,那麽這一次的戰爭,中華帝國並沒有取得勝利,多少有些類似後世的抗美援朝那樣,雙方誰都沒有取得勝利,但是其中的一方明顯的已經不想,或者沒有精力在繼續打下去了。
在那場戰爭中,我方稱之為勝利,而對方卻稱之為停戰,即便最終簽署了協議,對方也始終沒有承認戰敗,而是一直以那是美帝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協議上簽字。
這次的情況跟那場戰爭差不多,但是又有一些區別。
最大的區別在於,在王思銳答應了列強之後,這中間借助著消息傳遞的這個時間差,中華帝國便取得了一場讓人無法相信的勝利。
如此一來,事情就有些尷尬了。
事實早已證明,日本人這一次是完敗,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抵擋中華帝國的兵鋒,即便再打下去,日本人也隻能依靠著海軍的幫助在朝鮮苟延殘喘,想要翻身,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雖然這麽做讓列強的麵子上有些過意不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中華帝國的陸地兵力強大,對於列強而言也並非沒有好處的。
比如,先前王思銳已經答應了他們,在結束朝鮮戰爭之後,便會立即著手準備對俄國的戰爭。雖然準備期可能會有些久,但是列強還是與王思銳之間約定了一個三年期限,三年內,中俄戰爭必須要打響。
而先前雙方之間的承諾,列強也必須要在三年內如數完成。不管怎樣,隻要能夠將俄國人的精力牽製在遠東地區就可以了。
雖然俄國人現在並不強大,但是在英法等國看來,俄國人對於歐洲地區的野心可是一點也不小,隻要將俄國人引到了遠東,那麽他們在歐洲便可以更安全一些。
所以,麵對中華帝國如今所取得的戰果,列強也不好去責怪什麽,但是打內心深處,他們也並不希望中華帝國的陸軍成為一枝獨秀,最好能夠跟俄國人拚個你死我活,然後日本人再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威懾著他們兩國。
如此一來,遠東局勢便可以穩定下來,最有潛力的兩個國家相互對峙,相互牽製,列強在遠東的利益便可以得到最大的保證。
但是,中華帝國隻肯給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不答應,那麽日本的那些俘虜便會被發配到礦區,一旦等他們到了那裏,鬼知道最終會有多少人活著出來。
而且,那樣的話,日本人的實力也將會被極大的削弱。所以,列強是絕對無法容忍日本俘虜被發配到礦區的。
但是中華帝國的胃口也有些太大了,3.1億兩白銀的賠款,別說是日本人,就是英國,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麽多的資金。
“閣下,我們隻是想拿迴我們曾經失去的東西,拿迴那些曾經被日本人奪走的東西,難道這有錯嗎?當年日本人可曾給前清這種待遇?兩億兩白銀,他們少要一分了嗎?我這個人做事,最喜歡公平,公正,日本人當年怎麽做的,現在我們就怎麽做。”王思銳若有所思的盯著薩道義,唐紹儀在前麵頂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談判的價格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因為時間越來越久,3.1億的價格每一天都在幾十萬的增加。
日本人最終還是扛不住了,想要妥協,但是3.1億兩白銀那麽大的一筆巨款,日本人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的,於是,日本人找到了英國人,希望英國人能夠從中周旋,而日本人的底線是一億兩白銀,沒有利息,分三十年支付。
薩道義一臉的愁眉哭展,日本人的確在中國人身上割了不少的肉,而且每一次都還那麽的強勢,根本不給人討價還價的機會。
當年參與調停的,也有他們這些列強,而他們對日本人當年的嘴臉很清楚。所以說,現在王思銳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他們就是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去讓人網開一麵。
但是呢,談判還是要繼續的,朝鮮戰爭早一日結束,對於各國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或許,唯一不希望朝鮮戰爭結束的,也隻有俄國人了。
