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的漁船隻有兩艘,正在捕撈鰩魚。
附近的鰩魚不少,從海麵就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影子,全都是荷葉大小的。想來,這片海域的微生物不少,才會讓那麽多的鰩魚匯集。
時不時,還能看到鰩魚“飛”出海麵,在海麵的上空翱翔了十多二十米遠。
鰩魚具有一定食用價值,肉質細嫩,味鮮美,肉多骨少,一般適宜於紅燒、燜、炸、燴等烹調方法。
它們的價格比較親民,有些地方甚至幾塊錢就能買到。
當然了,鰩魚其實品種也多,有些品種還是挺貴的。
“華哥,要下網嗎?”船員問道。
這麽一來,有可能會跟棒子起衝突。
世界上一切的衝突,都來源於資源的爭奪。在大海上,漁船之間的衝撞,往往都是魚資源的搶奪。
張耀華點頭:“下網,但我們放深一點。”
他看中的,自然不是這裏的鰩魚,而是位於更深的海貨。
通知了其他船,大家開始動起來,沒太把棒子那兩艘漁船放在眼裏。
麵對棒子還需要慫?
再說了,論人多勢眾,也是棒子怕他們才對。前不久,菲傭都沉了海,棒子要是挑釁,他們不介意送棒子下去喂鯊魚。
在這公海上,各國法律形同虛設,死幾個人根本不算什麽。
不遠處的兩艘漁船上,棒子們自然也注意到那幾艘中國漁船。噸位比他們的大,數量也多,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當他們發現,中國的漁船投深網的時候,更是笑出聲來。
這些中國佬,會不會捕魚?
怕不是新手吧?
不過這樣也好,沒有跟他們搶奪這裏的鰩魚。
鰩魚雖然價格不高,但在他們國家很受歡迎,甚至是他們全羅道的頂級食材。
通常來說,鰩魚在他們國家是用來做發酵魚的。
每個國家似乎都會有一兩道難聞的菜,自己國家的人很喜歡,外國人難以接受。
像中國的臭豆腐、小日子的納豆、瑞典的鯡魚罐頭,南韓也有他們的“特色美食”,那就是用鰩魚做的發酵魚。
我們知道,鰩魚跟鯊魚是近親,沒有腎髒和膀胱,所以隻能通過皮膚來排毒,因此造成其表層有大量的尿酸,這也是主要的臭味來源。
正是這種特性,全世界食用鰩魚的方法大多都是趁著新鮮趕快吃,可以避免因為發酵而導致的大量臭味。
然而,棒子卻獨行其道,非要把鰩魚放到冷庫裏讓其自然發酵,當鰩魚開始發酵時,它皮膚裏的尿素轉化為氨,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後,大量的“香味”就散發出來,才開始食用。
而且是當這股味道達到頂峰時,棒子才把它拿出來了,切片,生吃。
據說,現在為了迎合外國遊客的口味,吃法上,他們做出了調整。
通過辛辣的調料,比如辣椒、大蒜、泡菜,配合煮豬肉片和鰩魚片一起吃,以此來掩蓋濃烈的臭味。
我們的臭豆腐是聞著臭,吃起來香。但棒子的發酵鰩魚不一樣,聞起來跟吃起來一個樣,都是那麽臭。
於是乎,雖然是兩個國家的漁船,但暫時相安無恙,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
“大老遠跑公海來撈鰩魚,他們有病吧?”張耀華身邊的夥計吐槽。
“或許,這種鰩魚在人家的國家很貴呢!”旁邊有人猜測。
否則,真的解釋不清。
“這算什麽遠?人家能跑到非洲去進口這種魚。”朱偉光笑道。
對棒子的一些事,他是有所耳聞的。
每年,棒子都會從世界上大量進口鰩魚。
這有點像他們大量從我們山東進口大白菜做泡菜一樣。
“啊!運費能賺迴來嗎?”有人驚訝問道。
“海運的費用不高,而且鰩魚在南韓的價格其實還可以,一斤冷凍的進口價3美元左右。”朱偉光跟大家說道。
折合人民幣,差不多二十塊錢一斤。
這種價格,在他們南韓其實是比較便宜的,他們的物價高,一棵大白菜就能賣到幾十元人民幣。
那些什麽牛肉,更是高得離譜。
所以,總有人說棒子的工資高,一兩萬人民幣的收入在南韓很常見,卻根本不了解他們那邊的物價。
他們連蔬菜水果都吃不起的樣子,算哪門子的發達國家?
