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在伯顏身邊待過,大概那時候就知道元朝已經是塊救不迴來的朽木,沒過多久就辭官迴鄉搞事情。


    韓山童想造反,他也重開日月換新天,再加上一個一心想報仇的劉福通,仨人一拍即合,這個造反小團體就拉起來了。


    說實話,老杜這說幹就幹的勁兒他是服氣的。


    李善長之前就說過,韓山童他們能打出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的旗號,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


    如果沒有猜錯,那個高人就是杜遵道。


    老杜本事很大,但是有一點不好,他愛多管閑事,別管事情歸不歸他管,隻要讓他看見他都想插一手。


    如果韓山童還活著,有韓山童壓著,他這什麽事情都想插手的毛病可能還沒那麽明顯。


    現在韓山童已經死了,小明王韓林兒在他麵前矮一頭,他已經是大宋的丞相,難道不應該所有事情都歸他管?


    要是劉福通和韓山童一起死了,沒準兒他真的能學伯顏當個可以廢立皇帝的大權臣,可惜劉福通還活著。


    老劉因為祖宅被毀憤而造反,杜遵道想壓他一頭也得看他有沒有那個命壓。


    小明王那邊的恩恩怨怨離他們太遠,暫時不需要操心那麽多,他們隻需要知道一點,如果運氣足夠好,他們或許還能當那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漁翁”。


    誒嘿,真不錯。


    沐青埋頭扒飯,在心裏給朱老爹呱唧呱唧鼓掌。


    老爹猜的不錯,杜遵道的確沒多長時間的活頭了。


    劉福通又不是好拿捏的軟柿子,挑釁這種事兒再一再二不再三,杜遵道三天兩頭給他找不痛快,他忍得了才怪,沒多久就招唿手底下的弟兄用鐵骨朵把老杜給解決了。


    你杜遵道想學伯顏獨攬大權,他劉福通就學範孟拿鐵骨朵要命。


    兇殘.jpg


    朱元璋放平心態,就等小明王的任命送到他跟前。


    和州不是他的最終目標,環顧四周,最適合當他們大本營的就是集慶,他得想辦法渡江南下拿下對岸的太平路,然後集結兵力拿下集慶。


    張士誠解了高郵之圍後盯上了富庶的江南,好在老張想要的是更加富庶的平江路,暫時還沒看上集慶這塊地兒。


    他們不趕緊把集慶打下來,等張士誠拿下平江之後轉過來打集慶,他們就徹底沒了拿下集慶的希望。


    老朱這邊忙的熱火朝天,一邊等小明王的任命一邊準備渡江打太平路,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小明王的任命沒等到,先等到了孫德崖打到滁州的消息。


    郭大帥和孫大帥的愛恨情仇不足為外人道,郭子興病逝的消息一傳出去,孫德崖立刻摩拳擦掌準備搶他的地盤,如此才好報之前落荒而逃的大仇。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看看這次誰怕誰!


    老朱:……


    老朱麾下的兄弟們:盯.jpg


    朱元璋:???


    “都看咱幹啥?打滁州的是孫德崖!咱和孫德崖沒關係!”


    旁邊的兄弟們:“真的嗎?”


    第24章


    孫德崖率兵攻打滁州這事兒誰都沒想到, 除了老孫自己,估計所有人都是懵的。


    他和郭子興的關係再不好,當初也是一起抵抗元軍的交情, 這邊郭子興屍骨未寒, 那邊他就趁郭家辦喪事的時候帶兵攻城, 這是不是有點太不講情麵?


    就算郭大帥在他走投無路投奔朱元璋的時候對他趕盡殺絕,人死為大,他也不能在人家辦喪事的時候落井下石啊。


    明麵上所有人都這麽義正言辭的譴責老孫這事兒辦的不地道,私底下所有人都覺得正孫德崖的做法其實沒啥。


    打仗就是這樣,不趁他病要他命將來死的就可能是他們自己,這麽好的機會不打白不打。


    心裏這麽想是一迴事兒,表現出來的又是一迴事兒, 孫德崖這次又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麵, 當然要怎麽難聽怎麽罵。


    要是事情真的和他們大哥無關那更好, 他們罵起來更理直氣壯。


    朱元璋黑著臉想打人, “孫德崖離開和州時鬧的不體麵,他的事情和咱沒牽連,你們私底下猜測也就算了,要是這話傳出去,從誰那兒傳出去的誰出來領軍棍。”


    他和郭天敘的關係正處在懸崖邊兒上,稍有不慎就是兩敗俱傷, 孫德崖這時候打過來到底想幹什麽?他連手底下的兵都快養不活了,真以為自己能吞並滁州?


