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華也親自去島上看了下,見他們將建築材料堆在裏麵,才放下心來。
既然要建設,要修路,就免不了挖。三台挖掘機已經送到島上,但他們不敢亂挖,甚至不敢開挖機亂逛,壓壞了一些植被,都夠他們喝一壺的。
昨天的規劃會議,就講得一清二楚,要盡可能保留島上的植被不被破壞。
當然了,動工儀式都還沒開始,工人們也不敢胡亂施工。
“師傅,抽煙沒問題,但煙頭不要隨便丟呀!”張耀華看到正在抽煙的挖機師傅,於是上去提醒一句。
為了美化金雞島,村主任之前就組織村裏的人手,對整座島嶼的垃圾進行了清理。這裏雖然少人來,但即便是無人島,海洋也會帶來垃圾。
現在很多所謂的荒島,其實已經是垃圾島,全是各種海洋垃圾。
遊客來玩,他們都很注意環保,不會在這美麗的島嶼留下生活垃圾。這屆遊客的素質是越來越高了。
挖機師傅連忙點頭,知道這位主就是甲方爸爸,哪敢得罪呀?
“明白,明白!煙頭我們一會帶走。”
“多謝理解,今晚我請大家吃飯喝酒。”
挖機師傅頓時大喜:“那就多謝張老板了。”
一個負責人跑過來,當即跟張耀華保證,一定會管束好這些人,不會在島上抽煙。
張耀華擺擺手,笑道:“沒那麽嚴重,抽煙沒問題,記得將煙頭帶走就行。不必要太苛刻工人,大家都不容易,你可別針對他們。”
那負責人鬆了口氣,感覺這位甲方爸爸還挺好說話。
等張耀華走遠,他才轉身跟工人嚴肅說:“都記住啦!別在這裏亂丟垃圾,一個煙頭也必須給我撿走,要讓我發現,罰款。”
“王工頭,放心吧!就憑剛才張老板的話,我們也肯定遵守紀律。”
“就是呀!”
剛才人家還幫他們說話呢!
張耀華朝那些遊客走去。
“好玩嗎?”
隻見那幾個遊客正在清理藤壺,他真是服了這些遊客。似乎來金雞島清理藤壺,已經成為了遊客必玩的項目之一。
這就很離譜。
他們這種行為,村裏的不少人無法理解,私下討論,現在的城裏人怎麽這麽怪異?
“挺好玩的,看,這是我今天弄下來的藤壺。島主,你說這藤壺能吃嗎?我聽說,藤壺的味道很好的。”其中一位遊客還展示了他的勞動成果。
張耀華點頭:“大部分藤壺都可以吃,那些附著在船上的,可能吸收了油漆等,就最好別吃,這種沒問題。”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人民都把藤壺當成貝類,最後發現是甲殼動物。
我們看到的大多數藤壺都是附著在其他生物身上的,所以我們會有藤壺不動的印象。其實藤壺在長成之前,幼體要經曆三個階段:浮遊期、無節幼體和腺樣體。
破殼後,藤壺通常會隨著水流四處奔跑,這是它的浮遊階段。藤壺經過一點生長後變成無節幼體,在這個階段每個藤壺通常持續2-3周。
發育完全的藤壺會進入腺樣體階段。
在這個階段,藤壺需要找到適合自己附著的地方。
選好自己的“坐騎”後,藤壺就可以用小觸手移動了。找到合適的位置後,它們開始分泌膠體腺體,以避免它們附著的生物運動導致它們脫落的情況。
不得不說,這玩意對其他海洋生物就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尤其是海龜、灰鯨等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是藤壺重點“照顧”的對象。
比如灰鯨。
灰鯨是一種大型海洋生物,為藤壺提供了大量的寄生環境。此外,灰鯨的遊速較慢,每小時隻有7公裏左右,是藤壺的有利宿主。
藤壺通常會選擇比較柔軟的地方附著,例如動物的鼻孔,嘴唇,甚至生殖器。
雖然藤壺不會像其他寄生蟲一樣從宿主身上搶奪養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越陷越深,附著的地方也會很癢。
而鯨魚不會像人類那樣抓撓。它們隻能日複一日地接受藤壺帶來的瘙癢。
一些鯨魚為了減輕疼痛從水裏跳起來,然後重重地落到水麵,試圖甩掉附著在自己身上的藤壺。
所以,看到鯨魚躍出水麵,並不是它們有什麽習慣,而是想要弄掉身上的藤壺而已。
“怎麽吃?”有人問道。
“跟其他海鮮一樣做法就可以,蒸煮都行,味道還可以,你們不妨試試。”張耀華跟他們說道。
他也吃過這些藤壺,沒有說假話。
張耀華看到其中一位遊客的“收獲”裏,還有些海雞爪,也就是之前他賣過的鵝頸藤壺,還有人叫它狗爪螺。
“兄弟,伱這種是狗爪螺,還挺貴的,上千塊一斤呢!”
