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從越州迴到帝都之後,沒有再到皇宮居住。皇上便在內城之中專門為自己這個大兒子建了一座越王府,以表彰他這幾年為朝廷安定越州的功績。
程坤跟隨在常雄身後,走進這座占地麵積差不多有十畝的巨大府邸,府中並沒有過多的園林花草作為裝飾,反倒留了一大塊空地作為校場。從那些已經被踩得很硬實的泥土來看,這個校場也並非隻是充當擺設之用。
程坤暗想,看來大皇子喜好軍事的傳言果然不假,但在自家王府還要修出一個校場來,是不是有些誇張了點。
此時校場之內有一些人正在錘煉武藝,常雄也沒有急著帶程坤去見大皇子,他衝著那邊高聲喊了一句:“王大錘,胡一刀,夏雙劍,你們幾個先別練了,過來見見新來的兄弟。”
程坤的嘴角有些抽搐,這都是些什麽樣的奇葩名字啊!
隻聽得對麵傳來一人的怒吼:“常黑子,說過多少遍了,不要叫我王大錘,你再喊一個試試,看老子不錘爆你的卵蛋。”
迎麵走過來一位個頭稍矮,身材粗壯的漢子,手裏提著兩隻黑黝黝的鐵錘,看那樣子每一隻的分量怕是足有上百斤重。他的身邊還有兩個男子,手裏分別拿著長刀和雙劍,這兩人雖然沒有說話,但表情也是臭臭的。
常雄絲毫不以為意地對著走在最前麵的壯漢笑道:“哈哈哈,王大錘,自打老子和你認識以來,你這話已經不知喊了多少遍了,可哪次你贏過我?你還是老老實實再練練吧,那天真的贏了老子,再喊這話也不遲。”
那王大錘聞言怒哼一聲,卻沒有再說話,反而眼睛轉過來,用目光細細打量著站在常雄身後半步的程坤。
“你就是老常說的那個與夏侯鈞打成平手的小子?”
程坤麵色平靜地迴答:“如果虎賁衛中沒有第二個夏侯鈞的話,那應該就是我沒錯了。”
王大錘沒有說話,但從他的眼神來看,他對此有些懷疑。
這也難怪,從身材上來看,程坤非但不魁梧,反而還有些“瘦弱”。但實際上,隻要扒開衣服一看就會發現,程坤全身的肌肉都微微凸起,線條也十分的流暢,好像是著名的雕塑大衛一樣,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感。
他久練國術,早已將那些常人很難練到的小肌肉鍛煉的極為發達,內裏的筋膜組織更是強壯之極,這些細節才是程坤一身蠻橫至極的力量還有爆發力的根本。
王大錘也沒有上來親自試探一下的意思,老常的眼光他還是信得過的,何況程坤既然已經與他們一起成了殿下的侍衛,日後交手切磋的機會自然有很多,沒必要急於一時。
那兩位手持刀劍的男子也衝著程坤微微點頭,表示善意。
常雄居中介紹,程坤這才知道,原來麵前這個拿著大錘的壯漢真正的名字是王鐵真,至於“王大錘”隻不過是常雄出於一種惡趣味給他起的外號而已。
王鐵真與程坤一樣,主修的也是橫練功法。他練的是江湖上流傳很廣的《霸王卸甲》,這門武功易學難精,練成之後力大無窮,更有一門秘法,可以在危急關頭將一身真氣盡數爆發。
練至圓滿之後甚至可以短時間內抗衡罡氣,威力孰為可怖。再加上他練的落星錘,更是如虎添翼。
被常雄叫做“胡一刀”的男子真名為胡子良,刀法精絕,出手狠辣,因為早年曾經與仇家比武,一刀將其斬成兩片,才得來這麽一個外號。
剩下的一位姓夏,單名一個銳字,練的是很少見的雙劍。隻從他那修長穩定的雙手還有鋒芒隱現的眸子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位真正的劍客。
在程坤沒來之前,明麵上負責項安出行安全的貼身侍衛就隻有他們三個,可以說每一人拿到江湖上都是難得的高手。
這三人與程坤初步認識了之後,便與常雄一起帶著他去麵見大皇子。
大堂之內,項安一個人翻看著越州傳來的情報。
冬天氣溫下降,習慣於炎熱潮濕氣候的越州人一般不會選擇在這個季節出戰,但項安還是吩咐手下的將領時刻關注那夥南越餘孽的動向。
