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感謝黃昏前的黎明93打賞支持!)


    亦劻絕對是晚清時期所有權臣當中的第一人,在後世,甚至有人做過一項統計。


    如果活在晚清時期的話,又恰巧跟亦劻關係比較親近,那麽基本上就能夠在清朝暢通無阻了。


    很多時候,亦劻隻需要一句話,就能夠解決基本上所有的問題。


    而亦劻又因為在戊戌政變的時候,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幫了慈禧的大忙,故而更加受到了慈禧的喜愛。


    甚至在慈禧的眼中看來,亦劻現在的地位,要比她身邊的大紅人李蓮英更加重要。


    亦劻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西逃,這隻是無奈之舉,而且西逃之路有比較倉惶,一路上不說丟東拉西的,連個最起碼的保證也都沒有。


    慈禧太後所乘坐的馬車,是臨時從載瀾手中搶過來的,後來還是貫市一家李姓鏢行得知皇室淪落於此,故而將其請迴家中小歇片刻,貢獻了四頂駝轎,光緒皇帝這才算是勉強有了‘座駕’。


    連太後皇帝都淪落至此,他們這些王公大臣又能好到哪去?


    猛然間,在聽到竟然有人能夠阻擋洋兵攻勢的消息之後,這些王公大臣們的心思便再一次的活躍了起來。


    如果能夠待在這裏,不再繼續去那前途渺茫的西逃之路,誰又能不想呢?


    盡管亦劻的提議有不少人都有些認同,甚至連慈禧太後也有些心動。【愛↑去△小↓說△網wqu】


    但就在此時,軍機大臣剛毅卻站出來了。


    “啟稟太後,臣以為此舉不妥!”


    慈禧太後先前剛剛舒展的眉頭,在聽到剛毅的話之後,再一次的緊皺了起來,心裏麵多多少少的有些不太高興。


    這剛剛高興沒一會兒呢,你剛毅就來潑冷水,你想幹什麽?


    盡管心裏麵很是不爽,但表麵上慈禧太後還是心平氣和的問道:“有何不妥?”


    “太後,臣不否認他們的功勞。但是眾所周知,他們已經給洋兵造成了重創,而洋人又是個什麽德行?我們心裏麵都很清楚。


    如今洋人並不知太後以及陛下在這裏,假如我們派人將其調入此地駐防,固然可以穩固此地之防守。


    但是洋人畢竟也不是紙糊的,對於一個給他們帶來了數千人傷亡代價的軍隊,他們會輕易的放過嗎?


    這洋人萬一若是派遣重兵尾隨而至,非但他們自身難保,恐怕還會將洋兵引至此地,屆時朝廷將不得不繼續西遷。


    所以,臣以為,不如先派人與其聯絡,看是何人掌兵,爾後朝廷重賞此軍,命其與洋兵繼續糾纏下去,若是機緣恰巧,甚至可命其攻入京城,徹底掃平洋兵,迎接太後與聖上班師迴京。”剛毅義正言辭道。


    剛毅本就是個好戰派,甲午戰爭時期,剛毅積極主戰,受到慈禧太後的賞識,遂入軍機。


    戊戌政變之時,剛毅有堅持反對變法,甚至因為主張廢帝,後升任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成為慈禧的親信之一。


    而義和團進京以後,剛毅又連同載漪主張安撫義和團,共同排外,希望能夠利用義和團的‘仙術’達到‘扶清滅洋’的效果。


    6月,剛毅和趙舒翹前往良鄉、涿州一帶查看義和團虛實,迴朝以後報告‘其術可用’,遂同載漪共同被任命為統帥義和團大臣,率領義和團與聯軍作戰。


    8月,聯軍攻占京城,剛毅與慈禧一同西狩(西逃)。


    可以說,剛毅就是靠著戰爭起家的,雖然他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


    所以,在得知竟然有一支部隊可以抵抗聯軍的時候,剛毅的第一想法並不是將這支部隊調到身邊來保護朝廷的安全,而是重賞此軍,然後命其與聯軍作戰。


    原本緊緊皺著眉頭的慈禧太後,這下眉頭皺得更緊了。


    倒不是因為剛毅的話讓她聽了以後不高興,而是剛毅的話句句在理。


    先前她就像是抓到了一顆救命稻草似的,但被剛毅這麽一分析才知道,如果將這支部隊帶到身邊,那麽他們才會真正的陷入危險之中。


    “聯絡這件事情就交與你去辦了。”慈禧太後決定道,旋即揮了揮手:“行了,都迴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咱們繼續趕路。”


    慈禧始終覺得,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實在是太危險了,距離洋兵實在是太近了。


    而且這裏也並不適合朝廷長期駐紮,最起碼,也得找個規模稍微上點檔次的大城市不是?若是一直待在這裏,豈不辱沒了朝廷?


    “遮!”剛毅等人領命退去。


    待所有大臣都離開之後,慈禧太後忽然間像是老了幾歲,渾身無力的靠在床頭,看著跟隨了自己大半輩子的李蓮英。


    “小李子,你說這支部隊到底是從哪裏出來的?”


    “老佛爺,咱縫管他是從哪裏出來的,最起碼,他是咱大清的軍隊不是?現在軍事全麵失敗,朝廷也需要有這麽一支部隊站出來說話。”李蓮英說道。


    作為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李蓮英甚至能夠根據慈禧太後的一個動作來猜到她心裏麵是怎麽想的。


    雖然李蓮英也知道這支部隊可能不是想象中的那麽簡單,原本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新軍,在戰場上一敗再敗,而一支毫無名氣的軍隊,卻將洋兵打的潰不成軍。


    這雖然是為朝廷賺迴了一些的臉麵,可何嚐又不是在朝廷的心裏麵紮下了一根刺?


    但是這個時候,李蓮英不能去說那些令人擔憂的懷疑,他隻能往好了說,給慈禧吃下一顆定心丸,讓她能夠做出最後的決定。


    …………


    當王思銳隻有一個營的兵力這件消息傳迴到朝廷之後,慈禧的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數十萬大軍都對洋兵無可奈何,他這一營人馬又能如何?


    不過緊接著,派去聯絡他們的士兵卻給慈禧帶來了一劑強心針。


    別看王思銳雖然兵少,但是他們的火力卻是異常的強大,僅僅隻有那九挺重機槍,就能夠阻擋數萬敵人的進攻。


    然而,當朝廷的任命以及聖旨傳到王思銳手中以後,卻將王思銳給雷的不輕。


    簡單點說,王思銳升官了,他被任命為了新編京畿陸軍六營統領,官拜從二品,格同巡撫、布政使。


    如果僅僅隻是升官也就罷了,畢竟連升三級,從一個小小的陸軍正四品管帶直飛從二品,中間還隔著從三品和正三品兩個級別呢。


    可接下來的聖旨卻像是給王思銳的腦門上頂了把槍似的,聖旨上麵要求王思銳在一月之內招滿六營兵士,可持聖旨招募潰兵加入,並且進行編練。三月之內,光複京城。


    一月之內招滿六個營,若是條件放寬一點倒也不是不可能的,可這三月之內光複京城就太尼瑪的那啥了。


    看著傳達聖旨的小太監,王思銳恨不能一槍斃了這個閹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第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