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 作者:醉酒花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麵是神仙,好好表現沒壞處。
【敲黑板,素材又來了。】
【朱元璋親自出馬拿下寧國府,寧國府守將朱亮祖被擒,括弧,第二次。】
【這位朱亮祖早年召聚鄉兵保禦鄉裏,因為作戰太猛引起朝廷的注意被授為義兵元帥,早先在朱元璋渡江南下攻打太平的時候就抓過他一次,隻是他投降之後沒多久就叛歸元朝,然後才被派到寧國府當守將。】
【老朱也是個樂子人,看到朱亮祖二進宮,特意把人綁到自己跟前嘲笑。】
【《明史》中是這麽記載的,“問曰:對曰:太祖壯而釋之。”】
【張遼白門樓受降有沒有參考朱亮祖咱不知道,反正朱老板和曹老板在這裏的表現挺像,降將跪地求饒他們不一定放在心上,降將越硬氣他們越喜歡。】
朱亮祖兩眼放光,“神仙這是將我比作張遼?”
他也是頭一次遇到這場麵,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神仙都說他是個猛將,那他肯定是猛將,感謝神仙美言,嘿嘿。
他高興,旁邊和他關係好的將領也與有榮焉。
降將怎麽了,他們降將也能建功立業。
【朱亮祖被朱元璋收入麾下後屢次立功,先後參與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夏政權等戰役,且作為主力平定兩廣,以功封永嘉侯。】
【然而他在鎮守廣東期間與當地豪強勾結到一起,他是個武將,鎮守地方時多有不法之事,還草菅人命陷害忠良,最後被老朱召迴應天府弄死了。】
朱亮祖:???
笑容逐漸消失.jpg
朱元璋冷笑一聲沒有說話,此處無聲勝有聲,剛才還和朱亮祖與有榮焉的小團體齊齊打了個冷顫,趕緊有多遠躲多遠。
不是他們不講兄弟情,實在是ban大帥的臉色太嚇人,他們惹不起躲得起。
【老朱是個念舊情的人,階段性的念舊情也是念舊情,朱亮祖因罪賜死,老朱念著他這麽多年來正南征北戰的功勞,仍然讓他以侯爵的禮製安葬,還親自給他寫了墓誌銘。】
朱亮祖虎目含淚,大帥心裏還是有他的。
【之後胡惟庸案發,這會兒老朱已經快要進入殺瘋了的狀態 ,頒布《昭示奸黨錄》把朱亮祖劃為胡惟庸逆黨,永嘉侯爵位被除。】
朱亮祖:啊?啊?啊?
好在這次最該緊張的不是他而應該是胡惟庸,不好的是胡惟庸這會兒在寧國府當知縣,以他的官職還沒資格參加這次議事。
胡惟庸逆黨,逆黨,聽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被牽扯進去的肯定不少。
在場所有人都繃緊神經,生怕神仙再說出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胡惟庸官職雖小卻很會做人,在座的官員幾乎都和他有過來往,那家夥真要想謀逆,順藤摸瓜牽扯出來的人絕對不會少。
沒想到啊沒想到,胡惟庸看上去八麵玲瓏長袖善舞,竟然能幹出謀逆的事情來,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元璋麵無表情繼續聽,今天聽到的天機太多,他已經懶得有什麽反應了。
【大軍拿下寧國府,徽州便近在咫尺,鄧愈、胡大海率軍拿下徽州,元軍敗退,於是調苗將楊完者前來助戰。】
【楊完者,元廷“擎天二木”中的另一位,察罕帖木兒的名字裏有個木,他的姓裏有個木,這倆人又是元朝末年朝廷最倚重的平亂大將,所以稱他們為元廷的“擎天二木”。】
