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組比試全部結束之後,剩餘的時間留給了剩下的一百零六個箭術加試的人。
箭術加試要求在二十息的時間裏射中八十步外的箭靶靶心十箭,這個要求聽上去不難,到真正上手時卻沒幾個人能做到。
普通人的臂力是有限的,想要把箭射到八十步開外,弓基本上是要拉滿的,更何況還有時間要求。短時間內連續開弓,越到後麵,手臂肌肉就越無力,手臂無力就會不穩,準頭也就跟著下降了。
這一百零六人中有一多半的家夥在射出五六箭之後,箭矢的精準度就直線下降,最後一兩箭更是幹脆脫靶,放下弓時兩隻手臂都在不停地顫抖。
最後真正按要求一絲不差的做到的隻有蓋雲天一個。
他上去之後,沒有施展之前的一弓多箭的技術,而是先把十支選好的箭插在身前的地麵上,然後一箭射出看也不看馬上抽出另一支箭繼續仿佛流星趕月一般,一箭追著一箭。待十支箭全部射完之後,時間才過去了十二息,平均射一箭隻用了一息多一點,而且他射出的箭全部命中了靶心。
如此驚人的連珠箭術,再次讓圍觀的吃瓜群眾驚歎不已。
十箭射完之後,蓋雲天臉上的表情很平靜,好像剛才射出連珠箭的不是他自己一樣,場外之人的讚歎之聲也沒有讓他露出得意之色,這份心理素質,倒讓鐵牛教官相當的欣賞。
蓋雲天順利通過,也就獲得了進入到最後一項比試的資格。他可以與其他人一起上台爭奪,也可以等到結果出來之後選擇其中的一人上前挑戰,勝出的話就可以取代對方的名次。
…………
一夜過後,元武曆二十七年的定山軍新兵大比就進入了最後一項。
有資格參加的隻剩下了51人。
鐵牛教官宣布了這一項的規則:
同樣是擂台戰,但不再是混戰,而是迴歸到傳統的一對一。一共十個擂台,有誌者可以上台作為擂主接受其他人的挑戰,如果能一直堅持下來便能勝出。上台的人可以盡情施展,隻要不置人於死地就好,兵刃也不再是木製,全部換成了真的。至於最後勝出的十人之間的名次如何排列,則由看台上的鐵牛教官決定。若有不服,可以上前挑戰,隻要勝出就可以將對方取代。
規則很簡單,這一項比試的目的就是篩選出新兵中最強的十人。
想要在這時的軍隊中當官,首先拳頭要硬,然後才有資格去講謀略之類的東西。你的拳頭不夠硬,連手下都壓服不了,就算你說的很有道理,也不會有人聽從!
能夠從三千多人中脫穎而出,這樣的人拳頭肯定是夠硬的,那麽授予他官職也就不用擔心什麽了。
在宣布開始之後,程坤七人還有蓋雲天都各自占領了一座擂台,等著其他人的挑戰。
但很快,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這八個擂台基本沒有人上去。
在昨天的擂台混戰之中,程坤七人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其他人腦袋又不傻,沒道理拿自己這顆雞蛋硬往石頭上撞。
蓋雲天因為出手時看到的人並不多,還有兩個人試著上去挑戰。但當蓋雲天一人兩箭射中這兩人的膝蓋,讓他們當即跪了之後,他的擂台之上也沒人去了。
隻能說今年的新兵之中差距實在太大,其他人和這幾位相比,根本看不到一點獲勝的希望,也就難怪出現這樣的場景了。
而對應的,剩下的另外兩個擂台則爭搶的十分激烈。短短一炷香的時間,便各自換了四個擂主。
四十三個人爭搶兩個名額,這比例可是夠低的。
這四十三人基本上每人都學過一點功夫,所以較量起來還不算太難看。起碼不全是“黑虎掏心”、“猴子偷桃”之類的招式。
終於,這兩個擂台決出了最終的擂主。堅持到最後的兩人一個叫雷放,一個叫侯玄。
雷放是一個身材魁梧與洪超有的一比的一個壯漢,出身代郡;侯玄出身遼西郡,身材偏瘦。據程坤觀察侯玄應該是練過一點簡單地橫練功夫,有幾次別人槍頭紮在他的胸口或者背上都沒有破防,反倒被他抓住機會打下台去。隻是他可能還沒有練出真氣,並不敢每一次都這樣硬抗。
十個擂台的擂主全部確定下來,如果沒有別的事的話,這一次大比就算結束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真正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十人中到底誰是第一?
