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動蕩!
魔改共享單車,締造機械軍團 作者:胡辣湯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龍城,並州刺史府。
刺史楊靖正在研讀一本上古兵書,麵色如水,看不出喜怒。
幕僚輕聲走了進來,然後將一封信件小心翼翼地放到案幾。
半晌,楊靖拿起。
“哦?衝兒來信了?”
打開信件,看著信上的內容,楊靖撫著發白的胡須,微笑著點點頭。
“衝兒做的好啊!每次本帥安排的任務,衝兒總是第一個完成!”
隨即,將信件遞給了幕僚。
幕僚一目十行,瞬間看完。
“孫太守真乃大帥之肱骨,青羊郡十一個縣的招兵工作,已經全部攤派下去!效率真是高啊!”
“是啊!按照衝兒信上所說,青羊郡的十一個縣,預計能招募10萬軍士,再加上太守直屬部隊,預計能達到15萬軍士。”
“其他的幾個郡人口少,最多也就招募35萬軍士了。”
“這樣算下來,除了老夫賬下的40萬軍隊,並州還能再集結50萬士兵。”
“這90萬部隊,恐怕已經是我並州之極限了!”
幕僚麵帶憂慮:“大帥,這90萬部隊的糧草供應……是個大問題啊……”
刺史楊靖大手一揮,厲聲道:“那就從中原調糧!從關中調糧!”
“隻要軍隊在我手中,天下就在我楊氏一門!”
頓了頓。
“唉,當年本帥和陛下一道東征西討,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現在呢?皇上老了,色迷心竅,身邊又圍著一幫奸臣。”
“如果老夫不提前謀劃布局,我大景王朝近300年基業,恐怕要毀於一旦了。”
“百年之後,我楊靖有何麵目再去見我大景王朝曆代先帝?”
幕僚在一旁寬慰道:“大帥,某夜觀天象,北方紫薇星正盛,我大景王朝定能度過此次危機。”
(林策:沒錯,正是在下!)
“另外,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向中原和關中調糧的命令,必須盡快下達!”
經幕僚提醒,楊靖急忙喚來下人,拿來筆墨紙硯和刺史大印。
一道道公文,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發往中原和關中產糧各郡。
然後,並州刺史楊靖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大景王朝腐爛地如此之快。
中原各地的糧食,還有關中各地的糧食,已經在半個月之前,運往神都洛陽,然後再由神都洛陽發往南方各省。
疏通運河,不僅要征調了大量苦力,同時要毀壞運河兩岸數不盡的良田。
這其中,需要大量的糧食作為支撐。
而且,沒有了田地和糧食的農民,也需要朝廷發糧賑濟。
因為,已經有好幾個地方發生了農民起義。再不賑濟災民,農民造反的勢頭肯定愈演愈烈。
所以,當中原和關中各郡在收到並州刺史楊靖的調糧公文之後,一個個都傻了眼。
前些日子,皇帝連下七道聖旨,命令各產糧大郡務必將糧食運送到中央。
怎麽現在,並州刺史又發了調糧的公文?
官倉之中,哪裏還有什麽糧食?
神都洛陽,麟德殿。
早朝。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太監總管高喊一聲。
“啟奏陛下!”
吏部尚書站了出來:“尚書左仆射崔浩,因病告假,年老體衰,現提出辭呈!”
太監總管將崔浩的辭呈遞給了皇帝,皇帝一臉的不悅。
“左仆射這是第三次遞交辭呈了吧?”
“迴陛下,確實如此!”
“什麽年老體弱?!我看他崔浩就是想撂挑子不幹了!”
皇帝楊鑄拍著龍椅,大聲嗬斥道。
“我大景國離開誰都能轉,既然如此,那免去尚書左仆射崔浩一切官職,讓他好好養病吧!”
此言一出,中書令宇文泰內心狂喜。
如今沒了崔浩,在這朝堂之上,自己這個中書令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列為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啟奏陛下,臣宇文泰,有事要奏!”
“哦?宇文愛卿,請講?”
皇帝楊鑄知道,宇文泰給自己帶來的,肯定是好消息。
果不其然。
“啟奏陛下,從神都到杭州的運河,疏通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另外,陛下乘坐的龍舟,再有三五日也就能完工了。”
“所以,最多十日,陛下就可以乘龍舟,經大運河,一睹江南風情!”
