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 作者:醉酒花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真是樸素的價值觀,對他們有利就是神仙警示,對他們不利就是妖言惑眾,聽得懂就是說的有道理,聽不懂就是胡說八道,反正怎麽都是他們有理。
【先前田豐攻打東平的時候,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博爾術的曾孫鈕的該以缺糧為理由落荒而逃。雖然朝廷官兵畏戰已經是眾所周知之事,但是這麽堂而皇之的臨陣脫逃還是把朝廷本來就所剩無幾的麵子放到腳底下踩。】
【山東在毛貴手上穩如泰山,元廷為了洗刷恥辱詔拜董摶霄河南行省右丞,又派董摶霄前來平亂,但是這次董摶霄大敗而歸。】
【紅巾軍士兵追殺元軍的時候發現這人衣著不凡就逮著他問他是誰,董摶霄也是硬氣,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是你董老爺”。紅巾軍士兵也很給他麵子,當場就一通亂戳把他刺死了。據說當時的場麵相當震撼,“眾刺殺之,無血,惟見有白氣衝天。”可見董老爺在史官眼中也是個不可多得的良將。】
【至此,東路軍徹底占領山東全境。】
【毛貴除掉了董摶霄這個攔路虎,至正十八年春開始動身北伐,中路軍急行北上迅速的插入河北境內,連續攻下清、滄二州,三月克薊州,陣斬元朝樞密副使,兵臨大都城下。】
【有史料記載,當時“京師人心大駭,在廷之臣,或勸乘輿北巡以避之,或勸遷都關陝,眾議紛紛。”】
【貴族老爺們在大都過著紙醉金迷的快活日子,鬧饑荒也餓不著他們,餓死的都是無權無勢的普通老百姓,官兵打仗再怎麽丟人現眼他們也沒著過急,總覺得民間那些反賊都是些泥腿子,鬧一鬧也就算了,根本威脅不到他們,誰能想到那些泥腿子竟然真的打到大都城下了?】
【大都上上下下慌的不行,要麽勸皇帝趕緊帶上他們去北邊避難,要麽勸皇帝之前遷都關中陝西,總之就是不能留下來等死。】
【當時的情況的確對紅巾軍有利,答失八都魯已經病死,他的兒子孛羅帖木兒和察罕帖木兒為了爭地盤打的不可開交,京師的兵力異常空虛,根本抵擋不住紅巾軍的進攻。】
【可惜鍋哥在割據地方的軍閥那兒雖然沒多少麵子,這時候下令讓各地軍閥進京勤王救駕,那些手握重兵的大軍閥也不能不管不顧。】
【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暫時休戰前去保衛大都,北伐軍中路軍被擋在山西沒能和東路軍匯合一起進攻大都,東路軍一路兵馬孤軍深入和元軍各路軍閥主力在大都郊外大戰,最後理所當然吃了敗仗。】
【東路軍北伐失敗退迴山東,不過因為毛貴將山東經營的很好,根據地穩穩當當沒有受到戰事失利的影響,察罕帖木兒率領的元軍主力守完大都就去山西打關先生率領的中路軍,所以東路軍大軍修整之後找準機會便能再次北伐,由此可見建設穩定的根據地有多重要。】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次是兩軍沒能配合好,如果配合的好,直接打下大都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了。”
【察罕帖木兒這時候和中路軍和西路軍打,一時半會兒顧不上東路軍,但是別忘了還有個孛羅帖木兒在。】
【在察罕帖木兒攻打中路軍的時候,元廷將孛羅帖木兒調去攻打東線,不過孛羅帖木兒沒有直接打山東,他率兵南下打通兩淮,緊接著又指揮攻打曹州截斷山東紅巾軍和河南紅巾軍的聯係,如此一來,本部劉福通和東路軍毛貴就被他給隔開了。】
【孛羅帖木兒不愧是和察罕帖木兒爭地盤的人,打起仗來也很是生猛。先前提過一句趙均用占據淮安還被任命為淮安等處行中書省平章,他這平章政事的官兒沒當多久,淮安就被元軍給搶迴去了。】
【至正十九年四月,趙均用戰敗丟掉淮安前往濟南投奔毛貴。】
【但是吧,前麵也說過,趙均用是個喜歡內鬥的小人。毛貴以前是他的手下,如今二人地位反轉,他成了狼狽逃過來的敗軍之將,毛貴卻是坐擁山東的一省平章,他哪兒受得了這委屈。】
【趙均用丟了淮安逃到山東不假,但是他不覺得丟了淮安是他沒本事,那是敵軍太盛,他要是在山東他肯定能擋住。毛貴以前是他的手下,他現在接手山東沒人有意見吧?】
【趙均用貪心不足想要鳩占鵲巢,他想鳩占鵲巢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和毛貴爭,畢竟毛貴文武雙全既能打仗又能治理後方,這樣的將領挑著燈籠都難找,紅巾軍那麽多將領也才出了一個毛貴,他想光明正大的爭也爭不過。】
【氣死人不償命的環節來了,趙均用這個這個好逸惡勞貪名圖利下流卑鄙居心險惡陰險齷齪的惡心玩意兒為了獨占山東的軍政大權,他竟然設計把毛貴給殺了。】
【艸!!他竟然把毛貴給殺了!!!】
朱元璋:???
