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咧嘴笑笑,“咱家小娃生而知之,昨日見了軍器局中的兵器後心有所感,今兒特意喊你們過來參詳參詳,看看能不能造出威力更大的火銃和大炮。”


    這下懵逼的變成沐青小豆丁了。


    生而知之?什麽生而知之?這是要把他打造成神童嗎?


    不行啊爹!他真的撐不起神童的名號!他傷仲永啊爹!


    可惜父子倆的默契還沒到心有靈犀的地步,這邊小娃愣在原地,那邊老爹已經把大話說出去,說辭甚至越來越誇張。


    偏偏工匠們不覺得有什麽,他們長那麽大沒少聽各種玄乎的事情,大帥家的小公子生而知之不稀奇。


    尋常農家的母雞都能傳出下金蛋的好事兒,朱大帥都能從小兵奮鬥成坐擁那麽大地盤的大帥,家裏出點神異事件再正常不過。


    工匠們被朱大帥唬的一愣一愣的,再看向沐青的時候眼神中明顯多了幾分敬畏,“小公子,不知這氣是什麽氣?如何推得動彈藥飛那麽遠?”


    沐青深吸一口氣,神情恍惚的說道,“火藥的成分你們知道,那些東西混合到一起點著後會釋放大量的能量,瞬間產生大量的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體積急劇膨脹,壓力猛烈增大,要是在空曠的地麵上點燃就沒什麽事兒,要是在狹小的槍管裏,那些氣帶來的壓力就會把彈藥推出去。”


    彈藥在槍管內受到推力衝出去,但是離開槍口後沒了推力,隻剩下重力和阻力,所以射程遠近和彈藥的用量關係很大。


    物理課上這類題很多,不光有子彈的發射,還有洲際導彈、火箭和宇宙飛船,隻有想不到,沒有物理題出不到。


    雖然那些都是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模型,但是正好可以用來給這些工匠解釋原理。


    至於爆炸後產生的氣是什麽氣,他倒是知道火藥爆炸的方程式,可是他寫出來沒法解釋啊。


    沐小先生鼓了鼓臉,不行,朱老爹已經把人設給他立好了,他不能轉頭就打老爹的臉,怎麽著也得過兩天再打,方程式寫出來他們看不懂,寫字肯定能看懂。


    就是一個硫加兩個碳酸鉀加三個碳生成硫化鉀加二氧化碳加氮氣,這公式還是上學的時候學到的,簡單好記還不容易忘,簡直是居家旅行和穿越的必備公式。


    沐青要來炭筆寫字,遇到不會寫的字還得求助他們家老爹,用漢字寫感覺比寫一百個化學方程式還累,“這倆都是氣,不過他們產生的推力在彈藥離開之後就會消失,所以槍管越長推送的力量也就越大,射程也就更遠威力也會更大,當然也不能把槍管做的太長,太長的話阻力就會變大,彈藥又跑不遠了。”


    這時候就得數學和物理一起出場,他們拿不準的這些都是有最佳比例的,而且這個比例能算出來。


    就是這個式子的變量有點多,他現在的腦袋瓜已經不允許他接觸這等高難度的物理題了。


    工匠們看不懂那些奇奇怪怪的字眼,他們之中甚至有好些根本不識字,一身本事全靠父輩口口相傳,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完全聽不懂,沐青說到槍管不能太長的時候反應快的就琢磨出門道了。


    他們做槍管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槍管的口徑和長度不能隨便,要是過了合適的尺度反而會讓威力大減,應該就是小公子說的這個道理。


    藥量越大射程越遠,但是他們的槍管受不住那麽大的力道,所以必須得控製藥量,隻能在槍管的大小上下功夫,“小公子覺得多大尺寸最佳?”


    沐小先生想想那各種體形的火銃大炮,誠實的搖搖頭,“不知道。”