常雄在離大堂還有幾十米遠的時候就故意把腳步放重,項安內功十分深厚,馬上就聽到了腳步聲,見到幾名侍衛帶著一個不認識的年輕人走進來,馬上就明白,此人應該就是程坤。
在常雄地帶領下,程坤與身邊幾人一齊向大皇子行禮。
項安揮揮手,讓他們起身。
他放下手中的情報,很細心地收好以防被收拾屋子的下人不小心看到,然後走到程坤麵前,眼神中有著毫不掩飾地讚賞:“果然是少年英傑,鎮國大將軍手下的英才如此之多,實在是讓我羨慕啊。”
程坤低頭,沉聲迴了一句:“程坤少不經事,不敢當殿下如此讚譽。”
項安又讚了一聲:“好,不驕不躁,更是難得,今後本王的安危還要勞煩你費心了。”
程坤連忙道不敢當。
不管項安是真情還是假意,他一個實權皇子,能對一個初次見麵的小小軍司馬如此客氣,用禮賢下士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程坤自己也說不出什麽話來,一時間對項安的隱約抵觸也消減了不少。
項安坐下之後很熱心地詢問程坤擅長何種兵器,他身邊每一名侍衛的兵刃都是他親自賞賜的。對於一名武者來說,手中的兵刃至關重要,用來收買人心再合適不過。
程坤也沒有客氣,他想了想,自己最擅長的當然是槍法,但長槍攜帶不便,更加適合戰場使用,而他的劍法雖然也很不錯,但卻難以應對真正的高手,否則之前與夏侯鈞一戰也不會那麽辛苦。
思來想去,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件能夠發揮出拳法威力的事物,諸如拳套一類的奇門兵刃。
項安聽了他的要求之後,沉思片刻,便開口讓常雄去兵庫之中,將其中的那一雙玉蠶絲編製而成的拳套拿過來。
很快,常雄就迴來了,手裏拿著兩隻玉色的露指拳套,在大皇子地示意下交給了程坤。
程坤好奇之下戴在手上試了一下,結果發現這雙拳套與他的雙手大小十分的契合,剛好覆蓋到他的五指第一個關節處,絲毫不會影響到他手指的屈伸。而且材質也很神奇,堅韌致密,卻又十分輕薄柔軟。
他有些愛不釋手,反手打出一記撇身捶,空氣轟然一炸,氣流四溢,看地一旁的王鐵真眼中精光乍現,讚了一聲:“好拳力。”
項安見到之後也是麵露微笑,程坤對他送出的禮物滿意就好。
身為皇子,他的身邊有的是人會想盡各種辦法為他獻上奇珍異寶。而他最喜歡收藏的就是各種神兵,這雙拳套就是有人特地找來極北之地才有的一種罕見的玉蠶,花費四年的時間用其吐出的蠶絲編製而成。
項安曾經自己戴上試了一下,發現其刀槍難破,水火不侵,端的是一件異寶。
項安自己的拳法造詣也很高,項家最出名的武功除了根本功法《皇極霸世錄》之外,就是九龍槍還有定江山神拳了。但他還是眼睛眨也不眨地就把這雙拳套送給了初次見麵的程坤,這份慷慨倒是把皇家該有的大氣表露無遺。
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說過,治國之要,首在得人。
項安很明顯也深諳此道,與一位活生生的人才相比,拳套再怎麽珍貴,也不過隻是一件死物罷了,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程坤跟隨在常雄身後,走進這座占地麵積差不多有十畝的巨大府邸,府中並沒有過多的園林花草作為裝飾,反倒留了一大塊空地作為校場。從那些已經被踩得很硬實的泥土來看,這個校場也並非隻是充當擺設之用。
程坤暗想,看來大皇子喜好軍事的傳言果然不假,但在自家王府還要修出一個校場來,是不是有些誇張了點。
此時校場之內有一些人正在錘煉武藝,常雄也沒有急著帶程坤去見大皇子,他衝著那邊高聲喊了一句:“王大錘,胡一刀,夏雙劍,你們幾個先別練了,過來見見新來的兄弟。”
程坤的嘴角有些抽搐,這都是些什麽樣的奇葩名字啊!
