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錢弼被鳳瑄瞪得沒辦法,隻得說起了正事:“陛下,根據從各國傳迴的消息,商隊中的大夫和草藥十分受歡迎,甚至,已經有國家提出,希望大梁能派出更多的大夫,在他們國內開設醫館。百度搜索臣覺得,這或許是個難得的機會。”
高子辛沉吟不語,腦子裏則飛快想著錢弼的話。
錢弼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
各國畢竟不是傻子,他們覬覦大梁的同時,對大梁的防備也極深。即便如今大梁向各國派遣了商隊,可是商人畢竟隻是商人,即便不斷給各國的高官重臣送禮,能夠打動的人也實在有限。若是不小心送錯了人,還會引起對方的警覺。
可醫術高明的大夫,卻是不管什麽地方都稀缺的。
大夫能治病,能救人,有救命之恩,再加上適當的金銀拉攏,事情就容易多了。
高子辛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辦法。而且,他還可以利用在各國開醫館一事,再向各國要些好處。
於是他點點頭,對錢弼說道:“你說得沒錯,這件事朕會著人去辦。”
自從受了後世化的影響,高子辛就一直想多建一些校,比如軍校,比如醫校。
軍校已經辦了起來,倒是醫校,一直沒開始籌備。
原本高子辛覺得時機還沒到,如今聽了錢弼的話後,他才發現,醫校的事必須盡快籌備了。
現在的人醫,要麽父傳子,子傳孫,要麽是收幾個有天賦的徒弟,慢慢培養,效率太低不說,培養出的大夫數量也極為有限。
以至於,有了許多遊方郎中,甚至是江湖騙子,到處招搖撞騙。
高子辛見識過後世的化,自然更清楚醫術的重要。所以這醫校,便不得不盡快建起來。
不僅如此,大梁所有的大夫也得重新考察才行。沒有行醫許可,決不能私自行醫!
高子辛想到就做,他跟鳳瑄商議後,便直接召見了太醫院的院使院判,準備成立一個醫藥總局,負責監管全國的大夫和所藥物。
同時,先在京城建立醫院,並向民間招募一些醫術優良的大夫,和太醫院的太醫一起為生授課。
未免有人不肯來,高子辛還特意拋了一個餌,隻要成為醫院的授課先生,就可以閱覽宮中一些珍貴的醫術典籍。
要知道,很多珍貴典籍隻有宮中才有,民間根本沒有流傳,或是流傳非常少,大多都被人收藏起來,其他人想看根本看不到。
可宮中的藏書就多了,而這些藏書,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
高子辛雖然已經在大梁各地修建了藏書館,但是藏書館中的書大多是些流傳比較廣的尋常書籍,珍貴些的,即便有,也不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借閱的。
所以,高子辛下的這個餌對於許多致力於醫術研究的大夫來說,**實在有些大。
不過他雖然有心監管全國的大夫和藥物,可如今人手不足,這件事隻得暫時押後。
隻等醫院培養出更多的人手,很多事情就可以慢慢展開了。
有太醫授課這個噱頭,醫院尚未修好,消息才放出去沒多久,大梁各地就有許多人心動了。
正是因為如今許多人的醫術都不肯外傳,所以能夠到的自然也是有限,如今有了機會習別人的醫術,很多人自然就心動了。
於是消息傳出沒多久,許多大夫也紛紛跑去報名,恨不得多些醫術。有的人甚至存了幾分心思,若是能借機被太醫院的太醫看上,收為弟子,那日後便前途不可限量了!
報名的事直接由各地的錦衣衛代勞了,反正錦衣衛分布各處,不用白不用。
錦衣衛記錄下報名的人數,便寫了密報,送入京城。
高子辛一看錦衣衛送上來的密報,頓時傻眼了——這報名的人數,是不是太多了點兒?而且,裏麵怎麽還有那麽多大夫?
高子辛皺了皺眉頭,他原本還以為醫院剛辦起來,招收不到太多員呢,哪知道竟然如此受歡迎!
