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米俊的唿喊聲並沒有引起日軍的注意,此時大多數日軍的心思都沒有在這方麵,一方麵是饑腸轆轆,一方麵是困意連連,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日子是極為煎熬的。


    久米俊不停的高聲唿喊著敵襲,但是身邊的士兵們卻是拖拖拉拉的,絲毫沒有一支軍隊的樣子。


    眼見著敵人越來越近,可是大多數的士兵都還沒有準備好戰爭,匆亂焦急之下,久米俊直接掏出了自己的手槍,對準了天空狠狠的扣下了扳機。


    槍聲,是軍人最敏感的聲音,隻要有槍聲傳來,無論這支軍隊到底是不是最優秀的,它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內準備完畢。


    隨著槍聲的傳來,久米俊身邊的士兵也終於是反應了過來,身形有些慌亂的拿起自己的武器,心理素質差一些的,則直接慌亂的將手中的水壺丟在了地上,吃了一半的饅頭重新塞迴口袋內。


    心理素質稍微好一些的老兵油子們,則是加快了手中的速度,三兩口的將餘下的饅頭吃光,然後喝上一口水,這才緩緩的將瓶蓋蓋上,將水壺掛在身上,拿起武器朝著前方奔去。


    嗵


    遠處,一聲沉悶的響聲隱隱傳來,因為距離太遠,若是不仔細的去聽的話,是很難聽到這股聲音的。


    但是,出現在平壤附近的日軍,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聽過這種聲音,而對於這種聲音的恐懼,也更是達到了極致。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在這種可以直上直下的火炮麵前似乎成為了一句玩笑,在它麵前,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沒有一個不感到頭疼的。


    轟


    一顆六零毫米口徑的普通炮彈,在曆經了數秒鍾的飛行過後,終於是一頭紮進了日軍的陣形之中。


    其實現在日軍也沒有什麽陣型可言,因為昨天夜裏才趕到這裏,高層雖然有意讓士兵立即修築防禦工事,但底下的部隊已經累的兩腳朝天了,而且大多數的日軍還缺少糧食,缺少休息。這時候顯然是無法讓他們繼續修築工事的,所以,日軍的高層原本是打算等今天一早,便立即下令各部修築防禦工事的。


    從中華帝國那裏學來的戰壕工事,還是很有效果的,日本甚至在國內做過多次的測試,在工事的協助下,一個大隊的兵力可以輕鬆的抵抗一個大隊的進攻兵力,甚至自身都不會有太大的傷亡。


    如果陣地布置合理,在合適的位置上布置上一挺重機槍的話,那麽效果就更加驚人了,根據模擬的攻防演練中,一支二類部隊的一個大隊,在五挺重機槍的幫助下,竟然在自身損失不足三分之一的情況下,擊潰了一類部隊兩個大隊的正麵進攻,而進攻的這兩個大隊,毫發無傷的迴去的隻有三分之一左右。


    而日軍也發現了一個很讓人振奮的事情,在一道長五百米的防線上,每一百米布置一挺重機槍,同時將重機槍的前後高低位置錯開,在機槍手配合默契的前提下,僅憑借著這五挺重機槍,便能夠采用交叉火力的方式,將五百米開外的敵人打的抬不起頭。


    進入五百米範圍之後,機槍的交叉火力會逐漸的減弱,但是削弱的作用也並不明顯,在二百米左右的時候,隨著步槍火力的加入,火力的密集度將會瞬間增加一個等級,這個時候出現在二百米範圍內的敵人,用十不存一來形容或許還有些誇張,但也差不了太多。


    在得知這個結論之後,日本高層立即下令軍工企業開始著手研製一款能夠彌補二百米至五百米之間火力空缺的新武器。


    重機槍不是不能夠用,但是重機槍的重量是個問題,在這個距離上,重機槍無法靈活的移動,而且又是固定位,所以無法承擔起中近距離的防守任務。


    而日本的軍工企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即減輕重機槍的重量,適當的削弱重機槍的威力,雖然威力小了,但是自身的重量也減小了數倍,甚至一個人就能抱著亂跑,對於中近距離的敵人還是有較大的威脅的。


    於是,日本方麵開始著手研製了新一代的輕機槍。


    當然了,既然日本人都能夠想到的問題,以自身的蝴蝶效應推動整個曆史發展的王思銳又怎麽會想不到呢?當日本人開始想要研究輕機槍的時候,中華帝國這邊的輕機槍已經靜靜的躺在實驗室裏了,正在做著最終的修改。


    但是話又說迴來了,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日軍高層想給士兵一夜的時間用來休整,同時整頓一下連日潰敗的士氣,但是卻沒有想到,第二天天剛亮,皇家陸軍就打上門了,而此時的日軍可謂是饑寒交迫,又精神不振,每一個人的戰鬥力,至少都下降了兩成不止。