無論鐵牛教官心目中的人選是誰,這個家夥都要麵對其他人的挑戰。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想做新兵中的第一,問過我手中的刀(劍)沒有!!!
鐵牛教官看了一眼擂台上的十人,然後低聲宣布:“大比到此結束。第一名:程坤;第二名:羅榮軍;第三名:田化宇;第四名:薛仁;第五名:淩真;第六名:方寒;第七名:段飛鵬;第八名:蓋雲天;第九名:侯玄;第十名:雷放。”
宣布完名次之後,鐵牛教官停頓了一下,板著的臉上嘴角微翹:“你等可有異議,若是沒有的話,我便接著宣布你們各自的獎勵了。”
他話音剛落,方寒、羅榮軍幾人加上一個蓋雲天當即異口同聲,表示不服:“教官,憑什麽把程坤選為大比第一名?”
鐵牛教官眼裏的神色有些玩味:“憑什麽,當然是憑拳頭。在我看來,程坤這小子比你們幾個人都要強,而且要強得多,所以我把他排到第一。你們若是對這個結果有意見,那就去挑戰他吧。隻要贏了,這第一的位子就變成你們的了。”
這一番話可以說幫程坤把仇恨值拉穩了,程坤有些懷疑自己以前是不是什麽地方得罪了這個腹黑的家夥,不然的話他至於這麽“捧殺”自己嗎?
然而現在說什麽都晚了,隻看方寒幾個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他就明白,這一戰不可避免。
但話又說迴來,他又何懼之有!
鐵牛教官有一句話程坤很讚同:他很強,而且比這些人都要強。有誰不想承認這一點的話,他很樂意幫對方認清現實。
幾人聽了鐵牛教官的話以後都覺得很有道理,不服的話就打一架好了,真刀真槍的比一場,贏了誰也挑不出什麽毛病。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誰先上去挑戰程坤呢?
這真心隻是一件小事,但幾人卻為此爭得不可開交,好像誰第一個上去就一定能把程坤打倒一樣。最後程坤不耐煩了,直接說了一句話,讓幾人都愣住了:
“這有什麽可吵的,你們有誰不服的話,就一起上好了。我也懶得浪費時間一個一個的解決.”
這句話說完之後,程坤心裏暗爽。
上輩子沒事的時候看了不少網絡小說,裏麵的很多主角都說過這句話。他當時就覺得叼的一逼,今天終於有機會親自試一次了。
方寒眼睛瞪大了,有些不確定剛才自己剛才聽到的話是不是真的;羅榮軍牙關緊咬,他性情霸道,自視甚高,程坤此言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其餘的幾人也是紛紛的搖頭,在他們眼裏,程坤怕是腦袋出了問題。
孤身同時對戰幾人,還要戰而勝之,這起碼也要通脈期大成,打通任督二脈中的一脈才能做到,而程坤還差得遠。
羅榮軍不再管其他幾人,直接跳上擂台,長刀指向程坤,雙目之中怒火熊熊:“程坤,你要為你的狂言付出代價。”
程坤眉頭一挑:“也好,我就先解決了你,再去試他們的斤兩。”
羅榮軍一步跨出,好像縮地成寸一般跨出一丈之遠直接來到程坤身前,一把厚背長刀順勢劈下,一身的少陽真氣在怒火的催動之下也比平日裏多出了幾分暴烈。
這一刀就好像一團大日從九天墜落大地,要掀起旱魃之災,至陽的真氣在刀中流轉。刀鋒未至,程坤便先感到一股熱浪襲來。
麵對這飽含憤怒的一刀,程坤一步不退,長槍一甩,槍頭打在刀背之上,一壓一帶,太極輪轉,讓羅榮軍這一刀徹底變形。程坤隨後一聲暴喝:“給我迴去!”長槍做棍,一式“橫掃千軍”攔腰抽打,空氣被當即抽爆,發出爆鳴之聲。
你霸道,我就比你更霸道!