前段時間,我們網上有博主拿西瓜喂豬,直接讓很多棒子破大防。
在南韓,香蕉、西瓜等都是高檔水果,哪能隨便揮霍?西瓜皮都要留著吃,更別說喂豬了。
據說,他們朋友間拜訪,上門帶禮物不是帶什麽水果,而是送衛生紙。
此時,棒子那邊的漁船大收獲,撈上來的全都是鰩魚,把他們樂壞了。
而張耀華這邊,同樣開始準備起網。
“來了,來了,都準備好。”
隨著漁網出水,漁網內的海貨終於跟大家見麵。
“臥槽!我沒看錯吧?”
隻見漁網內,全是海蟹,而且個頭極大。
“奇了,怪了,這是溫帶海域呀!怎麽會有帝王蟹?”朱偉光也懵逼。
帝王蟹他不陌生,吃過不少迴了。
帝王蟹又名石蟹或岩蟹,即石蟹科的甲殼類,不是真正的螃蟹,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
比如北太平洋,尤其是白令海峽一帶,靠近南極也有很多,甚至有研究標明,已經到了泛濫,危害海洋環境的地步。
主要是帝王蟹的繁殖能力過於驚人。據說,每年每隻母蟹可產近萬隻成活小蟹。這麽一看,那確實很可怕。
因此,捕撈帝王蟹,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拯救海洋生態平衡。
“不會是因為小日子那啥排海,帝王蟹受不了,南移了吧?”
“不好說!”
實際上,在深海中,海水的溫度都不高,有帝王蟹也不出奇。我們隻是習慣性地認為,帝王蟹通常都是出現在高緯度海域而已。
“管那麽多幹嘛?撈就完事了。”也有人表示。
能賺錢就好,還追究什麽原因?他們又不是科學家。
不遠處的棒子漁船,那些棒子也看到了這邊的情況,一個個瞪大眼睛。
“快,我們也撈。”
“但我們沒有帶深網呀!”
他們這次出來,主要就是衝著鰩魚來的。
附近的鰩魚不少,從海麵就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影子,全都是荷葉大小的。想來,這片海域的微生物不少,才會讓那麽多的鰩魚匯集。
時不時,還能看到鰩魚“飛”出海麵,在海麵的上空翱翔了十多二十米遠。
鰩魚具有一定食用價值,肉質細嫩,味鮮美,肉多骨少,一般適宜於紅燒、燜、炸、燴等烹調方法。
它們的價格比較親民,有些地方甚至幾塊錢就能買到。
當然了,鰩魚其實品種也多,有些品種還是挺貴的。
“華哥,要下網嗎?”船員問道。
這麽一來,有可能會跟棒子起衝突。
世界上一切的衝突,都來源於資源的爭奪。在大海上,漁船之間的衝撞,往往都是魚資源的搶奪。
張耀華點頭:“下網,但我們放深一點。”
他看中的,自然不是這裏的鰩魚,而是位於更深的海貨。
通知了其他船,大家開始動起來,沒太把棒子那兩艘漁船放在眼裏。
麵對棒子還需要慫?
再說了,論人多勢眾,也是棒子怕他們才對。前不久,菲傭都沉了海,棒子要是挑釁,他們不介意送棒子下去喂鯊魚。
在這公海上,各國法律形同虛設,死幾個人根本不算什麽。
不遠處的兩艘漁船上,棒子們自然也注意到那幾艘中國漁船。噸位比他們的大,數量也多,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當他們發現,中國的漁船投深網的時候,更是笑出聲來。
這些中國佬,會不會捕魚?
怕不是新手吧?
