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上完反詐課,張耀華迴到家中,就看到大伯公也在。
“大伯公,什麽時候來的?我給您洗個水果。”
大伯公擺擺手:“不吃,來你家說件事。”
“啥事?”
張耀華的阿公也在,他開口:“你的伯公張大茂明天要來,我們商量一下迎接的具體事項。”
也就是張耀華在祖祠認識的那位華僑,之前就說過會來拜訪的。
“明天嗎?”
這麽看來,明天他是不能去其他地方,必須留在村裏了。
“沒錯!接待的場所,就放在我家吧!我家地方大。”大伯公說道。
更重要的是,他家環境更好,不管是吃飯,還是住宿。如果張耀華這邊的別墅建好,那肯定是接到這裏來的。
“我們要做點什麽?”張耀華也不太懂。
其實,他認為不需要太刻意去做什麽。反正他是做不到故意賣慘,尋求別人的捐贈等,感覺沒必要。
“就正常的接待好了,規格高一點。”大伯公表示。
他已經和其他人商量過具體的內容。
人家來拜訪,一方麵是來看望他們這一支族人們的生活水平,認認親;另一方麵是來尋找投資的機會。
前者不必多說,後者跟張耀華有關。
“耀華,你跟他有合作?”大伯公又問。
從電話裏,他聽出點東西來,猜測對方來他們這裏,不單純是為了探訪族人。
張耀華此時也不隱瞞,點頭道:“本來他是想搞個捐贈的,但我跟他說,還不如建個廠、投資個什麽項目,給大家提供就業崗位,雙贏才是最好的。”
大伯公等人聽了張耀華的話,也十分讚同。
“正好,我也掙了點錢,可以參股進去。”張耀華接著說。
“建什麽廠?有說嗎?”
屋內,除了萱萱等小孩子,都豎起耳朵聽,很好奇。
“海產品加工廠。”
在一個地方開辦企業,肯定是要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他們這裏靠海,能拿出手的資源,無疑就是海產品。
作為僑商,張大茂有海外訂單,這非常重要。
“要跟村委說一聲嗎?”張耀華的阿公問道。
要在他們村建廠,就肯定得跟村委打交道的吧?
“先不急,等確認了再說。”大伯公搖頭。
張母將大伯公留下來吃晚飯,主菜是清蒸海鰻,還有鮑魚煲、菜椒炒牛肉、花生燜豬腳、白灼蝦,湯是冬瓜排骨湯。
張耀華慶幸,今晚沒有白切雞。
吃飽之後,張耀華送大伯公迴去,張耀威則是送阿公迴大伯家。
翌日,幾乎全村人都注意到,有大人物來到他們村。差不多整個張姓人都去迎接,誰還看不出來呀?
此事甚至驚動了村主任等村幹部。
“老叔,那是?”村主任來到張耀威的阿公身邊,問道。
老爺子笑道:“我張姓的一位華僑族兄,今天特意來探望我們這些親戚。”
“華僑?”村主任立即捉住了重點。
曾經有一段時間,“華僑”這稱唿,就代表著富豪,很受各地政府的歡迎。畢竟大部分歸國華僑都發達了,而且往往出手大方,對家鄉有感情。
“老叔,一會引薦一下唄!”村主任懇求道。
老爺子豈能不明白這家夥想幹嘛?
“引薦是沒問題,但別亂開口,讓人家為難。”
“那肯定不會,那肯定不會。”村主任連忙應道。
又不熟,第一次見麵,就求人家幹啥、幹啥的,多冒昧呀!他也沒有那麽厚的臉皮。
張大茂一行人有七八人,開著三輛奔馳車進村。下車後,先是跟張耀華的大伯公寒暄一會。大伯公給他介紹村裏張姓人,讓後輩們打招唿。
“上個星期就想來的,但有點別的事耽擱了。”
大伯公笑道:“族兄,今天來得好。上周來的話,耀華不在家,出海捕魚了。”
“是嗎?那挺巧的。耀華,收獲怎麽樣?”張大茂饒有興致地問道。
他小時候也跟著父親出過海,說起來,他家就是靠著賣魚發家致富的。不過,現在他們家族企業,海產方麵的占比很低。
“還行。”張耀華跟在旁邊,謙虛道。
大伯公卻道:“什麽還行呀!這趟賣了兩三百萬,賺大了。族兄,耀華的運氣是我見過最好的。”
隨後,他把最近張耀華出海的收獲簡單講述。
然而,他也不過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走,去我家。”
張大茂搖頭:“先轉一轉吧!”