俄國人雖然看不起日本人,也並不覺得日本人有能力打敗俄國人,但是不可否認,即便是在俄國人心目中,如果日本人在兵力方麵是他們的兩倍的話,那麽俄國人還真的很難打贏這場戰爭。
而此次中日之間的戰爭,中華帝國隻派了三個師的部隊,雖然最終被增加到了五個師,但是後續加入的兩個師基本上沒有怎麽參加戰鬥,他們隻是去收地盤的。
三個師,幾乎毫發無損的情況下,將人數隻比他們少一點的日軍打的潰不成軍,可以說,這場戰爭的結果讓俄國人大跌眼鏡。
同時也暗暗的緊張了起來,因為俄國人在麵對中國人的時候,並不比日本人好多少。而現在日本人麵臨的隻不過是五個師而已,而俄國人直接麵臨的中國人,就有兩個軍十個師,如果連後麵那些休整的部隊也算上,俄國人至少麵臨著十到十五個師的敵人。
此時俄國遠東軍也隻有十多萬人,麵對比自己人數還要多的中國人,俄國遠東軍心裏麵也很沒有底氣。遠東軍司令官已經向沙皇提出了增兵的請求,由此可以看出,俄國人也心虛了。
而時間拖得越久,他們的兵力就會越多,所以說,俄國人是最不希望戰爭現在就停下來,最好雙方能夠再打上一兩年的時間,那樣的話,從西部調來增援的部隊也差不多都趕到了,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雖然這麽做牽製俄國人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卻始終無法讓俄國人感受到直觀上的壓力,所以,在薩道義看來,中日戰爭必須要盡快的結束,隻有這樣,才會讓俄國人單獨去麵臨著中華帝國這隻猛獸,讓他們不得不派遣更多的部隊來到遠東。
三年內開戰,其實這也是為了給俄國人準備的時間的,到時候雙方展開一場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戰,無論誰勝誰負,雙方必然會是兩敗俱傷,而那時,英國人得到的好處絕對是最大的。
“可是日本人現在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賠付這些資金,對於他們來說,這太難了。即便是所有的國家都同意對日本貸款用來還這筆債務,日本人也很難湊齊。在談判場上,能夠多要一些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必須要清楚對手的真實情況,我們必須要卡準他們的命脈,確定他們能夠拿出來給我們,否則的話,將有極大的可能雞飛蛋打,這不是一個好的結果,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薩道義緩緩的開口道,這一次,他完全的站在了王思銳的立場。
“諾大一個日本,難道還拿不出這麽點錢嗎?”王思銳提高了聲調,緊接著便換了副口氣:“也無妨,如果他們拿不出的話,也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來抵債,比如說,一些工業設備,朕可以給他扣除折舊費用之後底掉部分債款,也可以用他們的海軍來還債,總之,用什麽方式來還不要緊,這筆錢,日本人必須要在半年內全部交給我們。”
薩道義緊緊的皺著眉頭,以物抵債,這個倒不是不可以,可這些東西抵給中華帝國之後,日本人以後該怎麽辦?想要在發展起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看著薩道義的表情,王思銳繼續開口道:“當然,如果兩者都不想的話,日本人隻需要交出他們的海關就可以了,收到了足夠的欠款之後,朕自會將海關還給他們。”
“這不可能……”薩道義直接拒絕道,開玩笑,日本人的海關交給中華帝國,這他娘的是要給日本人來上一腳斷子絕孫腳啊,日本是個島國,國內物資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要進口,特別是一些戰略物資,可以說,如果日本人將海關交給中華帝國的話,那麽不出兩年,3.1億兩銀子就可以收迴去了。
島國的重要經濟來源便是海關,他與中華帝國這種情況又大為不同,所以,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王思銳的態度又如此強硬,薩道義雖然心中不爽,但畢竟中華帝國還對英國有利用的價值,他也不想這麽快的就跟王思銳撕破臉。
“我去跟日本人商議一下再決定吧……”
ps:感謝大軍2016的打賞支持!另外推薦票又要加更了,暫且放在明天吧……(。)
這一次中日之間的談判,從根本上的性質來說,又讓人有些無語。
首先,早在大半個月以前,由英國駐華領事薩道義提出了調停戰爭的請求,並且許以中華帝國若幹好處。
在那些好處麵前,王思銳選擇了妥協,這次的妥協有些無奈,但又是必須要做出妥協的,否則的話,中華帝國固然能夠將日軍在朝鮮的生存空間壓縮在釜山,光州等沿海地區,但是中華帝國這邊得到的利益卻根本無法保證。
