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華的老媽跟東梅嬸約定好,明天一起去天後廟拜神。


    天後廟附近三四個村子的廟宇,主要供奉媽祖,此外還有些道教的神仙,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砸過一次,現如今的是後來重建的。


    那時候,村民偷偷將神像抬去藏起來,神像算是保存下來。


    不管是最近兩家都發了財,還是遇到的危險,她們都覺得應該去拜一拜。


    當然,除了拜神,拜祖先也不可避免。


    準確來說,相比神靈,中國人更相信自己的祖先。


    拜神之後,如果不靈,大家會埋汰:這位神仙都不靈的,下次不拜了。


    可祭祖後不靈,他們不會埋怨祖先不保佑,竟然會反思,是自己不夠努力,然後年年祭祖。


    這雙標,也是沒誰了。


    次日一早,張耀威就被喊起來殺雞。


    今天張耀華兄弟也得跟著去拜神,才比較有誠意,神仙才會保佑。


    “家裏沒有炮。”張耀威提醒。


    禁止放鞭炮?在他們這裏是不存在的,每次拜神都得放鞭炮,這是慣例,也是重要環節。


    張耀華揉了揉眼睛,擦掉點眼屎,說道:“你去小賣部問問,我來拔毛。”


    雞已經殺好,正放在開水裏燙著,接著就是拔毛等。


    老媽一看那隻雞,氣道:“這是生雞,誰讓你殺生雞的?”


    張耀威丟下手裏的活,趕緊往外麵走,一秒鍾都不想聽老媽的訓斥。


    生雞就是沒有閹過的公雞。


    張耀華疑惑:“這是生雞?為什麽不一起閹了?”


    他看這雞的雞冠也不算大,公雞不都是大雞冠的嗎?


    “閹了,但沒閹幹淨。”解釋完,老媽又往雞舍走去,逮住一個閹雞,拿出來給張耀華殺。


    公雞的肉偏硬,比較有嚼勁,據說蛋白質也豐富。不過,公雞肉不是每個人都能吃的。他們這裏有講究,孕婦最好別吃。


    而他們家正好就有孕婦。


    難怪老媽會逮住人就罵。


    張耀華先把那隻生雞弄幹淨,才殺另外一隻。


    老媽端來一小半碗的鹽水,用來接雞血。放鹽有利於雞血凝固。在鄉下,雞血可不會隨便亂扔,有不少人就喜歡吃血。不管雞血、鴨血,還是豬血等。


    張耀華聽說,有些地方吃生的雞血,佩服,不覺得腥味重的嗎?


    各地有各地的飲食風俗,張耀華自然不會過多評價。


    放了血之後,張耀華將閹雞放到一邊,然後把那半碗雞血端迴屋內。等他出來,傻眼了。


    雞呢?


    “媽!我剛殺的雞你拿走了?”


    聽到話,老媽從廚房的窗戶探出頭來。


    “剛才我跟阿珍一直在廚房。”


    張耀華暗想:不會是路過的狗叼走了吧?


    就在這時,張耀威提著鞭炮迴來。


    “你迴來的時候,看到有狗叼雞嗎?”張耀華問他。


    “怎麽啦?”


    “我剛殺的雞,進一下屋出來,就不見了。”


    “臥槽!那是我們家的雞?”


    張耀威忽然想到剛才看到一隻一瘸一拐跑路的雞,他連忙放下鞭炮,朝看到雞的方向跑去。


    很明顯,大哥沒有割斷雞的喉嚨。


    他以前也不是沒試過,尤其是鴨子,放了血還能飛走。


    很快,他把雞捉迴來,又在雞脖子上補了一刀。


    這迴,徹底不掙紮了。


    老媽對這兩兄弟相當無語,沒一個靠譜的。


    張父則是在處理雞腸子等內髒。


    拜神的雞,不能直接破開肚子,要在雞屁股的位置割一刀,然後用手將裏麵的東西都掏出來。


    注意,不能把雞膽弄破。


    另外,雞肺一定要掏幹淨,否則熟得不均勻。


    在放到鍋裏煮的時候,還要給雞做定型,雞頭要順著雞背擺放,雞腳則是折彎,往雞屁股的那道口子塞進去。


    順道將一片豬肉放下去一起煮。


    蘋果、橘子、糖果、餅幹等祭拜品也要準備。


    還有一壺熱茶,一瓶酒。


    一把還沒開拆的香。


    弄好一切,約好時間,兩家帶著東西朝天後廟出發。


    天後廟不在他們村,而是隔壁的村子,廟祝沒有休息天,每天準時多少點開門、關門等工作。


    阿輝家的雞有點磕磣,雞皮破了好幾道口子。


    “你幹的?”張耀威問水旺。


    看東梅嬸那眼神,他猜測就是水旺弄成這樣的。


    “也不能全怪我……”


    他們來到天後廟,廟殿供奉的神像還真不少,像何仙姑、土地公等。主殿中間,自然是媽祖了。


    兩家的婦女將祭拜品一一擺在供台上,然後點香。


    點香也有講究,不能亂來。每一個香爐都插上三炷香,插上去之前,還要將香橫著拜三下。


    兩婦女開始禱告,要把家裏最近發生不好的事都給神靈說一遍,然後祈求他們保佑。


    一旁的張耀華咋舌。


    人家神仙吃你一頓真不容易呀!要求是真的多,就差沒說世界和平了。


    足足說了三分鍾的願望。


    一邊禱告,還一邊奉酒、奉茶,兩杯茶,一杯酒。


    “洗手過來拜。”老媽朝張耀華等人喊道。


    廟裏有專門用來洗手的水,叫天水。其實,就是雨水,下雨的時候,廟祝收集的。


    張耀華等人誠懇地拜了三拜。


    最後,張耀威和水旺去放鞭炮,而張耀華和阿輝則是到角落去敲鍾、打鼓。


    無論是放鞭炮,還是敲鍾打鼓都是一個意思,就是通知神靈。實際上,就像是打電話的電話鈴聲是一種功能。


    阿輝跟廟祝大爺要來聖杯,準備摔聖杯,測一測他們下次出海的兇吉。


    杯,亦稱“笅“,古人用來請神明乞示吉兇,跟神靈溝通的一種工具,是由兩塊樹根或竹根製成半月形,有正反兩麵,外突內平,內是正麵稱為陰,外是反麵稱為陽。


    兩個都是正麵,表示吉兇參半,摸不清其意的冷笑,俗稱“笑杯”。


    要是兩個都是反麵,則是怒杯,表示神明的怒斥。


    最好的結果是一正一反,代表神靈同意、讚同的意思。


    “我先來。”水旺將聖杯拿過去。


    他煞有介事地握住聖杯,一本正經地拜了拜媽祖,然後鬆開手。


    兩塊聖杯摔在地上,兩個反麵。


    “不可能,再來,剛才不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海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海一號並收藏趕海:我能看到提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