隻是這樣一來,正在修建中的醫院就顯得不夠大了。
如今可不像是後世,到處都是鋼筋水泥的高樓,能夠容納大量的人。高子辛命人修建的醫院已經是三層樓了,但是相對於報名的生人數來說,教室數量依舊不夠。
高子辛暗暗琢磨了一番,突然想起了後世的大製度。
後世的大因為生太多而教室太少,上課都是輪流著來的。
於是高子辛幹脆沿用了後世的這個法子,直接命人定下不同課程的上課地點,等生來了,就輪流著使用。
反正報名的生都有年紀限製,不像小孩子需要一直待在教室裏,隻要上課的時間過去就行了。
轉眼三個月過去,醫院總算是修建完畢,而各地報名的生也都來到了京城。
結果等他們進了醫院,突然就有些傻眼了。
醫院是傳授醫術不假,卻不是誰都能的!醫院裏分了不同的科,還有初級課程、中級課程和高級課程。
初級課程,教授的內容相對淺顯,中級課程則要深一些,高級課程就更深了。
光是看著那些課程目錄,就讓所有人心動不已。
可問題是,初級課程交夠銀子就能,可中級課程和高級課程,卻不是隻交銀子就能夠的了。
想要習中級課程,不僅需要銀子,還得需要足夠的貢獻點!
貢獻點怎麽算?用每個人的貢獻來算!而這所謂的貢獻,既可以用一些草藥,或是藥方來換,也可以用一些醫術或者醫書來換。
草藥等級越高,兌換的貢獻點自然也就越高。而藥方、醫術或者醫書,越有價值,兌換的貢獻點同樣越高。
像是太尋常的草藥,根本連貢獻點都換不到。而藥方、醫術或者醫書,若是醫院裏已經有收錄的,也是沒辦法換到貢獻點的。
高子辛故意設定這樣的限製也是無奈之舉,現在依舊還流行敝帚自珍,不管自家的東西好壞,都喜歡藏著掖著,隻傳內不傳外。久而久之,很多珍貴的技術便漸漸失傳。
他既然說動太醫,甚至民間一些大夫來授課,將他們的識傳授開來,自然不能白白讓他們付出,而那些生受益。
所以,他才特意設定了這樣一個限製。
想要習中級課程或是高級課程,就得拿相應的東西來換。隻有這樣,醫院收錄的醫術、藥方、醫書越多,才能編寫出更加係統的醫典籍,供人習研究。
他也知道,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一些人肯定不習慣,可是等日子久了,大家總會習慣的。
高子辛向太醫征求意見的時候,也有人提議,生可以通過治病來換取貢獻點。
但是高子辛猶豫過後,還是否決了。
治病救人不是兒戲,一旦定下這個規矩,誰知道會不會有生為了貢獻點喪心病狂地胡亂給人醫治?
更何況,他是準備規範大梁所有大夫行醫資格的,那些人還是生,哪能輕易讓他們給人治病?
高子辛猜得沒錯,很多生看到醫院的規定後,心裏就有些打退堂鼓了。
不過他們心裏也存了幾分試探的意思,反正來都來了,總不能直接迴去吧?倒不如先所謂的初級課程,若是不行,那他們二話不說直接走人,若是的確有獨到之處,再想法子換貢獻點也就是了。
再說了,凡是當大夫的,誰手裏沒個珍藏的?一些太珍貴的藥舍不得拿去換,剩下一些相對不那麽珍貴的,他們還是舍得的。
所以盡管不少人心裏頭有些不滿,但還是沒舍得直接走人。
畢竟,這裏授課的不是太醫院的太醫,就是來自民間的名醫,誰不想能跟他們多點兒東西?
可惜等他們上了幾次初級課程後就發現,這初級課程當真是對得起那初級二字,即便授課的不是一般人,教授的也都是一些淺顯的醫知識,高深點兒的東西,也就偶爾透露個皮毛,絕不肯讓他們白占了便宜!
偏偏即便是那偶爾透露出的一些皮毛,也讓他們抓心撓肺,恨不得立刻把一些珍藏拿出來兌換貢獻點,到更多!
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偏偏,他們還說不出半個“不是”來。人家都給你授課了,教授知識也認真,難道誰還能昧著良心說不好麽?
