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時不時給大家講解知識,也不太悶,加上強子等人插科打諢,直播間的人氣還在漲,在線觀看人數在增加。
其中,不少人是衝著張耀華他們來的。
經過昨晚的事,他們差不多是網絡名人了。
一晚上的發酵,那件事的熱度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更高了。大家都在關注,後續張耀華他們的動作,是否真的會起訴那兩個女生。
暫時來看,那兩個女的已經挺慘了。
被學校開除,而且鬧得人盡皆知,以後別想找工作。
不說整個人生都廢了,但也廢得差不多。
“張哥,你們沒想過注冊個賬號嗎?現在人氣很高。”範慧雅提醒道。
如果是別人,肯定趁機注冊賬號,瘋狂攬粉,然後直播賣貨等,先賺一筆再說。
張耀華搖頭:“我們沒打算用這人氣賺錢,麻煩!懶得弄。”
此話一出,直播間的觀眾不由佩服。
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忍住利用熱度和人氣賺錢的?
細數一下,就沒有幾個。比如普法的“張三”老師,人家之所以還活躍在網絡上,主要還是幹普法工作,不涉及賺錢等問題。
“牛呀!賺錢嫌麻煩。”
“話說,他們幹什麽工作的呀?”
……
範慧雅給大家解答:“張哥他們是做出海捕撈的。”
阿輝點頭:“我們有自己的漁船。”
看到直播間有人質疑出海捕撈,強子第一個不服。
“華哥他們的漁船可不是小船,幾百萬,上千萬的漁船,一次出海賺個幾百萬都是小意思。”
大家一聽,隻感覺吹牛逼。
出海捕撈真那麽賺錢,漁民早就富得流油了呀!
或許有漁民好運,出海一趟,一夜暴富的。但那總歸隻是極少部分,大多數漁民是混個溫飽而已。
不過,聽到強子曝光,張耀華有一千幾百萬的漁船,眾人還是大吃一驚。
擁有那麽大的漁船,確實不是窮人,或許還真看不上直播帶貨。
“怎麽?還不信?我們上次出海,撈了半船金槍魚,賣了兩千多萬,我一個船工的獎金就超十萬。”
“……”
“我靠!真的假的?”
“如果真是金槍魚,一兩千萬不算多。幹捕撈的,就是這樣,容易一夜暴富,我見過有漁民撈到一網大黃魚,賺近千萬的。”
緊接著,強子還曬出自己拍下的照片。
刹那間,直播間滿屏的“臥槽”和“666”。
還有人質疑獎金。
強子立即曬出自己的獎金到賬信息。
“大佬,你家漁船還缺船工嗎?我有的是力氣。”
“我有五年的出海經曆。”
“我……”
一時間,直播間成了應聘場所,大家都自我推薦。
範慧雅長大嘴巴,半天沒迴過神來。最後,眼神複雜地看著張耀華等人:“張哥、陳哥,你們原來是有錢人呀!”
阿輝哭笑不得:“什麽有錢人?阿華是,我可不是。”
強子當場打他臉:“輝哥,伱也是呀!另外一艘船,你有份的,上次分到一百多萬了吧?”
他繼續曝光。
大家才知道,原來張耀華就獨占一艘漁船,加上很快就要入手的千萬級別的漁船,說是魚老大也不為過。
張耀華笑道:“出海很辛苦的,我們賺的都是辛苦錢。”
直播間瞬間成了吐槽大會。
媽的!
這也算辛苦錢?
誰的辛苦錢一兩千萬的呀?
“這種辛苦錢,能讓我也賺點嗎?拜托!”“我笑了,辛苦錢。”
“說話能否考慮一下我們的感受?”
張耀華:“你們就聽他說好的,根本不知道我們遇到的兇險,差點迴不來。”
強子這才跟大家講述上次出海遇到的危險,尤其是差點被外國的警船追上,一旦被扣押,不僅漁獲沒有了,甚至還得倒貼一筆贖金,甚至丟小命。
這些年來,外國扣押我們漁船的事時有發生,什麽越界捕撈都是借口。
眾人這才冷靜下來。
“雖然有風險,但比起利潤,我願意冒險。”
“是呀!冒一次險,車子就到位了。幹個一年半載,直接退休養老。”
……
張耀華他們在跟直播間的觀眾吹牛打屁,唯獨唐老不受影響,還自顧自地尋寶。
呐!人家這就叫專業。
張耀華也停止跟直播間的人交流,因為青牛硯就在前麵,指示箭頭指向一個攤位上的舊盒子。
“老板,那盒子拿給我看看。”張耀華開口。
直播間的人直唿,有人要交學費了。
“紫檀木做的,你們要的話,五萬。”攤主將盒子捧起給張耀華。
“紫檀也不值五萬吧?”阿輝。
攤主:“裏麵還有一本古籍呢!”
