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要看看你寧大才子今天能吟出什麽好詩來。”
聽寧采臣說比自己強上一點點,範金石一臉不屑道。
都是一個縣的學子,還是同窗,他是知道寧采臣底細的,雖然也會吟詩作對,但最多也就跟自己水平差不多,但今日寧采臣倉促之下哪能比得上自己的細心之作。
除了範金石,其他各縣的學子書生倒是沒有多言,反正是武邑縣的內鬥,他們幹嘛插手,還能看個笑話。
“那現在我就做一首詩,讓範兄開開眼。”
寧采臣掃了一眼眾人,點了點頭。如今大家都眼睜睜看著自己,再拒絕就是太懦弱了。而且,看範金石那張老臉,若是自己這次不做一首詩徹底打服他,殺雞給這些猴看,怕是自己還會遇到範金石這種麻煩。
“好,那我就要好好看看了。”
範金石也不甘示弱,啪的一聲合上扇子,對著寧采臣不住冷笑。
“拿紙筆。”
“念出來不就得了,還多此一舉。”
“估計是想拖延一下時間,再構思一下。”
眾人見寧采臣還非要紙筆才寫,不由小聲議論不已,大多都是說他在拖延時間而已。
寧采臣確實是在發愁,不過發愁的並非是做不出來,而是發愁要用哪一首。
原來的那個世界寫月的名篇太多,李白,杜甫,張若虛,白居易,李清照等人都有,而寧采臣翻閱了所有記憶,發現這個世界並未有這些人,儒家更在意的是學習聖賢典籍,治國理政,詩詞之道僅算小道,隻是一些文人墨客用來怡情而已,所以寧采臣可以隨意借用這些詩詞而不擔心會有抄襲行為,但詩詞多了也讓人頭疼,就是不知選哪個才好。
紙筆送到,寧采臣略微想了想,揮毫潑墨,在雪白的宣紙上留下了一篇詩詞。
蘇軾,不好意思了,希望那邊的您老若是知道,還請少罵我兩句。
寧采臣寫完,微微吹了吹墨,便將寫滿字的宣紙,隨手遞給了湊到麵前的一人,正是那剛剛氣暈過去的路人乙。
那位路人乙麵帶嘲弄的笑了笑,對寧采臣遞來的詩詞根本就沒報什麽期望,剛才寧采臣麵容糾結,思索了片刻才揮毫潑墨的樣子也被他認為是走投無路不得已而為之,虛張聲勢而已。
那位路人乙帶著嘲笑的目光看向寧采臣所作詩詞,想著看看這位自誇的“大才子”還能做了什麽樣的詩詞,他剛剛發誓一定要找出其中的槽點好好的嘲笑譏諷一番,把自己丟掉的顏麵完完全全的找迴來。
然而
隻是一眼
那位路人乙臉上的嘲笑便枯萎了,一臉便秘的樣子。
這是怎麽了,眾人非常好奇,怎麽會這種表情,難道說那位“大才子”做的詩詞真的是這般不堪入目,已經沒法看了嗎。
於是眾人不由好奇的追問。
那位學子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隻是將手中的宣紙遞給眾人傳閱,然後大家也都是一副便秘的樣子了。
當宣紙最後傳到範金石手中時,宣紙已被眾人弄的有些皺了,但上麵的字體卻是愈發清晰可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範金石久久不能從宣紙上移開眼睛。
全場的氣氛此時變得很奇怪,從作詩一開始大家都是歡聲笑語,熱鬧非常,可是這一刻氣氛卻安靜得有些奇怪,往常大家做了一首詩詞,就會有不少人點評雲雲,可是此刻卻無一人出聲,人人一副便秘的模樣。
怎麽氣氛這麽詭異?
可是那寧采臣做出什麽狗屁不通的歪詩了嗎?