朱元璋臉都綠了,“我刀呢?!”
第52章
光幕裏的天音怒氣值暴漲, 恨不得將他知道的所有貶義詞都用在趙均用身上,緊接著就是一陣少兒不宜的口吐芬芳,聽的沐小青都震驚於他當時的詞匯量之多。
光幕外的朱元璋和李善長也沒好哪兒去, 他們剛還想著攻打大都失敗不要緊, 毛貴能文能武將山東治理的很好, 隻要山東還在他手上,不管是中路軍、西路軍還是本部劉福通的兵馬打到大都他都能立刻北上配合。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都就在那兒杵著,一次打不下來就打兩次,兩次打不下來就打三次,畢竟蒙古人強勢了那麽多年,一次就想把大都打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隻要毛貴還在, 一切皆有可能。
結果可好, 趙均用那個卑鄙無恥鼠目寸光的家夥竟然把毛貴給殺了!
毛貴能死嗎?啊?毛貴能死嗎?
他趙均用死了毛貴都不能死!
趙均用!趙均用!這狗屁東西脖子上長了個什麽玩意兒啊?腦袋空不要緊, 關鍵是別裝水, 他那幹的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嗎?
殺了毛貴?他竟然殺了毛貴?
朱元璋火冒三丈,恨不得當場殺到濠州把趙均用給剁了。
不著急不著急,天音說的都是未來之事,趙均用這會兒還在濠州窩著,他們現在已經知道那狗東西將來會作出什麽樣的糟心事兒,來得及把那糟心玩意兒提前弄死。
不管怎麽說, 毛貴不能折在內鬥之中。
朱元璋努力平複心情,鞋子重重踩在地上,桌子前麵的地都能讓他給磨平, 走來走去走了好幾圈也沒冷靜下來, “老李!”
李善長立刻應道,“大帥放心, 趙均用活不到打下淮安。”
他跟在朱大帥身邊那麽長時間,大帥一個眼神他就知道要幹什麽。
這事兒的確是趙均用幹的不地道,紅巾軍整日裏打仗作戰傷亡很多,主將陣亡的事情時有發生,讓趙均用悄無聲息的死在戰場上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大。
趙均用不是在攻打淮安嗎?那就讓他死在淮安城下好了。
沒腦子還想想搞事的狗東西還是死了的好。
雖然天音說的都是將來的事情,現在都還沒有發生,但是以趙均用的為人絕對幹得出來為了爭權殺掉毛貴的事情,那家夥當初逃到濠州就沒少挑撥離間,有道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如果事情真的像天音說的那樣發展下去,毛貴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肯定躲不過一死。
大家都是紅巾軍,趙均用幹的那過的些事兒簡直玷汙紅巾軍之名,即便事情不會像天音說的那樣發展,他們提前把那家夥弄死也是替天行道。
朱元璋和李善長幾個眼神間已經給趙均用定好死法,他們眉來眼去的這點時間,視頻裏罵罵咧咧的沐大青也終於停止口吐芬芳恢複正常。
【毛貴被殺,突如其來的變故將東路軍打下來的大好形勢毀的幹幹淨淨。毛貴一死,山東紅巾軍迅速陷入內亂,畢竟之前過來投奔的義軍將領都是奔著毛貴來的,趙均用一來就把毛貴殺了算怎麽迴事?】
【至正十九年七月,前去配合中路軍從海路東征高麗的毛貴部下續繼祖匆忙從遼東趕迴山東砍了趙均用為毛貴報仇,但是他們砍了趙均用也不能讓毛貴死而複生,隨著毛貴的遇害,東路軍已經可以蓋上失敗的章。】
【兩年後,也就是至正二十一年,這年夏天,察罕帖木兒終於騰出手來進攻山東那各自為政的紅巾軍,田豐屢戰屢敗不得已投降。】
【這個田豐是個神人,身在元營心在宋,打不過就加入,加入後就找機會把察罕帖木兒給暗殺了。事情就是這麽令人猝不及防,察罕帖木兒這位被元廷視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英雄人物在一路凱歌的情況下倉促死在自家大營裏,一代名將自此退出曆史舞台。】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敵軍降將不能不防,稍有不慎就是一命嗚唿。不然為什麽曆史上有本事讓敵軍降將死心塌地的例子都能被拿出來大說特說,就是因為這種情況實在太少,大部分都是前一種情況。】
朱元璋:……
這死的的確令人猝不及防,不過死的好。
