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夏侯兄情況怎麽樣?”


    坐在床邊,看著床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的夏侯瑾,寧采臣心裏實在難受。


    已經一天了,夏侯兄還是沒有醒的跡象,也不知到底怎麽樣,讓人著急。


    “寧公子不必擔心,老道我在治病救人方麵還是有些手段的,如今夏侯大俠脈象有力,氣息平穩,看起來已然沒什麽大礙,還未醒來,應該是精神消耗過度,再休息休息想來就會無礙。”


    廟祝楊春生撫著胡須說道。


    這夏侯瑾可是昨夜城隍大人陪同寧公子親自送過來的,後來還反複交待,一定要好好治療,千萬不能怠慢。


    “那就多謝老先生了。”


    寧采臣也知急不得,夏侯瑾昨夜受傷頗重,如今能無大礙已然十分不錯了。


    …


    片刻,


    “寧公子,大人有請,有要事相商。”


    廟祝楊春生忽然道。


    “好,我馬上去。”


    沒有意外,起身幫夏侯瑾拉了拉被子,寧采臣這才轉身向門口走去。


    .....................


    七天後,京城、早朝,朝堂上。


    “眾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王座上,蕭謄斜躺在龍椅之上,看著台下的百官淡淡開口道。


    前幾日子法丈出門了,無人交流佛法,閑來無事的他決定上一次早朝,看看大半年沒見的朝臣們。


    成仙成佛重要,但自己的基業還得要,畢竟,長生不死也是為了能夠繼續在人間享福而已。


    “臣有事啟奏。”


    一個紅袍官員從人群中走出來,躬身道:“陛下,昨夜臣剛剛接到消息,金華府有亂賊造反,燒殺搶奪,殺害子民無數。”


    話音落下,本就寂靜的朝堂更加寂靜了,接著就是嗡嗡聲一片,引起軒然大波波奶茶。


    今年陝地發生旱災,已然大半年滴雨未下,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苦不堪言,賣兒賣女之事已然成常事,不僅如此,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搶奪糧倉,殺害官員的惡行。


    地方向朝廷求助請求賑災,可朝廷也沒什麽辦法,陛下前些日子聽聞國師意見,在臥龍山上修建廟宇,用資頗多,如今國庫錢銀不足,最後討論來討論去,隻撥下了一萬兩銀子前去賑災。


    一萬兩能幹啥,從京城出去一萬兩就能變五千兩,到了陝省又變成三千兩,再到下麵層層盤剝,最後估計能用於賑災的,隻怕五百兩都不到。


    五百兩,現在米價已然十來兩一石,就是些雜糧都漲到了十兩,五百兩,可笑。


    而現在,金華府竟然也有人造反,金華可是江南,陝省亂不可怕,若是讓江南亂,那可就真的完了。


    另外,如今這朝堂,至少有四成是江南籍的官員,一家老小,祖宗基業都在江南老家,此事可是事關他們的身家性命。


    朝堂上幾乎所有大臣臉色都變的有些陰沉起來。


    “駱大人,到底怎麽迴事。”


    “下官也是昨晚剛剛接到金華府知府傳來的消息,前些時日,有數千暴民受賊人挑撥在府城內燒殺搶奪,致使數百無辜百姓被殺,其中,下官,下官的小兒子領家丁阻敵,不幸,不幸戰死,竟連,連屍骨都找不到了,下官的老家,也,也被亂賊付諸一炬啊…”


    駱有平說著說著竟直接在朝堂之上哭了起來,看起來頗為苦痛。


    其實他昨夜就知道自己最疼的的兒子已經死了,而自己的老宅子已然變成一堆灰燼,他已經哭了一夜了。


    現在他已經沒有眼淚了。


    “不過,可喜可賀的是,全賴陛下聖覺,將士用命,金華府巡防營數千將士最後將亂賊全部抓獲,臣懇請陛下聖裁,以正王法。”


    “亂賊猖狂。”


    一個胡須皆白的武將站出來,義憤填膺道:“陛下,近年來陝省,豫省受災,陛下仁善多撥銀賑濟,可這些亂賊不思朝廷之困,不念聖上之恩,竟多有殺害朝廷命官之舉。現在,事關我大梁基業的江南之地竟也有亂賊造反,全賴聖上仁德,亂賊這才伏誅。臣懇請陛下,下令將這些亂臣賊子盡數格殺,以正效尤。”


    “陛下,臣以為徐大人所言大謬。”


    一個綠衣大臣站了出來,看起來頗有正氣。


    “自法丈入京以來,陛下沉迷佛法,朝政日益荒頹,朝堂之上更是小人當道。陝豫兩省更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多地烽煙頻起,如今連江南之地都有逆賊,這是上天示警啊!臣雖位卑言輕,但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今日願以死勸諫,請陛下重振朝綱,勿要再寵幸妖人啊。”


    這人直言不諱道。


    不過其他大臣看向這人的臉色卻向看白癡一樣,因為這貨不是完全不會說話,而是直接在找死啊。


    你這些話不是直接指向陛下失德嗎,簡直是大逆不道,即便是你身為言官,怎敢如此大膽。


    雖然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確實如此,但是這種事情,心裏明白就行了,誰敢說出。


    果然,聽到這位大臣的話,眾人分明看到蕭謄的臉色一瞬間陰沉的仿佛要滴下水來,看著這位剛剛說話的大臣怒道。


    “大膽!竟吐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來人啊,給我拖出去斬了!”


    “陛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柳墉死不足惜,但身為臣子我不能親眼看著我大梁亡國啊!今日,還請陛下能以下官一腔熱血,重振朝綱!”


    柳墉抬起頭,麵色發白,一臉悲壯。


    “快,把他給我拖出去。”


    蕭謄徹底怒了,大唿道。


    沒有反抗,柳墉被幾個禦前侍衛拖了出去,不一會,一個頭顱被捧了進來。


    看到那血淋淋的頭顱,朝堂上霎時一片安靜。


    片刻,才有一紫袍官員站了出來,躬身行禮後,看著羅有平緩緩道。


    “駱大人,在下今早也得了一份報告,可好像上麵所言的情況怎麽和駱大人所言相差甚遠呢。”


    聞言,朝堂上的官員皆目露精光,若有所思。


    “哼,傅大人不知從哪來的消息,難道大人在金華府有暗線不成。”


    羅有平麵對質疑再次開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世界的寧采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下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下棲並收藏聊齋世界的寧采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