為什麽大家表情都這麽怪怪的。
台上的朧月很是詫異,為什麽大家看到那寧采臣作的詩後會那個樣子,感覺怪怪的。
過了有數分鍾吧,鴉雀無聲的氣氛忽然間變的更加詭異,大家竟齊齊的長歎了一口氣,或是自言自語或是交頭接耳,弄的坐在台上的朧月心裏更癢癢,這到底寫的是什麽。
“此詞一洗往日我等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我絕然難以比也。”
趙士暉率先點評,他頗有古之君子品性,對寧采臣所做之詞評價絕高,沒有一絲偏頗之意。
“這首詞可以說是舉世無雙,有此珠玉在前,後人怕是再也不敢吟月了。趙兄,這位寧兄當真大才,是我們小瞧了天下人啊。”
聽完趙士暉的喟歎,一旁的呂鑒也從這首詞中緩過神來,看著趙士暉苦笑道。
…
“我不信,我不信,你向來喜歡死讀書,我不信你能作出這等富有哲理的詞,哈哈,你肯定是找的人代筆,這次碰巧拿出來的,哈哈,對,就是這樣。”
範金石已經有些癲狂了,他實在不敢相信這首驚世之詞是寧采臣所作,隻能不停的找借口來欺騙自己。
“別真的是從別的地方抄來的吧。”
“你能給我抄一個試試。”
範金石的質疑同樣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懷疑,但也有更多的人支持,整個大庭的眾人竟分成了兩派大吵起來,爭論到底是寧采臣所作,還是他人作的或是從哪抄來的,根本忘了最初的目的。
“小茹,快,把它拿給我,快啊。”
台上的朧月急不可耐的想要知道,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詩,竟能引得眾人放下身份大吵起來,但她是朧月仙子,卻不好直接下去觀看,隻好讓旁邊的黃衣婢女趕緊下去拿上來觀上一觀。
“小姐,這…你還是自己看吧”
叫小茹的黃衣婢女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隻是將手中的宣紙遞過去讓朧月自己看。
“明月幾時有…”
讀著讀著,不知為何,朧月的眼角好像閃出一顆晶瑩的淚珠,他的聲音也開始顫抖起來。
停了良久,朧月這才從詞中恍然迴過神來,小心翼翼的將那一張薄薄的宣紙卷起,好像拿著稀世珍寶一般緊緊握在手中。
“諸位公子,莫要再爭論了,還是聽朧月一言吧。”
聽寧采臣說比自己強上一點點,範金石一臉不屑道。
都是一個縣的學子,還是同窗,他是知道寧采臣底細的,雖然也會吟詩作對,但最多也就跟自己水平差不多,但今日寧采臣倉促之下哪能比得上自己的細心之作。
除了範金石,其他各縣的學子書生倒是沒有多言,反正是武邑縣的內鬥,他們幹嘛插手,還能看個笑話。
“那現在我就做一首詩,讓範兄開開眼。”
寧采臣掃了一眼眾人,點了點頭。如今大家都眼睜睜看著自己,再拒絕就是太懦弱了。而且,看範金石那張老臉,若是自己這次不做一首詩徹底打服他,殺雞給這些猴看,怕是自己還會遇到範金石這種麻煩。
“好,那我就要好好看看了。”
範金石也不甘示弱,啪的一聲合上扇子,對著寧采臣不住冷笑。
“拿紙筆。”
“念出來不就得了,還多此一舉。”
“估計是想拖延一下時間,再構思一下。”
眾人見寧采臣還非要紙筆才寫,不由小聲議論不已,大多都是說他在拖延時間而已。
寧采臣確實是在發愁,不過發愁的並非是做不出來,而是發愁要用哪一首。
原來的那個世界寫月的名篇太多,李白,杜甫,張若虛,白居易,李清照等人都有,而寧采臣翻閱了所有記憶,發現這個世界並未有這些人,儒家更在意的是學習聖賢典籍,治國理政,詩詞之道僅算小道,隻是一些文人墨客用來怡情而已,所以寧采臣可以隨意借用這些詩詞而不擔心會有抄襲行為,但詩詞多了也讓人頭疼,就是不知選哪個才好。
紙筆送到,寧采臣略微想了想,揮毫潑墨,在雪白的宣紙上留下了一篇詩詞。
蘇軾,不好意思了,希望那邊的您老若是知道,還請少罵我兩句。
寧采臣寫完,微微吹了吹墨,便將寫滿字的宣紙,隨手遞給了湊到麵前的一人,正是那剛剛氣暈過去的路人乙。