皇帝楊鑄立刻站了起來,走下皇位,一臉欣喜地拉住了宇文泰的手。
“宇文愛卿,你真是朕的肱骨大臣也!不像某些老朽,動不動就撂挑子不幹!”
“哈哈哈!”
“謝陛下!”
皇帝楊靖大手一揮:“傳旨!”
“十日之後,文武百官隨朕之龍駕,視察江南各省,目的地杭州城!”
“整個行程由中書令、江南道黜置使宇文泰負責。工部尚書宇文成龍,加封車騎將軍,統軍30萬隨行護駕!”
“太子楊慎,留守神都監國!”
“朕要在西子湖畔,舉辦一場盛大的桃花宴,以彰顯我天朝神威!”
殿內文武百官全部跪拜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杭州,青溪縣。
一眾農民看著被河道淤泥掩埋的莊稼,失聲痛哭。
春天來了,本應該是地裏莊稼成長的關鍵時刻,無奈朝廷為了疏通大運河,將運河裏麵的淤泥就近傾倒在附近良田。
這些良田,是農民們賴以為生的口糧,現在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全都期盼著收獲地裏的糧食。
現在,莊稼沒了,糧食沒了。
“瑪德!狗朝廷還讓不讓人活了!?”
“唉!據說朝廷發了賑災糧,但這些糧食都被貪官汙吏給扣下了……”
“沒有糧食,咱們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老爹老娘和妻兒餓死嗎?”
“不能!瑪德!反了!”
“對!咱們反了這狗朝廷!”
幾十個農戶在田間地頭,群情激憤。
“方大哥,這方圓十幾裏的村鎮,沒有不知道你的大名的,你帶著我們幹吧!”
“對!方臘大哥,我們都跟你!”
看著眾人冒火的雙眼,方臘站到高處,大聲喊道:“兄弟們,既然狗朝廷不顧咱們的死活,那咱們自己就建立一個人人有飯吃的新朝廷!”
“縣裏麵有的是糧食,咱先把縣裏的糧食搶了,賑濟災民!然後,共圖大事!”
不到半月時間,方臘身邊就聚集了數萬農民起義軍。
而且,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農民歸附。
氣勢洶洶,直逼杭州城!
刺史楊靖正在研讀一本上古兵書,麵色如水,看不出喜怒。
幕僚輕聲走了進來,然後將一封信件小心翼翼地放到案幾。
半晌,楊靖拿起。
“哦?衝兒來信了?”
打開信件,看著信上的內容,楊靖撫著發白的胡須,微笑著點點頭。
“衝兒做的好啊!每次本帥安排的任務,衝兒總是第一個完成!”
隨即,將信件遞給了幕僚。
幕僚一目十行,瞬間看完。
“孫太守真乃大帥之肱骨,青羊郡十一個縣的招兵工作,已經全部攤派下去!效率真是高啊!”
“是啊!按照衝兒信上所說,青羊郡的十一個縣,預計能招募10萬軍士,再加上太守直屬部隊,預計能達到15萬軍士。”
“其他的幾個郡人口少,最多也就招募35萬軍士了。”
“這樣算下來,除了老夫賬下的40萬軍隊,並州還能再集結50萬士兵。”
“這90萬部隊,恐怕已經是我並州之極限了!”
幕僚麵帶憂慮:“大帥,這90萬部隊的糧草供應……是個大問題啊……”
刺史楊靖大手一揮,厲聲道:“那就從中原調糧!從關中調糧!”
“隻要軍隊在我手中,天下就在我楊氏一門!”
頓了頓。
“唉,當年本帥和陛下一道東征西討,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現在呢?皇上老了,色迷心竅,身邊又圍著一幫奸臣。”
“如果老夫不提前謀劃布局,我大景王朝近300年基業,恐怕要毀於一旦了。”
“百年之後,我楊靖有何麵目再去見我大景王朝曆代先帝?”
幕僚在一旁寬慰道:“大帥,某夜觀天象,北方紫薇星正盛,我大景王朝定能度過此次危機。”
(林策:沒錯,正是在下!)
“另外,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向中原和關中調糧的命令,必須盡快下達!”
