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可是自古以來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見已是國師 作者:甜茶花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一般情況下處理死囚都是在秋後,這突然有個提前的,讓百姓們很是好奇原因。
而全程參與的牙人也是個嘴快的,沒兩日李家的慘案就被傳得人盡皆知。
甚至有人將這事改編成話本子,在酒樓說書,讓那酒樓座無虛席,好不熱鬧。
卿卿最近每天都要去定國公府,陪長公主她們打麻將,似是得了樂子,整日的不在家。
而元盛井也整日將自己關在書房裏,因為他要將那幾個宅院的屋舍扒了重建,所以在研究如何將那塊兒地重新布局成書院。
以至於他將雕版印刷的事都擱置了下來,畢竟他也是凡人之軀,實在是分身乏術。
好在他隻用將大概的布局劃分出來標明,剩下的交給工匠們即可。
等將這事安排下去後,元盛井才想起來,這女子書院的院長,他還沒來得及去落實呢。
於是,想到便去做,反正他的國師府離皇宮就幾步路的距離,他抬腳就進了宮,一路溜達到禦書房。
安佑帝抬眼看了看元盛井,等人走近了,才開口問:“怎得突然想起我了?”
元盛井向來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連上朝都是能不來就不來的。
“這不是想小舅舅你了嗎。”元盛井嬉皮笑臉地湊到安佑帝的麵前:“所以來看看您最近在忙什麽。”
“有事就說。”但安佑帝顯然不吃他這一套。
“我能有什麽事……”
“不說就出去,我還忙著呢。”
“好好好,我說還不行嗎?”元盛井隻能開門見山道:“不知道小舅母最近在忙什麽?”
安佑帝警惕地抬眼看向元盛井:“你要做甚?”
“也沒什麽,就是想找小舅母幫個忙。”
“你先說說,有什麽事是我不能幫你的,還得勞動你舅母?”安佑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倒想聽聽元盛井究竟要幹嘛。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想讓舅母給我當個院長。”元盛井討好地繞過禦案,給安佑帝捶背捏肩。
“什麽院長?”安佑帝雖然心裏很是受用,但還是認真地詢問。
“我準備開一個女子書院,顧名思義,隻招收女子,小舅母乃是國母,再沒有比她更適合當這個院長的人了。”
“女子書院?”安佑帝隻覺得荒唐:“你是準備教她們繡花,還是教她們女戒?”
“小舅舅你說的這些我都不會教,我要讓她們學的也不隻是識文斷字,明辨是非,還要讓她們同男兒一樣,學四書五經,詩詞歌賦。”
“詩詞歌賦我尚能理解,但她們學四書五經做什麽?又不能考科舉。”安佑帝迴頭看向元盛井,一臉的不解。
“小舅舅,你想想,去江南曆練的那段時間,那明月堂的女子可輸於男兒否?”
安佑帝恍惚了一瞬,一眨眼他登基都快兩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
“那瑤光姑娘聰慧過人,做事周全,比許多男兒都更勝一籌。”就連他也無法否認瑤光的優秀。
“那我二姐姐呢?”元盛井繼續問。
“向玲姐兒這樣的巾幗英雄,自然是百年難遇的。”
元盛鈴的功績那也是實打實的,就是放在滿朝武官中,那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那我姑奶奶,你朝陽姑姑呢?”元盛井繼續舉例。
安佑帝雖然沒見過朝陽大長公主,但也是聽過她的事跡的。
元盛井拍了拍安佑帝的肩:“這些女性都很優秀,她們的能力甚至在許多男性之上,這我們不能否認。”
安佑帝點點頭:“自然。”
他也從未否認過這一點:“但那隻是少數。”
“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會是少數?”元盛井開始循循善誘:“那是因為其他女子沒有這個機會而已。”
“可是自古以來……”
但安佑帝才開了一個頭,就被元盛井打斷了。
“自古以來,那人還住樹上,衣不蔽體呢,您怎麽不去住樹上?”