那位路人乙麵帶嘲弄的笑了笑,對寧采臣遞來的詩詞根本就沒報什麽期望,剛才寧采臣麵容糾結,思索了片刻才揮毫潑墨的樣子也被他認為是走投無路不得已而為之,虛張聲勢而已。
那位路人乙帶著嘲笑的目光看向寧采臣所作詩詞,想著看看這位自誇的“大才子”還能做了什麽樣的詩詞,他剛剛發誓一定要找出其中的槽點好好的嘲笑譏諷一番,把自己丟掉的顏麵完完全全的找迴來。
然而
隻是一眼
那位路人乙臉上的嘲笑便枯萎了,一臉便秘的樣子。
這是怎麽了,眾人非常好奇,怎麽會這種表情,難道說那位“大才子”做的詩詞真的是這般不堪入目,已經沒法看了嗎。
於是眾人不由好奇的追問。
那位學子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隻是將手中的宣紙遞給眾人傳閱,然後大家也都是一副便秘的樣子了。
當宣紙最後傳到範金石手中時,宣紙已被眾人弄的有些皺了,但上麵的字體卻是愈發清晰可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範金石久久不能從宣紙上移開眼睛。
全場的氣氛此時變得很奇怪,從作詩一開始大家都是歡聲笑語,熱鬧非常,可是這一刻氣氛卻安靜得有些奇怪,往常大家做了一首詩詞,就會有不少人點評雲雲,可是此刻卻無一人出聲,人人一副便秘的模樣。
怎麽氣氛這麽詭異?
可是那寧采臣做出什麽狗屁不通的歪詩了嗎?
為什麽大家表情都這麽怪怪的。
台上的朧月很是詫異,為什麽大家看到那寧采臣作的詩後會那個樣子,感覺怪怪的。
過了有數分鍾吧,鴉雀無聲的氣氛忽然間變的更加詭異,大家竟齊齊的長歎了一口氣,或是自言自語或是交頭接耳,弄的坐在台上的朧月心裏更癢癢,這到底寫的是什麽。
“此詞一洗往日我等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我絕然難以比也。”
趙士暉率先點評,他頗有古之君子品性,對寧采臣所做之詞評價絕高,沒有一絲偏頗之意。
“這首詞可以說是舉世無雙,有此珠玉在前,後人怕是再也不敢吟月了。趙兄,這位寧兄當真大才,是我們小瞧了天下人啊。”
聽完趙士暉的喟歎,一旁的呂鑒也從這首詞中緩過神來,看著趙士暉苦笑道。
…
“我不信,我不信,你向來喜歡死讀書,我不信你能作出這等富有哲理的詞,哈哈,你肯定是找的人代筆,這次碰巧拿出來的,哈哈,對,就是這樣。”
範金石已經有些癲狂了,他實在不敢相信這首驚世之詞是寧采臣所作,隻能不停的找借口來欺騙自己。
“別真的是從別的地方抄來的吧。”
“你能給我抄一個試試。”
範金石的質疑同樣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懷疑,但也有更多的人支持,整個大庭的眾人竟分成了兩派大吵起來,爭論到底是寧采臣所作,還是他人作的或是從哪抄來的,根本忘了最初的目的。
“小茹,快,把它拿給我,快啊。”
台上的朧月急不可耐的想要知道,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詩,竟能引得眾人放下身份大吵起來,但她是朧月仙子,卻不好直接下去觀看,隻好讓旁邊的黃衣婢女趕緊下去拿上來觀上一觀。
“小姐,這…你還是自己看吧”
叫小茹的黃衣婢女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隻是將手中的宣紙遞過去讓朧月自己看。
“明月幾時有…”
讀著讀著,不知為何,朧月的眼角好像閃出一顆晶瑩的淚珠,他的聲音也開始顫抖起來。
停了良久,朧月這才從詞中恍然迴過神來,小心翼翼的將那一張薄薄的宣紙卷起,好像拿著稀世珍寶一般緊緊握在手中。
“諸位公子,莫要再爭論了,還是聽朧月一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