    老朱氣的不行,他手底下的人都覺得孫德崖這時候打滁州可能和他有關係, 郭天敘那邊肯定也這麽想, 這事兒要是解決不好,他今後麵對郭天敘有理也變沒理。


    旁邊幾個親信被訓斥之後也想到了這裏, 一個二個都縮頭縮腦不敢說話。


    朱元璋捏緊拳頭平複心情,咬牙沉聲道,“傳信給吳禎和胡大海,遇上孫德崖格殺勿論。”


    他們現在將大部分家底挪到和州,但是滁州那邊還留著不少兵力,就孫德崖手裏那點兵,他甚至不用從和州派人過去。


    和州這邊聽到孫德崖率兵攻打滁州後沒什麽動靜,依舊有條不紊的進行渡江南下的準備,郭天敘本來有點懷疑朱元璋是不是和孫德崖勾結到一起搶奪大帥之位,但是孫德崖在戰場上被老朱的親信胡大海當場斬殺,他私底下罵幾句也不好再追究。


    朱元璋不想分道揚鑣,他更不想分道揚鑣,朝廷的兵還在周圍虎視眈眈,他瘋了才和朱元璋撕破臉。


    郭天敘能這麽想著實讓朱元璋鬆了口氣,他不怕朝廷派兵攻打,就怕自己人扯後腿。


    朝廷如今外強中幹,他們齊心合力肯定不會沒有活路,最多就是四處躲藏,但是自己人扯後腿就不一樣了,自己人扯後腿他們死都不知道怎麽死。


    好在郭天敘迴滁州後專心收攏郭大帥留下的兵馬,沒再搞什麽幺蛾子,孫德崖死後沒兩天,小明王的任命也下來了。


    以郭天敘為都元帥,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都元帥是軍中之主,右副元帥的地位比左副元帥高,老朱隻能屈居第三。


    朱元璋對這個任命很不滿意,但是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即便不滿意也沒有說什麽。


    劉福通是個幹大事的,杜遵道在正經事情上也很靠得住,淮西紅巾軍實力太強就會對他們有威脅,現在這樣分而治之既能將他們收入麾下又不至於管不住,於他們而言再好不過。


    要不是那邊大部分兵都是朱元璋招募收編的,還有不少起義之初就跟在郭子興身邊的老人,直接派人去當大帥容易生變,他們更想從身邊挑個親信去統帥淮西紅巾軍。


    現在那邊郭天敘弱朱元璋強,他們就來一手製衡之道,提拔郭天敘打壓朱元璋,如此一來郭天敘當上元帥就會對他們滿懷感激。


    淮西紅巾軍大部分都是朱元璋收編的,朱元璋手下人才濟濟,他本人又有勇有謀,郭天敘鬥不過他,想坐穩大帥的位置就隻能求助於他們,這樣也有利於他們掌控淮西紅巾軍。


    郭天敘被他們拿捏在手裏,往郭天敘手下安插人手也不是難事,循序漸進慢慢來,過個三五年淮西紅巾軍就盡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杜遵道的計劃很完美,趁淮西紅巾軍群龍無首,將這數萬大軍盡數收入麾下,如果不出意外,這個計劃過個三五年就能完成。


    手段是擺在明麵上的陽謀,即便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其中門道也無所謂,局勢在這兒擺著,對方有意見也沒辦法。


    朱元璋現在就是這麽個憋屈卻又無計可施的處境,按理說他應該很不高興,大丈夫豈能受製於人,郭子興打壓他也就算了,韓林兒是那根蔥也敢打壓他?