【敲黑板,羅大手子的素材又來了。】
【楊完者之前在江浙一帶陪張士誠打攻防,收到徽州這邊的消息後率領十萬大軍前來奪迴徽州,當時胡大海帶著大部分軍隊去進攻婺源,徽州城隻留下很少的守軍,硬抗的話肯定扛不住十萬大軍的圍攻。】
【形勢萬分危急,守將鄧愈覺得硬抗不行,於是下令將城池的大門全部打開,然後趕緊派人去婺源給胡大海送信。】
【楊完者溜達一圈發現四麵城門全都開著,左想右想都不對勁,懷疑城裏有埋伏猶猶豫豫不敢進,愣是讓鄧愈等到了胡大海的迴防。】
【雖然空城計的故事最初出自魏末晉初大臣郭衝之口,但是吧,比起郭衝留下的那寥寥幾言,羅大手子肯定更了解身邊的事情。】
【瞧,邏輯通順的空城計不就有了。】
第81章
在場的讀書人基本上都聽說過空城計, 郭衝的《條亮五事》那麽有名,裏麵說的誰記載諸葛亮不為人所知的五件異事,其實是直接把諸葛亮當神仙來寫。
後來陳壽寫《三國誌》的時候感覺那《條亮五事》中的哪一事都不靠譜, 所以一個都沒有采納。
再後來裴鬆之為《三國誌》做注, 不光沒有采納郭衝的《條亮五事》, 還用能確定的史料將那《條亮五事》一一推翻,認為他寫的五件事全是子虛烏有,估計是崇拜諸葛亮崇拜迷瞪了。
空城計就是郭衝《條亮五事》中的第三事。
裏麵是這麽寫的。
諸葛亮屯兵陽平,派魏延等人帶軍合兵向東,隻留下不足萬人守城。
恰在此時,司馬懿親率大軍二十萬前來,這二十萬大軍和魏延等人的主力走岔道了, 毫無障礙一路衝向陽平。
司馬懿的探子探查到陽平城裏沒多少兵, 諸葛亮的探子也發現了司馬懿的大軍, 然而發現了也沒辦法, 魏延帶著主力大軍走遠,再通知他們迴防已經來不及了。
諸葛亮臨危不懼,命令軍中偃旗息鼓停止備戰,又讓守城士兵將四方城門全部打開,再派幾個百姓打扮的士兵去各個城門處做灑掃狀,主打就是一個淡定。
司馬懿一看這情況的確懵了, 他認識的諸葛亮向來小心謹慎,怎麽可能毫無防備,城裏一定有埋伏, 於是領兵依山向北而走, 猶猶豫豫不敢攻城。
裴鬆之覺得這件事純屬子虛烏有,他是這麽認為的。
陽平在漢中沔北, 諸葛亮在太和元年三月率諸軍北駐,使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統留府事。
同年六月,宣帝以司馬懿都督荊、豫州諸軍事,率所領鎮宛。
當時的沔陽在漢中,司馬懿在南陽宛城,史料記載,“魏嚐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後,無複有於陽平交兵事。”
魏國那邊都沒有交戰的記錄,司馬懿怎麽可能率領大軍進攻陽平?
就算司馬懿真的帶兵前去,他們明知道陽平城內兵少力弱,就算懷疑裏麵有伏兵小心點就是了,不至於扭頭就走。
而且郭衝在扶風王麵前說宣帝的不好,扶風王還覺得郭衝說的不錯,對子毀父理所不容,這又是一個邏輯不通的點。
綜上所述,郭衝那所謂的《條亮五事》全都是編的。
不過裴鬆之的記載也不一定全然正確,後來有人考證了一下,司馬懿當時未必不能出現在諸葛亮麵前。
司馬懿可以幹出“旬有六日”奔襲四百五十公裏攻滅新城,三個月的空閑時間從宛城打到沔陽完全來得及。
而且之前說的魏軍被大雨堵塞中斷伐蜀計劃,有記載的魏軍主力中沒有出現司馬懿的身影,誰也不知道司馬懿當時在什麽地方,也許他的確帶兵去攻打了陽平,到底是什麽情況誰也說不準。
至於“對子毀父理所不容”這就更沒道理了,別人家不敢說能出現這種事情,司馬家出現的可不少。
李善長以前看過的閑書不少,漢末亂世英雄輩出,他對那段時間的曆史了如指掌,所以對空城計並不陌生。
他了解這些事情正常,鄧愈一個毛頭小子怎麽知道那麽多的?