不過這樣也好,沒有跟他們搶奪這裏的鰩魚。
鰩魚雖然價格不高,但在他們國家很受歡迎,甚至是他們全羅道的頂級食材。
通常來說,鰩魚在他們國家是用來做發酵魚的。
每個國家似乎都會有一兩道難聞的菜,自己國家的人很喜歡,外國人難以接受。
像中國的臭豆腐、小日子的納豆、瑞典的鯡魚罐頭,南韓也有他們的“特色美食”,那就是用鰩魚做的發酵魚。
我們知道,鰩魚跟鯊魚是近親,沒有腎髒和膀胱,所以隻能通過皮膚來排毒,因此造成其表層有大量的尿酸,這也是主要的臭味來源。
正是這種特性,全世界食用鰩魚的方法大多都是趁著新鮮趕快吃,可以避免因為發酵而導致的大量臭味。
然而,棒子卻獨行其道,非要把鰩魚放到冷庫裏讓其自然發酵,當鰩魚開始發酵時,它皮膚裏的尿素轉化為氨,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後,大量的“香味”就散發出來,才開始食用。
而且是當這股味道達到頂峰時,棒子才把它拿出來了,切片,生吃。
據說,現在為了迎合外國遊客的口味,吃法上,他們做出了調整。
通過辛辣的調料,比如辣椒、大蒜、泡菜,配合煮豬肉片和鰩魚片一起吃,以此來掩蓋濃烈的臭味。
我們的臭豆腐是聞著臭,吃起來香。但棒子的發酵鰩魚不一樣,聞起來跟吃起來一個樣,都是那麽臭。
於是乎,雖然是兩個國家的漁船,但暫時相安無恙,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
“大老遠跑公海來撈鰩魚,他們有病吧?”張耀華身邊的夥計吐槽。
“或許,這種鰩魚在人家的國家很貴呢!”旁邊有人猜測。
否則,真的解釋不清。
“這算什麽遠?人家能跑到非洲去進口這種魚。”朱偉光笑道。
對棒子的一些事,他是有所耳聞的。
每年,棒子都會從世界上大量進口鰩魚。
這有點像他們大量從我們山東進口大白菜做泡菜一樣。
“啊!運費能賺迴來嗎?”有人驚訝問道。
“海運的費用不高,而且鰩魚在南韓的價格其實還可以,一斤冷凍的進口價3美元左右。”朱偉光跟大家說道。
折合人民幣,差不多二十塊錢一斤。
這種價格,在他們南韓其實是比較便宜的,他們的物價高,一棵大白菜就能賣到幾十元人民幣。
那些什麽牛肉,更是高得離譜。
所以,總有人說棒子的工資高,一兩萬人民幣的收入在南韓很常見,卻根本不了解他們那邊的物價。
他們連蔬菜水果都吃不起的樣子,算哪門子的發達國家?
前段時間,我們網上有博主拿西瓜喂豬,直接讓很多棒子破大防。
在南韓,香蕉、西瓜等都是高檔水果,哪能隨便揮霍?西瓜皮都要留著吃,更別說喂豬了。
據說,他們朋友間拜訪,上門帶禮物不是帶什麽水果,而是送衛生紙。
此時,棒子那邊的漁船大收獲,撈上來的全都是鰩魚,把他們樂壞了。
而張耀華這邊,同樣開始準備起網。
“來了,來了,都準備好。”
隨著漁網出水,漁網內的海貨終於跟大家見麵。
“臥槽!我沒看錯吧?”
隻見漁網內,全是海蟹,而且個頭極大。
“奇了,怪了,這是溫帶海域呀!怎麽會有帝王蟹?”朱偉光也懵逼。
帝王蟹他不陌生,吃過不少迴了。
帝王蟹又名石蟹或岩蟹,即石蟹科的甲殼類,不是真正的螃蟹,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
比如北太平洋,尤其是白令海峽一帶,靠近南極也有很多,甚至有研究標明,已經到了泛濫,危害海洋環境的地步。
主要是帝王蟹的繁殖能力過於驚人。據說,每年每隻母蟹可產近萬隻成活小蟹。這麽一看,那確實很可怕。
因此,捕撈帝王蟹,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拯救海洋生態平衡。
“不會是因為小日子那啥排海,帝王蟹受不了,南移了吧?”
“不好說!”
實際上,在深海中,海水的溫度都不高,有帝王蟹也不出奇。我們隻是習慣性地認為,帝王蟹通常都是出現在高緯度海域而已。
“管那麽多幹嘛?撈就完事了。”也有人表示。
能賺錢就好,還追究什麽原因?他們又不是科學家。
不遠處的棒子漁船,那些棒子也看到了這邊的情況,一個個瞪大眼睛。
“快,我們也撈。”
“但我們沒有帶深網呀!”
他們這次出來,主要就是衝著鰩魚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