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臣,罪該萬死
小世子被拐十年,再見已是國師 作者:甜茶花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浴房裏除了潺潺的流水聲,並沒有人迴應。
卿卿放大了音量又喊了一聲:“夫君?”
但依舊沒有人迴應。
這下卿卿有些待不住了,但在主院伺候的都是侍女,除了元盛井沒有一個男的,她便隻能自己推門去瞧裏麵的情況。
但她小心翼翼地探頭往裏看時,卻並沒有看到元盛井的身影。
隻是那浴池中,好像飄著什麽。
卿卿見狀不由心頭一驚,還以為元盛井是溺水了呢。
也顧不上別的,就闖進了浴房:“夫君!”
結果跑到浴池邊,都還沒看清水中的情況,就腳下一滑摔了進去。
隻來得及發出一聲短促的驚唿聲,然後就是落水的‘撲通’聲。
緊接著耳邊就傳來了元盛井的聲音:“卿卿!”
元盛井原本隻是想要逗逗卿卿,結果沒想到她會不小心摔進浴池裏。
幸好這浴池並不深,卿卿很快就站了起來,水也就到她臀部。
她一把擼掉臉上的水跡,才終於睜開了雙眼。
結果就看到穿著整齊的元盛井正蹲在池邊看她,還一臉詫異地問:“你這是……”
她再迴頭看了看,才發現自己看到飄在水麵上的影子,隻是元盛井換下來的一件衣服罷了。
卿卿隻能沒好氣地瞪了元盛井一眼:“剛才我在外麵叫你,你怎麽都不吭聲?”
“我剛才泡澡時,不小心耳朵進了水,正掏耳朵呢,就見你衝進來,緊接著就掉進了浴池。”元盛井眨眨眼,一臉的無辜,隻是他的視線不自覺地向下滑,還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
卿卿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低頭看去才驚覺自己的衣服,竟然因為濕透了貼在自己的皮膚上,變得若隱若現起來。
主要是如今京城的天氣已經熱了起來,所以卿卿如今穿的便是輕薄的紗衣,平日倒看不顯山露水,隻是這紗衣輕薄在遇見水後,便什麽也遮掩不住了。
連她貼身衣物上繡著的錦簇花團,都一覽無遺。
“流氓!”她立即羞紅了臉,抬手捂住自己的胸口。
元盛井目光含笑,朝她伸手:“你先從水裏出來,再罵我也來得及。”
“不用。”
誰知卿卿並不上當,不僅不起來,還幹脆蹲入了水中,隻露出一張粉嘟嘟的俏臉在水麵上:“你不是要進宮述職嗎?還不趕緊去。”
元盛井見狀也不勉強,隻是含笑起身出了浴室後,給守在外麵的穀雨道:“給夫人送一身幹淨的衣物進去。”
“是。”穀雨在外麵不小心聽到了他們在裏麵的動靜,也跟著麵紅耳赤。
元盛井心情極好地進了宮,一直到了禦書房外,才手動揉了揉臉,將臉上的笑意揉散。
他才站定,就見安佑帝身邊的貼身內侍承平,從殿中迎了出來:“國師大人您可來了,陛下已經等候您多時了。”
“有勞了。”元盛井客氣地朝他拱拱手,便跟著進入禦書房。
安佑帝聽到元盛井進宮後,便裝模作樣地拿起紙筆,假裝自己醉心國事,忙得廢寢忘食。
誰知元盛井進來後,見到他行禮過後的第一句話便是:“臣,罪該萬死。”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語氣堅定。
驚得安佑帝手中的朱筆,不小心在紙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隻能先將朱筆放下:“不至於。”
元盛井卻堅持道:“至於。”
這下搞得安佑帝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隻能問道:“那你說說,你怎麽就罪該萬死了。”
“臣在渤海一帶,清理叛臣世家時,假傳聖意,狐假虎威。”元盛井一本正經地迴道。
“都說是清理叛臣了,不管朕在不在,你是國師,自然有資格清查他們。”安佑帝擺擺手:“無妨。”
“還有,臣從韃靼的大可汗口中得知,和溫家聯手的不隻是那些世家,還有一人。”
“你是說元盛朝吧?”安佑帝一聽就知道,畢竟這事在哈丹巴特爾被送到定國公府後,定國公便進宮請過一次罪了。
“正是他。”
“這件事朕與定國公已經討論過了,你們元家大房既已和二房分家,且分居兩地互不相幹,那這元盛朝做的事便於你們無關。”
安佑帝親口認定了大房和二房已無關係,也是讓元盛井鬆了一口氣。
結果又聽安佑帝道:“而且這人,都已經被抓到了,他也承認了,就是為了報複你們大房一家。”
“人抓到了?”這下輪到元盛井詫異了,他原本想著大安朝幅員遼闊,元盛朝要是隱姓埋名地藏起來,要找起來便猶如大海撈針。
安佑帝見元盛井這樣子,也起了些興致:“你猜他是怎麽被抓到的?”