隻聽得對麵傳來一人的怒吼:“常黑子,說過多少遍了,不要叫我王大錘,你再喊一個試試,看老子不錘爆你的卵蛋。”
迎麵走過來一位個頭稍矮,身材粗壯的漢子,手裏提著兩隻黑黝黝的鐵錘,看那樣子每一隻的分量怕是足有上百斤重。他的身邊還有兩個男子,手裏分別拿著長刀和雙劍,這兩人雖然沒有說話,但表情也是臭臭的。
常雄絲毫不以為意地對著走在最前麵的壯漢笑道:“哈哈哈,王大錘,自打老子和你認識以來,你這話已經不知喊了多少遍了,可哪次你贏過我?你還是老老實實再練練吧,那天真的贏了老子,再喊這話也不遲。”
那王大錘聞言怒哼一聲,卻沒有再說話,反而眼睛轉過來,用目光細細打量著站在常雄身後半步的程坤。
“你就是老常說的那個與夏侯鈞打成平手的小子?”
程坤麵色平靜地迴答:“如果虎賁衛中沒有第二個夏侯鈞的話,那應該就是我沒錯了。”
王大錘沒有說話,但從他的眼神來看,他對此有些懷疑。
這也難怪,從身材上來看,程坤非但不魁梧,反而還有些“瘦弱”。但實際上,隻要扒開衣服一看就會發現,程坤全身的肌肉都微微凸起,線條也十分的流暢,好像是著名的雕塑大衛一樣,充滿了一種力量的美感。
他久練國術,早已將那些常人很難練到的小肌肉鍛煉的極為發達,內裏的筋膜組織更是強壯之極,這些細節才是程坤一身蠻橫至極的力量還有爆發力的根本。
王大錘也沒有上來親自試探一下的意思,老常的眼光他還是信得過的,何況程坤既然已經與他們一起成了殿下的侍衛,日後交手切磋的機會自然有很多,沒必要急於一時。
那兩位手持刀劍的男子也衝著程坤微微點頭,表示善意。
常雄居中介紹,程坤這才知道,原來麵前這個拿著大錘的壯漢真正的名字是王鐵真,至於“王大錘”隻不過是常雄出於一種惡趣味給他起的外號而已。
王鐵真與程坤一樣,主修的也是橫練功法。他練的是江湖上流傳很廣的《霸王卸甲》,這門武功易學難精,練成之後力大無窮,更有一門秘法,可以在危急關頭將一身真氣盡數爆發。
練至圓滿之後甚至可以短時間內抗衡罡氣,威力孰為可怖。再加上他練的落星錘,更是如虎添翼。
被常雄叫做“胡一刀”的男子真名為胡子良,刀法精絕,出手狠辣,因為早年曾經與仇家比武,一刀將其斬成兩片,才得來這麽一個外號。
剩下的一位姓夏,單名一個銳字,練的是很少見的雙劍。隻從他那修長穩定的雙手還有鋒芒隱現的眸子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位真正的劍客。
在程坤沒來之前,明麵上負責項安出行安全的貼身侍衛就隻有他們三個,可以說每一人拿到江湖上都是難得的高手。
這三人與程坤初步認識了之後,便與常雄一起帶著他去麵見大皇子。
大堂之內,項安一個人翻看著越州傳來的情報。
冬天氣溫下降,習慣於炎熱潮濕氣候的越州人一般不會選擇在這個季節出戰,但項安還是吩咐手下的將領時刻關注那夥南越餘孽的動向。
常雄在離大堂還有幾十米遠的時候就故意把腳步放重,項安內功十分深厚,馬上就聽到了腳步聲,見到幾名侍衛帶著一個不認識的年輕人走進來,馬上就明白,此人應該就是程坤。
