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七章村委招聘幾乎所有的遊客,都跑去看白海豚,甚至還包括一些本地村民。


    海麵上停著好多艘船,大家站在船邊瘋狂拍照、錄視頻。


    白海豚也不怕人,高興地繞著船轉了好多圈。有人開始給白海豚投喂,但很快被人製止了,表示不能亂投喂,會害了白海豚。


    好在這屆遊客素質高,也就終止了投喂行為。


    張耀華沒繼續看,他跟村主任到了金雞島,就四處視察建設的情況。


    總得來說,還算滿意。


    他再三要求,盡可能不要破壞島上的景觀。另外,那些遭到破壞的地方,在建設過後,要盡可能恢複原貌。


    參觀完之後,張耀華迴到沙灘的位置。


    他就看到沙灘上的海龜逐漸多起來。


    如果遊客不是去看白海豚,說不定正在給這些海龜“搓澡”呢!


    給海龜等清理藤壺,已經成了金雞島的一項特色旅遊項目。有些遊客很熱衷,覺得清理藤壺很解壓。


    出來旅遊,不就是為了放鬆,給自己解壓嗎?


    “好像快到海龜的產卵季節了吧?”張耀華問身邊的村主任。


    主任點頭:“差不多了,往年都是五六月份。”


    “那這樣吧!從明天起,發一個公告,暫時將沙灘封了,封三個月,跟休漁期同步。”張耀華說道。


    村主任一愣。


    “封這麽久?”


    要知道,很多遊客來他們這裏,相當一部分就是衝著這海島沙灘來的。如果封了,未來兩三個月,怕是要涼呀!


    “也不算久,海龜產卵後,大概要五六十天左右的時間孵化。”


    總不能等母龜產卵後,就不管了吧?任由遊客在沙灘玩,那些龜蛋不是都得被踩爛?


    “遊客……”


    張耀華打斷道:“主任,我相信遊客也不會反對的。這樣吧!先征求遊客意見,看看大家怎麽說。


    除了沙灘,我們這其他區域會盡量開放,不會讓大家敗興而歸的。”


    另外,還可以在沙灘外圍劃出一塊區域來,讓遊客可以在那兒參觀海龜產卵和孵化的過程,相信大家都也會感興趣。


    見張耀華這麽說,主任隻好點頭。


    果不其然,張耀華就看到了有隻海龜在挖洞,明顯是準備產卵了。


    兩人迴到村委,主任就接到通知,很快會有兩個大型旅遊團來他們村,讓他們做好接待工作。


    “沒多招幾個村幹部嗎?”張耀華問道,看著這些村幹部忙得團團轉,他覺得有必要提一下。


    “怎麽招?村幹部也沒什麽工資,現在我們村,大家都忙著賺錢。”


    主任感歎。


    曾幾何時,村幹部竟然不吃香了。


    不僅找不到本村人,甚至還跑了一個,你敢信?


    尤其是年輕人,真的不感興趣。他們也想招幾個年輕人進來,注入新鮮血液。現在年輕人腦子比較靈活,能跟上潮流。


    特別是宣傳方麵的工作,他們這些老古董真的不太適合。


    “不要執著於我們本村的,外麵的也可以招。另外,工資待遇問題確實是大問題。”張耀華說道。


    年輕人向往大城市的繁華,而他們這裏又是小漁村,在招聘方麵,確實沒有一點優勢。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他們這裏發展旅遊,勢頭還不錯。


    因此,比如要用高收入來吸引人才。


    他們村的年輕人看不上,張耀華能理解。


    說好聽點就是當村官,但實則沒什麽權力,而且村幹部確實收入低,大家都等著加入他的船隊。


    這種情況下,村幹部自然也就不吃香了。


    主要是貪不了,當個村幹部還有什麽用?整天去處理那些雞毛蒜皮的事?


    “就是待遇沒吸引力,有什麽辦法?我們這窮。”主任苦笑道。


    他也想給大家發多點工資呀!但也要有錢才行。村委不僅沒有專屬的財政收入,反而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村裏的基礎建設要跟上,支出變多了。


    他們得經常去鎮裏哭窮,求資金。


    靠鎮裏的撥款,多少有點不現實,鎮裏也不富裕。上一次,他跟黃副鎮長就聊了這事,黃副鎮長讓他們村委自己想辦法。


    鎮裏也是年年盼著市裏的財政補貼等。


    別看他們村現在旅遊搞得風生水起,其實沒有增加什麽稅收。一個地方的稅收不行,它怎麽發展?


