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羊妖頭頂犄角,身穿布衣儒服,山羊胡子梳得一絲不苟,看上去像個老學究。


    紅玉跟在老秀才身邊多年,見多了這種老生,倒是沒想到山裏有妖是這種做派。


    怪不得周遭甚少有妖接近。


    紅玉蕙質蘭心,知曉如何對付此等老生,行禮遵循儒家規矩,盈盈下拜,動作標準,賞心悅目,令老山羊對她印象大好。


    紅玉彬彬有禮,他舉杯還禮。


    “紅玉姑娘有禮,老朽名公羊,單名一個儒,姑娘可是讀過書,識過字?”


    紅玉頷首,略顯矜持道:“機緣巧合下曾得山下老秀才教導,談不上飽讀詩書,隻是略通幾個大字,明悟些許道理罷了。”


    老山羊妖捋須含笑,高興道:“書中有微言大義,山中野妖難馴,紅玉姑娘能有這般底蘊,識些道理,已經十分難得。”


    一狐一羊頓時攀談起來。


    紅玉有真才實學,公羊儒讀書半生。


    他們越聊越多,氣氛融洽,趁此機會,紅玉突然說道:“可惜,有一位前輩未來,她之才學勝過奴家百倍,若是見到先生,你們定會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公羊儒眼前一亮,急忙追問:“不知是哪位妖士?現在何處修行參學?”


    紅玉笑而不語,公羊儒老臉一紅,連忙行禮致歉道:“是老朽唐突了。”


    紅玉立即閃身躲開此禮,開口道:“老先生若真心想結識,明日可來紅楓樹狐狸洞尋我,到時候,我自會帶你上門拜訪。”


    …………


    交談片刻,紅玉歸座。


    其他男妖正打算湊過來攀談,一位老狐出現,正是胡府老太爺,身邊跟著胡府長子與一位妙齡少女,一左一右,態度親切。


    “老朽為胡府主人胡五,攜一家老小新搬此地,多謝諸位前來捧場,同賀喬遷之喜。”


    眾妖不敢怠慢,立即起身迴應。


    “老太公客氣了,貴府能定居此地,是跳輪山外圍之福。”


    “老太公言重了,胡府家大業大,能受到邀請,是我等福氣。”


    他們會這般客氣,除了被禮遇外,最大原因是這位胡五太爺竟是一位入品大妖。


    哪怕刻意收斂,身上依舊有一股遠超識道境的威壓,讓眾妖不敢怠慢。


    同時明白為何胡府敢顯露底蘊,不怕搶奪,原來是有大妖坐鎮,有持無恐。


    客氣幾句後,胡老太爺宣布開宴。


    早就等候多時的狐仆魚貫而入,奉上燒雞烤鴨、蒸魚糟鵝、糕點陳釀等美酒佳肴,客堂內頓時香氣彌漫,令眾妖喜形於色。


    紅玉驚訝不已,再次對胡府高看一眼。


    老秀才家境不差,她隨其見過不少世麵,就是鄉裏宴會都參加過,胡府宴請規格比鄉裏都高上一籌,恐怕在縣城都非普通狐家。


    心思湧動,紅玉表麵不動聲色,用心品嚐美酒佳肴,還給胡府那對年輕狐妖與老山羊都敬了酒,禮儀規矩都頗為不錯。


    讓胡府上下對她印象好上不少。


    燈火通明,宴席熱鬧。


    直到明月西沉,這場筵席才散去。


    眾妖離席,看著杯盤狼藉的場景,胡老太爺與長子胡書郎相視一笑,無奈搖頭。


    若非不得已,他們何必放棄縣城基業,躲入深山老林,重新開始。


    一旁妙齡少女愧疚道:“都是琴娘不好,給家裏招來禍患,害父兄不得不背井離鄉。”


    胡老太爺攙扶起女兒,溫聲安撫道:


    “這如何能怪你?”


