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 作者:醉酒花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大驚失色,“難不成是我?”
他他他他他他、他何德何能啊?
一句話說出來,現場一片沉默,然後他就被其他弟弟拉出去胖揍了一頓。
朱文正樂的不行,“好小子,比我當年都敢想。”
【朱元璋病逝後傳位太孫朱允,朱允,明朝第二位皇帝,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史稱建文帝,在位四年。】
正在打架的半大小子們齊齊抬頭,“啊?”
哪有皇帝去世後直接傳位孫子的?他們大哥呢?
朱標無奈,“別鬧了,都迴來,想問什麽等神跡消失之後再問,現在都消停點。”
大哥呢?大哥當然是沒了啊!
【建文帝於洪武二十五年被立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繼位,他繼位後一改洪武之苛政,親賢好學大赦天下,旌表節孝賑濟災民,為加強中央集權用齊泰、黃子澄之計削藩,導致湘王自焚,齊王、代王、岷王被廢。建文四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名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此後建文帝下落不明。】
【建文帝在位四年,期間優容文士寬刑省獄,一改洪武帝的嚴刑峻法,史稱“建文新政”,但是他的建文新政並不切合實際,於國家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總結:八成被身邊的讀書人給忽悠瘸了。】
所有人:……
朱:“齊王是誰?”
朱桂:“代王是誰?”
朱:“岷王是誰?”
朱柏:“還有那個湘王,竟然被侄子逼到自焚,他也太慘了吧。”
沐青欲言又止,止言又欲,老弟們,刀子紮自己身上了哈。
不管以前有沒有見過神跡,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上頭的老朱身上。
繼任的皇帝是上一任皇帝挑出來的,無論是誰都經過上一任皇帝的教導,他們爹當皇帝那麽靠譜,怎麽教出來那麽個不靠譜的玩意兒?
這才第二任皇帝就弄出這麽些事情,咋滴,大明還要學秦朝二世而亡?
老朱眉頭一豎,“看咱幹啥?咱沒有叫朱允的孫子!”
當年神仙透露出來的消息不少,他早就被那個叫朱允的孫子給氣的死去活來,所以在給孫子取名的時候直接避開這個名字。
連著神仙說標兒長子早逝,所以標兒家的長子出生後特意取了個神仙沒提過的名字。
要不是當時標兒已經長大,私底下叫已經叫習慣了,他兒子的書麵名字和小名都得換。
隻要換了名字,神仙說的英年早逝的就不是他兒子。
同理,他隻認他自己,神仙後頭提到的他都不認。
和他沒有關係!
【明朝第三位皇帝,洪武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年號永樂,史稱永樂大帝。】
【洪武三年,朱棣被冊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率軍招降北元乃兒不花。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意欲削藩,與朝臣密謀鏟除諸王。前有湘王自焚,齊王、代王、岷王被廢,朱棣為求自保遂於北平起兵,建文四年攻破應天即皇帝位。】
【朱棣登基後繼續實行削藩,設內閣東廠穩固統治,遷都北京疏浚運河,五次親政蒙古,積極經營邊疆,派鄭和下西洋弘揚國威,並編修《永樂大典》流傳後世。但他五征漠北出兵安南皆耗費巨大國力,削藩削的不徹底也為日後漢王叛亂埋下伏筆。】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返師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後嘉靖時期改廟號成祖。】
【總結:難得一見的藩王造反成功選手,朱元璋看在他的成就的份兒上也得原諒他搶了他侄子的皇位,牛逼。】
朱棣撓頭,“我那麽厲害的嗎?”
旁邊正在打鬧的其他兄弟對視一眼,立刻轉移目標換人群毆。
你丫的有本事造反還眼睜睜看著兄弟們遭罪,是親兄弟嗎?
沐青:???
你們打架的理由是不是不太對?