降將是把雙刃劍,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用,不然一不小心就是被暗殺的下場,郭天敘和張天佑就是對降將太放心。
他敢讓張兆先和那五百降軍近身也是有十足的把握,但凡陳兆先除了投降和去死之外還有第三條出路他都不敢那麽大膽。
當時也是急著攻打集慶府,陳兆先手裏的兵幾乎和他手裏的兵一樣多,攻打集慶府那麽大的事情當然兵馬越多越好,無論如何他都得讓那些兵馬到自己手上。
如果他攻打集慶府的時候和察罕帖木兒一樣手裏兵馬無數,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陳兆先近身。
投降可以,冷板凳坐著去吧,不坐幾年冷板凳別想讓他放鬆警惕。
察罕帖木兒死的可惜,但是不虧。
【察罕帖木兒死後,他的軍隊由其養子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接管。】
【田豐刀了察罕帖木兒重返紅巾軍的隊伍,之後沒多久,王保保帶兵繼續進攻山東紅巾軍,田豐等人被殺,東路軍正式宣告覆滅。】
【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說完了,接下來再說說劉福通親自率領的紅巾軍本部兵馬。】
【其他三路大軍雖然配合的不好,最後也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對元廷的打擊非常沉重。三路大軍重拳出擊,元廷忙於鎮壓分身乏術,本部的劉福通壓力驟減。劉太保沒閑著,這位也是個悶聲幹大事的主兒。】
【劉福通把目標對準了汴梁,汴梁是宋朝的首都,紅巾軍打的是“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打下汴梁對他們而言意義有多大不用多說。】
【本部兵馬自安豐出發,一路攻占歸德府、睢州,至正十七年六月兵臨汴梁城下,但是一直沒打下來。】
【紅巾軍覺得汴梁重要,朝廷自然也這麽覺得,要是輕輕鬆鬆就被打下來那還得了?】
【劉福通一時半會兒打不下汴梁,於是調軍北上轉戰大名、衛輝等路,很快便占領豫北、冀南的一大片地方。】
【朝廷在河南的最高統帥是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魯,負責統諸王藩將兵馬鎮壓韓宋紅巾軍,但是他上任後接連幾次都在劉福通那兒吃了敗仗,所以朝廷對他非常不滿意,覺得他畏戰不出所以才老是吃敗仗,甚至可能是在養寇自重,於是隔三差五就派人去催。】
【劉太保的戰鬥力也不是鬧著玩的,朝廷派了個叫達理麻失理的家夥配合答失八都魯作戰,結果那人剛到河南就被劉太保給殺了,答失八都魯自知抵擋不住義軍的攻勢,隻能退守城池等候出戰的時機。】
【這下可好,朝廷更懷疑他在養寇自重了。】
【劉福通抓住這個挑撥離間的好機會,故意寫了一些信丟在朝廷派來之人的必經之路上,信上的內容無非是他跟答失八都魯暗中聯係的細節,務必讓撿到信件的朝廷信使覺得他和答失八都魯明麵上打的不可開交私底下卻齊心協力挖朝廷的牆角。】
【朝廷的拖後腿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那個信使在路邊撿到信後如獲至寶,屁顛屁顛帶迴大都向鍋哥報告,更可怕的是,鍋哥信了。】
【路邊撿到的情報虧他們敢信,成吉思汗知道他們的騷操作都能被氣活過來。答失八都魯得知此事又急又氣,當夜就在軍營發病暴卒而亡。】
【答失八都魯死後,他的兵馬由他的兒子孛羅帖木兒接管,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和察罕帖木兒掙搶地盤的中原軍閥。朝廷不是懷疑他爹養寇自重嗎?那就看看真正的割據軍閥是什麽樣吧。】
朱元璋抹了把臉,“蒙古朝廷為什麽能堅持那麽多年”這句話他已經說累了。
【孛羅帖木兒忙著接手他爹留下來的兵馬,靠譜的朝廷兵馬隻剩下察罕帖木兒、李思齊這一路。】
【至正十八年五月,劉福通和關先生一南一北打配合溜察罕帖木兒,終於攻下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汴梁。紅巾軍攻克汴梁後立刻以汴梁為國都,將小明王韓林兒接過去坐鎮都城,大宋政權奪迴舊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宋。】
