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
張耀華又給每一位成員送上一個紅包,一百塊錢的。
本來,前麵已經支付了費用。
但他看這些人表演得那麽賣力,中間的幾個動作,他看了都捏把汗。這種情況下,給個紅包不過分吧?
“多謝老板。”
張耀華擺擺手:“都餓了吧?去飯店那邊,我給你們訂了一桌。”
舞獅隊感動,要是天天遇到這種老板就好了。
他們去了飯店,還特意給飯店舞了幾分鍾。阿信在飯店門口吊著生菜和紅包,讓他們采青。
“林叔,這個村好有錢呀!”一個妹子高興道。
她是隊裏唯一的女子,會打鼓,隊裏有兩個鼓手。
林叔是舞獅隊的領頭人,負責接活等。
他笑道:“那當然,我打聽過了,人家這裏打算開發旅遊的。剛才那老板,出一趟海就能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他們都是外地來的,不了解也正常。
“不知道他的船還要不要人,我……”
林叔瞪了一眼那小子:“咋滴?當著我的麵想跳槽?船員是賺錢,但危險也大,你還真不一定幹得來。”
不是他瞧不起自己的成員。
這群小子,不經常敲打一下不行。
那年輕人訕訕一笑,不說話了。
林叔給他夾了一塊肉:“多吃點,這種魚很貴的,一斤就上百塊。”
傍晚時分,戲班來了。
此時,戲台已經搭建好,就等著他們入駐。
村民都很期待。
上一年,隔壁村請了戲班,他們都是去隔壁村看的。今年終於輪到了他們村,不用摸黑出去了。
大家早早就吃了晚飯,然後帶上瓜子等,拿著凳子去占位置。
戲班的人正在緊鑼密鼓地化妝。
村裏一個小孩子不懂事,鑽到裏麵。戲班的人也不惱,讓那小子坐在旁邊看,見他對化妝感興趣,還給他額頭畫了一個圖案,很好看。
小家夥立即跑出去顯擺,可把其他孩子羨慕壞了。
一個個眼巴巴地探著小腦袋,心思全寫在臉上。
張耀華無語。
見那些小家夥都擠在人家台後的化妝間門口,隻好跟一位年紀稍大的女人說道:“劉姐,要是不忙的話,給他們也畫幾筆。”
那人笑道:“沒問題。”
雇主的合理要求,他們一般都會滿足。
沒辦法!現在粵劇班子也不好混。粵劇表演在大城市沒什麽市場,基本上都是靠這些鄉鎮捧場,才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
在大城市,一般都是請歌星開演唱會之類。一場演唱會就能掙幾百萬,上千萬,自然更加偏向演唱會啦!
因此,他們對這些鄉鎮老百姓很感謝,衣食父母官呀!
張耀華跟那些躁動的小家夥喊道:“都給我排隊。”
頓時,大家都老實了。
隨後不久,表演正式開始,現場已經座無虛席,全村老少幾乎都來了。這就是粵劇等傳統戲劇在農村的牌麵。
一開場就是王炸。
帝女花。
粵劇必不可少的一個經典作品。
本劇背景是明末崇禎六年,國勢積弱多年,崇禎帝雖欲勵精圖治,但因飽受沉重壓力,用人不當,國勢日益衰弱。戲曲講述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的悲情愛情故事。
這些背景,村民自然是不清楚的。
他們熱愛的,是那首歌,誰都能哼上兩句。
在不甚了解的人眼中《帝女花》是一首歌,實際上是一個劇本,有五六場那麽多的,表演完要一點時間。
那首歌則是會在最後唱出來。
一位北方來的遊客聽後,雖然聽不明白,但那音律他是聽得津津有味。
“你別說,還挺好聽,難怪老百姓會喜歡。”他說道。
表演從七點鍾開始,一直到九點多,快十點鍾,兩個多小時。
散場的時候,大家還意猶未盡。一些村民給台上塞了不少東西,什麽大米、方便麵、南瓜呀之類的,算是打賞。
鄉下人的打賞就是這麽接地氣。
戲班的人顯然對這種場麵也是見怪不怪,沒有嫌棄,全戲班的人鞠躬感謝。將村民的那些心意搬上車。
張耀華走過去,同樣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紅包,也是一百元的。
“迴去路上小心,開慢點。”張耀華跟他們說道。
本來張耀華是讓他們住一晚的,村裏也有房間,但他們還是執意要走,那就不挽留了。
“多謝老板,我們會注意的。”
送走戲班的人,張耀華就碰到了村主任。
籃球比賽一直打到晚上。
七點多才結束的。
結果張耀華也聽說了,破天荒地拿了第三名,可把主任他們樂壞了。
參賽的遊客則是累壞。
“別高興那麽早,其他村知道我們請了外援,到時候肯定會鬧。”張耀華說道。
然而,主任根本不在意。
他們也沒有違反規則,那條規則說不準請外援的?