    這問的太寬泛,他也說不準哪個尺寸最佳。


    就算問的不那麽寬泛,他也說不上來。


    就、術業有專攻,讓專業人士琢磨去唄。


    第58章


    沐小先生的火藥爆炸小課堂開了一上午, 工匠們聽的入神,時不時提出個問題互相討論,一時間靈感爆發感覺迴去就能造出威力比盞口銃更大的火銃。


    專業人士畢竟是專業人士, 他們說的很多細節沐青都聽不懂, 但是不耽誤他給匠人們提供靈感。


    朱元璋自學能力極強, 即便他們家小娃講的狗屁不通他也能從“鬼畫符”上看出點東西。


    沐小先生小課堂講到最後,和匠人們討論“神仙指點”的已經不是“托夢”的正主沐小娃,而是小娃他爹朱大帥。


    沐青推到他們家娘親身邊,吃著馬夫人抽空讓下人準備的早飯感慨不已。


    不愧是他們家老爹,就是厲害。


    出了“神仙托夢”這檔子事兒,今天的課也不用去了,下午的時間是自由的, 他可以撒了歡的玩。


    好耶。


    想象是美好的, 現實是骨感的, 朱大帥隻給娃請了半天的假, 上午的事情忙完之後,下午就把人扔到校場訓練去了。


    四書五經不能輕忽,拳腳功夫更不能掉以輕心,那邊耽誤了他都心疼。


    沐青:???


    罵罵咧咧.jpg


    校場上,小豆丁們看著一邊生悶氣一邊紮馬步的沐小青,歪著腦袋不知道他在生什麽氣。


    “你們誰惹文青生氣了?”


    “他上午沒有去書院, 可能是在家調皮被揍了。”


    “……”


    “那沒事了,散了散了。”


    沐青睜大眼睛,“你們有本事站著別動!”


    小夥伴們扭頭, “我們站著不動你也打不過我們啊。”


    沐青:氣哭.jpg


    小豆丁們也怕真把人氣哭, 嘀嘀咕咕之後趕緊站在原地紮馬步,假裝自己剛才什麽都沒有說。


    他們說的沒錯, 雖然他們的年紀參差不齊,但是身子骨都比大帥家的小公子強健,打起架來完全不帶怕的。


    唔,他們都是聽話的好孩子,才不會在私底下打架鬥毆。


    沐青捏緊拳頭,早晚有一天他也能長成身高八尺的大猛男。


    一拳一個小朋友,超兇!


    小孩子的生活一天天的沒有變化,外麵的變化卻很大。


    中原的劉福通暫且不提,張士誠和徐壽輝的擴張也不用多說,重點是朱大帥占據應天府之後的攻城略地。


    在拿下應天府的第二個月,徐達、湯和的騎兵步兵和廖永忠、廖永安兄弟的水軍兵分兩路拿下鎮江,其中還冒出了個猛將預備役來。


    戰場那麽亂,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元軍畏戰已經是共識,紅巾軍的將士們在士氣上就贏了他們一大截。


    攻打鎮江的時候元軍也沒讓大家失望,紅巾軍打上來的時候官兵根本不敢正麵迎敵,愣是在拿著比紅巾軍更好的武器的情況下被紅巾軍追的四處跑。


    這你追我趕的就容易出事,紅巾軍這邊一小隊人馬追著追著就發現他們衝進城了,這麽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於是又是一通亂殺。


    但是大軍還在外麵沒進來,城裏隻有這一小隊人也不行,官兵且戰且退不假,架不住人家人多,這一小隊人馬在嘎嘎亂殺之後筋疲力盡,終於還是被抓住了。


    官兵多是欺軟怕硬之輩,沒逮到人之前躲的嚴實,逮到人後立刻都冒出來喊打喊殺。


    被抓住紅巾軍中有朱大帥的親衛,那小將力大無窮是出了名的,之前有次朱大帥的小船在江邊擱淺,他竟然直接連人帶船扛起來走,誰見了都得讚一聲小夥兒好力氣。


    眼看敵人的大刀快要砍在脖子上,那小將掙斷繩索搶了刀就跑,愣是在官兵的衝衝圍堵下衝出了城門,然後帶著城外的弟兄們殺迴城中。


    兄弟們,城裏就是一群廢物,快衝啊!


    鎮江就這麽到手了。


    沐青聽完之後隻有一個感覺:《三國演義》還是寫保守了。


    誰家小將那麽猛?簡直就是加強版的許褚好吧!


    朱大帥拿下鎮江,緊接著又瞄上了揚州。


    揚州雖然在江北,但是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反正現在張士誠在江浙一帶跟楊完者和達識帖睦邇打的不可開交,這是他們趁亂拿下揚州的最好時機。


    朱元璋本來沒急著打揚州,但是揚州的青軍和徐州的黃軍已經被趙均用說服一起攻打淮安,為了給馮國用那邊減小壓力,徐州和揚州至少有一個得拿到手。


    他本來打著方便支援馮國用的想法派人去打探揚州的情況,打探完之後就坐不住了。


    原因無他,占據揚州的青軍主帥張明鑒他娘的就不是人!那是個食人魔!字麵意義上的食人魔!