【迫於形勢,察罕帖木兒不得不收縮兵力於太行、洛陽一帶設防,自己親率中軍駐守澠池。原因無他,劉福通打下汴梁後就盯上了洛陽,他要不趕緊從關中迴來防守,汴梁洛陽全部都得落入紅巾軍手中,這讓朝廷的臉往哪兒放?】
【察罕帖木兒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劉福通打洛陽打不下來,隻能撤走轉戰別處。但是總的來說,紅巾軍在這一年達到了鼎盛。】
【這個時間點是至正十八年的夏天,淪陷兩百三十多年的大宋舊都得以光複,中原百姓“反元複宋”取得初步成功,紅巾軍將“久陷於胡”的“生民”拯救了出來,達成了“倡義舉兵,恢複中原”的目標。】
【很快,劉福通“易正朔”,廢除元朝曆法,大封百官揮斥方遒,雖然沒能攻下大都,但是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及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大有成功“驅除胡虜”的豪邁氣概。】
朱元璋拍拍胸口,前麵聽了那麽久的失敗失敗失敗,終於聽到紅巾軍北伐即將成功的消息心情大好。
但是視頻裏的沐大青是懂得怎麽給人找不痛快的,朱大帥還沒高興一會兒,光幕裏的紅巾軍局勢便急劇下轉持續走低。
【紅巾軍的局勢看上去一片大好,但是三路大軍和本部的配合、嗯、幾乎沒有配合,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各打各的,本部劉福通這裏也很快由盛轉衰。】
【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孛羅帖木兒攻占曹州,切斷了河南與山東兩軍的聯係。十二月,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的中路軍攻克上都焚毀宮闕,他們沒有在上都附近逗留,緊接著轉戰東北。】
【至正十九年初,孛羅帖木兒北上代州、豐州、雲內,同時把關先生他們打的沒法還手,之後奉詔鎮守大同為大都捍蔽,算是切斷了中路軍與汴梁的聯係,關先生、破頭潘想迴中原和劉福通打配合也不行了。】
【四月,趙均用那個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的糟心玩意兒丟了淮安逃去山東,為了獨掌大權殺了毛貴,東路軍自此開始內亂。】
【五月,察罕帖木兒騰出手來調兵遣將進攻汴梁,親自率領大軍抵達虎牢關,派遣兵馬走南道出汴南,攻打歸、亳、陳、蔡諸州,又遣一部沿黃河而下占領曹州以南的黃陵渡,調陝西、山西的大軍出函穀過虎牢會師汴梁城下。】
【大軍匯合之後很快奪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兒親自駐紮在汴梁城西的杏花營指揮各路兵馬繞著汴梁城修築營壘,把汴梁城圍得水泄不通。】
【紅巾軍屢次出戰但是屢戰皆敗,隻能退迴城裏守著,雙方就這麽從五月一直打到八月,直到城裏糧草耗盡,察罕帖木兒麾下大將分門而攻,入夜,元軍登城而入,劉福通僅以百餘騎護送韓林兒自東門奪圍而出。】
【此戰劉福通敗走安豐,察罕帖木兒俘獲韓林兒的“皇後”及起義軍家屬數萬以及官員五千餘人,城中二十餘萬百姓盡為元軍所俘,不到十天時間,河南便落到察罕帖木兒手中。】
【察罕帖木兒憑借軍功一路幹到了副宰相的位子,但是他對朝廷的忠心有幾分實在說不準,反正他打下河南後整個行省的官員都由他來任命,遠在大都的朝廷管不了他。】
【察罕帖木兒在河南務農積穀、訓練士卒準備收複山東,之後的事情大家之前也說過了,他在山東被田豐暗殺,勢力大部分被義子擴廓帖木兒接管。】
【而劉福通和小明王韓林兒之後一直待在安豐,直到四年後,至正二十三,也是龍鳳九年的二月,張士誠派部將呂珍突襲安豐,和呂珍一塊來的,還有廬州左君弼。】
【張士誠何許人也?那可是曾經抵抗過脫脫百萬大軍圍攻的大私鹽販子,可惜他投降了。】
【左君弼何許人也?彭瑩玉的門徒,跟韓山童、劉福通起事的元末義軍前輩,徐壽輝政權汴梁行省平章,占據廬州十餘年,打的巢湖水軍不得不放棄巢湖的厲害人物,可惜也投降了。】
【《三國演義》裏說劉備最慘的時候“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龍鳳九年的韓宋政權還剩下多少兵馬能調動咱們說不準,但是能打的將領基本上隻剩下劉福通自己了。】