“你這哪的話!”安佑帝蹙眉,簡直胡言亂語。
“事實而已。”元盛井撇撇嘴:“我們與猿猴最大的區別不是身上的毛發,而是我們會反思,會改進,自古以來朝廷變法的也不少,不就是為了讓國家更強盛嗎。”
安佑帝覺得此話也不無道理,但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產生了衝突,讓他有些迷茫。
元盛井見他有所動搖,繼續循循善誘:“我在江南時聽過商人說過一件奇事,說是海上的漁民在打到魚後,經常還不等漁船靠岸,那些小魚就死了,而死魚是賣不上價錢的。”
“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個漁民發現,隻要將鯰魚放進魚槽中,鯰魚就能激發小魚的活躍度,大大提升了小魚的存活率。”
“所以,這女子書院也是同理,給天下女子一個機會,說不定她們會還您一個奇跡呢。”
盡管元盛井說得天花亂墜,且頗有道理,但安佑帝還是沒有直接點頭:“這事容我想想。”
“不管這女子能不能參加科舉,這女子書院我都是要開的。”元盛井也不勉強他立即答應女子參加科考的事。
反正他本次進宮的目的,也隻是將開女子書院的事過個明路。
之所以會說到女子參加科舉,不過是為了讓安佑帝更容易接受女子書院。
這個就叫砸牆開窗理論,若他說想要開窗透氣,屋裏可能有人會覺得冷,不願開窗。
但若他說了要掀開屋頂透氣,那屋裏的人都會讓他開窗透氣,來阻止他掀了屋頂。
臨走前,元盛井還不忘叮囑安佑帝:“小舅舅,別忘了幫我問問小舅母,可願當我這大安第一女子書院的院長。”
“知道了,你快走吧!”安佑帝隻覺得頭疼。
元盛井真是個會給他找事的家夥!
等元盛井出了禦書房,安佑帝便對身邊的承平道:“以後他再來,給我攔住了。”
承平:……
怎麽還帶城樓失火,殃及池魚的?
這舅甥兩人,他誰也不敢得罪啊!
而全程參與的牙人也是個嘴快的,沒兩日李家的慘案就被傳得人盡皆知。
甚至有人將這事改編成話本子,在酒樓說書,讓那酒樓座無虛席,好不熱鬧。
卿卿最近每天都要去定國公府,陪長公主她們打麻將,似是得了樂子,整日的不在家。
而元盛井也整日將自己關在書房裏,因為他要將那幾個宅院的屋舍扒了重建,所以在研究如何將那塊兒地重新布局成書院。
以至於他將雕版印刷的事都擱置了下來,畢竟他也是凡人之軀,實在是分身乏術。
好在他隻用將大概的布局劃分出來標明,剩下的交給工匠們即可。
等將這事安排下去後,元盛井才想起來,這女子書院的院長,他還沒來得及去落實呢。
於是,想到便去做,反正他的國師府離皇宮就幾步路的距離,他抬腳就進了宮,一路溜達到禦書房。
安佑帝抬眼看了看元盛井,等人走近了,才開口問:“怎得突然想起我了?”
元盛井向來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連上朝都是能不來就不來的。
“這不是想小舅舅你了嗎。”元盛井嬉皮笑臉地湊到安佑帝的麵前:“所以來看看您最近在忙什麽。”
“有事就說。”但安佑帝顯然不吃他這一套。
“我能有什麽事……”
“不說就出去,我還忙著呢。”
“好好好,我說還不行嗎?”元盛井隻能開門見山道:“不知道小舅母最近在忙什麽?”
安佑帝警惕地抬眼看向元盛井:“你要做甚?”