那小子來投奔他們家大帥的時候不到二十歲,還沒有旁邊的文正年紀大,但是朱文正看上去就是大帥家的傻兒子,鄧愈帶兵打仗卻已經很老練。
人比人,氣死人。
他知道鄧愈有本事,但是沒想到鄧愈那麽有本事,以他對鄧愈的了解,那人熟讀《三國誌》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膽大心細臨陣想出的主意。
年輕人不簡單啊。
老李搖頭晃腦的感歎著,心道沒有意外的話那小子肯定前途無量。
沐英與有榮焉,“李先生放心,迴頭我一定和鄧將軍說你很看好他。”
他是鄧將軍麾下最得力的跑腿兒,沒有意外的話以後還能跟在鄧將軍身邊當副將,再然後就是他自己帶兵殺敵獨當一麵。
咳咳,前提是他有本事能帶兵。
要是老爹覺得他沒有帶兵的本事,跑腿兒跑的再優秀也隻能當個跑腿兒。
不過他對他自己有信心,帶兵打仗而已,過了最開始的緊張忐忑,穩下心之後什麽都不是事兒。
朱文正瞥了瞎瑟的臭小子一眼,一句話都不想和他說。
他們才是自家兄弟,跑去跟著鄧愈有什麽出息,有本事就跟著他。
沐英對上他們家老大哥不滿意的表情,咧嘴笑笑沒有說話。
他又不傻,文正哥自己現在都沒有獨領一軍的資格,跟在他身邊能有什麽前途,肯定是跟著領軍主將最好啊。
幸好朱文正不知道他在想什麽,不然非得打的他滿院子亂爬。
【話說胡大海收到求救信後從婺源迴來支援,和鄧愈裏應外合殺的楊完者的苗軍毫無招架之力,主將楊完者直接跑路,胡大海和鄧愈一鼓作氣往前追,趁機又打下了好些天沒能打下來的婺源。】
【元廷沒搶迴徽州還丟了婺源,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真是可喜可賀。】
【楊完者也是元廷赫赫有名的將領,當然不甘心吃虧,休整之後試圖再次進攻,然而打來兩次都被鄧愈和胡大海打的滿地找牙,帶來的大軍全軍覆沒,他單人單騎狼狽跑迴杭州。】
【鄧愈和胡大海打仗生猛誌軍嚴明,“先聲所至,不戮一人”,其他州縣見狀紛紛投降,整個徽州路很快全部落入他們手中。】
輿圖上屬於朱元璋朱大帥的地盤不斷像周邊蔓延,在場的觀眾們看的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能和鄧愈胡大海一樣戰無不勝。
真是既怕神仙提到自己,又怕神仙不提到自己。
【朱元璋那裏講完,我們再來看看張士誠在幹什麽。】
【至正十六年,紅巾軍北伐尚未開始,這一年動靜最大的不是朱元璋也不是其他勢力,而是誠王張士誠。】
【高郵之戰後朝廷的百萬大軍散去,張士誠一看天上給他掉下條活路高興壞了,扭頭就盯上了最最富庶的蘇南地區。】
【有道是蘇湖熟天下足,那一年淮東發生□□,他又招攬了大量無頭蒼蠅似的朝廷兵馬,不打下個富庶的地盤來供應這麽多張嘴他們所有人都得餓死,所以他們的大本營是想換要換,不想換也要換。】
【所以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那些朝廷兵馬前些天還氣勢洶洶要屠城,張士誠陰差陽錯之下解了高郵之困,轉頭就把那些喊打喊殺朝廷大軍收入麾下。畢竟跟著誰都是打仗,朝廷靠不住,不如跟著他。】
【打仗的時候兵多將廣非常有優勢,除了要有大量的糧草來兜底外其他都不是事兒。】
【張士誠不像朱元璋那樣誌在天下,隻想打下個地盤當個富家翁,他本來想打的是金陵,金陵城離高郵近,大軍打過去也方便。不過他弟張士德覺得金陵城不太行,平江路有糧又有錢,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打平江府,打下平江路之後再打金陵也來得及。】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朱元璋會搶先一步拿下金陵,這也為他們之後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朱元璋:???
“張士誠看上金陵城別人就不能打了?這是什麽道理?”
這個老張也太霸道了,他要是看上了大都,蒙古皇帝是不是也得給他騰位置?
這是什麽道理?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就是就是,憑什麽他看上了別人就不能打,他是天王老子嗎?”
所有人都開始對老張兄弟倆不滿意,聽聽這都是什麽話,哪兒有他們看上之後別人就不能打的道理?