但是再一想這群臭小子平時是什麽德性,因為這事兒打起來也不奇怪。
朱標無視鬧成一團的弟弟們,自己給自己倒杯酒壓壓驚,“還好還好,幸好四弟靠得住,不然我兒子可能真把爹打下來的基業拱手讓出去了。”
神仙寥寥幾句說的簡單,裏麵透露出來的消息可不簡單。
什麽叫被讀書人給忽悠瘸了?不就是文人掌控朝堂甚至將皇帝玩弄於鼓掌之中嗎!
文人有傲骨,但不是每個文人都有傲骨,要是朝堂真的成了讀書人的一言堂,看看前頭宋朝是什麽情況就知道了。
大明的江山是一刀一劍打下來的,蒙古人北逃不代表他們不會添亂,南邊西邊甚至海上都不能掉以輕心,真要把武力給廢了,中原十有八九又會成為待宰的羔羊。
身為皇帝沒有主見是大忌,寧肯乾綱獨斷也決不能是個耳根子軟的人。
很不巧,隻從神仙說的那幾句中他就能推出來他兒子是什麽人。
幸好他現在的兒子都被教導的不錯,就算他沒等到繼位就中道崩殂也不怕。
嗨呀,再喝口酒壓壓驚。
【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熾,永樂大帝長子,母為徐達之女仁孝文皇後,年號洪熙。】
【朱高熾在洪武二十八年被立為燕王世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期間,朱高熾和徐後留在北平守城,以萬人抵抗李景隆五十萬之眾,永樂二年被立為皇太子。】
【永樂年間,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皆留守監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得寵於朱棣,朱棣一度有更換太子之意,後來發現朱高煦、朱高燧串通宦官圖謀不軌才作罷。】
【永樂二十二年,朱高熾即位,在位期間息兵養民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朱高熾病逝,享年四十八歲,廟號仁宗,葬於獻陵。】
【總結:仁胖胖的成就不在洪熙年間,而在永樂年間,朱棣北征他負責內政,永樂盛世的功勞怎麽著都得分他點。還有就是,吃太胖了不好,工作壓力再大也得注意體重。】
馬皇後睜大眼睛,震驚的聲音都有些發顫,“哪一年病逝?”
朱元璋也有些恍惚,“洪熙元年。”
夫妻倆對視一眼,眼裏的震驚如出一轍。
洪熙元年病逝的話,也就是說他滿打滿算也才當了不到兩年的皇帝,如果是頭一年底即位後一年初去世,就隻在位了幾個月。
聽神仙的意思這孩子是吃太胖了才會病逝,不是,孩子吃的胖當爹的就不知道管管?哪有皇帝就知道出去打仗把內政都留給兒子處理的道理?
看把孩子給委屈的,都吃成大胖子了!
他還因為偏心想換繼承人,哪兒來的臉?
沒有大兒子在後方給他主持內政穩定朝堂,他能那麽大喇喇的出去打仗嗎?
老朱對四兒子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意,功是功過是過,不管開疆拓土的功勞多大,那邊的四兒子到了地底下也得挨上一頓再說。
朱棣很委屈,他是他,神仙口中的那個朱棣又不是他,他現在連兒子都沒有,這時候瞪他是不是早了點兒?
老朱離的遠隻是瞪兩眼,其他小子們可離的近,他們本來就在打鬧,這下連理由都不用找了,接著剛才那頓繼續胖揍。
朱棣:???
人幹事?
老虎不發威真把他當病貓了是吧,群毆就群毆,他一個人可以毆一群!
沐青幽幽歎了口氣,扭頭看向旁邊的沐英,“哥,他們幾個是不是到了出去曆練的年紀?”