“不知。”元盛井老實地搖搖頭。
“我就知你也猜不到。”安佑帝見也有元盛井不知道的事,忍不住有些得意:“他寫信給秦王,想要挑撥咱們三人的關係,你猜怎麽著?”
“秦王信了?”元盛井心跳不禁漏了一拍。
其實當時他本就想在秦王和順王中挑選一人上位,秦王其實遠比順王更名正言順。
但一是秦王自己不願意,二就是因為秦王畢竟是安佑帝的親子,萬一上位後想要秋後算賬,為他爹報仇。
那定國公府,哪裏還有好果子吃?
安佑帝絲毫沒有發現元盛井的緊張:“秦王又豈是他能輕易挑撥的?”
元盛井這才鬆了一口氣,也有些好奇:“然後呢?”
“然後秦王假裝受他挑撥引他上鉤,結果一見麵就被秦王抓了,扭送到朕的麵前了。”
因為安文帝是秦王的親爹,所以安文帝駕崩後,他是要守三年孝的。
不過說是三年孝期,但其實‘正喪期’加上‘除喪期’,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七個月。
所以這兩年,秦王都是深居簡出的。
準確地來說也不隻是秦王,還有瑞王他們身為安文帝的子女都在守孝。
誰知秦王都已經這麽低調了,還是被人盯上了,想要從他身上挑事。
這也是元盛朝對他們三人的關係不清楚,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秦王會是他的突破口。
卻不想秦王不僅不在乎安文帝的死因,還將他直接綁到了禦前,揭發了他。
但其實秦王並不是對安文帝的死因無動於衷,隻是他比所有人都更敏銳。
卿卿放大了音量又喊了一聲:“夫君?”
但依舊沒有人迴應。
這下卿卿有些待不住了,但在主院伺候的都是侍女,除了元盛井沒有一個男的,她便隻能自己推門去瞧裏麵的情況。
但她小心翼翼地探頭往裏看時,卻並沒有看到元盛井的身影。
隻是那浴池中,好像飄著什麽。
卿卿見狀不由心頭一驚,還以為元盛井是溺水了呢。
也顧不上別的,就闖進了浴房:“夫君!”
結果跑到浴池邊,都還沒看清水中的情況,就腳下一滑摔了進去。
隻來得及發出一聲短促的驚唿聲,然後就是落水的‘撲通’聲。
緊接著耳邊就傳來了元盛井的聲音:“卿卿!”
元盛井原本隻是想要逗逗卿卿,結果沒想到她會不小心摔進浴池裏。
幸好這浴池並不深,卿卿很快就站了起來,水也就到她臀部。
她一把擼掉臉上的水跡,才終於睜開了雙眼。
結果就看到穿著整齊的元盛井正蹲在池邊看她,還一臉詫異地問:“你這是……”
她再迴頭看了看,才發現自己看到飄在水麵上的影子,隻是元盛井換下來的一件衣服罷了。
卿卿隻能沒好氣地瞪了元盛井一眼:“剛才我在外麵叫你,你怎麽都不吭聲?”