真要這樣的話,他們憑嘴就能拿下全天下。
大帥說的不錯,張士誠這人果然不能深交,不能和他講道義,就得把他打服才行。
【敲黑板,素材又來了。】
【朱元璋親自出馬拿下寧國府,寧國府守將朱亮祖被擒,括弧,第二次。】
【這位朱亮祖早年召聚鄉兵保禦鄉裏,因為作戰太猛引起朝廷的注意被授為義兵元帥,早先在朱元璋渡江南下攻打太平的時候就抓過他一次,隻是他投降之後沒多久就叛歸元朝,然後才被派到寧國府當守將。】
【老朱也是個樂子人,看到朱亮祖二進宮,特意把人綁到自己跟前嘲笑。】
【《明史》中是這麽記載的,“問曰:對曰:太祖壯而釋之。”】
【張遼白門樓受降有沒有參考朱亮祖咱不知道,反正朱老板和曹老板在這裏的表現挺像,降將跪地求饒他們不一定放在心上,降將越硬氣他們越喜歡。】
朱亮祖兩眼放光,“神仙這是將我比作張遼?”
他也是頭一次遇到這場麵,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神仙都說他是個猛將,那他肯定是猛將,感謝神仙美言,嘿嘿。
他高興,旁邊和他關係好的將領也與有榮焉。
降將怎麽了,他們降將也能建功立業。
【朱亮祖被朱元璋收入麾下後屢次立功,先後參與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夏政權等戰役,且作為主力平定兩廣,以功封永嘉侯。】
【然而他在鎮守廣東期間與當地豪強勾結到一起,他是個武將,鎮守地方時多有不法之事,還草菅人命陷害忠良,最後被老朱召迴應天府弄死了。】
朱亮祖:???
笑容逐漸消失.jpg
朱元璋冷笑一聲沒有說話,此處無聲勝有聲,剛才還和朱亮祖與有榮焉的小團體齊齊打了個冷顫,趕緊有多遠躲多遠。
不是他們不講兄弟情,實在是ban大帥的臉色太嚇人,他們惹不起躲得起。
【老朱是個念舊情的人,階段性的念舊情也是念舊情,朱亮祖因罪賜死,老朱念著他這麽多年來正南征北戰的功勞,仍然讓他以侯爵的禮製安葬,還親自給他寫了墓誌銘。】
朱亮祖虎目含淚,大帥心裏還是有他的。
【之後胡惟庸案發,這會兒老朱已經快要進入殺瘋了的狀態 ,頒布《昭示奸黨錄》把朱亮祖劃為胡惟庸逆黨,永嘉侯爵位被除。】
朱亮祖:啊?啊?啊?
好在這次最該緊張的不是他而應該是胡惟庸,不好的是胡惟庸這會兒在寧國府當知縣,以他的官職還沒資格參加這次議事。
胡惟庸逆黨,逆黨,聽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被牽扯進去的肯定不少。
在場所有人都繃緊神經,生怕神仙再說出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胡惟庸官職雖小卻很會做人,在座的官員幾乎都和他有過來往,那家夥真要想謀逆,順藤摸瓜牽扯出來的人絕對不會少。
沒想到啊沒想到,胡惟庸看上去八麵玲瓏長袖善舞,竟然能幹出謀逆的事情來,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元璋麵無表情繼續聽,今天聽到的天機太多,他已經懶得有什麽反應了。
【大軍拿下寧國府,徽州便近在咫尺,鄧愈、胡大海率軍拿下徽州,元軍敗退,於是調苗將楊完者前來助戰。】
【楊完者,元廷“擎天二木”中的另一位,察罕帖木兒的名字裏有個木,他的姓裏有個木,這倆人又是元朝末年朝廷最倚重的平亂大將,所以稱他們為元廷的“擎天二木”。】
【敲黑板,羅大手子的素材又來了。】