如此精力旺盛,天天在家悶著除了打架也沒別的事兒可幹,這樣不行。
沐英笑笑,“爹準備在年後統一冊封,冊封過之後就讓弟弟們去封地。”
朱標撇撇嘴,“要我說爹就是太緊張他們了,早幾年就該把他們弄出去,看看現在都皮成什麽樣子了,爹還在上麵坐著呢都擋不住他們胡鬧。”
唉,不像他,他教兒子那叫寬嚴有濟,比他們爹強多了。
朱文正搓搓胳膊,“你去爹跟前把這話再說一遍。”
朱標坐的筆直,“我不。”
他又不傻,才不會上趕著找打。
【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朱高熾之子,早年深得祖父永樂帝的喜愛,於永樂九年被立為皇太孫,且跟隨永樂帝北征,洪熙元年仁宗死後,朱瞻基即位,年號宣德。】
【宣德元年,朱瞻基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提升內閣地位,“三楊”內閣成為明朝宰輔的榜樣,他們主政期間,內閣精簡高效配合完美,大明的國力持續向著鼎盛發展,對內停止用兵,對外進行第七次鄭和下西洋,邊防安定、吏治清明、經濟蓬勃,與其父仁宗統治期間合稱“仁宣之治”。】
【朱瞻基在位期間蠲免稅糧、複業流民、賑災救荒,在穩定明朝統治方麵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他減免田賦時常隻是說說,並沒有落到實處。他喜歡鬥蛐蛐,喜愛程度堪稱瘋魔,時人稱“太平天子,促織皇帝”。除此之外,他還在宮中設內書堂教小內使讀書,自此宦官開始通曉文墨,司禮監掌印及秉筆太監之權漸重。】
【宣德十年正月,朱瞻基病逝,享年三十六歲,廟號宣宗,葬於景陵。】
【總結:和他爹一樣都是個好皇帝,百姓安居樂業比什麽都好,他們爺兒倆能讓經濟得到恢複發展就是勝利。還有就是,好像從他開始,明朝的皇帝就開始有點小愛好了。嘖,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老朱眉頭一皺,“不太對,情況不太對,讓宦官有權算怎麽迴事,這娃前邊看著還挺好,怎麽後頭還讓宦官幹政?”
馬皇後的臉色也不太好,“才三十六歲就沒了,怎麽比他爹他爺爺還年輕?”
“看神仙的評價,這娃除了愛玩蛐蛐和任用宦官之外別的幹的還不錯。”朱文正點點頭,他想的沒那麽複雜,神仙說的對,百姓安居樂業比什麽都好,別的不重要。
朱標搖搖頭,“文正哥,皇帝英年早逝,繼承人的年紀必定不會太大,主少國疑,八成會生亂。”
沐英一臉慎重,“標弟說的對。”
沐青低頭喝茶,不摻和他們的討論。
要不人家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呢,隻這個敏銳程度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
皇帝英年早逝,接下來的確生亂了,但是卻不是主少國疑,而是另一種亂法。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鎮,宣德皇帝朱瞻基長子,母為孝恭章皇後孫氏,年號正統、天順。】
停下打鬧的少年們席地而坐,“前麵都隻有一個年號,怎麽到這個就變成了兩個?”
沐青握緊酒杯,心裏已經開始罵罵咧咧。
當然是因為他從瓦剌留學迴來又當了一次皇帝!
【宣德十年,朱祁鎮正式即位,次年改年號正統,宣德皇帝英年早逝,朱祁鎮即位時年僅八歲,國事全由太皇太後張氏操持,任用“三楊內閣”主理朝政。】
【正統八年,朱祁鎮正式親政,因寵信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正統十四年,王振為邀功討寵慫恿皇帝率軍親征,不料大軍在土木堡全軍覆沒,皇帝被瓦剌俘虜,史稱“土木之變”。】
所有人:!!!
“皇帝被瓦剌俘虜?!”
奇恥大辱!
元廷被趕出中原後退居塞北,瓦剌部趁勢擺脫蒙古可汗的控製,大漠東西的蒙古族由此呈三足鼎立之勢。
一個是東邊由元室後裔統領的韃靼,一個是西邊瓦剌,還有就是兀良哈三部。
他他他他他他、他何德何能啊?