在常雄地帶領下,程坤與身邊幾人一齊向大皇子行禮。
項安揮揮手,讓他們起身。
他放下手中的情報,很細心地收好以防被收拾屋子的下人不小心看到,然後走到程坤麵前,眼神中有著毫不掩飾地讚賞:“果然是少年英傑,鎮國大將軍手下的英才如此之多,實在是讓我羨慕啊。”
程坤低頭,沉聲迴了一句:“程坤少不經事,不敢當殿下如此讚譽。”
項安又讚了一聲:“好,不驕不躁,更是難得,今後本王的安危還要勞煩你費心了。”
程坤連忙道不敢當。
不管項安是真情還是假意,他一個實權皇子,能對一個初次見麵的小小軍司馬如此客氣,用禮賢下士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程坤自己也說不出什麽話來,一時間對項安的隱約抵觸也消減了不少。
項安坐下之後很熱心地詢問程坤擅長何種兵器,他身邊每一名侍衛的兵刃都是他親自賞賜的。對於一名武者來說,手中的兵刃至關重要,用來收買人心再合適不過。
程坤也沒有客氣,他想了想,自己最擅長的當然是槍法,但長槍攜帶不便,更加適合戰場使用,而他的劍法雖然也很不錯,但卻難以應對真正的高手,否則之前與夏侯鈞一戰也不會那麽辛苦。
思來想去,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件能夠發揮出拳法威力的事物,諸如拳套一類的奇門兵刃。
項安聽了他的要求之後,沉思片刻,便開口讓常雄去兵庫之中,將其中的那一雙玉蠶絲編製而成的拳套拿過來。
很快,常雄就迴來了,手裏拿著兩隻玉色的露指拳套,在大皇子地示意下交給了程坤。
程坤好奇之下戴在手上試了一下,結果發現這雙拳套與他的雙手大小十分的契合,剛好覆蓋到他的五指第一個關節處,絲毫不會影響到他手指的屈伸。而且材質也很神奇,堅韌致密,卻又十分輕薄柔軟。
他有些愛不釋手,反手打出一記撇身捶,空氣轟然一炸,氣流四溢,看地一旁的王鐵真眼中精光乍現,讚了一聲:“好拳力。”
項安見到之後也是麵露微笑,程坤對他送出的禮物滿意就好。
身為皇子,他的身邊有的是人會想盡各種辦法為他獻上奇珍異寶。而他最喜歡收藏的就是各種神兵,這雙拳套就是有人特地找來極北之地才有的一種罕見的玉蠶,花費四年的時間用其吐出的蠶絲編製而成。
項安曾經自己戴上試了一下,發現其刀槍難破,水火不侵,端的是一件異寶。
項安自己的拳法造詣也很高,項家最出名的武功除了根本功法《皇極霸世錄》之外,就是九龍槍還有定江山神拳了。但他還是眼睛眨也不眨地就把這雙拳套送給了初次見麵的程坤,這份慷慨倒是把皇家該有的大氣表露無遺。
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說過,治國之要,首在得人。
項安很明顯也深諳此道,與一位活生生的人才相比,拳套再怎麽珍貴,也不過隻是一件死物罷了,孰輕孰重,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