列強出麵調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有利於中華帝國的。
從這方麵去看待整件事情的話,那麽這一次的戰爭,中華帝國並沒有取得勝利,多少有些類似後世的抗美援朝那樣,雙方誰都沒有取得勝利,但是其中的一方明顯的已經不想,或者沒有精力在繼續打下去了。
在那場戰爭中,我方稱之為勝利,而對方卻稱之為停戰,即便最終簽署了協議,對方也始終沒有承認戰敗,而是一直以那是美帝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協議上簽字。
這次的情況跟那場戰爭差不多,但是又有一些區別。
最大的區別在於,在王思銳答應了列強之後,這中間借助著消息傳遞的這個時間差,中華帝國便取得了一場讓人無法相信的勝利。
如此一來,事情就有些尷尬了。
事實早已證明,日本人這一次是完敗,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抵擋中華帝國的兵鋒,即便再打下去,日本人也隻能依靠著海軍的幫助在朝鮮苟延殘喘,想要翻身,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雖然這麽做讓列強的麵子上有些過意不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中華帝國的陸地兵力強大,對於列強而言也並非沒有好處的。
比如,先前王思銳已經答應了他們,在結束朝鮮戰爭之後,便會立即著手準備對俄國的戰爭。雖然準備期可能會有些久,但是列強還是與王思銳之間約定了一個三年期限,三年內,中俄戰爭必須要打響。
而先前雙方之間的承諾,列強也必須要在三年內如數完成。不管怎樣,隻要能夠將俄國人的精力牽製在遠東地區就可以了。
雖然俄國人現在並不強大,但是在英法等國看來,俄國人對於歐洲地區的野心可是一點也不小,隻要將俄國人引到了遠東,那麽他們在歐洲便可以更安全一些。
所以,麵對中華帝國如今所取得的戰果,列強也不好去責怪什麽,但是打內心深處,他們也並不希望中華帝國的陸軍成為一枝獨秀,最好能夠跟俄國人拚個你死我活,然後日本人再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威懾著他們兩國。
如此一來,遠東局勢便可以穩定下來,最有潛力的兩個國家相互對峙,相互牽製,列強在遠東的利益便可以得到最大的保證。
但是,中華帝國隻肯給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不答應,那麽日本的那些俘虜便會被發配到礦區,一旦等他們到了那裏,鬼知道最終會有多少人活著出來。
而且,那樣的話,日本人的實力也將會被極大的削弱。所以,列強是絕對無法容忍日本俘虜被發配到礦區的。
但是中華帝國的胃口也有些太大了,3.1億兩白銀的賠款,別說是日本人,就是英國,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麽多的資金。
“閣下,我們隻是想拿迴我們曾經失去的東西,拿迴那些曾經被日本人奪走的東西,難道這有錯嗎?當年日本人可曾給前清這種待遇?兩億兩白銀,他們少要一分了嗎?我這個人做事,最喜歡公平,公正,日本人當年怎麽做的,現在我們就怎麽做。”王思銳若有所思的盯著薩道義,唐紹儀在前麵頂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談判的價格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因為時間越來越久,3.1億的價格每一天都在幾十萬的增加。
日本人最終還是扛不住了,想要妥協,但是3.1億兩白銀那麽大的一筆巨款,日本人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的,於是,日本人找到了英國人,希望英國人能夠從中周旋,而日本人的底線是一億兩白銀,沒有利息,分三十年支付。
薩道義一臉的愁眉哭展,日本人的確在中國人身上割了不少的肉,而且每一次都還那麽的強勢,根本不給人討價還價的機會。
當年參與調停的,也有他們這些列強,而他們對日本人當年的嘴臉很清楚。所以說,現在王思銳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他們就是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去讓人網開一麵。