【楊完者之前在江浙一帶陪張士誠打攻防,收到徽州這邊的消息後率領十萬大軍前來奪迴徽州,當時胡大海帶著大部分軍隊去進攻婺源,徽州城隻留下很少的守軍,硬抗的話肯定扛不住十萬大軍的圍攻。】
【形勢萬分危急,守將鄧愈覺得硬抗不行,於是下令將城池的大門全部打開,然後趕緊派人去婺源給胡大海送信。】
【楊完者溜達一圈發現四麵城門全都開著,左想右想都不對勁,懷疑城裏有埋伏猶猶豫豫不敢進,愣是讓鄧愈等到了胡大海的迴防。】
【雖然空城計的故事最初出自魏末晉初大臣郭衝之口,但是吧,比起郭衝留下的那寥寥幾言,羅大手子肯定更了解身邊的事情。】
【瞧,邏輯通順的空城計不就有了。】
第81章
在場的讀書人基本上都聽說過空城計, 郭衝的《條亮五事》那麽有名,裏麵說的誰記載諸葛亮不為人所知的五件異事,其實是直接把諸葛亮當神仙來寫。
後來陳壽寫《三國誌》的時候感覺那《條亮五事》中的哪一事都不靠譜, 所以一個都沒有采納。
再後來裴鬆之為《三國誌》做注, 不光沒有采納郭衝的《條亮五事》, 還用能確定的史料將那《條亮五事》一一推翻,認為他寫的五件事全是子虛烏有,估計是崇拜諸葛亮崇拜迷瞪了。
空城計就是郭衝《條亮五事》中的第三事。
裏麵是這麽寫的。
諸葛亮屯兵陽平,派魏延等人帶軍合兵向東,隻留下不足萬人守城。
恰在此時,司馬懿親率大軍二十萬前來,這二十萬大軍和魏延等人的主力走岔道了, 毫無障礙一路衝向陽平。
司馬懿的探子探查到陽平城裏沒多少兵, 諸葛亮的探子也發現了司馬懿的大軍, 然而發現了也沒辦法, 魏延帶著主力大軍走遠,再通知他們迴防已經來不及了。
諸葛亮臨危不懼,命令軍中偃旗息鼓停止備戰,又讓守城士兵將四方城門全部打開,再派幾個百姓打扮的士兵去各個城門處做灑掃狀,主打就是一個淡定。
司馬懿一看這情況的確懵了, 他認識的諸葛亮向來小心謹慎,怎麽可能毫無防備,城裏一定有埋伏, 於是領兵依山向北而走, 猶猶豫豫不敢攻城。
裴鬆之覺得這件事純屬子虛烏有,他是這麽認為的。
陽平在漢中沔北, 諸葛亮在太和元年三月率諸軍北駐,使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統留府事。
同年六月,宣帝以司馬懿都督荊、豫州諸軍事,率所領鎮宛。
當時的沔陽在漢中,司馬懿在南陽宛城,史料記載,“魏嚐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後,無複有於陽平交兵事。”
魏國那邊都沒有交戰的記錄,司馬懿怎麽可能率領大軍進攻陽平?
就算司馬懿真的帶兵前去,他們明知道陽平城內兵少力弱,就算懷疑裏麵有伏兵小心點就是了,不至於扭頭就走。
而且郭衝在扶風王麵前說宣帝的不好,扶風王還覺得郭衝說的不錯,對子毀父理所不容,這又是一個邏輯不通的點。
綜上所述,郭衝那所謂的《條亮五事》全都是編的。
不過裴鬆之的記載也不一定全然正確,後來有人考證了一下,司馬懿當時未必不能出現在諸葛亮麵前。
司馬懿可以幹出“旬有六日”奔襲四百五十公裏攻滅新城,三個月的空閑時間從宛城打到沔陽完全來得及。
而且之前說的魏軍被大雨堵塞中斷伐蜀計劃,有記載的魏軍主力中沒有出現司馬懿的身影,誰也不知道司馬懿當時在什麽地方,也許他的確帶兵去攻打了陽平,到底是什麽情況誰也說不準。
至於“對子毀父理所不容”這就更沒道理了,別人家不敢說能出現這種事情,司馬家出現的可不少。
李善長以前看過的閑書不少,漢末亂世英雄輩出,他對那段時間的曆史了如指掌,所以對空城計並不陌生。
他了解這些事情正常,鄧愈一個毛頭小子怎麽知道那麽多的?