羅榮軍橫刀接住這一槍,但卻完全抵擋不住隨之而來的磅礴大力,蹭蹭蹭,連退三步,又迴到了原點。他猛地抬頭,看向程坤的眼神之中滿是難以置信。
密切關注著這一戰的方寒幾人見狀都是倒抽一口涼氣。雖然隻換了一招,但羅榮軍明顯處在下風,而且看上去兩人之間的差距要比幾人預想的大得多。
他們全都想不通,為什麽程坤突然之間變得這麽強,難道他之前隱藏了實力嗎?
淩真很不願意相信這一點,如果這個猜測屬實的話,那他這個之前親口承認不敵程坤的人又該如何?
但事實真就是這樣。
程坤在之前的混戰之中確實沒有使出全力。
現在的他鐵衣訣已經有成,兼修精煉真氣的玄牝訣,單就真氣這一方麵就相當於通脈期打通四條奇經的高手。而國術方麵,他練成暗勁之後,四肢還有脊背全都可以隨他心意噴勁如針,還有常年以“哼”、“哈”二音震蕩骨髓,洗練髒腑強壯體質帶來的一身擎天大力。全力出手時究竟有多強,連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而羅榮軍很不幸,現在成了他的試金石,被打擊的不輕。
羅榮軍麵色陰晴不定,有些拿不準該怎麽辦。從剛才的那一招裏,他已經是出了兩人的差距。
他倚賴的少陽真氣被程坤那一身精純的不像話的真氣拒之門外。而他的刀法雖然不俗,但也好像還是比對方的槍法差了一點。而最讓他無奈的,就是程坤那一身蠻橫至極的力量,壓得他一點脾氣都沒有。真不知道此人是怎麽修煉出這一身巨力的,莫非是天賦異稟?
他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了本朝文獻中對太祖項羽的記載,傳說太祖就是天賦異稟,生就舉鼎之力,修行武道之後更是一日千裏,一生之中霸氣縱橫,未逢一敗,故世人以“霸王”稱之!
他旋即搖了搖頭,程坤小兒怎能與太祖相提並論,自己真是瘋了才會這麽想。但他內心隱約意識到,自己這是被動搖了心誌,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勝不過程坤,才會為失敗找諸般借口。
他雖然找到了問題所在,但卻沒有辦法解決。勝不過就是勝不過,強行上去也隻是找虐,他又不傻,當然不會幹出這種蠢事。但就這樣下台,他又心有不甘,一時間停在那裏,竟是騎虎難下。
台下幾人也看出了他的窘迫,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方寒突然提著劍走上擂台站到羅榮軍身邊,對著程坤說道:“程兄今日可以說一戰成名,隻是我還是心有不甘,既然你說我等可以聯手,那我便試上一試。如果你依然能夠取勝的話,那我便心服口服,承認你這第一之名。”
羅榮軍臉上有些掙紮,但終究沒有反對,默認了與方寒的聯手。
程坤點點頭:“很好,我說過的話沒有不算的,如若你二人聯手能將我擊敗的話,那我就退出這第一之爭。”
方寒提劍先攻,劍尖抖顫斜刺程坤腰腎命門,他雙眼之中隻有這一劍,將精氣神盡數融於其中,迅疾之中又暗藏變化,隨時準備依據程坤的應對變換招式。
而羅榮軍在他身後沉默跟上,長刀引而不發,無形的氣機卻讓程坤汗毛微炸。剛剛的挫折讓羅榮軍的心態有所改變,不再像之前那樣霸道,連帶著刀法也多了一份內斂,威脅反倒比之前更大了。
程坤神色凝重了許多,麵對兩人的圍攻,他也不敢視若等閑。
但這兩人畢竟此前從未一起出手過,這時勉強配合,也難免有破綻露出。程坤兩輩子加起來身經百戰,眼光毒辣,他很快尋到了一處破綻,隨即運起鐵衣訣,真氣通行四肢百骸,扭腰抻骨,漲骨拔筋,硬生生將身體拔高了一寸,腳下馬步站穩,微微起伏,整個人好像騎在一頭烈馬的馬背之上,人馬合一,口中吐氣發聲:“哼”,一聲促力,長槍貫出,由上至下,直紮向羅榮軍的六陽魁首。
古槍術,高探馬!