“哦?”這迴,唐老也來了點興致。
古籍善本,還是有些很值錢的。尤其是宋代的,號稱一頁宋版一兩黃金。
大家都知道,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發明於宋朝。也正是有了活字印刷術,書籍才得以推廣。
唐朝也有印刷,但那是雕版印刷,成本極高。
能流傳至今的,唐朝的極其稀少,每一頁都是稀世之寶。
宋代的也不多,而且因為印刷精良,宋版很貴,論頁算錢的。
嚴格來說,宋元兩朝的印刷品技術很高,此外存世量極少,因此,自明朝中後期以來,這類善本就成為收藏家爭取收藏的珍品。
打開盒子,裏麵確實躺著一本古書。
張耀華拿出來,給唐老:“唐老,您掌掌眼。”
“什麽年代的?”強子好奇問道。
“應該是清末的。”唐老將那本老書放迴去,失去了興趣。
“不值錢嗎?”
攤主急了:“小夥子,怎麽說話的呢!清末的也是古董,怎麽不值錢?”
唐老笑道:“清末的看情況吧!不能說完全不值錢,但多數不太值錢,幾千元的居多。這一本是當時的小說讀本,大量印刷的,存世量可不小。”
張耀華看向攤主:“老板,給個實誠價吧!別多少萬了。”
“那五千?最低價了。”
張耀華也不再討價還價:“行,加盒子一起的呀!”
“放心,就是加盒子的。”
攤主樂了。
那盒子看上去是紫色,但其實不是什麽紫檀。
直播間的觀眾又調侃,攤主含淚賺四千八等等。
張耀華走遠後,笑道:“就不準我好運撿個漏呀?”
強子也說:“就是呀!華哥的運氣一直很爆棚。”
隻是,這種話隻有阿輝能理解,其他人當笑話。
就在他們繼續調侃時,張耀華從盒子下扣起來一塊板子。
所有聲音戛然而止。
唐老都瞪大眼睛。
其中,不少人是衝著張耀華他們來的。
經過昨晚的事,他們差不多是網絡名人了。
一晚上的發酵,那件事的熱度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更高了。大家都在關注,後續張耀華他們的動作,是否真的會起訴那兩個女生。
暫時來看,那兩個女的已經挺慘了。
被學校開除,而且鬧得人盡皆知,以後別想找工作。
不說整個人生都廢了,但也廢得差不多。
“張哥,你們沒想過注冊個賬號嗎?現在人氣很高。”範慧雅提醒道。
如果是別人,肯定趁機注冊賬號,瘋狂攬粉,然後直播賣貨等,先賺一筆再說。
張耀華搖頭:“我們沒打算用這人氣賺錢,麻煩!懶得弄。”
此話一出,直播間的觀眾不由佩服。
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忍住利用熱度和人氣賺錢的?
細數一下,就沒有幾個。比如普法的“張三”老師,人家之所以還活躍在網絡上,主要還是幹普法工作,不涉及賺錢等問題。
“牛呀!賺錢嫌麻煩。”
“話說,他們幹什麽工作的呀?”
……
範慧雅給大家解答:“張哥他們是做出海捕撈的。”
阿輝點頭:“我們有自己的漁船。”
看到直播間有人質疑出海捕撈,強子第一個不服。
“華哥他們的漁船可不是小船,幾百萬,上千萬的漁船,一次出海賺個幾百萬都是小意思。”
大家一聽,隻感覺吹牛逼。
出海捕撈真那麽賺錢,漁民早就富得流油了呀!
或許有漁民好運,出海一趟,一夜暴富的。但那總歸隻是極少部分,大多數漁民是混個溫飽而已。
不過,聽到強子曝光,張耀華有一千幾百萬的漁船,眾人還是大吃一驚。
擁有那麽大的漁船,確實不是窮人,或許還真看不上直播帶貨。
“怎麽?還不信?我們上次出海,撈了半船金槍魚,賣了兩千多萬,我一個船工的獎金就超十萬。”
“……”
“我靠!真的假的?”