    說白了,還是要有自己的產業,尤其是那種納稅大戶。


    目前,他們村隻有加工廠是交稅的。


    等金雞島建設好,又多一個納稅戶。也正是這樣,村委很迫切希望金雞島盡快搞好。


    村裏也有商店,像阿信家開的飯店等,多少也會有點稅收,但那點稅款有點塞牙縫,根本不頂用。


    “我們村開高工資,鎮裏沒意見吧?”張耀華問道。


    “能有什麽意見?但鎮政府不會買單。”


    隻要不是鎮政府出錢,你把工資待遇搞得大城市一樣都沒問題,隻要你們村委有錢支付。沒錢的話,就不要說話。


    “那就重新擬定村幹部工資,可以開高一點,高薪養廉。”


    主任鬱悶:“沒錢呀!”


    他也知道高薪養廉,問題是怎麽給大家發工資?


    “會有錢的,接下來我準備在村裏購置一塊土地,搞點產業。”張耀華說道。


    休漁期在家,閑著也是閑著,那些錢躺在銀行幹什麽?他考慮拿出來辦點實業,一方麵是為了投資保值,甚至可以賺錢;另一方麵可以為家鄉發展做點貢獻。


    那麽,村裏不僅會有賣地的錢,等產業投產創利,也有稅收。


    主任聽後,愣了半晌,迴過神來,狂喜。


    他知道張耀華賺了很多錢,具體多少,他不清楚,但一個億是有的。這次出海的收獲,就有好幾千萬了。


    聽說,前麵賣古董掙的就不止一個億。


    這並不是什麽秘密了。


    “要辦什麽產業?要多少地?村裏幫伱搞定。”主任連忙說道。


    “珠寶加工之類的吧!”


    張耀華用金手指找到了些海底的寶石礦,就等著找人合作呢!到時候,可以將珠寶加工的整條產業鏈弄到他們村來。


    珠寶加工後,還可以當做是他們這裏的特產,配合旅遊業,簡直天生一對。


    珠寶行業,一直以來就是暴利行業。


    國內的珠寶巨頭,哪個不是富得流油?到處建高樓大廈。


    隨著80、90後的年輕一代逐漸掌握消費自主權,珠寶首飾的佩戴作為日常所需,體現著個人風格和個人品味,而不再隻是傳統的財富或重要時刻的佩戴。


    生活化的珠寶需求逐年旺盛。


    張耀華也特意去了解過相關信息。


    珠寶行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上遊原材料開采與交易、中遊加工、下遊零售三個部分。


    上遊行業呈現寡頭競爭格局,議價能力較強;中遊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下遊對品牌與渠道依賴性強。


    綜合來說,上遊開采商與零售終端獲取珠寶行業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


    他要幹的,就是產業的上中遊,下遊不是他想搞就能搞的。


    據說,我國每年的珠寶消費額都是六七千億以上的規模。隻要漏點毛毛雨,就足夠張耀華和他的村子吃飽飽。


    “土地方麵,我暫時還沒想好,但至少也是十個罐頭廠那麽大吧!”


    主任倒吸一口氣。


    不得不感歎,這後生仔的魄力是真的大。


    如此一來,村裏終於有錢了。那麽,確實可以重新擬定村幹部的工資標準,吸引年輕人也就不成問題。


    這世界上,隻要有錢,絕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問題。


    “不會虧錢吧?”主任也擔心張耀華的投資打了水漂。


    張耀華笑了笑,稍微透露:“我發現了幾個海底的礦藏,開發難度不是很大,找個合作夥伴一起開發,甚至都不用我出錢,我虧什麽?”


    嗯?


    主任震驚,隨即大喜。


    “好!你要那塊地?可以隨便挑。”


    張耀華想了想:“晚點我逛一逛再決定。”


    除了珠寶加工,還可以開一家自己的珠寶公司,讓自己家的人參與進來。他那麽多堂妹之類,不能讓他們躺平呀!


    總得做點事情。


    有人會說,現在大家都網購,誰還去實體店買東西呀?