這一槍程坤已然使出了全力,爆發力之大超乎了羅榮軍的想象,精鐵多次鍛打之後成型的槍頭與空氣劇烈摩擦,讓羅榮軍聞到了鋼鐵的腥氣!
正對槍鋒的羅榮軍在這一刻嗅到了死神的氣息,他的兩側太陽穴上鼓起了密密麻麻的雞皮疙瘩,頭發也被刺激的倒豎而起,哪還想得起來配合方寒。求生的本能促使他瘋狂後退,長刀在頸前纏裹,護住自己的頭顱。這一式簡單地“纏頭裹腦”本是刀法中的基礎,此刻用來倒也是恰到好處。
方寒完全被程坤無視,劍尖刺到程坤的腰側之時卻被程坤堅韌的皮膜擋住,隻留下一個白點。麵對好像全然不設防的程坤,方寒最後還是下意識地留手了,否則程坤也難免傷在這一劍之下。
但程坤早已料到這一點,他打的就是心理戰,賭方寒關鍵時候會收力。因為這畢竟隻是一場比試,而不是生死相搏。
在昨天方寒與羅榮軍的一戰之中,他就看出了方寒實戰經驗不多,下手不夠狠,所以才敢這麽賭。換做一個人,管你是不是比試,直接一劍刺過去,看你死不死!
而羅榮軍在方寒的身後,視野被他擋住,兩人又缺乏默契,在遇到生死關頭之時,他敢沉下心賭兩人配合默契,賭方寒會及時出手救自己嗎?
他當然不敢。
程坤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當機立斷的出手,打破了兩人剛剛形成的默契。這一槍看似簡單,但背後卻藏著程坤一身的武道精華。
羅榮軍退出很遠之後,緩過神來,意識到自己被程坤一槍逼退,連“隊友”都不顧了,臉色驟然一變,麵如死灰,這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這一戰之後,他不知要過多久才能重新拾迴信心。
方寒,羅榮軍兩人上去,還是驚人的一合既敗,台下眾人見此情景鴉雀無聲,再也說不出話來。
戰而勝之的程坤坐實了大比第一之名。剩下的幾人誰都不敢說自己能同時應對這二人的圍攻還能如此幹脆利落的戰而勝之。
但薛仁與段飛鵬還是先後上台與程坤較量了一番,不為爭勝,隻是單純為了印證所學。
段飛鵬的碎玉拳拳勁剛猛,劈金碎玉無堅不摧,他在拳法上的造詣也相當不俗。程坤也見獵心喜,將長槍拋到一邊,隻以八極拳應對。全身上下頭、肩、肘、手、尾、胯、膝、足發揮到極致,攻勢如暴雨狂風,雷霆萬鈞。
段飛鵬勉強支撐了二十個迴合後還是被程坤一招胯打破了架勢,然後被程坤一套小擒拿製住摔出擂台。
相比之下,薛仁倒是支撐的更久一些。他的遊龍八大式施展開來,身若遊龍,進退自如,讓沒有學過身法的程坤相當頭痛。最後程坤改換成八卦拳,才以九宮八卦步截住薛仁的退路,將他逼到自己最不擅長的近身戰之中,遺憾落敗。
他們兩人上台之後,就再沒人挑戰程坤了。淩真是此前已經較量過一次了,田化宇則是性格憊懶,聲稱對明擺著找虐的戰鬥沒有興趣。而蓋雲天則很有自知之明,他連一門武功都沒有練過,縱使箭術超絕,也難以破開程坤的一身橫練功夫。
就這樣,程坤可以說憑著一己之力將這幾個高手盡數打服,簡直就是霸氣無雙。擂台之下的鄧小閑和洪超等人也是激動得不行,深以為榮,他們知道程坤很強,但沒想到居然這麽強!
鐵牛教官對程坤的表現也有些乍舌,暗自嘀咕:“這小子從小是吃什麽長大的,這麽猛,看樣子就是我親自上場想要收拾他,估計也要費一番功夫,搞不好還要受傷。這樣下去,萬一他以後變得更強,知道自己曾經扣住他的秘籍沒有馬上給他,那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他當即決定,在把秘籍交給程坤之後,就把這件事埋在心裏,誰也不說!