【先前田豐攻打東平的時候,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博爾術的曾孫鈕的該以缺糧為理由落荒而逃。雖然朝廷官兵畏戰已經是眾所周知之事,但是這麽堂而皇之的臨陣脫逃還是把朝廷本來就所剩無幾的麵子放到腳底下踩。】
【山東在毛貴手上穩如泰山,元廷為了洗刷恥辱詔拜董摶霄河南行省右丞,又派董摶霄前來平亂,但是這次董摶霄大敗而歸。】
【紅巾軍士兵追殺元軍的時候發現這人衣著不凡就逮著他問他是誰,董摶霄也是硬氣,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是你董老爺”。紅巾軍士兵也很給他麵子,當場就一通亂戳把他刺死了。據說當時的場麵相當震撼,“眾刺殺之,無血,惟見有白氣衝天。”可見董老爺在史官眼中也是個不可多得的良將。】
【至此,東路軍徹底占領山東全境。】
【毛貴除掉了董摶霄這個攔路虎,至正十八年春開始動身北伐,中路軍急行北上迅速的插入河北境內,連續攻下清、滄二州,三月克薊州,陣斬元朝樞密副使,兵臨大都城下。】
【有史料記載,當時“京師人心大駭,在廷之臣,或勸乘輿北巡以避之,或勸遷都關陝,眾議紛紛。”】
【貴族老爺們在大都過著紙醉金迷的快活日子,鬧饑荒也餓不著他們,餓死的都是無權無勢的普通老百姓,官兵打仗再怎麽丟人現眼他們也沒著過急,總覺得民間那些反賊都是些泥腿子,鬧一鬧也就算了,根本威脅不到他們,誰能想到那些泥腿子竟然真的打到大都城下了?】
【大都上上下下慌的不行,要麽勸皇帝趕緊帶上他們去北邊避難,要麽勸皇帝之前遷都關中陝西,總之就是不能留下來等死。】
【當時的情況的確對紅巾軍有利,答失八都魯已經病死,他的兒子孛羅帖木兒和察罕帖木兒為了爭地盤打的不可開交,京師的兵力異常空虛,根本抵擋不住紅巾軍的進攻。】
【可惜鍋哥在割據地方的軍閥那兒雖然沒多少麵子,這時候下令讓各地軍閥進京勤王救駕,那些手握重兵的大軍閥也不能不管不顧。】
【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暫時休戰前去保衛大都,北伐軍中路軍被擋在山西沒能和東路軍匯合一起進攻大都,東路軍一路兵馬孤軍深入和元軍各路軍閥主力在大都郊外大戰,最後理所當然吃了敗仗。】
【東路軍北伐失敗退迴山東,不過因為毛貴將山東經營的很好,根據地穩穩當當沒有受到戰事失利的影響,察罕帖木兒率領的元軍主力守完大都就去山西打關先生率領的中路軍,所以東路軍大軍修整之後找準機會便能再次北伐,由此可見建設穩定的根據地有多重要。】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次是兩軍沒能配合好,如果配合的好,直接打下大都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了。”
【察罕帖木兒這時候和中路軍和西路軍打,一時半會兒顧不上東路軍,但是別忘了還有個孛羅帖木兒在。】
【在察罕帖木兒攻打中路軍的時候,元廷將孛羅帖木兒調去攻打東線,不過孛羅帖木兒沒有直接打山東,他率兵南下打通兩淮,緊接著又指揮攻打曹州截斷山東紅巾軍和河南紅巾軍的聯係,如此一來,本部劉福通和東路軍毛貴就被他給隔開了。】
【孛羅帖木兒不愧是和察罕帖木兒爭地盤的人,打起仗來也很是生猛。先前提過一句趙均用占據淮安還被任命為淮安等處行中書省平章,他這平章政事的官兒沒當多久,淮安就被元軍給搶迴去了。】
【至正十九年四月,趙均用戰敗丟掉淮安前往濟南投奔毛貴。】
【但是吧,前麵也說過,趙均用是個喜歡內鬥的小人。毛貴以前是他的手下,如今二人地位反轉,他成了狼狽逃過來的敗軍之將,毛貴卻是坐擁山東的一省平章,他哪兒受得了這委屈。】
【趙均用丟了淮安逃到山東不假,但是他不覺得丟了淮安是他沒本事,那是敵軍太盛,他要是在山東他肯定能擋住。毛貴以前是他的手下,他現在接手山東沒人有意見吧?】
【趙均用貪心不足想要鳩占鵲巢,他想鳩占鵲巢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和毛貴爭,畢竟毛貴文武雙全既能打仗又能治理後方,這樣的將領挑著燈籠都難找,紅巾軍那麽多將領也才出了一個毛貴,他想光明正大的爭也爭不過。】
【氣死人不償命的環節來了,趙均用這個這個好逸惡勞貪名圖利下流卑鄙居心險惡陰險齷齪的惡心玩意兒為了獨占山東的軍政大權,他竟然設計把毛貴給殺了。】
【艸!!他竟然把毛貴給殺了!!!】
朱元璋:???