    但珠寶不一樣的。


    珠寶產品作為非標準化產品,消費者購買行為具有“高參與度、高體驗感”的特點。


    相比於網上購物,實體門店在珠寶觀賞、佩戴體驗以及消費愉悅度上有著明顯的優勢,仍將是消費者購買珠寶產品的首選。


    張耀華清楚,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各城市核心商圈購物綜合體、百貨商場成為消費者消費的主要場所。


    越來越多的國內珠寶首飾企業開始通過建立核心商圈旗艦店、增加高端商鋪專櫃、以及擴大加盟門店規模等手段來加強對終端銷售的控製力和渠道建設。


    “要我陪你看看嗎?”主任問道。


    張耀華哭笑不得:“主任,你把我當外人啦?在自己村逛兩圈,就別搞這些啦!”


    “行吧!看中哪塊地,你就迴來跟我說。”


    等張耀華走出村委,主任召集幹部們開會,針對村幹部工資待遇和招聘問題展開討論。


    要加工資,但到底加多少?


    村委缺人,缺多少,什麽崗位等等,都需要捋清楚。


    那些村幹部一臉懵逼。


    “主任,鎮裏有錢?”


    也不怪他們疑惑。


    他們的工資都是靠鎮裏給的,鎮政府不發話,他們說多少都是白搭呀!


    講真的,如果工資還是那麽點,很快又會有人不幹。比如正在抽煙的那家夥,他婆娘整天嘀咕,當個村幹部有什麽用?雞碎那麽點的工資,還沒有她的高。


    他婆娘現在在罐頭加工廠上班,工資確實比他的高。


    無力反駁。


    張耀華大伯的養殖場也招人,都開到了六千的最低工資。


    主任搖頭:“鎮裏顧不上我們,放心吧!我們村有錢。”


    在村委充當會計的人忽然抬頭。


    村裏有錢?


    我怎麽不知道?


    村委現在有多少錢,他一清二楚的,可以精確到個位數。


    主任接著說:“耀華準備在村裏購置一片土地,至少是罐頭廠的十倍。賣地就有錢了呀!”


    啊?


    眾人再次大驚。


    要那麽多土地幹什麽?


    “真的假的?”


    他們不懷疑張耀華有沒有能力購置那麽大一片地,畢竟人家出海才剛掙幾千萬呢!他們村的地也不貴,再加上以前掙的,說不定買下他們整個村都沒問題。


    他們隻是懷疑這消息的真實性。


    “廢話!耀華剛跟我說的,他現在去圈地。”


    雖然賣地的錢不全是村委的,村民肯定也得分一杯羹,還要給上級政府部門,但隻要能留下一小部分,都足夠他們開工資了呀!


    眾人大眼瞪小眼,最後喜笑顏開。


    誰不想工資高點呢?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最後將村幹部的工資定在一個合理的範圍,比進廠打工要高一兩千,也沒特別離譜。


    此外,還定下一些工作崗位,需要招聘的。


    不久,村委張貼了兩張告示。


    一則是關於村幹部招聘的,不限於本村和外地人,甚至遊客如果感興趣,都可以來應聘。


    另一則便是關於金雞島沙灘的意見征求告示。


    兩張告示出來,立即吸引了很多人的圍觀。


    “村委的動作很快嘛!我剛看到有海龜在產卵,正要跟他們反映此事,沒想到人家早就注意到了。”


    “好事呀!我讚同。”


    “給動物們留點空間,我也讚同。”


    “就應該這麽做,不能為了旅遊,不顧底線。”


    ……


    也有人在議論招聘信息。


    “好家夥!這能隨便招聘的嗎?這應該屬於公務員的吧?不應該是鎮政府指派嗎?”有人質疑。


    “多大的事?城裏有些街道辦的,隨便招聘,也沒說要上級指派。前提是你要有錢。”


    “那我是不是可以去試試?宣傳工作這個崗位,我覺得我可以勝任。”


    看到那工資待遇,有人心動了。


    “我擔心的是,村裏發得起工資嗎?”


    雖然這裏的旅遊興起,帶來了繁榮,但村裏的財政收入還沒有明顯暴漲吧?


    “應該沒問題的吧?這麽嚴肅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海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海一號並收藏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