箭術加試要求在二十息的時間裏射中八十步外的箭靶靶心十箭,這個要求聽上去不難,到真正上手時卻沒幾個人能做到。
普通人的臂力是有限的,想要把箭射到八十步開外,弓基本上是要拉滿的,更何況還有時間要求。短時間內連續開弓,越到後麵,手臂肌肉就越無力,手臂無力就會不穩,準頭也就跟著下降了。
這一百零六人中有一多半的家夥在射出五六箭之後,箭矢的精準度就直線下降,最後一兩箭更是幹脆脫靶,放下弓時兩隻手臂都在不停地顫抖。
最後真正按要求一絲不差的做到的隻有蓋雲天一個。
他上去之後,沒有施展之前的一弓多箭的技術,而是先把十支選好的箭插在身前的地麵上,然後一箭射出看也不看馬上抽出另一支箭繼續仿佛流星趕月一般,一箭追著一箭。待十支箭全部射完之後,時間才過去了十二息,平均射一箭隻用了一息多一點,而且他射出的箭全部命中了靶心。
如此驚人的連珠箭術,再次讓圍觀的吃瓜群眾驚歎不已。
十箭射完之後,蓋雲天臉上的表情很平靜,好像剛才射出連珠箭的不是他自己一樣,場外之人的讚歎之聲也沒有讓他露出得意之色,這份心理素質,倒讓鐵牛教官相當的欣賞。
蓋雲天順利通過,也就獲得了進入到最後一項比試的資格。他可以與其他人一起上台爭奪,也可以等到結果出來之後選擇其中的一人上前挑戰,勝出的話就可以取代對方的名次。
…………
一夜過後,元武曆二十七年的定山軍新兵大比就進入了最後一項。
有資格參加的隻剩下了51人。
鐵牛教官宣布了這一項的規則:
同樣是擂台戰,但不再是混戰,而是迴歸到傳統的一對一。一共十個擂台,有誌者可以上台作為擂主接受其他人的挑戰,如果能一直堅持下來便能勝出。上台的人可以盡情施展,隻要不置人於死地就好,兵刃也不再是木製,全部換成了真的。至於最後勝出的十人之間的名次如何排列,則由看台上的鐵牛教官決定。若有不服,可以上前挑戰,隻要勝出就可以將對方取代。
規則很簡單,這一項比試的目的就是篩選出新兵中最強的十人。
想要在這時的軍隊中當官,首先拳頭要硬,然後才有資格去講謀略之類的東西。你的拳頭不夠硬,連手下都壓服不了,就算你說的很有道理,也不會有人聽從!
能夠從三千多人中脫穎而出,這樣的人拳頭肯定是夠硬的,那麽授予他官職也就不用擔心什麽了。
在宣布開始之後,程坤七人還有蓋雲天都各自占領了一座擂台,等著其他人的挑戰。
但很快,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這八個擂台基本沒有人上去。
在昨天的擂台混戰之中,程坤七人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其他人腦袋又不傻,沒道理拿自己這顆雞蛋硬往石頭上撞。
蓋雲天因為出手時看到的人並不多,還有兩個人試著上去挑戰。但當蓋雲天一人兩箭射中這兩人的膝蓋,讓他們當即跪了之後,他的擂台之上也沒人去了。
隻能說今年的新兵之中差距實在太大,其他人和這幾位相比,根本看不到一點獲勝的希望,也就難怪出現這樣的場景了。
而對應的,剩下的另外兩個擂台則爭搶的十分激烈。短短一炷香的時間,便各自換了四個擂主。
四十三個人爭搶兩個名額,這比例可是夠低的。
這四十三人基本上每人都學過一點功夫,所以較量起來還不算太難看。起碼不全是“黑虎掏心”、“猴子偷桃”之類的招式。
終於,這兩個擂台決出了最終的擂主。堅持到最後的兩人一個叫雷放,一個叫侯玄。
雷放是一個身材魁梧與洪超有的一比的一個壯漢,出身代郡;侯玄出身遼西郡,身材偏瘦。據程坤觀察侯玄應該是練過一點簡單地橫練功夫,有幾次別人槍頭紮在他的胸口或者背上都沒有破防,反倒被他抓住機會打下台去。隻是他可能還沒有練出真氣,並不敢每一次都這樣硬抗。
十個擂台的擂主全部確定下來,如果沒有別的事的話,這一次大比就算結束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真正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十人中到底誰是第一?