那小子來投奔他們家大帥的時候不到二十歲,還沒有旁邊的文正年紀大,但是朱文正看上去就是大帥家的傻兒子,鄧愈帶兵打仗卻已經很老練。
人比人,氣死人。
他知道鄧愈有本事,但是沒想到鄧愈那麽有本事,以他對鄧愈的了解,那人熟讀《三國誌》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膽大心細臨陣想出的主意。
年輕人不簡單啊。
老李搖頭晃腦的感歎著,心道沒有意外的話那小子肯定前途無量。
沐英與有榮焉,“李先生放心,迴頭我一定和鄧將軍說你很看好他。”
他是鄧將軍麾下最得力的跑腿兒,沒有意外的話以後還能跟在鄧將軍身邊當副將,再然後就是他自己帶兵殺敵獨當一麵。
咳咳,前提是他有本事能帶兵。
要是老爹覺得他沒有帶兵的本事,跑腿兒跑的再優秀也隻能當個跑腿兒。
不過他對他自己有信心,帶兵打仗而已,過了最開始的緊張忐忑,穩下心之後什麽都不是事兒。
朱文正瞥了瞎瑟的臭小子一眼,一句話都不想和他說。
他們才是自家兄弟,跑去跟著鄧愈有什麽出息,有本事就跟著他。
沐英對上他們家老大哥不滿意的表情,咧嘴笑笑沒有說話。
他又不傻,文正哥自己現在都沒有獨領一軍的資格,跟在他身邊能有什麽前途,肯定是跟著領軍主將最好啊。
幸好朱文正不知道他在想什麽,不然非得打的他滿院子亂爬。
【話說胡大海收到求救信後從婺源迴來支援,和鄧愈裏應外合殺的楊完者的苗軍毫無招架之力,主將楊完者直接跑路,胡大海和鄧愈一鼓作氣往前追,趁機又打下了好些天沒能打下來的婺源。】
【元廷沒搶迴徽州還丟了婺源,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真是可喜可賀。】
【楊完者也是元廷赫赫有名的將領,當然不甘心吃虧,休整之後試圖再次進攻,然而打來兩次都被鄧愈和胡大海打的滿地找牙,帶來的大軍全軍覆沒,他單人單騎狼狽跑迴杭州。】
【鄧愈和胡大海打仗生猛誌軍嚴明,“先聲所至,不戮一人”,其他州縣見狀紛紛投降,整個徽州路很快全部落入他們手中。】
輿圖上屬於朱元璋朱大帥的地盤不斷像周邊蔓延,在場的觀眾們看的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能和鄧愈胡大海一樣戰無不勝。
真是既怕神仙提到自己,又怕神仙不提到自己。
【朱元璋那裏講完,我們再來看看張士誠在幹什麽。】
【至正十六年,紅巾軍北伐尚未開始,這一年動靜最大的不是朱元璋也不是其他勢力,而是誠王張士誠。】
【高郵之戰後朝廷的百萬大軍散去,張士誠一看天上給他掉下條活路高興壞了,扭頭就盯上了最最富庶的蘇南地區。】
【有道是蘇湖熟天下足,那一年淮東發生□□,他又招攬了大量無頭蒼蠅似的朝廷兵馬,不打下個富庶的地盤來供應這麽多張嘴他們所有人都得餓死,所以他們的大本營是想換要換,不想換也要換。】
【所以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那些朝廷兵馬前些天還氣勢洶洶要屠城,張士誠陰差陽錯之下解了高郵之困,轉頭就把那些喊打喊殺朝廷大軍收入麾下。畢竟跟著誰都是打仗,朝廷靠不住,不如跟著他。】
【打仗的時候兵多將廣非常有優勢,除了要有大量的糧草來兜底外其他都不是事兒。】
【張士誠不像朱元璋那樣誌在天下,隻想打下個地盤當個富家翁,他本來想打的是金陵,金陵城離高郵近,大軍打過去也方便。不過他弟張士德覺得金陵城不太行,平江路有糧又有錢,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打平江府,打下平江路之後再打金陵也來得及。】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朱元璋會搶先一步拿下金陵,這也為他們之後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朱元璋:???
“張士誠看上金陵城別人就不能打了?這是什麽道理?”
這個老張也太霸道了,他要是看上了大都,蒙古皇帝是不是也得給他騰位置?
這是什麽道理?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就是就是,憑什麽他看上了別人就不能打,他是天王老子嗎?”
所有人都開始對老張兄弟倆不滿意,聽聽這都是什麽話,哪兒有他們看上之後別人就不能打的道理?
真要這樣的話,他們憑嘴就能拿下全天下。
大帥說的不錯,張士誠這人果然不能深交,不能和他講道義,就得把他打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