    “我胡家擋了城隍的路,即便沒你,那位也不會善罷甘休,會尋個由頭發難,我胡家若不想吞並,就隻能退出縣城。”


    “能如今日這般全身而退,已是走運。”


    …………


    翌日一早,旭日東升。


    晨光滿地紅如火,朝霞妝點天邊來。


    紅楓樹梢上站著一隻山雀,通體翠綠,一隻紅狐很快鑽出狐狸洞。


    山雀嘰嘰喳喳開口道:“紅玉,你施展秘術,急召我來,是有什麽急事?”


    紅狐口吐人言,言簡意賅地講了老山羊之事,叮囑道:“你速去稟告主上,今日我就會帶公羊儒前去,讓主上早做準備。”


    山雀不敢怠慢,立刻振翅而去。


    她本想問一下胡府野宴之事,一早就聽同族說熱鬧得不行,僅是妖就去了數十位,如今隻能改日詳說,主上之事最要緊。


    “主上、主上!英娘有要事稟告……”


    梧桐樹旁,金蟬子爬出地洞。


    聽了山雀稟告後,表示知曉,令她繼續打探消息,就重新歸洞。


    地洞內,她默默沉思。


    有本尊謝娘娘不滅靈識賦予的底蘊在,要折服老山羊不難。


    通過紅玉身邊老秀才,金蟬子早就知曉此界儒家雖盛,但沒《論語》等儒家經典。


    開創者是夫子,而非孔聖。


    何況,昔日借紅玉之手,地洞內有不少藏書,被她裝進如意囊中,不曾損壞。


    心中有譜,金蟬子取出空白竹簡,抬起前足,沾上墨水,刻畫勾寫,等老山羊上門。


    老山羊妖對此事確實上心,迫切想找一位誌同道合的摯友,一早就跑到狐狸洞外,金蟬子沒等多久,紅玉就帶他上門。


    “主上,屬下紅玉攜公羊先生造訪,請主上現身一見。”


    地麵出現一個洞口,一隻幼蟬從中爬出,聽了紅玉之言,又見蟬妖,老山羊妖吃驚之餘,如何不知曉自己上當,被誆騙而來。


    他頓時氣急敗壞,吹胡子瞪眼。


    金蟬子立即安撫道:“老先生莫要惱了紅玉,是我命她這般行事。”


    “蟬妖修行不易,在沒入品前,實在不想宣揚名聲,拋頭露麵,節外生枝。”


    “邀請姑娘前來,是要與姑娘做個交易。”


    老山羊妖沒好氣道:“有話快說,老朽趕著迴洞研究經義。”


    金蟬子沒立即點出目的,而是施展法力,自洞中取出一枚竹簡,送到老山羊妖麵前。


    “得知姑娘好文博學,這是我為姑娘所作詩詞,望姑娘品鑒。”


    公羊儒冷哼一聲,想梗著脖子硬氣拒絕,可又耐不住心中好奇,猶豫片刻,傲嬌道:


    “是你讓老朽品鑒,可不是我想看。”


    “老朽倒要瞧一瞧,你這個謊騙老夫之妖能寫出何等詩詞,若是文采不通,詞不達意,休怪老朽不留情麵。”


    別別扭扭地打開竹簡,字詞映入眼簾,字跡工整,線條流暢,頗有風骨,老山羊麵色緩和不少,因為此妖字比他寫得好。


    再仔細一讀,老山羊頓時雙目瞪大,不自覺地念出聲來:


    渾身雪白現陽剛,秉性溫柔載吉祥。


    裝點山林添秀色,結交龍馬任疏狂。


    金羊煥彩財源旺,綠蟻揚芬福運長。


    九域迴春騰紫氣,小康花綻宇寰香。


    …………


    “好一首《詠羊》!”


    “好一句金羊煥彩財源旺!”