    而日軍的司令部那裏,此刻還在為如何籌集更多的糧食而發愁。


    一枚普通的六零毫米炮彈徑直的砸向了一群日軍的正中央,對於這種直上直下的炮彈,日軍根本就沒有躲避他們的辦法。


    隨著一聲劇烈的爆炸,爆炸點附近的兩名日軍瞬間騰空而起,鮮血橫飛,被炮彈爆炸所產生的高溫瞬間蒸發掉了一些,餘下的,則變成了滾燙的熱血,伴隨著炮彈爆炸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力形成了一道道血霧。


    伴隨著那些黑色的泥土,碎屑,碎屍等等,原本平淡無奇的平壤外圍,忽然間變成了一座地獄修羅場,到處都是屍體。


    好吧,其實第一波攻擊殺死的日軍並不多,但是這種場麵卻是極為震撼的。


    誌願軍三個主力師傾巢而出,朝鮮軍四個師中的兩個也在緊隨著誌願軍發起了衝鋒,還有兩個師遊弋在外圍,隨時準備圍剿那些突圍的日軍。


    整整五個師,九萬餘人的中朝聯軍對著僅有兩萬出頭的日軍發起瘋狂的衝鋒,如果僅僅隻是人數占優那也就算了,可是中朝聯軍卻是在各個方麵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轟


    平壤城內,終於是傳來了一陣巨響,但是緊接著,在正在衝鋒的誌願軍的隊伍中,忽然間騰起了一陣黑色的煙霧,伴隨著泥土碎塊,不停的砸在附近士兵的身上,同時還有幾名士兵被直接炸飛。


    平壤是日軍對前線支援的重要中轉城市,原本直接通過海運前往新義城是最便捷的,但那裏是邊境地區,對岸又駐紮了不少的中華帝**隊,如果日軍接連從那裏補給的話,很容易讓對方看出日軍的意圖。


    所以,他們選擇了在南浦靠岸,然後再將物資運往平壤進行中轉。


    按照最先的計劃,行動不便的炮兵,是不用跟著步兵們到山裏去隱藏的,所以,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的這些炮兵,全部集中在了平壤,隻要日軍決定了發起進攻,這些炮兵隻需要三天的時間便能夠抵達邊境,所以時間上也來得及。


    所以,此刻平壤城內,可是有著兩個大隊的炮兵的,其中七五毫米口徑的火炮就有二十九門,原本他們還有兩門208毫米的重炮,但是因為重量太大,海軍不肯幫他們運輸,所以這兩門炮就隻能放在本土了。


    而平壤城內的這二十九門七五毫米口徑的火炮,其中有五門是目前在市麵上還沒有正式的出現,這是大阪兵工廠最新研究出來的火炮,目前正處於試驗階段,還沒有最終的定型。


    因為大阪兵工廠那邊與第二師團關係比較好,所以便塞了五門炮給他們,讓他們到戰場上去測試一下。


    其餘的二十四門火炮分為三一年式山炮和三一年式野炮,兩者各占一半,也就是說,為了節約開支,日本隻為每個師團配備了十二門火炮,其中第二師團因為個人關係,所以多了五門火炮。


    而山炮和野炮的大致數據差不多,重量同樣是908,口徑同樣的75,初速都是487米,高低射界也是一樣的,538度,使用兩種不同的彈藥,榴彈炸藥800,全彈6.1和榴霰彈彈子234,全彈6.0,除此之外,野炮的最大射程為6500米,山炮為4300米,這是除了彈藥以外唯一不同的地方了。


    戰爭打到了現在,日軍終於是發現了他們的優勢在哪裏。


    對麵的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因為一路緊追日軍,光是步兵就累的半死,炮兵拖著沉重的火炮和大量的炮彈,又怎麽跟的上步兵的速度?


    而且中華帝國陸軍部隊中是沒有炮兵這個兵種的,炮兵被單獨的集結了起來,組成了一個皇家炮兵部隊,統一指揮,統一協調,這樣能夠便於部隊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炮群效應。


    但是劣勢也很明顯,一旦炮群離開,那麽部隊將會陷入無炮可用的尷尬局麵。


    現在的皇家陸軍就是這樣的,炮兵部隊派出的一個炮兵團一直都在後麵跟不上來,而前線的部隊又推進的速度過快,所以,前線部隊隻能夠使用裝備到各排的迫擊炮來進行火力壓製。


    在麵對散落日軍的時候還能夠確保自己的優勢,可一旦麵對敵人的炮群,下場就會很慘,他們根本就沒有跟敵軍炮群過招的機會。


    :感謝阪本竜馬的月票支持!感謝大軍2016的打賞支持!另外說下明天的更新,月票和推薦票暫時還沒有達到咱們的約定,但差距也不是太大,所以俺也不想再等了,俺相信大家會追上來的,所以明天四更,乃們看著辦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