朱元璋臉都綠了,“我刀呢?!”
第52章
光幕裏的天音怒氣值暴漲, 恨不得將他知道的所有貶義詞都用在趙均用身上,緊接著就是一陣少兒不宜的口吐芬芳,聽的沐小青都震驚於他當時的詞匯量之多。
光幕外的朱元璋和李善長也沒好哪兒去, 他們剛還想著攻打大都失敗不要緊, 毛貴能文能武將山東治理的很好, 隻要山東還在他手上,不管是中路軍、西路軍還是本部劉福通的兵馬打到大都他都能立刻北上配合。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都就在那兒杵著,一次打不下來就打兩次,兩次打不下來就打三次,畢竟蒙古人強勢了那麽多年,一次就想把大都打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隻要毛貴還在, 一切皆有可能。
結果可好, 趙均用那個卑鄙無恥鼠目寸光的家夥竟然把毛貴給殺了!
毛貴能死嗎?啊?毛貴能死嗎?
他趙均用死了毛貴都不能死!
趙均用!趙均用!這狗屁東西脖子上長了個什麽玩意兒啊?腦袋空不要緊, 關鍵是別裝水, 他那幹的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嗎?
殺了毛貴?他竟然殺了毛貴?
朱元璋火冒三丈,恨不得當場殺到濠州把趙均用給剁了。
不著急不著急,天音說的都是未來之事,趙均用這會兒還在濠州窩著,他們現在已經知道那狗東西將來會作出什麽樣的糟心事兒,來得及把那糟心玩意兒提前弄死。
不管怎麽說, 毛貴不能折在內鬥之中。
朱元璋努力平複心情,鞋子重重踩在地上,桌子前麵的地都能讓他給磨平, 走來走去走了好幾圈也沒冷靜下來, “老李!”
李善長立刻應道,“大帥放心, 趙均用活不到打下淮安。”
他跟在朱大帥身邊那麽長時間,大帥一個眼神他就知道要幹什麽。
這事兒的確是趙均用幹的不地道,紅巾軍整日裏打仗作戰傷亡很多,主將陣亡的事情時有發生,讓趙均用悄無聲息的死在戰場上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大。
趙均用不是在攻打淮安嗎?那就讓他死在淮安城下好了。
沒腦子還想想搞事的狗東西還是死了的好。
雖然天音說的都是將來的事情,現在都還沒有發生,但是以趙均用的為人絕對幹得出來為了爭權殺掉毛貴的事情,那家夥當初逃到濠州就沒少挑撥離間,有道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如果事情真的像天音說的那樣發展下去,毛貴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肯定躲不過一死。
大家都是紅巾軍,趙均用幹的那過的些事兒簡直玷汙紅巾軍之名,即便事情不會像天音說的那樣發展,他們提前把那家夥弄死也是替天行道。
朱元璋和李善長幾個眼神間已經給趙均用定好死法,他們眉來眼去的這點時間,視頻裏罵罵咧咧的沐大青也終於停止口吐芬芳恢複正常。
【毛貴被殺,突如其來的變故將東路軍打下來的大好形勢毀的幹幹淨淨。毛貴一死,山東紅巾軍迅速陷入內亂,畢竟之前過來投奔的義軍將領都是奔著毛貴來的,趙均用一來就把毛貴殺了算怎麽迴事?】
【至正十九年七月,前去配合中路軍從海路東征高麗的毛貴部下續繼祖匆忙從遼東趕迴山東砍了趙均用為毛貴報仇,但是他們砍了趙均用也不能讓毛貴死而複生,隨著毛貴的遇害,東路軍已經可以蓋上失敗的章。】
【兩年後,也就是至正二十一年,這年夏天,察罕帖木兒終於騰出手來進攻山東那各自為政的紅巾軍,田豐屢戰屢敗不得已投降。】
【這個田豐是個神人,身在元營心在宋,打不過就加入,加入後就找機會把察罕帖木兒給暗殺了。事情就是這麽令人猝不及防,察罕帖木兒這位被元廷視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英雄人物在一路凱歌的情況下倉促死在自家大營裏,一代名將自此退出曆史舞台。】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敵軍降將不能不防,稍有不慎就是一命嗚唿。不然為什麽曆史上有本事讓敵軍降將死心塌地的例子都能被拿出來大說特說,就是因為這種情況實在太少,大部分都是前一種情況。】
朱元璋:……
這死的的確令人猝不及防,不過死的好。
降將是把雙刃劍,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用,不然一不小心就是被暗殺的下場,郭天敘和張天佑就是對降將太放心。