那人驚喜不已。
“哎喲!那得嚐嚐,早有耳聞了。那邊礁石還有,我再去搞一點。”
張耀華提醒:“注意安全呀!礁石那邊還是有危險的。”
不過今天沒什麽浪,張耀華也就不攔著大家,給大家掃興。
其他人一聽,也往那邊去。
海龜身上的藤壺,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再這麽下去,以後那些礁石的藤壺都有可能被他們逐一清理幹淨。
這哪是遊客呀?
分明是清潔工。
還是免費的。
哦!搞錯了,是付費的。
“島主,這是什麽螺?我剛撿到的,能吃嗎?”
不知何時起,遊客們都開始叫他島主。
而且這些人不愧是咱中國人,發現什麽東西,第一反應竟然是能不能吃。
“吃”永遠都排在我們國人心目中的第一。
沒有什麽比“吃”更重要了。
民以食為天!
這句話可不是憑空捏造的。
張耀華瞄了眼,是一隻琴螺。
“這是豎琴螺,可以吃的,不防多找幾個。”
豎琴螺因外形豔麗、花紋優美、色調明亮而備受青睞,也可食用,我國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它的殼麵肉色、有光澤,體螺層有較規則的白色和棕褐色波狀花紋,殼口大,內唇及殼軸外側棕褐色,口蓋退化或缺乏。
這個殼漂亮,本身也可以當成工藝品。
(本章完)
既然要建設,要修路,就免不了挖。三台挖掘機已經送到島上,但他們不敢亂挖,甚至不敢開挖機亂逛,壓壞了一些植被,都夠他們喝一壺的。
昨天的規劃會議,就講得一清二楚,要盡可能保留島上的植被不被破壞。
當然了,動工儀式都還沒開始,工人們也不敢胡亂施工。
“師傅,抽煙沒問題,但煙頭不要隨便丟呀!”張耀華看到正在抽煙的挖機師傅,於是上去提醒一句。
為了美化金雞島,村主任之前就組織村裏的人手,對整座島嶼的垃圾進行了清理。這裏雖然少人來,但即便是無人島,海洋也會帶來垃圾。
現在很多所謂的荒島,其實已經是垃圾島,全是各種海洋垃圾。
遊客來玩,他們都很注意環保,不會在這美麗的島嶼留下生活垃圾。這屆遊客的素質是越來越高了。
挖機師傅連忙點頭,知道這位主就是甲方爸爸,哪敢得罪呀?
“明白,明白!煙頭我們一會帶走。”
“多謝理解,今晚我請大家吃飯喝酒。”
挖機師傅頓時大喜:“那就多謝張老板了。”
一個負責人跑過來,當即跟張耀華保證,一定會管束好這些人,不會在島上抽煙。
張耀華擺擺手,笑道:“沒那麽嚴重,抽煙沒問題,記得將煙頭帶走就行。不必要太苛刻工人,大家都不容易,你可別針對他們。”
那負責人鬆了口氣,感覺這位甲方爸爸還挺好說話。
等張耀華走遠,他才轉身跟工人嚴肅說:“都記住啦!別在這裏亂丟垃圾,一個煙頭也必須給我撿走,要讓我發現,罰款。”
“王工頭,放心吧!就憑剛才張老板的話,我們也肯定遵守紀律。”
“就是呀!”
剛才人家還幫他們說話呢!
張耀華朝那些遊客走去。
“好玩嗎?”