    山林寂靜,老山羊妖激動得身子顫抖。


    他鄭重收起竹簡,看向金蟬子的目光亮得嚇妖,胡子都興奮地上翹。


    仿佛不是老儒,而是得見大儒的毛頭小子,手舞足蹈,欣喜若狂。


    下一刻,他直接撲通跪地,鄭重道:


    “適才是老朽無理,有眼無珠,不識姑娘才華,望姑娘勿怪。”


    “實不相瞞,老朽醉心詩書,早年曾下山求學,卻防密不疏,泄漏身份,差點身死。”


    “逃迴山中後,一直不曾放棄,潛心致學,隻是苦無名師教導,進益艱難。”


    “姑娘之才勝我百千倍,懇請姑娘收我為徒,傳道授業,老朽必尊師重道,感恩終生。”


    字字真心,句句肺腑。


    紅玉目瞪口呆,滿臉錯愕。


    看熱鬧的山雀差點從狐狸頭上摔下來。


    金蟬子一時不備,都大吃一驚。


    誰都沒想到老山羊妖會突然來這麽一出。


    梧桐樹旁,地洞之外。


    金蟬子率先反應過來。


    她知曉老山羊妖見到這首《詠羊》詩,極有可能被折服,畢竟,山野之妖再文采斐然,充其量也就比紅玉強些,否則,早就入世。


    當然,山野中也可能有學識頗深的隱世妖魔,可這等存在智慧通達,至少是入品大妖,非老山羊妖能比。


    隻是萬萬想不到,此老妖直接要拜師。


    震驚之餘,她也被老山羊妖向學之心感動,若非心思純粹,後者豈會失了分寸?


    揮動前足,打出一道法力,托起老山羊妖,金蟬子語氣溫和,開口說道:


    “前輩是長者,豈能拜我為師?”


    “實不相瞞,我這次命紅玉請長者前來,是有兩件事相求:


    其一是希望長者將來能助我布陣,應對九品雷劫,以求修為精進,功行更上層樓。


    其二是我將來想為跳輪山蟬族建立妖學府,希望長者能擔任山長,教授後輩識字習文,開靈啟智,行教化之功,立造化之德。”


    立妖學府,這是她的使命之一,因為如此,對本尊謝娘娘獲得招妖幡有大用.


    金蟬子不是不想趁機收老山羊為徒,這樣一來,會比主臣關係更牢靠。


    可她有自知之明,自己最多憑借本尊娘娘賦予不滅靈識中儲存的儒家經典與詩詞歌賦,在關鍵時刻畫龍點睛,真要傳授經義文章,她不及老羊妖。


    更別說,要為其傳道授業解惑。


    她自己修行與儒道之事都是半瓶水晃蕩,底蘊較淺,遠沒有到開山收徒的地步。


    好在短暫接觸後,金蟬子摸準了羊妖性格,這就是一個披著羊皮的老儒。


    有點兒文人清高,又不失率真。


    對付這種妖,不能用太虛情假意的套路,她先七分真三分假地表明目的,安老羊妖之心;後用教化之功,給老羊妖畫大餅。


    抓蛇抓七寸,教化之功對儒妖有致命誘惑力,絕對會讓老羊妖動心。


    果不其然,老妖動心,激動得身子顫動,眼神更亮,璀璨如星,看金蟬子之目光猶如見到慧眼識英的明主,興奮地麵色通紅道:


    “凡教化之不立,則萬妖不正也!”


    “姑娘有此雄心壯誌,老朽欽佩不已,願將此殘軀盡付姑娘,追隨左右,開壇講學,為萬妖施教化,開妖族文府,造福跳輪山妖族。”


    話到此處,老羊妖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金蟬子目光如炬,看穿其心中所想,善解妖意道:“我知長者所想,若是長者答應,我洞中藏書,長者可盡覽,也可與我探討儒家真理,論述道理,相互討教,格物致知。”


    話音剛落,老山羊妖立即追問道:“敢問姑娘,何謂格物致知?”