他敢讓張兆先和那五百降軍近身也是有十足的把握,但凡陳兆先除了投降和去死之外還有第三條出路他都不敢那麽大膽。
當時也是急著攻打集慶府,陳兆先手裏的兵幾乎和他手裏的兵一樣多,攻打集慶府那麽大的事情當然兵馬越多越好,無論如何他都得讓那些兵馬到自己手上。
如果他攻打集慶府的時候和察罕帖木兒一樣手裏兵馬無數,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陳兆先近身。
投降可以,冷板凳坐著去吧,不坐幾年冷板凳別想讓他放鬆警惕。
察罕帖木兒死的可惜,但是不虧。
【察罕帖木兒死後,他的軍隊由其養子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接管。】
【田豐刀了察罕帖木兒重返紅巾軍的隊伍,之後沒多久,王保保帶兵繼續進攻山東紅巾軍,田豐等人被殺,東路軍正式宣告覆滅。】
【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說完了,接下來再說說劉福通親自率領的紅巾軍本部兵馬。】
【其他三路大軍雖然配合的不好,最後也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對元廷的打擊非常沉重。三路大軍重拳出擊,元廷忙於鎮壓分身乏術,本部的劉福通壓力驟減。劉太保沒閑著,這位也是個悶聲幹大事的主兒。】
【劉福通把目標對準了汴梁,汴梁是宋朝的首都,紅巾軍打的是“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打下汴梁對他們而言意義有多大不用多說。】
【本部兵馬自安豐出發,一路攻占歸德府、睢州,至正十七年六月兵臨汴梁城下,但是一直沒打下來。】
【紅巾軍覺得汴梁重要,朝廷自然也這麽覺得,要是輕輕鬆鬆就被打下來那還得了?】
【劉福通一時半會兒打不下汴梁,於是調軍北上轉戰大名、衛輝等路,很快便占領豫北、冀南的一大片地方。】
【朝廷在河南的最高統帥是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魯,負責統諸王藩將兵馬鎮壓韓宋紅巾軍,但是他上任後接連幾次都在劉福通那兒吃了敗仗,所以朝廷對他非常不滿意,覺得他畏戰不出所以才老是吃敗仗,甚至可能是在養寇自重,於是隔三差五就派人去催。】
【劉太保的戰鬥力也不是鬧著玩的,朝廷派了個叫達理麻失理的家夥配合答失八都魯作戰,結果那人剛到河南就被劉太保給殺了,答失八都魯自知抵擋不住義軍的攻勢,隻能退守城池等候出戰的時機。】
【這下可好,朝廷更懷疑他在養寇自重了。】
【劉福通抓住這個挑撥離間的好機會,故意寫了一些信丟在朝廷派來之人的必經之路上,信上的內容無非是他跟答失八都魯暗中聯係的細節,務必讓撿到信件的朝廷信使覺得他和答失八都魯明麵上打的不可開交私底下卻齊心協力挖朝廷的牆角。】
【朝廷的拖後腿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那個信使在路邊撿到信後如獲至寶,屁顛屁顛帶迴大都向鍋哥報告,更可怕的是,鍋哥信了。】
【路邊撿到的情報虧他們敢信,成吉思汗知道他們的騷操作都能被氣活過來。答失八都魯得知此事又急又氣,當夜就在軍營發病暴卒而亡。】
【答失八都魯死後,他的兵馬由他的兒子孛羅帖木兒接管,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和察罕帖木兒掙搶地盤的中原軍閥。朝廷不是懷疑他爹養寇自重嗎?那就看看真正的割據軍閥是什麽樣吧。】
朱元璋抹了把臉,“蒙古朝廷為什麽能堅持那麽多年”這句話他已經說累了。
【孛羅帖木兒忙著接手他爹留下來的兵馬,靠譜的朝廷兵馬隻剩下察罕帖木兒、李思齊這一路。】
【至正十八年五月,劉福通和關先生一南一北打配合溜察罕帖木兒,終於攻下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汴梁。紅巾軍攻克汴梁後立刻以汴梁為國都,將小明王韓林兒接過去坐鎮都城,大宋政權奪迴舊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宋。】