隻見那幾個遊客正在清理藤壺,他真是服了這些遊客。似乎來金雞島清理藤壺,已經成為了遊客必玩的項目之一。
這就很離譜。
他們這種行為,村裏的不少人無法理解,私下討論,現在的城裏人怎麽這麽怪異?
“挺好玩的,看,這是我今天弄下來的藤壺。島主,你說這藤壺能吃嗎?我聽說,藤壺的味道很好的。”其中一位遊客還展示了他的勞動成果。
張耀華點頭:“大部分藤壺都可以吃,那些附著在船上的,可能吸收了油漆等,就最好別吃,這種沒問題。”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人民都把藤壺當成貝類,最後發現是甲殼動物。
我們看到的大多數藤壺都是附著在其他生物身上的,所以我們會有藤壺不動的印象。其實藤壺在長成之前,幼體要經曆三個階段:浮遊期、無節幼體和腺樣體。
破殼後,藤壺通常會隨著水流四處奔跑,這是它的浮遊階段。藤壺經過一點生長後變成無節幼體,在這個階段每個藤壺通常持續2-3周。
發育完全的藤壺會進入腺樣體階段。
在這個階段,藤壺需要找到適合自己附著的地方。
選好自己的“坐騎”後,藤壺就可以用小觸手移動了。找到合適的位置後,它們開始分泌膠體腺體,以避免它們附著的生物運動導致它們脫落的情況。
不得不說,這玩意對其他海洋生物就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尤其是海龜、灰鯨等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是藤壺重點“照顧”的對象。
比如灰鯨。
灰鯨是一種大型海洋生物,為藤壺提供了大量的寄生環境。此外,灰鯨的遊速較慢,每小時隻有7公裏左右,是藤壺的有利宿主。
藤壺通常會選擇比較柔軟的地方附著,例如動物的鼻孔,嘴唇,甚至生殖器。
雖然藤壺不會像其他寄生蟲一樣從宿主身上搶奪養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越陷越深,附著的地方也會很癢。
而鯨魚不會像人類那樣抓撓。它們隻能日複一日地接受藤壺帶來的瘙癢。
一些鯨魚為了減輕疼痛從水裏跳起來,然後重重地落到水麵,試圖甩掉附著在自己身上的藤壺。
所以,看到鯨魚躍出水麵,並不是它們有什麽習慣,而是想要弄掉身上的藤壺而已。
“怎麽吃?”有人問道。
“跟其他海鮮一樣做法就可以,蒸煮都行,味道還可以,你們不妨試試。”張耀華跟他們說道。
他也吃過這些藤壺,沒有說假話。
張耀華看到其中一位遊客的“收獲”裏,還有些海雞爪,也就是之前他賣過的鵝頸藤壺,還有人叫它狗爪螺。
“兄弟,伱這種是狗爪螺,還挺貴的,上千塊一斤呢!”
那人驚喜不已。
“哎喲!那得嚐嚐,早有耳聞了。那邊礁石還有,我再去搞一點。”
張耀華提醒:“注意安全呀!礁石那邊還是有危險的。”
不過今天沒什麽浪,張耀華也就不攔著大家,給大家掃興。
其他人一聽,也往那邊去。
海龜身上的藤壺,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再這麽下去,以後那些礁石的藤壺都有可能被他們逐一清理幹淨。
這哪是遊客呀?
分明是清潔工。
還是免費的。
哦!搞錯了,是付費的。
“島主,這是什麽螺?我剛撿到的,能吃嗎?”
不知何時起,遊客們都開始叫他島主。
而且這些人不愧是咱中國人,發現什麽東西,第一反應竟然是能不能吃。
“吃”永遠都排在我們國人心目中的第一。
沒有什麽比“吃”更重要了。
民以食為天!
這句話可不是憑空捏造的。
張耀華瞄了眼,是一隻琴螺。
“這是豎琴螺,可以吃的,不防多找幾個。”
豎琴螺因外形豔麗、花紋優美、色調明亮而備受青睞,也可食用,我國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它的殼麵肉色、有光澤,體螺層有較規則的白色和棕褐色波狀花紋,殼口大,內唇及殼軸外側棕褐色,口蓋退化或缺乏。
這個殼漂亮,本身也可以當成工藝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