但是呢,談判還是要繼續的,朝鮮戰爭早一日結束,對於各國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或許,唯一不希望朝鮮戰爭結束的,也隻有俄國人了。
俄國人雖然看不起日本人,也並不覺得日本人有能力打敗俄國人,但是不可否認,即便是在俄國人心目中,如果日本人在兵力方麵是他們的兩倍的話,那麽俄國人還真的很難打贏這場戰爭。
而此次中日之間的戰爭,中華帝國隻派了三個師的部隊,雖然最終被增加到了五個師,但是後續加入的兩個師基本上沒有怎麽參加戰鬥,他們隻是去收地盤的。
三個師,幾乎毫發無損的情況下,將人數隻比他們少一點的日軍打的潰不成軍,可以說,這場戰爭的結果讓俄國人大跌眼鏡。
同時也暗暗的緊張了起來,因為俄國人在麵對中國人的時候,並不比日本人好多少。而現在日本人麵臨的隻不過是五個師而已,而俄國人直接麵臨的中國人,就有兩個軍十個師,如果連後麵那些休整的部隊也算上,俄國人至少麵臨著十到十五個師的敵人。
此時俄國遠東軍也隻有十多萬人,麵對比自己人數還要多的中國人,俄國遠東軍心裏麵也很沒有底氣。遠東軍司令官已經向沙皇提出了增兵的請求,由此可以看出,俄國人也心虛了。
而時間拖得越久,他們的兵力就會越多,所以說,俄國人是最不希望戰爭現在就停下來,最好雙方能夠再打上一兩年的時間,那樣的話,從西部調來增援的部隊也差不多都趕到了,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雖然這麽做牽製俄國人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卻始終無法讓俄國人感受到直觀上的壓力,所以,在薩道義看來,中日戰爭必須要盡快的結束,隻有這樣,才會讓俄國人單獨去麵臨著中華帝國這隻猛獸,讓他們不得不派遣更多的部隊來到遠東。
三年內開戰,其實這也是為了給俄國人準備的時間的,到時候雙方展開一場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戰,無論誰勝誰負,雙方必然會是兩敗俱傷,而那時,英國人得到的好處絕對是最大的。
“可是日本人現在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賠付這些資金,對於他們來說,這太難了。即便是所有的國家都同意對日本貸款用來還這筆債務,日本人也很難湊齊。在談判場上,能夠多要一些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必須要清楚對手的真實情況,我們必須要卡準他們的命脈,確定他們能夠拿出來給我們,否則的話,將有極大的可能雞飛蛋打,這不是一個好的結果,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薩道義緩緩的開口道,這一次,他完全的站在了王思銳的立場。
“諾大一個日本,難道還拿不出這麽點錢嗎?”王思銳提高了聲調,緊接著便換了副口氣:“也無妨,如果他們拿不出的話,也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來抵債,比如說,一些工業設備,朕可以給他扣除折舊費用之後底掉部分債款,也可以用他們的海軍來還債,總之,用什麽方式來還不要緊,這筆錢,日本人必須要在半年內全部交給我們。”
薩道義緊緊的皺著眉頭,以物抵債,這個倒不是不可以,可這些東西抵給中華帝國之後,日本人以後該怎麽辦?想要在發展起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看著薩道義的表情,王思銳繼續開口道:“當然,如果兩者都不想的話,日本人隻需要交出他們的海關就可以了,收到了足夠的欠款之後,朕自會將海關還給他們。”
“這不可能……”薩道義直接拒絕道,開玩笑,日本人的海關交給中華帝國,這他娘的是要給日本人來上一腳斷子絕孫腳啊,日本是個島國,國內物資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要進口,特別是一些戰略物資,可以說,如果日本人將海關交給中華帝國的話,那麽不出兩年,3.1億兩銀子就可以收迴去了。
島國的重要經濟來源便是海關,他與中華帝國這種情況又大為不同,所以,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王思銳的態度又如此強硬,薩道義雖然心中不爽,但畢竟中華帝國還對英國有利用的價值,他也不想這麽快的就跟王思銳撕破臉。
“我去跟日本人商議一下再決定吧……”
ps:感謝大軍2016的打賞支持!另外推薦票又要加更了,暫且放在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