“如果真是金槍魚,一兩千萬不算多。幹捕撈的,就是這樣,容易一夜暴富,我見過有漁民撈到一網大黃魚,賺近千萬的。”
緊接著,強子還曬出自己拍下的照片。
刹那間,直播間滿屏的“臥槽”和“666”。
還有人質疑獎金。
強子立即曬出自己的獎金到賬信息。
“大佬,你家漁船還缺船工嗎?我有的是力氣。”
“我有五年的出海經曆。”
“我……”
一時間,直播間成了應聘場所,大家都自我推薦。
範慧雅長大嘴巴,半天沒迴過神來。最後,眼神複雜地看著張耀華等人:“張哥、陳哥,你們原來是有錢人呀!”
阿輝哭笑不得:“什麽有錢人?阿華是,我可不是。”
強子當場打他臉:“輝哥,伱也是呀!另外一艘船,你有份的,上次分到一百多萬了吧?”
他繼續曝光。
大家才知道,原來張耀華就獨占一艘漁船,加上很快就要入手的千萬級別的漁船,說是魚老大也不為過。
張耀華笑道:“出海很辛苦的,我們賺的都是辛苦錢。”
直播間瞬間成了吐槽大會。
媽的!
這也算辛苦錢?
誰的辛苦錢一兩千萬的呀?
“這種辛苦錢,能讓我也賺點嗎?拜托!”“我笑了,辛苦錢。”
“說話能否考慮一下我們的感受?”
張耀華:“你們就聽他說好的,根本不知道我們遇到的兇險,差點迴不來。”
強子這才跟大家講述上次出海遇到的危險,尤其是差點被外國的警船追上,一旦被扣押,不僅漁獲沒有了,甚至還得倒貼一筆贖金,甚至丟小命。
這些年來,外國扣押我們漁船的事時有發生,什麽越界捕撈都是借口。
眾人這才冷靜下來。
“雖然有風險,但比起利潤,我願意冒險。”
“是呀!冒一次險,車子就到位了。幹個一年半載,直接退休養老。”
……
張耀華他們在跟直播間的觀眾吹牛打屁,唯獨唐老不受影響,還自顧自地尋寶。
呐!人家這就叫專業。
張耀華也停止跟直播間的人交流,因為青牛硯就在前麵,指示箭頭指向一個攤位上的舊盒子。
“老板,那盒子拿給我看看。”張耀華開口。
直播間的人直唿,有人要交學費了。
“紫檀木做的,你們要的話,五萬。”攤主將盒子捧起給張耀華。
“紫檀也不值五萬吧?”阿輝。
攤主:“裏麵還有一本古籍呢!”
“哦?”這迴,唐老也來了點興致。
古籍善本,還是有些很值錢的。尤其是宋代的,號稱一頁宋版一兩黃金。
大家都知道,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發明於宋朝。也正是有了活字印刷術,書籍才得以推廣。
唐朝也有印刷,但那是雕版印刷,成本極高。
能流傳至今的,唐朝的極其稀少,每一頁都是稀世之寶。
宋代的也不多,而且因為印刷精良,宋版很貴,論頁算錢的。
嚴格來說,宋元兩朝的印刷品技術很高,此外存世量極少,因此,自明朝中後期以來,這類善本就成為收藏家爭取收藏的珍品。
打開盒子,裏麵確實躺著一本古書。
張耀華拿出來,給唐老:“唐老,您掌掌眼。”
“什麽年代的?”強子好奇問道。
“應該是清末的。”唐老將那本老書放迴去,失去了興趣。
“不值錢嗎?”
攤主急了:“小夥子,怎麽說話的呢!清末的也是古董,怎麽不值錢?”
唐老笑道:“清末的看情況吧!不能說完全不值錢,但多數不太值錢,幾千元的居多。這一本是當時的小說讀本,大量印刷的,存世量可不小。”
張耀華看向攤主:“老板,給個實誠價吧!別多少萬了。”
“那五千?最低價了。”
張耀華也不再討價還價:“行,加盒子一起的呀!”
“放心,就是加盒子的。”
攤主樂了。
那盒子看上去是紫色,但其實不是什麽紫檀。
直播間的觀眾又調侃,攤主含淚賺四千八等等。
張耀華走遠後,笑道:“就不準我好運撿個漏呀?”
強子也說:“就是呀!華哥的運氣一直很爆棚。”
隻是,這種話隻有阿輝能理解,其他人當笑話。
就在他們繼續調侃時,張耀華從盒子下扣起來一塊板子。
所有聲音戛然而止。
唐老都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