經過村主任的時候,張耀華注意了自己阿公的使眼色,很快知道了他的意圖,便介紹道:“伯公,這位是我們村的主任。”
“張老先生,您好!歡迎來到我們村。”村主任立即問好。
張大茂微笑:“伱好!接下來的一兩天,打擾了。”
“老先生哪裏話,希望老先生能玩得開心。”
相互說了幾句客套話,張耀華等一行人圍繞村子漫步。
“耀華,我來的路上觀察過,進村的道路不行呀!這要是建廠,起碼也要將鄉道改成兩車道才行。”一邊走,張大茂一邊跟張耀華討論。
張耀華不否認,點頭道:“是不怎麽好,這水泥路是十多年前鋪的,有些路段已經損壞,確實應該重修、拓寬。”
尾隨而來的村幹部麵麵相覷,然後大為驚喜。
建廠?
還有這種好事?怎麽不跟他們商量一下呀?
“阿華,你們要在村裏建廠?”主任趕緊問道,滿臉期待。
張耀華:“我伯公他想幫幫我們這些族人,計劃建個海產品加工廠,我打算也參一股。主任,我們這道路拓寬,政府能出資嗎?”
得到了確定的信息後,村主任腦子飛快運轉。
按照張耀華話中的意思,建廠後,主要是招聘村裏的張姓人。可不管怎樣,廠也是建在他們村,對他們村的發展有好處。
他從未想過,他們村也能吸引到投資。
這可不容錯過呀!
他沉吟了片刻,說道:“我先跟鎮政府打探一下,應該能申請到一筆資金支持,但具體有多少就不能保證。”
畢竟他們鎮的財政也不富裕。
(本章完)
“大伯公,什麽時候來的?我給您洗個水果。”
大伯公擺擺手:“不吃,來你家說件事。”
“啥事?”
張耀華的阿公也在,他開口:“你的伯公張大茂明天要來,我們商量一下迎接的具體事項。”
也就是張耀華在祖祠認識的那位華僑,之前就說過會來拜訪的。
“明天嗎?”
這麽看來,明天他是不能去其他地方,必須留在村裏了。
“沒錯!接待的場所,就放在我家吧!我家地方大。”大伯公說道。
更重要的是,他家環境更好,不管是吃飯,還是住宿。如果張耀華這邊的別墅建好,那肯定是接到這裏來的。
“我們要做點什麽?”張耀華也不太懂。
其實,他認為不需要太刻意去做什麽。反正他是做不到故意賣慘,尋求別人的捐贈等,感覺沒必要。
“就正常的接待好了,規格高一點。”大伯公表示。
他已經和其他人商量過具體的內容。
人家來拜訪,一方麵是來看望他們這一支族人們的生活水平,認認親;另一方麵是來尋找投資的機會。
前者不必多說,後者跟張耀華有關。
“耀華,你跟他有合作?”大伯公又問。
從電話裏,他聽出點東西來,猜測對方來他們這裏,不單純是為了探訪族人。
張耀華此時也不隱瞞,點頭道:“本來他是想搞個捐贈的,但我跟他說,還不如建個廠、投資個什麽項目,給大家提供就業崗位,雙贏才是最好的。”
大伯公等人聽了張耀華的話,也十分讚同。
“正好,我也掙了點錢,可以參股進去。”張耀華接著說。
“建什麽廠?有說嗎?”
屋內,除了萱萱等小孩子,都豎起耳朵聽,很好奇。
“海產品加工廠。”
在一個地方開辦企業,肯定是要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他們這裏靠海,能拿出手的資源,無疑就是海產品。
作為僑商,張大茂有海外訂單,這非常重要。
“要跟村委說一聲嗎?”張耀華的阿公問道。
要在他們村建廠,就肯定得跟村委打交道的吧?