一句話說出來,現場一片沉默,然後他就被其他弟弟拉出去胖揍了一頓。
朱文正樂的不行,“好小子,比我當年都敢想。”
【朱元璋病逝後傳位太孫朱允,朱允,明朝第二位皇帝,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史稱建文帝,在位四年。】
正在打架的半大小子們齊齊抬頭,“啊?”
哪有皇帝去世後直接傳位孫子的?他們大哥呢?
朱標無奈,“別鬧了,都迴來,想問什麽等神跡消失之後再問,現在都消停點。”
大哥呢?大哥當然是沒了啊!
【建文帝於洪武二十五年被立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繼位,他繼位後一改洪武之苛政,親賢好學大赦天下,旌表節孝賑濟災民,為加強中央集權用齊泰、黃子澄之計削藩,導致湘王自焚,齊王、代王、岷王被廢。建文四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名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此後建文帝下落不明。】
【建文帝在位四年,期間優容文士寬刑省獄,一改洪武帝的嚴刑峻法,史稱“建文新政”,但是他的建文新政並不切合實際,於國家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總結:八成被身邊的讀書人給忽悠瘸了。】
所有人:……
朱:“齊王是誰?”
朱桂:“代王是誰?”
朱:“岷王是誰?”
朱柏:“還有那個湘王,竟然被侄子逼到自焚,他也太慘了吧。”
沐青欲言又止,止言又欲,老弟們,刀子紮自己身上了哈。
不管以前有沒有見過神跡,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上頭的老朱身上。
繼任的皇帝是上一任皇帝挑出來的,無論是誰都經過上一任皇帝的教導,他們爹當皇帝那麽靠譜,怎麽教出來那麽個不靠譜的玩意兒?
這才第二任皇帝就弄出這麽些事情,咋滴,大明還要學秦朝二世而亡?
老朱眉頭一豎,“看咱幹啥?咱沒有叫朱允的孫子!”
當年神仙透露出來的消息不少,他早就被那個叫朱允的孫子給氣的死去活來,所以在給孫子取名的時候直接避開這個名字。
連著神仙說標兒長子早逝,所以標兒家的長子出生後特意取了個神仙沒提過的名字。
要不是當時標兒已經長大,私底下叫已經叫習慣了,他兒子的書麵名字和小名都得換。
隻要換了名字,神仙說的英年早逝的就不是他兒子。
同理,他隻認他自己,神仙後頭提到的他都不認。
和他沒有關係!
【明朝第三位皇帝,洪武帝朱元璋的第四子,年號永樂,史稱永樂大帝。】
【洪武三年,朱棣被冊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率軍招降北元乃兒不花。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意欲削藩,與朝臣密謀鏟除諸王。前有湘王自焚,齊王、代王、岷王被廢,朱棣為求自保遂於北平起兵,建文四年攻破應天即皇帝位。】
【朱棣登基後繼續實行削藩,設內閣東廠穩固統治,遷都北京疏浚運河,五次親政蒙古,積極經營邊疆,派鄭和下西洋弘揚國威,並編修《永樂大典》流傳後世。但他五征漠北出兵安南皆耗費巨大國力,削藩削的不徹底也為日後漢王叛亂埋下伏筆。】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返師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後嘉靖時期改廟號成祖。】
【總結:難得一見的藩王造反成功選手,朱元璋看在他的成就的份兒上也得原諒他搶了他侄子的皇位,牛逼。】
朱棣撓頭,“我那麽厲害的嗎?”
旁邊正在打鬧的其他兄弟對視一眼,立刻轉移目標換人群毆。
你丫的有本事造反還眼睜睜看著兄弟們遭罪,是親兄弟嗎?
沐青:???
你們打架的理由是不是不太對?