    “格物,即就物而窮其理,探究萬事萬物規律,透過現象見本真;致知,有用為角,無用為格,重在應用。”


    “格物致知,即將真理用於實際,又從實際體悟道理,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心物一體,心正則物正。”


    老山羊妖身子微怔,仿佛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腦海智慧念頭奔騰,周身氣息浮動。


    這一刻,他明悟己道前路。


    等老山羊妖清醒,金蟬子歡喜道:“恭喜長者明心見性,識道在望。”


    心花怒放之餘,老山羊妖先躬身一拜。


    “多謝姑娘為老朽指點迷津。”


    後屈膝跪地,行三跪九叩的參拜大禮,表情前所未有的肅穆,鄭重其事道:


    “跳輪山求真洞公羊儒拜見主上,從此以後,願為主上馬首是瞻,分憂解勞。”


    金蟬子滿意頷首,用法力托起公羊儒。


    她沒有用控妖術或蟬蠱控製老羊妖,不是不能,而是沒必要。


    老羊妖有些書生意氣,是真讀書妖,其性格中有“士為知己者死”“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的理想特色。


    這種妖不會輕易投靠哪方勢力,可一旦認可,就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格外忠貞。


    除非她做了天怒人怨之事,令老羊妖大失所望,心灰意冷,否則,很難背叛。


    禦妖之道,在以德而不以術,以道而不以謀,以禮而不以權。


    以術法控製下屬,終究是落了下乘;收服老羊妖這種,才算是中上乘。


    公羊儒沒有久留。


    她有所領悟,急需消化。


    …………


    送走公羊儒。


    金蟬子賜予紅玉一瓶朝露與一枚白雪丹。


    紅玉高興,山雀羨慕。


    一番感謝後,金蟬子問起胡府夜宴之事,山雀立即振奮精神,雙目瞬亮。


    收好獎勵,紅玉恭敬迴道:


    “啟稟主上,昨晚夜宴,附近通脈境小妖九成赴宴,胡家至少有九位狐仆,修為均在橫骨境,胡家長子有識道境修為,胡家次女有通脈境修為,洞府內樓宇成片,底蘊深厚。”


    “胡老太爺更是一位入品大妖。”


    談及此事,紅玉麵色嚴肅。


    山雀聽得目瞪口呆,金蟬子表情沉凝。


    前者是想不到胡府竟有入品大妖坐鎮,後者是想不到胡府入品大妖仍舊活著。


    中年劍仙所留《見聞錄》裏提到過,大乾皇朝早有規定:


    縣城有七品城隍坐鎮。


    鄉鎮有九品土地守護。


    胡府以前曾居縣城,極可能有入品大妖坐鎮,她本以為胡府搬家,是入品大妖隕落,為了防止仇家報複才會遠避深山。


    如今看來,真相比想象中複雜。


    好在金蟬子性格豁達,沒過多糾結此事,歸根結底,胡府之事跟她沒關係。


    隻是出於謹慎,才會探聽消息。


    清楚胡府有入品大妖坐鎮後,金蟬子吩咐山雀精不必繼續打探胡府消息,免得走漏風聲,惹來那位入品大妖關注,自找麻煩。


    平常多加提防,與胡府保持距離,井水不犯河水,才是與麾下小妖該做之事。


    “那瓶月露,我不會收迴。”


    “隻是你要為我尋找牛馬豬其中一妖。”


    “事成後,我自有賞賜。”


    賜下去的東西,沒收迴來的道理。


    金蟬子沒跟山雀精討要月露,隻是交代她辦另一件事,就轉身迴洞。


    ………


    光陰似箭,半年轉瞬即逝。


    金蟬子除了修行,就是刻畫五音陣符。


    這一日,狗妖苟義帶著雀妖突然上門。


    金蟬子走出地洞,接見了他。


    “你這次前來是有何事?”