無論鐵牛教官心目中的人選是誰,這個家夥都要麵對其他人的挑戰。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想做新兵中的第一,問過我手中的刀(劍)沒有!!!
鐵牛教官看了一眼擂台上的十人,然後低聲宣布:“大比到此結束。第一名:程坤;第二名:羅榮軍;第三名:田化宇;第四名:薛仁;第五名:淩真;第六名:方寒;第七名:段飛鵬;第八名:蓋雲天;第九名:侯玄;第十名:雷放。”
宣布完名次之後,鐵牛教官停頓了一下,板著的臉上嘴角微翹:“你等可有異議,若是沒有的話,我便接著宣布你們各自的獎勵了。”
他話音剛落,方寒、羅榮軍幾人加上一個蓋雲天當即異口同聲,表示不服:“教官,憑什麽把程坤選為大比第一名?”
鐵牛教官眼裏的神色有些玩味:“憑什麽,當然是憑拳頭。在我看來,程坤這小子比你們幾個人都要強,而且要強得多,所以我把他排到第一。你們若是對這個結果有意見,那就去挑戰他吧。隻要贏了,這第一的位子就變成你們的了。”
這一番話可以說幫程坤把仇恨值拉穩了,程坤有些懷疑自己以前是不是什麽地方得罪了這個腹黑的家夥,不然的話他至於這麽“捧殺”自己嗎?
然而現在說什麽都晚了,隻看方寒幾個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他就明白,這一戰不可避免。
但話又說迴來,他又何懼之有!
鐵牛教官有一句話程坤很讚同:他很強,而且比這些人都要強。有誰不想承認這一點的話,他很樂意幫對方認清現實。
幾人聽了鐵牛教官的話以後都覺得很有道理,不服的話就打一架好了,真刀真槍的比一場,贏了誰也挑不出什麽毛病。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誰先上去挑戰程坤呢?
這真心隻是一件小事,但幾人卻為此爭得不可開交,好像誰第一個上去就一定能把程坤打倒一樣。最後程坤不耐煩了,直接說了一句話,讓幾人都愣住了:
“這有什麽可吵的,你們有誰不服的話,就一起上好了。我也懶得浪費時間一個一個的解決.”
這句話說完之後,程坤心裏暗爽。
上輩子沒事的時候看了不少網絡小說,裏麵的很多主角都說過這句話。他當時就覺得叼的一逼,今天終於有機會親自試一次了。
方寒眼睛瞪大了,有些不確定剛才自己剛才聽到的話是不是真的;羅榮軍牙關緊咬,他性情霸道,自視甚高,程坤此言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其餘的幾人也是紛紛的搖頭,在他們眼裏,程坤怕是腦袋出了問題。
孤身同時對戰幾人,還要戰而勝之,這起碼也要通脈期大成,打通任督二脈中的一脈才能做到,而程坤還差得遠。
羅榮軍不再管其他幾人,直接跳上擂台,長刀指向程坤,雙目之中怒火熊熊:“程坤,你要為你的狂言付出代價。”
程坤眉頭一挑:“也好,我就先解決了你,再去試他們的斤兩。”
羅榮軍一步跨出,好像縮地成寸一般跨出一丈之遠直接來到程坤身前,一把厚背長刀順勢劈下,一身的少陽真氣在怒火的催動之下也比平日裏多出了幾分暴烈。
這一刀就好像一團大日從九天墜落大地,要掀起旱魃之災,至陽的真氣在刀中流轉。刀鋒未至,程坤便先感到一股熱浪襲來。
麵對這飽含憤怒的一刀,程坤一步不退,長槍一甩,槍頭打在刀背之上,一壓一帶,太極輪轉,讓羅榮軍這一刀徹底變形。程坤隨後一聲暴喝:“給我迴去!”長槍做棍,一式“橫掃千軍”攔腰抽打,空氣被當即抽爆,發出爆鳴之聲。
你霸道,我就比你更霸道!