有本事,伱們也請呀!
反正這個第三名,他是絕對不會讓出去的。
下一年還是這麽幹,當然,也會重視本村球員的培養,讓他們有空就多練一練。總是靠外援,也不是辦法。
萬一下一年開始,鎮裏開始填漏洞,不準請外援了呢?
果然,不出張耀華所料。
年初二,消息就被曝光,鎮裏直接打電話來質問村主任。主任也是滾刀肉,重複強調他們村沒有違反規則。
一時間,鎮裏也拿他沒辦法。
這個第三是收不迴去了。他們還得跟其他的球隊解釋,承諾下一年怎麽樣,怎麽樣。
為了感謝那幾位參賽的遊客,村主任還承諾,三年內來他們這旅遊,住宿和吃飯都免費。
遊客同樣開心。
可不僅僅是“免費”的問題,而是他們為這村子帶來了榮耀,他們臉上也有光。尤其是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明顯跟對自己人一樣。
二弟和阿珍準備帶萱萱和張遠航迴娘家。
年初二迴娘家,這估計是全國統一的。
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迴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
這一天,迴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張耀華又給每一位成員送上一個紅包,一百塊錢的。
本來,前麵已經支付了費用。
但他看這些人表演得那麽賣力,中間的幾個動作,他看了都捏把汗。這種情況下,給個紅包不過分吧?
“多謝老板。”
張耀華擺擺手:“都餓了吧?去飯店那邊,我給你們訂了一桌。”
舞獅隊感動,要是天天遇到這種老板就好了。
他們去了飯店,還特意給飯店舞了幾分鍾。阿信在飯店門口吊著生菜和紅包,讓他們采青。
“林叔,這個村好有錢呀!”一個妹子高興道。
她是隊裏唯一的女子,會打鼓,隊裏有兩個鼓手。
林叔是舞獅隊的領頭人,負責接活等。
他笑道:“那當然,我打聽過了,人家這裏打算開發旅遊的。剛才那老板,出一趟海就能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他們都是外地來的,不了解也正常。
“不知道他的船還要不要人,我……”
林叔瞪了一眼那小子:“咋滴?當著我的麵想跳槽?船員是賺錢,但危險也大,你還真不一定幹得來。”
不是他瞧不起自己的成員。
這群小子,不經常敲打一下不行。
那年輕人訕訕一笑,不說話了。
林叔給他夾了一塊肉:“多吃點,這種魚很貴的,一斤就上百塊。”
傍晚時分,戲班來了。
此時,戲台已經搭建好,就等著他們入駐。
村民都很期待。
上一年,隔壁村請了戲班,他們都是去隔壁村看的。今年終於輪到了他們村,不用摸黑出去了。
大家早早就吃了晚飯,然後帶上瓜子等,拿著凳子去占位置。
戲班的人正在緊鑼密鼓地化妝。
村裏一個小孩子不懂事,鑽到裏麵。戲班的人也不惱,讓那小子坐在旁邊看,見他對化妝感興趣,還給他額頭畫了一個圖案,很好看。
小家夥立即跑出去顯擺,可把其他孩子羨慕壞了。
一個個眼巴巴地探著小腦袋,心思全寫在臉上。
張耀華無語。
見那些小家夥都擠在人家台後的化妝間門口,隻好跟一位年紀稍大的女人說道:“劉姐,要是不忙的話,給他們也畫幾筆。”
那人笑道:“沒問題。”
雇主的合理要求,他們一般都會滿足。
沒辦法!現在粵劇班子也不好混。粵劇表演在大城市沒什麽市場,基本上都是靠這些鄉鎮捧場,才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
在大城市,一般都是請歌星開演唱會之類。一場演唱會就能掙幾百萬,上千萬,自然更加偏向演唱會啦!