經幕僚提醒,楊靖急忙喚來下人,拿來筆墨紙硯和刺史大印。
一道道公文,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發往中原和關中產糧各郡。
然後,並州刺史楊靖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大景王朝腐爛地如此之快。
中原各地的糧食,還有關中各地的糧食,已經在半個月之前,運往神都洛陽,然後再由神都洛陽發往南方各省。
疏通運河,不僅要征調了大量苦力,同時要毀壞運河兩岸數不盡的良田。
這其中,需要大量的糧食作為支撐。
而且,沒有了田地和糧食的農民,也需要朝廷發糧賑濟。
因為,已經有好幾個地方發生了農民起義。再不賑濟災民,農民造反的勢頭肯定愈演愈烈。
所以,當中原和關中各郡在收到並州刺史楊靖的調糧公文之後,一個個都傻了眼。
前些日子,皇帝連下七道聖旨,命令各產糧大郡務必將糧食運送到中央。
怎麽現在,並州刺史又發了調糧的公文?
官倉之中,哪裏還有什麽糧食?
神都洛陽,麟德殿。
早朝。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太監總管高喊一聲。
“啟奏陛下!”
吏部尚書站了出來:“尚書左仆射崔浩,因病告假,年老體衰,現提出辭呈!”
太監總管將崔浩的辭呈遞給了皇帝,皇帝一臉的不悅。
“左仆射這是第三次遞交辭呈了吧?”
“迴陛下,確實如此!”
“什麽年老體弱?!我看他崔浩就是想撂挑子不幹了!”
皇帝楊鑄拍著龍椅,大聲嗬斥道。
“我大景國離開誰都能轉,既然如此,那免去尚書左仆射崔浩一切官職,讓他好好養病吧!”
此言一出,中書令宇文泰內心狂喜。
如今沒了崔浩,在這朝堂之上,自己這個中書令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列為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啟奏陛下,臣宇文泰,有事要奏!”
“哦?宇文愛卿,請講?”
皇帝楊鑄知道,宇文泰給自己帶來的,肯定是好消息。
果不其然。
“啟奏陛下,從神都到杭州的運河,疏通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另外,陛下乘坐的龍舟,再有三五日也就能完工了。”
“所以,最多十日,陛下就可以乘龍舟,經大運河,一睹江南風情!”
皇帝楊鑄立刻站了起來,走下皇位,一臉欣喜地拉住了宇文泰的手。
“宇文愛卿,你真是朕的肱骨大臣也!不像某些老朽,動不動就撂挑子不幹!”
“哈哈哈!”
“謝陛下!”
皇帝楊靖大手一揮:“傳旨!”
“十日之後,文武百官隨朕之龍駕,視察江南各省,目的地杭州城!”
“整個行程由中書令、江南道黜置使宇文泰負責。工部尚書宇文成龍,加封車騎將軍,統軍30萬隨行護駕!”
“太子楊慎,留守神都監國!”
“朕要在西子湖畔,舉辦一場盛大的桃花宴,以彰顯我天朝神威!”
殿內文武百官全部跪拜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杭州,青溪縣。
一眾農民看著被河道淤泥掩埋的莊稼,失聲痛哭。
春天來了,本應該是地裏莊稼成長的關鍵時刻,無奈朝廷為了疏通大運河,將運河裏麵的淤泥就近傾倒在附近良田。
這些良田,是農民們賴以為生的口糧,現在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全都期盼著收獲地裏的糧食。
現在,莊稼沒了,糧食沒了。
“瑪德!狗朝廷還讓不讓人活了!?”
“唉!據說朝廷發了賑災糧,但這些糧食都被貪官汙吏給扣下了……”
“沒有糧食,咱們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老爹老娘和妻兒餓死嗎?”
“不能!瑪德!反了!”
“對!咱們反了這狗朝廷!”
幾十個農戶在田間地頭,群情激憤。
“方大哥,這方圓十幾裏的村鎮,沒有不知道你的大名的,你帶著我們幹吧!”
“對!方臘大哥,我們都跟你!”
看著眾人冒火的雙眼,方臘站到高處,大聲喊道:“兄弟們,既然狗朝廷不顧咱們的死活,那咱們自己就建立一個人人有飯吃的新朝廷!”
“縣裏麵有的是糧食,咱先把縣裏的糧食搶了,賑濟災民!然後,共圖大事!”
不到半月時間,方臘身邊就聚集了數萬農民起義軍。
而且,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農民歸附。
氣勢洶洶,直逼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