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隻鰹鳥叼著魚,落在漁船上,美美地享受它們的大餐。


    “居然不怕人。”強子頗為驚訝。


    要知道,絕大部分鳥類都是警惕性很高的,基本上都怕人。隻要人一靠近,它們立即飛走。


    而眼前的幾隻鰹鳥,完全不把漁民當一迴事。


    “所以,以前也叫它們傻鳥。”張耀華笑道。


    阿輝他們從鰹鳥叼上來的魚看出,下方的魚群是馬鮫魚。


    “原來是馬鮫魚。”


    成榮光問道:“這種魚貴嗎?”


    “還行吧!具體得看是小馬鮫魚,還是大馬鮫魚,最近小馬鮫魚二十多元一斤,大馬鮫魚差不多四十元。”


    馬鮫魚分大馬鮫魚和小馬鮫魚,大馬鮫魚甚至可以超過一米,二三十斤重,一條就好幾百元。


    小馬鮫魚隻有兩三斤,價錢也不如大馬鮫魚。


    能讓鰹鳥捕食的,自然是小魚了,太大的它們也吞不下。


    現在十一月份,還不是馬鮫魚最肥美的時期。


    正常來說,農曆12月開始,才是一年當中馬鮫魚最為肥美之時,那時候的馬鮫魚油脂多,品相好,肉質緊實,口感香醇。


    “這種魚好吃,砍成一片片,用油煎黃就行。”張耀華說道。


    這一說,就有些想吃了。


    馬鮫魚肉質細嫩潔白,糯軟鮮爽,營養豐富,尾巴的味道特別好,素有“鯧魚嘴,馬鮫尾”之說。


    “我好像吃過,是不錯。”成榮光想了想。


    阿輝點頭:“去年老媽給大姑寄過一些,但那是醃過的。”


    他雖然在外地,但老媽經常會把家裏的瑣碎事都講給他聽。


    跟老媽通話,簡直是“煲電話粥”,家長假短的。現在用微信聊天實在方便,難怪微信能稱霸國內的社交平台,老年人都喜歡用,操作簡單,不會打字也能交流,尤其是視頻通話,還不用交電話費。


    “還是鮮食最佳,清蒸、油炸、抄魚片、煲粥,甚至做肉丸子都很不錯。”阿輝補充道。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別隔夜,有可能會中毒。


    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的海魚都最好別吃隔夜的。在含脫羧酶細菌的作用蝦,能使與肉中的組氨酸脫胺基形成組胺,當每百克魚肉中的組胺含量超過50毫克時,即可發生中毒。


    第一網拖上來,收獲還可以,但大部分都是小馬鮫魚,一兩斤左右的。


    “這條大,起碼十斤。”強子拎起其中一條。


    他喜歡捉魚,但老家沒有這麽大的。自家魚塘的皖魚,養一整年才幾斤重而已。農村自己家養的魚,頂多就是割點草給它們吃,不喂飼料的,能長多大才怪。


    “三四百塊到手,好好放,別弄破相了。”阿輝跟他說。


    不管是什麽產品,品相都是很重要的。


    成榮光撿魚非常認真,不同規格的放在不同的框裏,還必須擺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阿九放歪了一條,他也移正,就差沒有用尺子來測量了。


    這讓張耀華想起自己看過的一個視頻,某位博主上傳了自家西瓜的種植場麵。好家夥!所有西瓜都得列隊,排成一行行的直線。


    他笑道:“還是光哥講究,看著舒服多了,就是有點費時間。”


    漁網繼續放下去,就繞著這塊海域轉起來。


    魚群這時候沒有跑,而是在海麵下形成一個巨大的旋渦,不斷地轉圈。


    這是魚群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當一個大型捕食者接近一個小型魚群時,小型魚類會本能地聚集在一起,並且盡量保持與捕食者相同,或者相反的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小型魚類也會受到其他小型魚類產生的水流影響,並且受到自身慣性和轉向力矩等物理因素影響,從而形成一個旋轉著的圓形結構。


    研究發現,這種圓形結構是小型魚類在應對捕食壓力時所展現出來的一種複雜而美妙的集體行為。


    它既是進化過程中形成並由遺傳性固定而成為本能行為;又是環境因素和物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出來的自發現象。


    那些太小的魚,大家都直接丟進海裏,沒有收。


    而看著活不成的小魚,則是丟給落在船上的鰹鳥,也就導致了船上的鳥越來越多。


    “都別喂了,等會一船的鳥糞。”張耀華喊道。


    已經有鰹鳥在船上拉屎。其他人一看,芭比q了,大家立即開始趕鳥,不能讓它們繼續呆在船上。


    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好心喂你們,你們還拉屎,過分了呀!”


    張耀華他們追逐魚群,撈了好幾網,差不多三萬斤的漁獲到手。哪怕是二十塊錢一斤,這也六十萬左右了。


    剛加入的強子和成榮光暗暗咋舌。


    難怪敢給他們開那麽高的工資,以及獎金了。


    這跟撿錢有什麽區別?來錢也太快了吧?


    可惜,沒有本錢,學不來。這麽一艘船,就上百萬,一般人誰拿得出來?


    而且,有上百萬的本錢,也不一定非要出海謀生,可以賺錢的項目很多。說白了,還是要有資金。


    沒有起步資金,做什麽都難。


    白手起家的富豪又有多少?好多都是有錢有關係的。


    “這海龜不放生嗎?”強子問。


    “先給它撬藤壺。”


    隻見那隻被撈上來的海龜,一身的藤壺,就連腹部也不例外。


    這是一隻蠵(xi)龜,體背棕紅色,頭側淡棕色,頭腹及顎黃色,也叫紅海龜,是海產龜類中分布最北和最南的種類。


    它們背上常附生有紅色及黑橄欖色的藻類、藤壺及茗荷兒。


    “這玩意簡直就是海洋的牛皮癬。”阿輝滿臉厭惡地說道。


    阿九等人隨便幫其清理了大部分藤壺,就準備送它迴海裏。


    “等等!還有。”


    不用猜,這話是從成榮光嘴裏出來的。他逐一把蠵龜身上所有的藤壺刮下來,才心滿意足地送迴海裏。


    這隻蠵龜迴去,不得發個朋友圈炫耀、炫耀?


    做完這些,阿九去給大家做吃的,必須嚐一嚐煎馬鮫魚,強子還沒吃過呢!


    張耀華等人則是一起清洗甲板,船邊的鳥糞都讓成榮光擦洗幹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海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海一號並收藏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