羅榮軍橫刀接住這一槍,但卻完全抵擋不住隨之而來的磅礴大力,蹭蹭蹭,連退三步,又迴到了原點。他猛地抬頭,看向程坤的眼神之中滿是難以置信。
密切關注著這一戰的方寒幾人見狀都是倒抽一口涼氣。雖然隻換了一招,但羅榮軍明顯處在下風,而且看上去兩人之間的差距要比幾人預想的大得多。
他們全都想不通,為什麽程坤突然之間變得這麽強,難道他之前隱藏了實力嗎?
淩真很不願意相信這一點,如果這個猜測屬實的話,那他這個之前親口承認不敵程坤的人又該如何?
但事實真就是這樣。
程坤在之前的混戰之中確實沒有使出全力。
現在的他鐵衣訣已經有成,兼修精煉真氣的玄牝訣,單就真氣這一方麵就相當於通脈期打通四條奇經的高手。而國術方麵,他練成暗勁之後,四肢還有脊背全都可以隨他心意噴勁如針,還有常年以“哼”、“哈”二音震蕩骨髓,洗練髒腑強壯體質帶來的一身擎天大力。全力出手時究竟有多強,連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而羅榮軍很不幸,現在成了他的試金石,被打擊的不輕。
羅榮軍麵色陰晴不定,有些拿不準該怎麽辦。從剛才的那一招裏,他已經是出了兩人的差距。
他倚賴的少陽真氣被程坤那一身精純的不像話的真氣拒之門外。而他的刀法雖然不俗,但也好像還是比對方的槍法差了一點。而最讓他無奈的,就是程坤那一身蠻橫至極的力量,壓得他一點脾氣都沒有。真不知道此人是怎麽修煉出這一身巨力的,莫非是天賦異稟?
他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了本朝文獻中對太祖項羽的記載,傳說太祖就是天賦異稟,生就舉鼎之力,修行武道之後更是一日千裏,一生之中霸氣縱橫,未逢一敗,故世人以“霸王”稱之!
他旋即搖了搖頭,程坤小兒怎能與太祖相提並論,自己真是瘋了才會這麽想。但他內心隱約意識到,自己這是被動搖了心誌,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勝不過程坤,才會為失敗找諸般借口。
他雖然找到了問題所在,但卻沒有辦法解決。勝不過就是勝不過,強行上去也隻是找虐,他又不傻,當然不會幹出這種蠢事。但就這樣下台,他又心有不甘,一時間停在那裏,竟是騎虎難下。
台下幾人也看出了他的窘迫,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方寒突然提著劍走上擂台站到羅榮軍身邊,對著程坤說道:“程兄今日可以說一戰成名,隻是我還是心有不甘,既然你說我等可以聯手,那我便試上一試。如果你依然能夠取勝的話,那我便心服口服,承認你這第一之名。”
羅榮軍臉上有些掙紮,但終究沒有反對,默認了與方寒的聯手。
程坤點點頭:“很好,我說過的話沒有不算的,如若你二人聯手能將我擊敗的話,那我就退出這第一之爭。”
方寒提劍先攻,劍尖抖顫斜刺程坤腰腎命門,他雙眼之中隻有這一劍,將精氣神盡數融於其中,迅疾之中又暗藏變化,隨時準備依據程坤的應對變換招式。
而羅榮軍在他身後沉默跟上,長刀引而不發,無形的氣機卻讓程坤汗毛微炸。剛剛的挫折讓羅榮軍的心態有所改變,不再像之前那樣霸道,連帶著刀法也多了一份內斂,威脅反倒比之前更大了。
程坤神色凝重了許多,麵對兩人的圍攻,他也不敢視若等閑。
但這兩人畢竟此前從未一起出手過,這時勉強配合,也難免有破綻露出。程坤兩輩子加起來身經百戰,眼光毒辣,他很快尋到了一處破綻,隨即運起鐵衣訣,真氣通行四肢百骸,扭腰抻骨,漲骨拔筋,硬生生將身體拔高了一寸,腳下馬步站穩,微微起伏,整個人好像騎在一頭烈馬的馬背之上,人馬合一,口中吐氣發聲:“哼”,一聲促力,長槍貫出,由上至下,直紮向羅榮軍的六陽魁首。
古槍術,高探馬!