    她麾下三妖性格各異。


    山雀英娘活潑好動,雞精黃鶥潑辣成熟,狗妖苟義憨厚老實。


    若非有要事,狗妖不會上門打擾。


    苟義人立而起,恭敬行了一禮,開口道:“啟稟主上,屬下認識一隻豬精,跟我是同村妖友,昔年,閻老道到村裏捉妖,我與他分開逃離,屬下時運不濟,落入閻老道之手,老友倒是幸運躲過一劫。”


    “得知主上在尋找豬妖後,屬下拜托英娘留心此事,自己也經常會到山下各村遊走,留下記號,不久前終於聯絡上老友。”


    “屬下特意下山,見了老友一麵,他這些年顛沛流離,過得十分不如意,晝伏夜出,白日裏躲在廢棄宅院內,晚上就撿些殘羹剩飯吃,從未在一個村子逗留半載,聽說了主上存在後,願意由屬下引薦,投靠到主上麾下。”


    “隻是他素來好吃,一直想學習廚藝,卻因不懂幻化之術,難變人貌,一旦出現在人前,就會遭到追殺,人人喊打,希望主上可以給他一個機會,使其能得償所願。”


    金蟬子答應下來。


    遇到一個知根知底的豬妖不容易。


    狗妖苟義歡喜不已,躬身感謝後,立即離開,朝著山外狂奔,山雀精跟了上去。


    這不僅是苟義功績,還有她的功勞。


    最重要的是,山雀精跟那隻豬精一見如故,在某種程度上算是誌趣相投。


    目送一狗一鳥離去,金蟬子返迴地洞。


    關於豬妖學廚之師,她心中已有主意。


    她手裏有錢,命紅玉下山,采買些炊具調料,指點豬妖廚藝,領其入門。


    為了給自己找一個正當理由,金蟬子打算讓紅玉再采買些菜譜,展現自己在此道上得天獨厚的天賦,從而正大光明地指點豬妖。


    若是調教得當,豬妖爭氣,金蟬子以及麾下眾妖將來不出山就能享受美食。


    胡府雖有廚妖,但金蟬子沒想過送豬妖入胡府學藝,在沒弄清楚胡府搬入深山的緣由前,她不會貿然與之接觸,免得引火燒身。


    翌日一早,狗妖再臨。


    額頭黝黑皮毛上站著一隻翠綠雀鳥,身後跟著一隻氣質萎靡的豬妖,眼神躲閃,左顧右盼,滿是警惕,一身白皮毛粗糙發黃打結。


    停留在梧桐樹旁,苟義人立而起,躬身行禮,豬妖立刻有樣學樣,態度誠懇。


    “屬下已奉命將豬妖朱大升帶到,懇請主上現身一見。”


    地麵湧動,出現一個洞口。


    一隻青翠赤金幼蟬邁動六足,從中爬出。


    體型雖小,但氣勢恐怖,仿若山嶽,豬妖膽小,加上這些年抑鬱不得誌,更是怯懦,嚇得直接跪倒在地,點頭如搗蒜,不斷叩拜。


    “朱大升參見前輩,祈求前輩慈悲收留,小妖定銘記大恩,此生不敢忘卻,從此對前輩俯首帖耳,言聽計從,忠心耿耿。”


    瞧著朱大升,金蟬子有些不滿,這隻豬妖比她想象中更加膽小懦弱,盡管其遭遇可憐,令妖同情,可她不是開善堂。


    若朱大升往後不能自立起來,難擔大任,一生庸碌,根本不扶起來,甚至會壞事。


    金蟬子沒說話。


    狗妖雀妖都跟著沉默。


    豬妖更是不敢出聲打擾。


    場麵一時沉寂,氣氛沉悶壓抑。


    良久,她終於吐氣開聲。


    “既然來了,就暫時留下。”


    “我會兌現承諾,教你廚藝,至於能學到多少,能不能留下,就要看你的本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若在我成就大妖前,你能克服心中恐懼,重新立起來,自可如苟義般,追隨在我左右,得到庇護。”


    “否則,就另謀出路,自求多福。”


    “當然,你若是在廚道上有所成就,我同樣會考慮留下你。”


    朱大升立刻叩首行禮,感謝道:“多謝前輩提供給小妖一隅安身之地,小妖必勤學苦練廚藝,努力克服心中恐懼,不讓前輩失望。”