“也沒什麽,就是想找小舅母幫個忙。”
“你先說說,有什麽事是我不能幫你的,還得勞動你舅母?”安佑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倒想聽聽元盛井究竟要幹嘛。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想讓舅母給我當個院長。”元盛井討好地繞過禦案,給安佑帝捶背捏肩。
“什麽院長?”安佑帝雖然心裏很是受用,但還是認真地詢問。
“我準備開一個女子書院,顧名思義,隻招收女子,小舅母乃是國母,再沒有比她更適合當這個院長的人了。”
“女子書院?”安佑帝隻覺得荒唐:“你是準備教她們繡花,還是教她們女戒?”
“小舅舅你說的這些我都不會教,我要讓她們學的也不隻是識文斷字,明辨是非,還要讓她們同男兒一樣,學四書五經,詩詞歌賦。”
“詩詞歌賦我尚能理解,但她們學四書五經做什麽?又不能考科舉。”安佑帝迴頭看向元盛井,一臉的不解。
“小舅舅,你想想,去江南曆練的那段時間,那明月堂的女子可輸於男兒否?”
安佑帝恍惚了一瞬,一眨眼他登基都快兩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
“那瑤光姑娘聰慧過人,做事周全,比許多男兒都更勝一籌。”就連他也無法否認瑤光的優秀。
“那我二姐姐呢?”元盛井繼續問。
“向玲姐兒這樣的巾幗英雄,自然是百年難遇的。”
元盛鈴的功績那也是實打實的,就是放在滿朝武官中,那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那我姑奶奶,你朝陽姑姑呢?”元盛井繼續舉例。
安佑帝雖然沒見過朝陽大長公主,但也是聽過她的事跡的。
元盛井拍了拍安佑帝的肩:“這些女性都很優秀,她們的能力甚至在許多男性之上,這我們不能否認。”
安佑帝點點頭:“自然。”
他也從未否認過這一點:“但那隻是少數。”
“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會是少數?”元盛井開始循循善誘:“那是因為其他女子沒有這個機會而已。”
“可是自古以來……”
但安佑帝才開了一個頭,就被元盛井打斷了。
“自古以來,那人還住樹上,衣不蔽體呢,您怎麽不去住樹上?”
“你這哪的話!”安佑帝蹙眉,簡直胡言亂語。
“事實而已。”元盛井撇撇嘴:“我們與猿猴最大的區別不是身上的毛發,而是我們會反思,會改進,自古以來朝廷變法的也不少,不就是為了讓國家更強盛嗎。”
安佑帝覺得此話也不無道理,但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產生了衝突,讓他有些迷茫。
元盛井見他有所動搖,繼續循循善誘:“我在江南時聽過商人說過一件奇事,說是海上的漁民在打到魚後,經常還不等漁船靠岸,那些小魚就死了,而死魚是賣不上價錢的。”
“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個漁民發現,隻要將鯰魚放進魚槽中,鯰魚就能激發小魚的活躍度,大大提升了小魚的存活率。”
“所以,這女子書院也是同理,給天下女子一個機會,說不定她們會還您一個奇跡呢。”
盡管元盛井說得天花亂墜,且頗有道理,但安佑帝還是沒有直接點頭:“這事容我想想。”
“不管這女子能不能參加科舉,這女子書院我都是要開的。”元盛井也不勉強他立即答應女子參加科考的事。
反正他本次進宮的目的,也隻是將開女子書院的事過個明路。
之所以會說到女子參加科舉,不過是為了讓安佑帝更容易接受女子書院。
這個就叫砸牆開窗理論,若他說想要開窗透氣,屋裏可能有人會覺得冷,不願開窗。
但若他說了要掀開屋頂透氣,那屋裏的人都會讓他開窗透氣,來阻止他掀了屋頂。
臨走前,元盛井還不忘叮囑安佑帝:“小舅舅,別忘了幫我問問小舅母,可願當我這大安第一女子書院的院長。”
“知道了,你快走吧!”安佑帝隻覺得頭疼。
元盛井真是個會給他找事的家夥!
等元盛井出了禦書房,安佑帝便對身邊的承平道:“以後他再來,給我攔住了。”
承平:……
怎麽還帶城樓失火,殃及池魚的?
這舅甥兩人,他誰也不敢得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