因此,他們對這些鄉鎮老百姓很感謝,衣食父母官呀!
張耀華跟那些躁動的小家夥喊道:“都給我排隊。”
頓時,大家都老實了。
隨後不久,表演正式開始,現場已經座無虛席,全村老少幾乎都來了。這就是粵劇等傳統戲劇在農村的牌麵。
一開場就是王炸。
帝女花。
粵劇必不可少的一個經典作品。
本劇背景是明末崇禎六年,國勢積弱多年,崇禎帝雖欲勵精圖治,但因飽受沉重壓力,用人不當,國勢日益衰弱。戲曲講述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的悲情愛情故事。
這些背景,村民自然是不清楚的。
他們熱愛的,是那首歌,誰都能哼上兩句。
在不甚了解的人眼中《帝女花》是一首歌,實際上是一個劇本,有五六場那麽多的,表演完要一點時間。
那首歌則是會在最後唱出來。
一位北方來的遊客聽後,雖然聽不明白,但那音律他是聽得津津有味。
“你別說,還挺好聽,難怪老百姓會喜歡。”他說道。
表演從七點鍾開始,一直到九點多,快十點鍾,兩個多小時。
散場的時候,大家還意猶未盡。一些村民給台上塞了不少東西,什麽大米、方便麵、南瓜呀之類的,算是打賞。
鄉下人的打賞就是這麽接地氣。
戲班的人顯然對這種場麵也是見怪不怪,沒有嫌棄,全戲班的人鞠躬感謝。將村民的那些心意搬上車。
張耀華走過去,同樣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紅包,也是一百元的。
“迴去路上小心,開慢點。”張耀華跟他們說道。
本來張耀華是讓他們住一晚的,村裏也有房間,但他們還是執意要走,那就不挽留了。
“多謝老板,我們會注意的。”
送走戲班的人,張耀華就碰到了村主任。
籃球比賽一直打到晚上。
七點多才結束的。
結果張耀華也聽說了,破天荒地拿了第三名,可把主任他們樂壞了。
參賽的遊客則是累壞。
“別高興那麽早,其他村知道我們請了外援,到時候肯定會鬧。”張耀華說道。
然而,主任根本不在意。
他們也沒有違反規則,那條規則說不準請外援的?
有本事,伱們也請呀!
反正這個第三名,他是絕對不會讓出去的。
下一年還是這麽幹,當然,也會重視本村球員的培養,讓他們有空就多練一練。總是靠外援,也不是辦法。
萬一下一年開始,鎮裏開始填漏洞,不準請外援了呢?
果然,不出張耀華所料。
年初二,消息就被曝光,鎮裏直接打電話來質問村主任。主任也是滾刀肉,重複強調他們村沒有違反規則。
一時間,鎮裏也拿他沒辦法。
這個第三是收不迴去了。他們還得跟其他的球隊解釋,承諾下一年怎麽樣,怎麽樣。
為了感謝那幾位參賽的遊客,村主任還承諾,三年內來他們這旅遊,住宿和吃飯都免費。
遊客同樣開心。
可不僅僅是“免費”的問題,而是他們為這村子帶來了榮耀,他們臉上也有光。尤其是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明顯跟對自己人一樣。
二弟和阿珍準備帶萱萱和張遠航迴娘家。
年初二迴娘家,這估計是全國統一的。
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迴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
這一天,迴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