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十七歲時,諸葛瞻成為了後主劉禪的駙馬並且擔任了騎都尉一職,第二年又擔任羽林中郎將,後來又連續轉職成為了侍中、尚書仆射、軍師將軍等職務。


    諸葛瞻記性很好,並且能書會畫,可謂是遺傳了諸葛亮的優秀基因。並且因為蜀人都很思念諸葛亮,而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這種思念就無形中轉移到他的身上。每當朝廷有什麽好措施,即使不是諸葛瞻提出的建議,大家也都說這是諸葛瞻出謀劃策的。所以諸葛瞻雖然有一些才能,但一定程度上也言過其實,並沒有他父親諸葛亮那麽大的本事。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


    有意思的是,諸葛瞻和薑維的關係不是太好。那麽薑維是諸葛亮的弟子,諸葛亮在死前把他的兵法都傳授給了薑維,。雖然如此,但是諸葛亮包括諸葛亮的繼任者蔣琬費禕,都是將薑維當作戰將來使用,他們派薑維領兵作戰,但是並不打算讓他參與政治。因為薑維的性格比較急躁和狹隘,並且因為他是魏國降人,如果掌握蜀國的大權可能會遇到很多人的反對,加上諸葛亮在指定繼承者的時候,隻說到了蔣琬費禕而絕口不提薑維。可以看出,他也並不想讓薑維擔任蜀國政治上的掌權者。


    但是曆史就是這麽戲劇性,由於蔣琬因病早逝,費禕被魏國降人郭循刺殺,一時之間蜀國呈現出缺乏政治人才的情況,不知道該讓誰接班了,於是隻能讓資曆比較老的薑維頂上。


    薑維執政之後,就一改蔣琬費禕時期積極防守的政策,反而以大兵出師攻魏。他一共有9次北伐,其中大勝兩次,大敗一次,其餘不是平局,就是無功而返。從成果上來看,薑維把北伐的陣地向前推進,並有效地控製了河西走廊的部分地區,可以說是有一定成就的。但是北伐也消耗了蜀國的國力,並且使得防禦重鎮漢中處在非常虛弱的狀態,這為後來蜀國的猝亡埋下了伏筆。


    在打敗蜀國最後一支部隊後,鄧艾就收到來自蜀國的投降書。他進軍成都,蜀國就滅亡了。後來薑維想通過假投降之際,擁立鍾會為王而趁機造反,最終殺死鍾會而複國的計劃也破產了,他和鍾會都死於亂軍之中。所以說說諸葛瞻和薑維雖然政見不同,但都用自己的行動向蜀國效忠了。


    雖然諸葛瞻諸葛尚父子都死於亂軍之中,但諸葛氏並沒有因此而絕後。因為諸葛瞻的剩下幾個兒子都活了下來,他的二兒子諸葛京在蜀國滅亡之後出仕晉朝,做了郿令,將當地治理井井有條,後來官至廣州刺史。其實從晉朝方麵考慮,他們並不僅僅看重諸葛京的才能,任用他也是向蜀國的遺民示好的意思。畢竟諸葛京是諸葛亮的親孫子,他的社會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


    再看一看諸葛喬,諸葛攀這一支的結局。我們知道諸葛瑾為人雖然比較憨厚老實,但他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兒子,叫做諸葛恪。諸葛瑾看這個孩子太聰明了,就說“此子非保家之主也”,意思是這個孩子雖然很有能力,但是不是使咱們家能夠得到保全的人。


    那麽諸葛恪的聰明可以通過這件事來體現。在孫權宴請眾臣的時候,他看到諸葛瑾的臉很長,就想取笑他一番,就找了一頭驢在上麵寫上了“諸葛子瑜”四個字。子瑜是諸葛瑾的字,罵他驢指的就是諸葛瑾臉長了。此時年幼的諸葛恪看到了,不慌不忙的拿筆來,在諸葛子瑜下麵加兩個字——之驢,那麽就成了“諸葛子瑜之驢”了。群臣看了哈哈大笑,驚歎這個孩子的才思敏捷,孫權也說你家孩子真聰明,這頭驢就送你了吧。


    諸葛瑾可能是看到了諸葛恪太聰明,而且性格張揚,所以可能給家裏帶來災禍,所以就留下了這一預言,後來不幸一語成讖,諸葛恪當上了吳國的丞相,卻因為飛揚跋扈與很多人結仇,最後落得了被仇家殺掉全家的下場。這樣諸葛瑾就相當於絕後。入晉之後,由於諸葛亮有子嗣,而諸葛瑾沒有子嗣。所以在諸葛氏的商議後,諸葛喬就又從諸葛亮的兒子變迴了諸葛瑾的兒子,他的後人也就又成為諸葛瑾的後人,這樣就能夠延續諸葛瑾的香火,也是兩家都樂得接受的事情。從這方麵來看,諸葛喬的命運可算是坎坷離奇,本來是諸葛瑾的兒子,後來是諸葛亮的兒子,再後來又成了諸葛瑾的兒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三國之孤兒巔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禁城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禁城下並收藏網遊三國之孤兒巔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