    老朱明麵上的反應和杜遵道、郭天敘等人猜的沒錯,得到任命後隻能無能狂怒,心裏再不甘也隻能受著。


    事實上,朱元璋一點都不惱,他不光不惱,還等著看劉福通和杜遵道狗咬狗。


    感謝天音的提醒,要不是提前打聽了劉福通那邊的情況,他現在十有八九真的隻能無能狂怒。


    小明王那邊離的遠不用管,再讓滁州那邊的弟兄盯著郭天敘,他這邊繼續準備南下渡江攻打太平。


    和州在長江北岸,太平在長江南岸,南下渡江需要水軍來打水仗,他手下驍勇的將領不少,唯獨沒有能打水仗的,也沒有戰船和水軍,這是個大麻煩。


    現在從零開始培養水軍有點來不及,他得想辦法從別處拉攏一支水軍迴來。


    打仗的事兒和沐青沒有關係,年齡是硬傷,就算三個哥哥全都去軍中曆練,他也隻能留在家裏讀書認字。


    後世吐槽他們家朱老爹自己沒機會上學堂,有能力之後就組了個夢之隊來教他的兒子們,現在親生兒子朱標還沒出生,他先體驗了一把朱老爹的粗糙版夢之隊。


    和州現在是朱老爹的根據地,將領們的家眷都搬了過來,學齡期的小孩兒不少,夢之隊教的不隻他一個,而是一整個學堂。


    幸好不是多對一,不然他哭都沒地兒哭。


    沐青眼淚汪汪收拾好書包,告別一起上學的小豆丁們,邁著沉重的腳步往家走。


    小孩兒的日子真難過啊,他情願迴去剪他那沒幾個人看的“優秀視頻”。


    太難了,真是太難了。


    小娃無精打采的往迴走,還沒到家門口就看到興衝衝不知道在討論什麽的朱文忠和沐英。


    什麽事情這麽高興?


    愛看熱鬧的小娃瞬間精神,邁著小短腿兒趕緊追上去,“哥,哥你們去哪兒?”


    朱文忠和沐英停下腳步迴頭,熟練的拎起小老弟的書包,“文正哥在校場和新來的將領較量,我們準備去看熱鬧。”


    沐青丟掉束縛他活動的書包,感覺整個人都活了過來,湊上去眼睛亮晶晶的問道,“新來的將領?誰啊?”


    雖然他視頻做的不咋地,但是為了做視頻資料沒少看,毫不謙虛的說,朱老爹麾下有名有姓的將領他都有印象。


    不過攻占滁州到拿下集慶這段時間太多人前來投靠,讓他猜他還真猜不出來。


    沐英樂嗬嗬的迴道,“是從盱眙來的將領,叫鄧友德。他來的時候帶了一萬多人,聽說每次作戰的時候都身先士卒,打起仗來猛的很,剛來到和州就被爹任命為管軍總管。”


    朱文忠糾正道,“咱爹給他改了個名,人家現在叫鄧愈,不叫鄧友德了。”


    管軍總管的職位比萬戶地位還高,在軍中僅次於元帥,他們爹在打下滁州後立刻提拔湯叔當管軍總管,這是是他能任命的最高的職位,可見他有多看重鄧愈。


    鄧愈初來乍到就能當管軍總管,文正哥心裏不服氣,這不,得閑之後立刻過去找人較量去了。


    沐青聽到這個名字後眼睛更亮了,鄧愈耶,大明的開國六王之一,他知道他知道他知道。


    大明的開國六王是指死後被朱元璋追封為王且配享太廟的六位明初功臣,分別是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東甌襄武王湯和、黔寧昭靖王沐英,還有就是寧河武順王鄧愈。


    倆哥哥占了兩個位置,湯叔徐叔占了兩個位置,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涼快的大明第一先鋒常遇春占一個位置,剛投奔過來的鄧愈占了最後一個位置。


    大佬大佬!都是大佬!


    朱文忠急著去看熱鬧,嫌棄小老弟的小短腿兒跑不快,把書包扔給沐英然後將小娃扛在肩上,一邊走一邊和他說那鄧愈是何許人也,“你不知道那人有多猛,他十六歲的時候就是他們那支起義軍的頭頭了。”


    沐英補充了一句,“哥,不是他自己打的,是從父兄手裏傳下來的。”


    鄧愈他爹鄧順興是個重氣節講信義的人,被鄉人推為團練,率領人馬保境安民,後來天下大亂,他便帶領鄉親們抵抗元軍的燒殺搶掠。


    前兩年鄧老爹在和元軍作戰的過程中中箭身亡,鄧愈的哥哥鄧友隆接掌兵權,之後不久鄧友隆病逝,這才輪到十六歲的鄧愈當家做主。


    朱文忠不甚在意,“差不多差不多,從父兄傳下來和自己打下來沒什麽區別,他十六歲就能讓手底下那些兵服氣,不正說明他更有本事?”


    沐青解放雙手之後又解放雙腿,眨著眼睛問道,“文正哥為什麽非要和他較量?”


    朱文忠和沐英對視一眼,都沒忍住笑出聲來,“因為那小子比文正哥還小一歲,人家已經是管軍總管,文正哥還沒有個正經官職,他能服氣才有鬼了哈哈哈哈哈哈。”


    文正哥主動上門挑釁,在心態上就先輸了,難得有機會看他吃癟,他們一定不能錯過。


    沐青:哇塞!


    好塑料的兄弟情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花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花間並收藏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