這一槍程坤已然使出了全力,爆發力之大超乎了羅榮軍的想象,精鐵多次鍛打之後成型的槍頭與空氣劇烈摩擦,讓羅榮軍聞到了鋼鐵的腥氣!
正對槍鋒的羅榮軍在這一刻嗅到了死神的氣息,他的兩側太陽穴上鼓起了密密麻麻的雞皮疙瘩,頭發也被刺激的倒豎而起,哪還想得起來配合方寒。求生的本能促使他瘋狂後退,長刀在頸前纏裹,護住自己的頭顱。這一式簡單地“纏頭裹腦”本是刀法中的基礎,此刻用來倒也是恰到好處。
方寒完全被程坤無視,劍尖刺到程坤的腰側之時卻被程坤堅韌的皮膜擋住,隻留下一個白點。麵對好像全然不設防的程坤,方寒最後還是下意識地留手了,否則程坤也難免傷在這一劍之下。
但程坤早已料到這一點,他打的就是心理戰,賭方寒關鍵時候會收力。因為這畢竟隻是一場比試,而不是生死相搏。
在昨天方寒與羅榮軍的一戰之中,他就看出了方寒實戰經驗不多,下手不夠狠,所以才敢這麽賭。換做一個人,管你是不是比試,直接一劍刺過去,看你死不死!
而羅榮軍在方寒的身後,視野被他擋住,兩人又缺乏默契,在遇到生死關頭之時,他敢沉下心賭兩人配合默契,賭方寒會及時出手救自己嗎?
他當然不敢。
程坤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當機立斷的出手,打破了兩人剛剛形成的默契。這一槍看似簡單,但背後卻藏著程坤一身的武道精華。
羅榮軍退出很遠之後,緩過神來,意識到自己被程坤一槍逼退,連“隊友”都不顧了,臉色驟然一變,麵如死灰,這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這一戰之後,他不知要過多久才能重新拾迴信心。
方寒,羅榮軍兩人上去,還是驚人的一合既敗,台下眾人見此情景鴉雀無聲,再也說不出話來。
戰而勝之的程坤坐實了大比第一之名。剩下的幾人誰都不敢說自己能同時應對這二人的圍攻還能如此幹脆利落的戰而勝之。
但薛仁與段飛鵬還是先後上台與程坤較量了一番,不為爭勝,隻是單純為了印證所學。
段飛鵬的碎玉拳拳勁剛猛,劈金碎玉無堅不摧,他在拳法上的造詣也相當不俗。程坤也見獵心喜,將長槍拋到一邊,隻以八極拳應對。全身上下頭、肩、肘、手、尾、胯、膝、足發揮到極致,攻勢如暴雨狂風,雷霆萬鈞。
段飛鵬勉強支撐了二十個迴合後還是被程坤一招胯打破了架勢,然後被程坤一套小擒拿製住摔出擂台。
相比之下,薛仁倒是支撐的更久一些。他的遊龍八大式施展開來,身若遊龍,進退自如,讓沒有學過身法的程坤相當頭痛。最後程坤改換成八卦拳,才以九宮八卦步截住薛仁的退路,將他逼到自己最不擅長的近身戰之中,遺憾落敗。
他們兩人上台之後,就再沒人挑戰程坤了。淩真是此前已經較量過一次了,田化宇則是性格憊懶,聲稱對明擺著找虐的戰鬥沒有興趣。而蓋雲天則很有自知之明,他連一門武功都沒有練過,縱使箭術超絕,也難以破開程坤的一身橫練功夫。
就這樣,程坤可以說憑著一己之力將這幾個高手盡數打服,簡直就是霸氣無雙。擂台之下的鄧小閑和洪超等人也是激動得不行,深以為榮,他們知道程坤很強,但沒想到居然這麽強!
鐵牛教官對程坤的表現也有些乍舌,暗自嘀咕:“這小子從小是吃什麽長大的,這麽猛,看樣子就是我親自上場想要收拾他,估計也要費一番功夫,搞不好還要受傷。這樣下去,萬一他以後變得更強,知道自己曾經扣住他的秘籍沒有馬上給他,那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他當即決定,在把秘籍交給程坤之後,就把這件事埋在心裏,誰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