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
見寧采臣知道自己是鬼竟然不害怕,還送給自己一樣東西,聶小倩十分詫異,不過還是將遞過來的東西接了過來,但隻是拿在手裏並沒有打開。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見寧采臣一臉誠懇,聶小倩雖然滿是疑惑,不過還是依言打開了。
細看之下,卻是一幅畫,隨著聶小倩緩緩展開,一個美人在池邊洗頭的場景躍然畫中,正是寧采臣在郭北縣城買的那副美人梳洗圖。
“這,這是一年前父親為我畫的一副畫,後來流落到了畫鋪,我因難以離開一直未曾取來,怎麽到了你的手裏!”
聶小倩實在難以置信,這個書生怎麽知道這畫中的人便是自己,還恰好買了,又恰好到了這裏送給了自己。
“這…”
“小倩姑娘,我知你心中迷惑,如今夜色迷人,美人做伴,正是賞景之時,若不嫌棄,不如我們坐下來聊聊天吧!”
知道自己暫時還算安全,寧采臣也是藝低人膽大,直接越過聶小倩向小亭走了過去。
“你為什麽知道這畫中之人是我?”
一人一鬼坐在亭中,此時竟真的閑談起來。
“路過郭北縣,見這副畫甚美,便買了下來,途中又因碰到歹人,便隻好逃到了這裏,至於為什麽又能把畫交給你,我想你比我還更清楚些。”
寧采臣知道聶小倩想問的是什麽,便一五一十的說道。
“知道我是鬼,為什麽不怕我?”
“原本還蠻害怕,可見到你我就不怕了,這麽美的人欣賞還來不及,有什麽可怕的。”
如同跟朋友聊天一樣,雖然是個女鬼,但聊將起來的寧采臣倒也真不怕,還貧嘴了一番。
“人分好人壞人,鬼也有好鬼壞鬼,我知你也是苦命之人,害人也是被人控製、身不由己,都是為了生存而已,再說,如今這世道,反而是人比鬼還要可怕些。”
聶小倩邊聽邊看著寧采臣,注視著寧采臣的臉色和眼神,美眸生異。本以為說了些花花言語的寧采臣會帶有邪念,不過令他驚奇的是寧采臣的眼神很純澈,不含雜質,就真的像兩個好朋友一樣在聊天,這讓她眼中生出了一絲異色,因為以前那些男子見到他,雖然也有些看起來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但是眼中都有著掩飾不掉的欲望,一直垂涎她的美色。
“你是個好人,我不想害你,你還是快點走吧。”
可能是感覺到寧采臣的真誠,聶小倩實在不想這個書生落到與其他人一樣的下場,便出言趕他走。
“你是擔心那樹妖吧!”
“你怎麽知道?”
見寧采臣竟還知道姥姥,小倩更是詫異。
“剛剛燕道長跟她打的時候我就在不遠處,之後燕道長又跟我詳細說了它的來曆。好了,不提她了,我想聽聽你的故事。”
“你不是都知道嗎?”
“就知道一點點。”
“好吧…”
…
或許是小倩太久沒有這種輕鬆愉悅的感覺,也或許是寧采臣穿越在這個世界為了生存太過壓抑,不知不覺中,一人一鬼坐在小亭中聊了好久。
“天快要亮了,我也要迴去了,你快點離開吧,今晚姥姥是叫我來勾引你的,你若是再待在這裏很危險,最好天一亮就立刻離開蘭若寺,再也不要迴來,姥姥本體在這裏,不能離開蘭若寺,你隻要離開這裏就安全了。”
聶小倩看著寧采臣一臉鄭重告誡道。
“嗯,你也小心點,那,我走了。”寧采臣深深看了聶小倩一眼,便起身打算離開,剛走兩步,寧采臣又轉過頭去,看著聶小倩說道。“或許,我可以試著把你救出來!”
不是垂涎她的美色,而是聊了很久,寧采臣覺得她實在可憐,但自己又沒有救出她的實力,所以不知道怎麽開口。
“不用了,你快走吧,我在這裏這麽久已經習慣了,姥姥很厲害的,就是燕道長都不一定打得過它,不要把自己搭進來,再說,做鬼也挺好的。”
“那,你自己小心一點。”
寧采臣知道,這最後一句根本不是小倩的心裏話,做人受奸人所害,做鬼了也被妖怪欺壓,哪有什麽好的,但嘴巴張了張又不知怎麽說起,隻好提醒了一句,轉身便離開了。
“你是好人,不要再來這個地方了。”
看著寧采臣的背影,聶小倩喃喃道。
…
一路迴到小院的寧采臣看起來心事重重,躺在地板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想到自己剛剛想幫小倩,但因為自己沒什麽本領,卻無能為力的樣子,寧采臣十分沮喪,對啊,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些生存無望,怎麽還想著去救去其它人呢,還是想想自己吧。
“算了,還是讀讀書吧,快要府試了,臨陣磨槍也行。”
從書箱拿出被油紙包的嚴嚴實實的《大學》,小心把邊角的卷曲抹平,這個世界,書也是貴的要命,一本書都要一兩銀子,根本不是他一個窮書生能買得起的,就算以前哥哥嫂嫂在世時,讀的書也都是或租賃、或借來的,哥嫂去逝後,自己越發艱難,最後連借書都沒錢,隻好靠抄書為生,這本書也是他餓了一天省下來的。
翻開書頁,隻見書中字體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卻是一篇難得的好字。
細細默讀,第一章內容映入寧采臣腦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短短的二百零五個字,細細品味之下,寧采臣忽然覺得這些原本自己能倒背如流的內容,好像有些不一樣,好像多了一些難以說清的東西。
見寧采臣知道自己是鬼竟然不害怕,還送給自己一樣東西,聶小倩十分詫異,不過還是將遞過來的東西接了過來,但隻是拿在手裏並沒有打開。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見寧采臣一臉誠懇,聶小倩雖然滿是疑惑,不過還是依言打開了。
細看之下,卻是一幅畫,隨著聶小倩緩緩展開,一個美人在池邊洗頭的場景躍然畫中,正是寧采臣在郭北縣城買的那副美人梳洗圖。
“這,這是一年前父親為我畫的一副畫,後來流落到了畫鋪,我因難以離開一直未曾取來,怎麽到了你的手裏!”