“我剛才泡澡時,不小心耳朵進了水,正掏耳朵呢,就見你衝進來,緊接著就掉進了浴池。”元盛井眨眨眼,一臉的無辜,隻是他的視線不自覺地向下滑,還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
卿卿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低頭看去才驚覺自己的衣服,竟然因為濕透了貼在自己的皮膚上,變得若隱若現起來。
主要是如今京城的天氣已經熱了起來,所以卿卿如今穿的便是輕薄的紗衣,平日倒看不顯山露水,隻是這紗衣輕薄在遇見水後,便什麽也遮掩不住了。
連她貼身衣物上繡著的錦簇花團,都一覽無遺。
“流氓!”她立即羞紅了臉,抬手捂住自己的胸口。
元盛井目光含笑,朝她伸手:“你先從水裏出來,再罵我也來得及。”
“不用。”
誰知卿卿並不上當,不僅不起來,還幹脆蹲入了水中,隻露出一張粉嘟嘟的俏臉在水麵上:“你不是要進宮述職嗎?還不趕緊去。”
元盛井見狀也不勉強,隻是含笑起身出了浴室後,給守在外麵的穀雨道:“給夫人送一身幹淨的衣物進去。”
“是。”穀雨在外麵不小心聽到了他們在裏麵的動靜,也跟著麵紅耳赤。
元盛井心情極好地進了宮,一直到了禦書房外,才手動揉了揉臉,將臉上的笑意揉散。
他才站定,就見安佑帝身邊的貼身內侍承平,從殿中迎了出來:“國師大人您可來了,陛下已經等候您多時了。”
“有勞了。”元盛井客氣地朝他拱拱手,便跟著進入禦書房。
安佑帝聽到元盛井進宮後,便裝模作樣地拿起紙筆,假裝自己醉心國事,忙得廢寢忘食。
誰知元盛井進來後,見到他行禮過後的第一句話便是:“臣,罪該萬死。”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語氣堅定。
驚得安佑帝手中的朱筆,不小心在紙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隻能先將朱筆放下:“不至於。”
元盛井卻堅持道:“至於。”
這下搞得安佑帝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隻能問道:“那你說說,你怎麽就罪該萬死了。”
“臣在渤海一帶,清理叛臣世家時,假傳聖意,狐假虎威。”元盛井一本正經地迴道。
“都說是清理叛臣了,不管朕在不在,你是國師,自然有資格清查他們。”安佑帝擺擺手:“無妨。”
“還有,臣從韃靼的大可汗口中得知,和溫家聯手的不隻是那些世家,還有一人。”
“你是說元盛朝吧?”安佑帝一聽就知道,畢竟這事在哈丹巴特爾被送到定國公府後,定國公便進宮請過一次罪了。
“正是他。”
“這件事朕與定國公已經討論過了,你們元家大房既已和二房分家,且分居兩地互不相幹,那這元盛朝做的事便於你們無關。”
安佑帝親口認定了大房和二房已無關係,也是讓元盛井鬆了一口氣。
結果又聽安佑帝道:“而且這人,都已經被抓到了,他也承認了,就是為了報複你們大房一家。”
“人抓到了?”這下輪到元盛井詫異了,他原本想著大安朝幅員遼闊,元盛朝要是隱姓埋名地藏起來,要找起來便猶如大海撈針。
安佑帝見元盛井這樣子,也起了些興致:“你猜他是怎麽被抓到的?”
“不知。”元盛井老實地搖搖頭。
“我就知你也猜不到。”安佑帝見也有元盛井不知道的事,忍不住有些得意:“他寫信給秦王,想要挑撥咱們三人的關係,你猜怎麽著?”
“秦王信了?”元盛井心跳不禁漏了一拍。
其實當時他本就想在秦王和順王中挑選一人上位,秦王其實遠比順王更名正言順。
但一是秦王自己不願意,二就是因為秦王畢竟是安佑帝的親子,萬一上位後想要秋後算賬,為他爹報仇。
那定國公府,哪裏還有好果子吃?
安佑帝絲毫沒有發現元盛井的緊張:“秦王又豈是他能輕易挑撥的?”
元盛井這才鬆了一口氣,也有些好奇:“然後呢?”
“然後秦王假裝受他挑撥引他上鉤,結果一見麵就被秦王抓了,扭送到朕的麵前了。”
因為安文帝是秦王的親爹,所以安文帝駕崩後,他是要守三年孝的。
不過說是三年孝期,但其實‘正喪期’加上‘除喪期’,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七個月。
所以這兩年,秦王都是深居簡出的。
準確地來說也不隻是秦王,還有瑞王他們身為安文帝的子女都在守孝。
誰知秦王都已經這麽低調了,還是被人盯上了,想要從他身上挑事。
這也是元盛朝對他們三人的關係不清楚,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秦王會是他的突破口。
卻不想秦王不僅不在乎安文帝的死因,還將他直接綁到了禦前,揭發了他。
但其實秦王並不是對安文帝的死因無動於衷,隻是他比所有人都更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