但是再一想這群臭小子平時是什麽德性,因為這事兒打起來也不奇怪。
朱標無視鬧成一團的弟弟們,自己給自己倒杯酒壓壓驚,“還好還好,幸好四弟靠得住,不然我兒子可能真把爹打下來的基業拱手讓出去了。”
神仙寥寥幾句說的簡單,裏麵透露出來的消息可不簡單。
什麽叫被讀書人給忽悠瘸了?不就是文人掌控朝堂甚至將皇帝玩弄於鼓掌之中嗎!
文人有傲骨,但不是每個文人都有傲骨,要是朝堂真的成了讀書人的一言堂,看看前頭宋朝是什麽情況就知道了。
大明的江山是一刀一劍打下來的,蒙古人北逃不代表他們不會添亂,南邊西邊甚至海上都不能掉以輕心,真要把武力給廢了,中原十有八九又會成為待宰的羔羊。
身為皇帝沒有主見是大忌,寧肯乾綱獨斷也決不能是個耳根子軟的人。
很不巧,隻從神仙說的那幾句中他就能推出來他兒子是什麽人。
幸好他現在的兒子都被教導的不錯,就算他沒等到繼位就中道崩殂也不怕。
嗨呀,再喝口酒壓壓驚。
【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熾,永樂大帝長子,母為徐達之女仁孝文皇後,年號洪熙。】
【朱高熾在洪武二十八年被立為燕王世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期間,朱高熾和徐後留在北平守城,以萬人抵抗李景隆五十萬之眾,永樂二年被立為皇太子。】
【永樂年間,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皆留守監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得寵於朱棣,朱棣一度有更換太子之意,後來發現朱高煦、朱高燧串通宦官圖謀不軌才作罷。】
【永樂二十二年,朱高熾即位,在位期間息兵養民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朱高熾病逝,享年四十八歲,廟號仁宗,葬於獻陵。】
【總結:仁胖胖的成就不在洪熙年間,而在永樂年間,朱棣北征他負責內政,永樂盛世的功勞怎麽著都得分他點。還有就是,吃太胖了不好,工作壓力再大也得注意體重。】
馬皇後睜大眼睛,震驚的聲音都有些發顫,“哪一年病逝?”
朱元璋也有些恍惚,“洪熙元年。”
夫妻倆對視一眼,眼裏的震驚如出一轍。
洪熙元年病逝的話,也就是說他滿打滿算也才當了不到兩年的皇帝,如果是頭一年底即位後一年初去世,就隻在位了幾個月。
聽神仙的意思這孩子是吃太胖了才會病逝,不是,孩子吃的胖當爹的就不知道管管?哪有皇帝就知道出去打仗把內政都留給兒子處理的道理?
看把孩子給委屈的,都吃成大胖子了!
他還因為偏心想換繼承人,哪兒來的臉?
沒有大兒子在後方給他主持內政穩定朝堂,他能那麽大喇喇的出去打仗嗎?
老朱對四兒子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意,功是功過是過,不管開疆拓土的功勞多大,那邊的四兒子到了地底下也得挨上一頓再說。
朱棣很委屈,他是他,神仙口中的那個朱棣又不是他,他現在連兒子都沒有,這時候瞪他是不是早了點兒?
老朱離的遠隻是瞪兩眼,其他小子們可離的近,他們本來就在打鬧,這下連理由都不用找了,接著剛才那頓繼續胖揍。
朱棣:???
人幹事?
老虎不發威真把他當病貓了是吧,群毆就群毆,他一個人可以毆一群!
沐青幽幽歎了口氣,扭頭看向旁邊的沐英,“哥,他們幾個是不是到了出去曆練的年紀?”