【迫於形勢,察罕帖木兒不得不收縮兵力於太行、洛陽一帶設防,自己親率中軍駐守澠池。原因無他,劉福通打下汴梁後就盯上了洛陽,他要不趕緊從關中迴來防守,汴梁洛陽全部都得落入紅巾軍手中,這讓朝廷的臉往哪兒放?】
【察罕帖木兒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劉福通打洛陽打不下來,隻能撤走轉戰別處。但是總的來說,紅巾軍在這一年達到了鼎盛。】
【這個時間點是至正十八年的夏天,淪陷兩百三十多年的大宋舊都得以光複,中原百姓“反元複宋”取得初步成功,紅巾軍將“久陷於胡”的“生民”拯救了出來,達成了“倡義舉兵,恢複中原”的目標。】
【很快,劉福通“易正朔”,廢除元朝曆法,大封百官揮斥方遒,雖然沒能攻下大都,但是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及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大有成功“驅除胡虜”的豪邁氣概。】
朱元璋拍拍胸口,前麵聽了那麽久的失敗失敗失敗,終於聽到紅巾軍北伐即將成功的消息心情大好。
但是視頻裏的沐大青是懂得怎麽給人找不痛快的,朱大帥還沒高興一會兒,光幕裏的紅巾軍局勢便急劇下轉持續走低。
【紅巾軍的局勢看上去一片大好,但是三路大軍和本部的配合、嗯、幾乎沒有配合,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各打各的,本部劉福通這裏也很快由盛轉衰。】
【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孛羅帖木兒攻占曹州,切斷了河南與山東兩軍的聯係。十二月,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的中路軍攻克上都焚毀宮闕,他們沒有在上都附近逗留,緊接著轉戰東北。】
【至正十九年初,孛羅帖木兒北上代州、豐州、雲內,同時把關先生他們打的沒法還手,之後奉詔鎮守大同為大都捍蔽,算是切斷了中路軍與汴梁的聯係,關先生、破頭潘想迴中原和劉福通打配合也不行了。】
【四月,趙均用那個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的糟心玩意兒丟了淮安逃去山東,為了獨掌大權殺了毛貴,東路軍自此開始內亂。】
【五月,察罕帖木兒騰出手來調兵遣將進攻汴梁,親自率領大軍抵達虎牢關,派遣兵馬走南道出汴南,攻打歸、亳、陳、蔡諸州,又遣一部沿黃河而下占領曹州以南的黃陵渡,調陝西、山西的大軍出函穀過虎牢會師汴梁城下。】
【大軍匯合之後很快奪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兒親自駐紮在汴梁城西的杏花營指揮各路兵馬繞著汴梁城修築營壘,把汴梁城圍得水泄不通。】
【紅巾軍屢次出戰但是屢戰皆敗,隻能退迴城裏守著,雙方就這麽從五月一直打到八月,直到城裏糧草耗盡,察罕帖木兒麾下大將分門而攻,入夜,元軍登城而入,劉福通僅以百餘騎護送韓林兒自東門奪圍而出。】
【此戰劉福通敗走安豐,察罕帖木兒俘獲韓林兒的“皇後”及起義軍家屬數萬以及官員五千餘人,城中二十餘萬百姓盡為元軍所俘,不到十天時間,河南便落到察罕帖木兒手中。】
【察罕帖木兒憑借軍功一路幹到了副宰相的位子,但是他對朝廷的忠心有幾分實在說不準,反正他打下河南後整個行省的官員都由他來任命,遠在大都的朝廷管不了他。】
【察罕帖木兒在河南務農積穀、訓練士卒準備收複山東,之後的事情大家之前也說過了,他在山東被田豐暗殺,勢力大部分被義子擴廓帖木兒接管。】
【而劉福通和小明王韓林兒之後一直待在安豐,直到四年後,至正二十三,也是龍鳳九年的二月,張士誠派部將呂珍突襲安豐,和呂珍一塊來的,還有廬州左君弼。】
【張士誠何許人也?那可是曾經抵抗過脫脫百萬大軍圍攻的大私鹽販子,可惜他投降了。】
【左君弼何許人也?彭瑩玉的門徒,跟韓山童、劉福通起事的元末義軍前輩,徐壽輝政權汴梁行省平章,占據廬州十餘年,打的巢湖水軍不得不放棄巢湖的厲害人物,可惜也投降了。】
【《三國演義》裏說劉備最慘的時候“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龍鳳九年的韓宋政權還剩下多少兵馬能調動咱們說不準,但是能打的將領基本上隻剩下劉福通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