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過早餐,張耀威和水旺出去找船了。


    “米缸沒米了。”老媽跟老爸說道,讓他挑一擔稻穀去脫殼。


    他們村,小賣部就有脫殼機,一次收費五塊錢。如果不要穀殼,就不收費。但農村人,基本上都要把穀殼收迴來,得喂雞喂鴨等。


    “我去吧!”張耀華開口道。


    老張心裏高興,兩個兒子在家就是好,好多活都不用他幹。


    於是,張耀華拿著蛇皮袋到穀倉去裝稻穀,穀子是前段時間才收的新穀。現在他們家種的水稻不多,不夠吃,每年還得買三百多斤。


    老媽找來兩個籮筐,看到兒子用蛇皮袋,就問道:“不用籮?”


    “算了,用袋裝吧!”


    上次用籮筐,不小心弄到一根竹刺到手指,張耀華記憶猶新。


    在他們這裏,竹篾編織的籮筐是裝東西的主流工具,就連嫁女兒,有些嫁妝都得用竹籮挑過去。


    張耀華家裏的竹籮,還是老爺子親手編織的。


    老一輩,哪個不是手藝人呀?


    家裏用的工具,幾乎都是自己純手工打造,能自己做的,絕對不花錢去買。


    就像張耀華家裏的量米杯,就是竹筒做的,有二三十年的曆史。有些家庭則是用暖水壺的壺蓋,有的用不知名的鐵罐子。


    張耀華剛裝好袋,阿九便過來。


    “大哥,我來挑。”說著,就把扁擔搶過去。


    得!張耀華也不跟他爭。


    兩人來到小賣部,跟老板喊一聲。脫殼機就在小賣部旁邊隔開的一個小房子,眼前的這台機器用得真夠久的。


    從張耀華有記憶開始,就已經是這台脫殼機。


    “要糠嗎?”老板問道。


    張耀華點頭,掏出五塊錢給他:“嗯!要。”


    老板收了錢,開始忙起來。機器啟動,噪聲有點大,但念在它那麽大年紀的份上,也就沒什麽可吐槽的。


    除了噪音大,脫殼時還會產生小碎米,從另外一個口出來。


    “這台脫殼機的年齡比我都大吧?”阿九笑道。


    張耀華點頭:“應該比你大。”


    阿九又說:“我們村現在都不種田了,全是種甘蔗等水果,耕田賺不到錢的。”


    糧食的價格實在有點低,十多二十年沒變過,甚至有人調侃,一斤稻穀還沒有一斤礦泉水值錢。


    “當然了,種甘蔗也賺不到太多錢。我們村還好,種什麽自己決定。我們鎮有些地方,差不多是半強製種甘蔗的。”阿九爆料道。


    張耀華愣了下,都這個時代了,還有這樣的事?


    那是計劃經濟時代才有的事吧?


    “不會吧?”


    阿九認真地點頭:“我聽說,糖廠很多都是國企來的,要保證產量。所以,大哥你懂的。”


    跟國企扳手腕,你幾乎沒有贏的可能性。


    “還有更奇葩的,有些地方必須種糧食。我們村還有人擔心,怕要把那些果樹砍掉,重新耕田。”阿九接著說道。


    種糧食這事,張耀華倒是聽說過,畢竟我們國家有耕地紅線的說法,要保證糧食的產量。那是國家層麵的考慮,不好討論太多。


    中國人對糧食很執著,也很重視,糧食絕對不能受製於人。


    盡管現在可以大量進口大米等糧食,價格還不貴,但國家還是投入巨大的補貼去鼓勵農民種糧。


    他們在門口聊了一會,裏麵就脫好殼了。


    白花花的大米,散發著米的清香。


    自己家種的就是好,不像在外麵吃的,越來越沒有米的口感和味道了。


    “大哥,你發現沒有?外麵賣的米更有光澤,好看不好吃。”


    這一點,跟張耀華想到了一塊去。


    “嗯!是這樣。”張耀華點頭。


    “我聽人說,那是拋過光的大米,總感覺不太可能,成本得多高呀?”阿九聽別人這麽說的時候,心裏是不相信的。


    畢竟很多大米的零售價都是三塊錢左右,要把每一粒大米拋光,他不敢想象那是怎麽樣的工程量。


    “不奇怪,有專業的拋光機,過一遍就行,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麽難。”張耀華說道。


    他懷疑,就是拋光等工序之後,把大米一些好吃的成分給弄沒了,所以才不好吃。


    這讓他想起以前老師講過一個小知識,說大米表麵有一層物質是很有營養的,洗米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力搓。


    老師還講過一個故事,說以前有一家人,兒媳婦是個很孝順的人,每次熬粥都是把米撈給老母親吃,自己吃稀湯。然而,老母親卻越來越瘦,兒媳婦越長越好。


    當然,這故事是誇張了點,但不會空穴來風,說明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我們之所以感覺外麵買的大米不好吃,也有可能是買到陳米。新米和陳米的口感,真的差很遠。


    大米似乎也有保質期的。


    說到好吃的大米,這讓張耀華想起畢業後的那兩年,年假去東北旅遊,那邊的大米是真的好吃。


    那是他吃過最好吃的大米,像什麽泰國香米也吃過,但聞起來香,口感卻比不過東北大米。


    迴來後,他嚐試在網上買,比如什麽五常大米,但根本吃不出那種味道和口感。


    他知道,自己買到假貨了。


    後來有人告訴他,五常大米的年產量就幾十萬噸,而市麵上的五常大米銷量竟然超過千萬噸。


    媽的!實屬離譜。


    還是阿九挑著大米迴家,張耀華則是扛著兩袋比較輕的穀糠。


    將米倒入米缸之後,阿九又帶著他兒子出去玩,往海灘那邊走。對住內陸的人來說,大海總是新鮮的。


    張耀華則是被老媽喊到菜園子後麵鋤地。


    得!都答應過老媽的,要幫她擴建菜園子。


    鋤地的時候,一群雞鴨在旁邊圍著,他每鋤一下,將土翻過來,雞鴨們就湧過來,將藏在泥土的蟲子、蚯蚓等吃掉。


    “一邊去。”張耀華用腳趕。


    真怕一鋤頭下去,砍掉一兩個雞頭。


    話音剛落,兩隻雞因為一節蚯蚓打起來。那叫一個激烈呀!難怪有人喜歡看鬥雞,確實有點看頭。


    就是掉的雞毛有點多。


    老媽連忙過來勸架,各打五十大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海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海一號並收藏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