“先不急,等確認了再說。”大伯公搖頭。
張母將大伯公留下來吃晚飯,主菜是清蒸海鰻,還有鮑魚煲、菜椒炒牛肉、花生燜豬腳、白灼蝦,湯是冬瓜排骨湯。
張耀華慶幸,今晚沒有白切雞。
吃飽之後,張耀華送大伯公迴去,張耀威則是送阿公迴大伯家。
翌日,幾乎全村人都注意到,有大人物來到他們村。差不多整個張姓人都去迎接,誰還看不出來呀?
此事甚至驚動了村主任等村幹部。
“老叔,那是?”村主任來到張耀威的阿公身邊,問道。
老爺子笑道:“我張姓的一位華僑族兄,今天特意來探望我們這些親戚。”
“華僑?”村主任立即捉住了重點。
曾經有一段時間,“華僑”這稱唿,就代表著富豪,很受各地政府的歡迎。畢竟大部分歸國華僑都發達了,而且往往出手大方,對家鄉有感情。
“老叔,一會引薦一下唄!”村主任懇求道。
老爺子豈能不明白這家夥想幹嘛?
“引薦是沒問題,但別亂開口,讓人家為難。”
“那肯定不會,那肯定不會。”村主任連忙應道。
又不熟,第一次見麵,就求人家幹啥、幹啥的,多冒昧呀!他也沒有那麽厚的臉皮。
張大茂一行人有七八人,開著三輛奔馳車進村。下車後,先是跟張耀華的大伯公寒暄一會。大伯公給他介紹村裏張姓人,讓後輩們打招唿。
“上個星期就想來的,但有點別的事耽擱了。”
大伯公笑道:“族兄,今天來得好。上周來的話,耀華不在家,出海捕魚了。”
“是嗎?那挺巧的。耀華,收獲怎麽樣?”張大茂饒有興致地問道。
他小時候也跟著父親出過海,說起來,他家就是靠著賣魚發家致富的。不過,現在他們家族企業,海產方麵的占比很低。
“還行。”張耀華跟在旁邊,謙虛道。
大伯公卻道:“什麽還行呀!這趟賣了兩三百萬,賺大了。族兄,耀華的運氣是我見過最好的。”
隨後,他把最近張耀華出海的收獲簡單講述。
然而,他也不過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走,去我家。”
張大茂搖頭:“先轉一轉吧!”
經過村主任的時候,張耀華注意了自己阿公的使眼色,很快知道了他的意圖,便介紹道:“伯公,這位是我們村的主任。”
“張老先生,您好!歡迎來到我們村。”村主任立即問好。
張大茂微笑:“伱好!接下來的一兩天,打擾了。”
“老先生哪裏話,希望老先生能玩得開心。”
相互說了幾句客套話,張耀華等一行人圍繞村子漫步。
“耀華,我來的路上觀察過,進村的道路不行呀!這要是建廠,起碼也要將鄉道改成兩車道才行。”一邊走,張大茂一邊跟張耀華討論。
張耀華不否認,點頭道:“是不怎麽好,這水泥路是十多年前鋪的,有些路段已經損壞,確實應該重修、拓寬。”
尾隨而來的村幹部麵麵相覷,然後大為驚喜。
建廠?
還有這種好事?怎麽不跟他們商量一下呀?
“阿華,你們要在村裏建廠?”主任趕緊問道,滿臉期待。
張耀華:“我伯公他想幫幫我們這些族人,計劃建個海產品加工廠,我打算也參一股。主任,我們這道路拓寬,政府能出資嗎?”
得到了確定的信息後,村主任腦子飛快運轉。
按照張耀華話中的意思,建廠後,主要是招聘村裏的張姓人。可不管怎樣,廠也是建在他們村,對他們村的發展有好處。
他從未想過,他們村也能吸引到投資。
這可不容錯過呀!
他沉吟了片刻,說道:“我先跟鎮政府打探一下,應該能申請到一筆資金支持,但具體有多少就不能保證。”
畢竟他們鎮的財政也不富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