    青軍占領揚州之後不去搶糧食也不督促百姓種田,就在城內殺人為食,還把人肉分三六九等,小孩兒最好,婦女次之,男子又次之。


    那狗東西在揚州不過一年,揚州城的百姓都快被他們給吃光了。


    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得知揚州城內的情況後頭皮發麻,迴來的時候腳都是軟的,朱元璋是普通百姓出身,得知張明鑒殺人為食後鼻子都快氣歪了,立刻命令繆大亨率兵攻打揚州。


    城裏那些青軍還有救的就留下,無藥可救的就想辦法料理掉,他們要打的仗那麽多,就算缺人也絕對不會要這種以人為食的兵。


    至於青軍主帥張明鑒,千刀萬剮都便宜了他。


    這話所有見到揚州城慘狀的將士都舉雙手雙腳讚同。


    朱元璋在應天府琢磨兵器的時候,耿君用、耿炳文父子帶兵攻下長興,徐達拿下常州,眼看著大軍攻城略地一往無前,元軍那邊又來了個厲害人物把徐達和常遇春都絆住了腳。


    徐達拿下常州後和常遇春一起轉攻宣城,然後在宣城底下的寧國縣吃了虧。


    鎮守寧國縣的是元將朱亮祖,這人前不久才在戰中斬殺紅巾軍大將邵肆,對上徐達和常遇春這兩個猛將也絲毫不懼,不光多次擋住二人進攻,還一箭射傷了常遇春。


    生猛如常遇春都受傷了,底下的將士們下意識就開始害怕。


    朱元璋一看感覺不行,還得他親自過去,正好軍器局那邊作出了新的火銃,讓他看看新火銃有多大威力。


    這次的火銃換了材料,是用銅鑄造而成的銅火銃,口徑放小了些,銃管加長了些,藥室的點火孔也加了密封火門,這樣可以實現填好彈藥也不用擔心行軍顛簸把彈藥給弄灑。


    老朱出馬,一個頂倆,有朱大帥的親自督戰,紅巾軍終於攻破寧國縣,守將朱亮祖被擒,降卒足有十多萬。


    紅巾軍將領再一次感慨官兵的財大氣粗。


    難怪他們一直打不下來,小小的縣城裏足足十多萬兵馬,打不下來多正常。


    宣城到手,朱大帥收好立下大功的銅火銃,安排好這邊的事情打道迴府,迴去的路上還不忘找朱亮祖來嘮嗑。


    都是朱家人,五百年前是一家,見麵就打打殺殺的不好,什麽事情不能心平氣和的說?


    其實朱亮祖已經不是第一次栽在朱元璋手上,早在淮西紅巾軍渡江南下攻打太平府的時候他就降過一次,但是那次投降沒幾天就找機會溜迴其他官兵控製的城池。


    這次再想溜難度就大多了,周邊不僅有朱元璋,還有不斷擴充地盤的徐壽輝和張士誠,官兵控製的地方越來越少,他逃出去後還真不一定能找到大部隊會和。


    朱大帥是個惜才的,朱亮祖能擋住徐達和常遇春的聯手,可見本領不凡,這樣一個有本事的將領直接殺了太可惜,還是想辦法為他所用比較好。


    朱亮祖倒也幹脆,知道這次跑不了了,索性答應下來,徹底和朝廷那邊做了個了斷。


    不過他答應的爽快,軍中其他將領卻不樂意。


    這家夥前不久才在寧國縣城下殺了他們好幾千兄弟,不把他的腦袋砍了祭旗也就算了,怎麽眨眼間還成自己人了呢?


    軍中反對的聲音太響,朱大帥沒有辦法,為了平息眾怒隻能打朱亮祖一頓算是贖罪。


    事情表麵上是過去了,但是軍中對朱亮祖不滿的人依舊有很多。


    這也是個無解的問題,人都會有偏好,朱亮祖給朝廷賣命的時候打紅巾軍從不手軟,讓軍中將士一下子接受他變成自己人的確有點難為人。


    再說了,他們在官兵降將手底下吃了不隻一次的虧,誰能保證朱亮祖不是第二個陳野先?


    藍玉左看右看,確定周邊沒有其他人才小小聲說道,“我姐夫就看他很不順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花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花間並收藏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