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道長,你為什麽隱居在這裏?我想不僅僅為了躲夏侯兄吧。”


    且說小院內,伴著月色,寧采臣與燕赤霞坐在台階,聊的倒是十分開心。


    “我下山後,一路隻見殺人劫貨,欺男霸女之事,便投身朝廷希望能以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道,可惜朝堂昏庸,哪知民間疾苦,無奈之下,隻好選擇待在蘭若寺這個遠離塵世的地方,沒有那麽多的江湖恩怨,也沒有爾虞我詐,雖然妖魔鬼怪頗多,但對我來說反而跟他們打交道更簡單些。唉…”


    可能是想起一些不堪迴首的往事,燕赤霞臉上頗多無奈,說完長歎一聲便不再做聲了。


    寧采臣聽燕赤霞談及世道艱難,不由心生同感,自己剛剛穿越過來半天便遇到這麽多事,前路漫漫,還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自己連自保之力都沒有,越想越覺得求生無望,寧采臣不由也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覺得氣氛有些冷,寧采臣又出言道。


    “燕道長,那棵樹妖....”


    對於那棵樹妖,他隻是從電影中了解到是一顆千年樹妖,至於來源、實力倒都不清楚。


    “那是一顆千年樹妖。”燕赤霞臉色陰沉,略顯可惜道:“這樹妖是棵槐樹,本來應該是這寺院的祈福樹,吸收不少信徒香火才有了靈智,可這些年來,時局不定,寺裏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便逐漸荒廢了,再加不少客死他鄉或無錢安葬的被隨便安置在他旁邊,無人供奉又受陰氣侵蝕,竟從一株神樹化作了妖魔,那些孤魂野鬼也被他控製,四處給他尋找活人血氣,唉,著實可惜了....”


    “那棵樹妖的實力如何,與燕道長相比孰強孰弱?”


    寧采臣再次問道,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半斤八兩,但實話實說還是他要強些,這些年來,我一直隱居山林,以心悟道,希望可以突破桎梏,成就陽神大道,但始終隻是半隻腳踏進出竅境界,終究還是沒有踏出最後一步。”


    “那樹妖呢?”寧采臣追問,他不知道修煉境界,所以也不清楚燕赤霞具體實力在這個世界如何,不過這個倒是可以等會再問。


    “那樹妖法力比我強一點,已經成了化形期的大妖,不過他終究是靠吸取活人精氣突破,罪孽深重,業力太深,受我道家正法克製,所以我倒是可以和他抗衡一二。”


    說完,燕赤霞又看向寧采臣。“如果沒有什麽事情,你還是趕快帶著夏侯兄離開這裏吧,樹妖已經盯上你們了,肯定會對你們下手的,夏侯兄有傷在身,你也沒什麽防身之術,若是遲了隻怕很難逃過他的魔掌。”


    “等夏侯兄醒來,我再考慮離開,隻是我們走後你怎麽辦,今天你為了救夏侯兄惹惱了那老妖,恐怕遲早有一天他就會對你出手。”


    寧采臣反問,讓燕赤霞臉色微凝。


    “我的事你不用管,雖然老妖法力比我強一點,但是剛剛他也傷的不輕,一時之間也奈何不了我,再說,若是真打起來,你們在這才會拖我後腿。”


    聽到燕赤霞的話,寧采臣心中雖說知道他是好意,不過也感覺很是沮喪。


    沉默片刻,寧采臣又問道。


    “燕道長,我剛剛聽聞你說出竅境界,化形期大妖,不知能否為小生講解一二。”


    “你想學?”燕赤霞眼睛一抬,看著寧采臣。


    “這番世道,就是考上狀元又能如何,還不如如道長一般學道練劍,也能斬妖除魔,還世間清明。”


    “我便跟你講講這境界之說吧。”燕赤霞想了想,看著寧采臣,緩緩說道。


    “修仙共有八個境界,分別是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出竅,返虛,渡劫,合道,渡劫期之前每個境界又分前中後三個小境界,渡劫期則不分前中後,而是需渡天地人三劫,天劫為雷劫,地劫是陰火,人劫為殺劫,隻有這三劫渡過之後,再與天道相合,之後便是世人所說的仙人了。”


    “至於我,現在不過處於元嬰期圓滿,一隻腳已經跨入出竅期,前路茫茫啊…”


    燕赤霞停頓了一下,見寧采臣聽的入神,便繼續說道。


    “至於妖的境界也跟修道差不多,有開竅,通靈,妖丹,妖胎,化形,蛻凡,渡劫,返祖,至於之後我就不知了,不過妖怪渡劫十分艱難,蛻凡圓滿後需每隔百年分別渡過四九天劫,六九天劫和九九天劫,方可返祖歸源,成就無上妖身。”


    “那,燕道長您看我能不能修道啊?”


    聽了燕赤霞的介紹,寧采臣十分眼饞,成仙,多麽令人神往,就算自己隻是修道,那多少也有了自保之力,另外,禦劍飛行的夢想也能實現了。


    “你,還是算了吧,我三歲練氣,七歲築基,二十結丹,四十嬰成,如今過了二十三年才剛剛一隻腳跨進出竅期的門,這還是我際遇不少,若是你,到出竅期估計要修到百年了。”


    燕赤霞可不會管寧采臣有多渴望,直接出言給他來了一記重擊。不過見寧采臣臉色越發難看,倒覺的自己出言重了,又不好意思的解釋道。


    “倒不僅是時間原因,修道最好從幼時開始,此時體內先天之氣尚存,經絡淤堵不多,像你現在先天之氣已散,經脈堵塞嚴重,就是能練,若沒有高人幫助,你最少要花費我幾倍之功,實在得不償失。”


    “那還有沒有其它適合我的修煉方法。”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真正的修道之人,寧采臣想好好問問修煉的問題。


    “嗯,修佛更在乎心性,不過需要剃度出家,若你不介意倒是可以試試,以武入道本身就難,你又沒有什麽根基,估計比修道更為艱難,還有就是以儒入道,對你一介書生來說更為適合些。”


    燕赤霞思索片刻,便將自己所知的修道途徑一一告知,順便加上自己的想法。


    寧采臣再次聽聞自己說不定可以以儒入道,頗為欣喜,連忙問道。“這以儒入道又是如何?”


    “傳聞先秦時期,天地失序,妖魔縱橫,世間紛爭不斷,有一孔姓聖人出世,重訂天地秩序,攜七十二位弟子周遊列國,憑手中筆墨斬盡世間妖魔,壓服萬千宗門,之後又派弟子入世,輔助天命之人平定天下,並傳下諸聖經典傳承至今,據說後人隻需發奮專研,便可從中悟出儒家之道。”


    聽燕赤霞講的儒家起源,寧采臣實在難以置信,這說的不就是孔子帶著七十二弟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嗎,地球上的曆史可沒有如此荒誕,不過再想想這是聊齋世界,地府神仙都有,做學問能成聖又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世界的寧采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下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下棲並收藏聊齋世界的寧采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