    狗妖欣喜。


    雀鳥更是雀躍。


    金蟬子讓山雀精帶給紅玉二十兩銀子,命她下山采辦炊具與菜譜,順帶買些米麵肉蔬與各種調料。


    又讓苟義安置朱大升,自己則重歸地洞。


    …………


    山中日子單調乏味。


    豬妖給金蟬子等眾妖生活增添一抹新意。


    時常能見到他揮動鍋鏟的身影。


    朱大升確實有點天賦在身,學習廚藝速度極快,一點即通,倒是讓金蟬子高看一眼。


    短短三年,他就能整出一桌席麵,談不上多好,可放在山下村社,勉強能拿出手。


    山雀妖與狗妖最是開心。


    前者是因借助美食,她八卦圈更大;後者是因好兄弟相伴,相互扶持。


    三年光陰,金蟬子又脫殼三次。


    她已經脫殼二十八次,修為越發深厚,本體日漸堅固,法力越發浩瀚。


    麾下小妖修為各有進步。


    紅玉已完成第一輪小周天。


    山雀精、狗妖因得了獎勵,修為都臻至橫骨境巔峰,雞精稍遜一籌。


    豬妖修為比雞精略差。


    老山羊妖修為最高,憑借格物致知的啟迪與《詠羊》,他踏上儒道,成為識道境存在。


    夏末秋初,蟬鳴再起。


    以梧桐為中心,三裏蟬鳴響。


    黃羽如菊,雞精攜雀鳥至,翎羽帶血,行至梧桐樹旁,如人跪地,叩首道:


    “屬下黃鶥有失分寸,特向主上請罪。”


    地洞內,金蟬子錯愕。


    打開洞口,爬出地洞,見到黃鶥翎羽帶血,不少羽毛掉落,不由好奇問道:


    “你因何事請罪?”


    黃鶥不敢隱瞞,一五一十道:


    “半年前,屬下在雀妖相助下尋到一處牛妖蹤跡,此妖乃一頭老黃牛通靈得道,僅入道五載,勤懇踏實,幫助主家耕地三十餘載。”


    “屬下邀其上山,他始終不應,隻願待在主人家中,當牛做馬,償還恩情。”


    “因沒有準信,不敢輕易稟告。”


    “直到數日前,小妖再去,那牛妖被主人趕出家門,扔入山林,自生自滅。”


    “屬下百般勸說,他終於鬆口。”


    “隻是那牛妖放不下故主,想要再迴去看一眼,確定他們安好後離去。”


    “想不到故主驅趕牛妖之事另有隱情,原來鄉裏惡霸下村巡視田產時,親眼目睹了老黃牛日耕十畝田之事,一直記在心上。”


    “以往有他父親鎮壓,惡霸不敢輕舉妄動,可半個月前,惡霸老父亡故,沒了壓製,順利接手家中產業後,惡霸立即朝牛妖故主田老漢施壓,威逼利誘他交出耕牛。”


    “若是其他財物,田老漢咬牙就舍去,就當破財消災,花錢買平安。”


    “可老黃牛絕對不行!”


    雞精將牛妖與田老漢之事娓娓道來。


    …………


    三十多年前。


    一位牧童經常放牧一牛犢。


    他們一樣天真好奇,一樣心思純粹。


    朝夕相處,很快就處出感情。


    村外山坡上,一個吹牧笛,一個吃青草,頗有蝴蝶飛過,構成一幅和樂的鄉野畫卷。


    牧童與小牛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起到學堂外偷聽,被先生驅趕;一起到草垛裏躲雨,相互取暖;一起吃喝,一起長大: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