聶小倩實在難以置信,這個書生怎麽知道這畫中的人便是自己,還恰好買了,又恰好到了這裏送給了自己。
“這…”
“小倩姑娘,我知你心中迷惑,如今夜色迷人,美人做伴,正是賞景之時,若不嫌棄,不如我們坐下來聊聊天吧!”
知道自己暫時還算安全,寧采臣也是藝低人膽大,直接越過聶小倩向小亭走了過去。
“你為什麽知道這畫中之人是我?”
一人一鬼坐在亭中,此時竟真的閑談起來。
“路過郭北縣,見這副畫甚美,便買了下來,途中又因碰到歹人,便隻好逃到了這裏,至於為什麽又能把畫交給你,我想你比我還更清楚些。”
寧采臣知道聶小倩想問的是什麽,便一五一十的說道。
“知道我是鬼,為什麽不怕我?”
“原本還蠻害怕,可見到你我就不怕了,這麽美的人欣賞還來不及,有什麽可怕的。”
如同跟朋友聊天一樣,雖然是個女鬼,但聊將起來的寧采臣倒也真不怕,還貧嘴了一番。
“人分好人壞人,鬼也有好鬼壞鬼,我知你也是苦命之人,害人也是被人控製、身不由己,都是為了生存而已,再說,如今這世道,反而是人比鬼還要可怕些。”
聶小倩邊聽邊看著寧采臣,注視著寧采臣的臉色和眼神,美眸生異。本以為說了些花花言語的寧采臣會帶有邪念,不過令他驚奇的是寧采臣的眼神很純澈,不含雜質,就真的像兩個好朋友一樣在聊天,這讓她眼中生出了一絲異色,因為以前那些男子見到他,雖然也有些看起來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但是眼中都有著掩飾不掉的欲望,一直垂涎她的美色。
“你是個好人,我不想害你,你還是快點走吧。”
可能是感覺到寧采臣的真誠,聶小倩實在不想這個書生落到與其他人一樣的下場,便出言趕他走。
“你是擔心那樹妖吧!”
“你怎麽知道?”
見寧采臣竟還知道姥姥,小倩更是詫異。
“剛剛燕道長跟她打的時候我就在不遠處,之後燕道長又跟我詳細說了它的來曆。好了,不提她了,我想聽聽你的故事。”
“你不是都知道嗎?”
“就知道一點點。”
“好吧…”
…
或許是小倩太久沒有這種輕鬆愉悅的感覺,也或許是寧采臣穿越在這個世界為了生存太過壓抑,不知不覺中,一人一鬼坐在小亭中聊了好久。
“天快要亮了,我也要迴去了,你快點離開吧,今晚姥姥是叫我來勾引你的,你若是再待在這裏很危險,最好天一亮就立刻離開蘭若寺,再也不要迴來,姥姥本體在這裏,不能離開蘭若寺,你隻要離開這裏就安全了。”
聶小倩看著寧采臣一臉鄭重告誡道。
“嗯,你也小心點,那,我走了。”寧采臣深深看了聶小倩一眼,便起身打算離開,剛走兩步,寧采臣又轉過頭去,看著聶小倩說道。“或許,我可以試著把你救出來!”
不是垂涎她的美色,而是聊了很久,寧采臣覺得她實在可憐,但自己又沒有救出她的實力,所以不知道怎麽開口。
“不用了,你快走吧,我在這裏這麽久已經習慣了,姥姥很厲害的,就是燕道長都不一定打得過它,不要把自己搭進來,再說,做鬼也挺好的。”
“那,你自己小心一點。”
寧采臣知道,這最後一句根本不是小倩的心裏話,做人受奸人所害,做鬼了也被妖怪欺壓,哪有什麽好的,但嘴巴張了張又不知怎麽說起,隻好提醒了一句,轉身便離開了。
“你是好人,不要再來這個地方了。”
看著寧采臣的背影,聶小倩喃喃道。
…
一路迴到小院的寧采臣看起來心事重重,躺在地板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想到自己剛剛想幫小倩,但因為自己沒什麽本領,卻無能為力的樣子,寧采臣十分沮喪,對啊,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些生存無望,怎麽還想著去救去其它人呢,還是想想自己吧。
“算了,還是讀讀書吧,快要府試了,臨陣磨槍也行。”
從書箱拿出被油紙包的嚴嚴實實的《大學》,小心把邊角的卷曲抹平,這個世界,書也是貴的要命,一本書都要一兩銀子,根本不是他一個窮書生能買得起的,就算以前哥哥嫂嫂在世時,讀的書也都是或租賃、或借來的,哥嫂去逝後,自己越發艱難,最後連借書都沒錢,隻好靠抄書為生,這本書也是他餓了一天省下來的。
翻開書頁,隻見書中字體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卻是一篇難得的好字。
細細默讀,第一章內容映入寧采臣腦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短短的二百零五個字,細細品味之下,寧采臣忽然覺得這些原本自己能倒背如流的內容,好像有些不一樣,好像多了一些難以說清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