如此精力旺盛,天天在家悶著除了打架也沒別的事兒可幹,這樣不行。
沐英笑笑,“爹準備在年後統一冊封,冊封過之後就讓弟弟們去封地。”
朱標撇撇嘴,“要我說爹就是太緊張他們了,早幾年就該把他們弄出去,看看現在都皮成什麽樣子了,爹還在上麵坐著呢都擋不住他們胡鬧。”
唉,不像他,他教兒子那叫寬嚴有濟,比他們爹強多了。
朱文正搓搓胳膊,“你去爹跟前把這話再說一遍。”
朱標坐的筆直,“我不。”
他又不傻,才不會上趕著找打。
【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朱高熾之子,早年深得祖父永樂帝的喜愛,於永樂九年被立為皇太孫,且跟隨永樂帝北征,洪熙元年仁宗死後,朱瞻基即位,年號宣德。】
【宣德元年,朱瞻基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提升內閣地位,“三楊”內閣成為明朝宰輔的榜樣,他們主政期間,內閣精簡高效配合完美,大明的國力持續向著鼎盛發展,對內停止用兵,對外進行第七次鄭和下西洋,邊防安定、吏治清明、經濟蓬勃,與其父仁宗統治期間合稱“仁宣之治”。】
【朱瞻基在位期間蠲免稅糧、複業流民、賑災救荒,在穩定明朝統治方麵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他減免田賦時常隻是說說,並沒有落到實處。他喜歡鬥蛐蛐,喜愛程度堪稱瘋魔,時人稱“太平天子,促織皇帝”。除此之外,他還在宮中設內書堂教小內使讀書,自此宦官開始通曉文墨,司禮監掌印及秉筆太監之權漸重。】
【宣德十年正月,朱瞻基病逝,享年三十六歲,廟號宣宗,葬於景陵。】
【總結:和他爹一樣都是個好皇帝,百姓安居樂業比什麽都好,他們爺兒倆能讓經濟得到恢複發展就是勝利。還有就是,好像從他開始,明朝的皇帝就開始有點小愛好了。嘖,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老朱眉頭一皺,“不太對,情況不太對,讓宦官有權算怎麽迴事,這娃前邊看著還挺好,怎麽後頭還讓宦官幹政?”
馬皇後的臉色也不太好,“才三十六歲就沒了,怎麽比他爹他爺爺還年輕?”
“看神仙的評價,這娃除了愛玩蛐蛐和任用宦官之外別的幹的還不錯。”朱文正點點頭,他想的沒那麽複雜,神仙說的對,百姓安居樂業比什麽都好,別的不重要。
朱標搖搖頭,“文正哥,皇帝英年早逝,繼承人的年紀必定不會太大,主少國疑,八成會生亂。”
沐英一臉慎重,“標弟說的對。”
沐青低頭喝茶,不摻和他們的討論。
要不人家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呢,隻這個敏銳程度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
皇帝英年早逝,接下來的確生亂了,但是卻不是主少國疑,而是另一種亂法。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鎮,宣德皇帝朱瞻基長子,母為孝恭章皇後孫氏,年號正統、天順。】
停下打鬧的少年們席地而坐,“前麵都隻有一個年號,怎麽到這個就變成了兩個?”
沐青握緊酒杯,心裏已經開始罵罵咧咧。
當然是因為他從瓦剌留學迴來又當了一次皇帝!
【宣德十年,朱祁鎮正式即位,次年改年號正統,宣德皇帝英年早逝,朱祁鎮即位時年僅八歲,國事全由太皇太後張氏操持,任用“三楊內閣”主理朝政。】
【正統八年,朱祁鎮正式親政,因寵信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正統十四年,王振為邀功討寵慫恿皇帝率軍親征,不料大軍在土木堡全軍覆沒,皇帝被瓦剌俘虜,史稱“土木之變”。】
所有人:!!!
“皇帝被瓦剌俘虜?!”
奇恥大辱!
元廷被趕出中原後退居塞北,瓦剌部趁勢擺脫蒙古可汗的控製,大漠東西的蒙古族由此呈三足鼎立之勢。
一個是東邊由元室後裔統領的韃靼,一個是西邊瓦剌,還有就是兀良哈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