    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


    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歲月流轉,時光荏苒。


    昔日牧童長成大人,牛犢已成壯牛。


    他們一起開墾荒地,種植五穀,由佃農轉變為自耕農,日子過得和樂有奔頭。


    田家十餘畝地,都是一人一牛開墾而出。


    他們感情深厚,配合默契,宛若兄弟。


    春日裏,小夥會給牛尋找最嫩青草。


    夏日裏,小夥會給牛打水洗漱皮毛。


    秋日裏,小夥會親自儲存豐厚草料。


    冬日裏,小夥會冒雪給牛修補窩棚。


    小夥待牛之心赤忱,牛亦如此。


    辛勤耕作之餘,會從山中叼來各類野果,給小夥充饑,改善夥食。


    田小夥之妻騎黃牛嫁入田家。


    田壯漢之子在黃牛背上長大。


    田老漢兒媳被黃牛連夜托到鄉裏治病。


    田老漢之孫同樣在黃牛看護下康健。


    田老漢能一家和樂,老黃牛居功至偉。


    田家一家七口,與老黃牛感情甚篤。


    彼此扶持,相互依靠。


    即便大旱之年,生活困苦,都沒想過賣掉黃牛,牛亦冒險入深山,為他們帶迴野果。


    田老漢照顧老黃牛三十餘載。


    田老漢之妻照顧老黃牛二十餘載。


    田老漢之子照顧老黃牛二十載。


    在田家人心裏,老黃牛早已是親人。


    老黃牛照顧田家三代三十餘載,兢兢業業,在其心中,他們同樣是親牛。


    正因如此,得知惡霸覬覦老黃牛後,田老漢義憤填膺,表麵上虛與委蛇,說是要考慮幾天,實際上根本沒想過交出老黃牛。


    當天夜裏,燭火通明。


    田老漢讓孫子帶老夥計去河邊洗澡,支開黃牛,與家人暗自商議後,田家一致同意將老黃牛送入山林,皆因他們深知惡霸兇狠,落到他手上,一旦無用,老黃牛隻會屍骨無存。


    …………


    翌日一早,天光尚未破曉。


    四周漆黑,唯一點殘月照明。


    田老漢趁著四下無人,村民尚在沉睡,牽著老黃牛,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


    一路向西,直到行至蒼山腳下,一人一牛才停下腳步,鬆開鼻環,丟掉韁繩。


    田老漢伸手摸了摸老黃牛的額頭,語氣顫抖,拚命壓住哭聲,沉聲道:


    “牛到三十古來精,俺養了你三十五年,朝夕相處,對你比對俺那老婆子都了解,你少吃半捆草料、少叫幾聲,俺都知道你心裏咋想,早就看出你通了人性,開了靈慧。”


    “普通壯牛一天累死累活,都不能耕上十畝田,你這頭快死的老黃牛咋就能辦到?”


    “這村裏耕牛,屬你年紀最大。”


    “村裏人早就嘀咕,說你成精了,暗自商議,要請道士來拿你。”


    “教書先生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老漢一家與你緣分已盡,以後恐怕供養不了你。”


    “聽說山中多精怪,這深山老林才是你日後歸宿,與其被困村中,庸碌度日,性命不保,不如走入深山,或許將來能像畫本子裏的精怪一樣修煉為人哩。”


    “老夥計,今日俺就將你放迴去,到了林子裏要小心行事,你心眼實,容易受欺負,最好找個妖王庇護,安分修行,安穩度日。”


    “莫要老漢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依舊為你牽腸掛肚,老了都不得清淨。”


    話落,田老漢撿起木棍,就開始將老黃牛往山裏趕,牛妖不舍,不斷哞叫,響徹在蒼山腳下,充滿不舍與悲傷。


    任憑田老漢驅趕,老牛始終不挪腳步,叫聲越發悲痛,老目含淚,淚流不止。


    見此一幕,田老漢心有不忍,可想到鄉裏惡霸,頓時念頭堅定,咬牙用力揮出一棍。


    這一棍使出他渾身力氣。


    縱然是牛妖皮糙肉厚,都吃疼無比。


    數棍之下,看出田老漢是鐵心要趕自己走,牛妖無奈,一步三迴頭地步入深山。


    目送老夥計漸行漸遠的身影,田老漢手中木棍掉地,手指顫抖,依舊強裝鎮定。


    直到再看不見牛妖身影,這位農家老叟終於憋不住,蹲在地上,號啕大哭。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她,一心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言半句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言半句丶並收藏她,一心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