更何況,這些生大多來自醫藥世家,對裏頭的潛規則再清楚不過,哪裏還有臉怪別人不肯教授?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可次數一多,很多人就受不了**了,紛紛開始琢磨著手裏頭有什麽東西可以拿出去兌換貢獻點了。
高子辛雖然身在宮中,卻也一直關注著這事,眼看終於有人肯拿出手中的藥方兌換貢獻點,他終於滿意地笑了起來。
有了這樣的好開端,大梁日後必然可以越來越好。
錢弼被鳳瑄瞪得沒辦法,隻得說起了正事:“陛下,根據從各國傳迴的消息,商隊中的大夫和草藥十分受歡迎,甚至,已經有國家提出,希望大梁能派出更多的大夫,在他們國內開設醫館。百度搜索臣覺得,這或許是個難得的機會。”
高子辛沉吟不語,腦子裏則飛快想著錢弼的話。
錢弼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
各國畢竟不是傻子,他們覬覦大梁的同時,對大梁的防備也極深。即便如今大梁向各國派遣了商隊,可是商人畢竟隻是商人,即便不斷給各國的高官重臣送禮,能夠打動的人也實在有限。若是不小心送錯了人,還會引起對方的警覺。
可醫術高明的大夫,卻是不管什麽地方都稀缺的。
大夫能治病,能救人,有救命之恩,再加上適當的金銀拉攏,事情就容易多了。
高子辛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辦法。而且,他還可以利用在各國開醫館一事,再向各國要些好處。
於是他點點頭,對錢弼說道:“你說得沒錯,這件事朕會著人去辦。”
自從受了後世化的影響,高子辛就一直想多建一些校,比如軍校,比如醫校。
軍校已經辦了起來,倒是醫校,一直沒開始籌備。
原本高子辛覺得時機還沒到,如今聽了錢弼的話後,他才發現,醫校的事必須盡快籌備了。
現在的人醫,要麽父傳子,子傳孫,要麽是收幾個有天賦的徒弟,慢慢培養,效率太低不說,培養出的大夫數量也極為有限。
以至於,有了許多遊方郎中,甚至是江湖騙子,到處招搖撞騙。
高子辛見識過後世的化,自然更清楚醫術的重要。所以這醫校,便不得不盡快建起來。
不僅如此,大梁所有的大夫也得重新考察才行。沒有行醫許可,決不能私自行醫!
高子辛想到就做,他跟鳳瑄商議後,便直接召見了太醫院的院使院判,準備成立一個醫藥總局,負責監管全國的大夫和所藥物。
同時,先在京城建立醫院,並向民間招募一些醫術優良的大夫,和太醫院的太醫一起為生授課。
未免有人不肯來,高子辛還特意拋了一個餌,隻要成為醫院的授課先生,就可以閱覽宮中一些珍貴的醫術典籍。
要知道,很多珍貴典籍隻有宮中才有,民間根本沒有流傳,或是流傳非常少,大多都被人收藏起來,其他人想看根本看不到。
可宮中的藏書就多了,而這些藏書,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
高子辛雖然已經在大梁各地修建了藏書館,但是藏書館中的書大多是些流傳比較廣的尋常書籍,珍貴些的,即便有,也不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借閱的。
所以,高子辛下的這個餌對於許多致力於醫術研究的大夫來說,**實在有些大。
不過他雖然有心監管全國的大夫和藥物,可如今人手不足,這件事隻得暫時押後。
隻等醫院培養出更多的人手,很多事情就可以慢慢展開了。
有太醫授課這個噱頭,醫院尚未修好,消息才放出去沒多久,大梁各地就有許多人心動了。
正是因為如今許多人的醫術都不肯外傳,所以能夠到的自然也是有限,如今有了機會習別人的醫術,很多人自然就心動了。
於是消息傳出沒多久,許多大夫也紛紛跑去報名,恨不得多些醫術。有的人甚至存了幾分心思,若是能借機被太醫院的太醫看上,收為弟子,那日後便前途不可限量了!
報名的事直接由各地的錦衣衛代勞了,反正錦衣衛分布各處,不用白不用。
錦衣衛記錄下報名的人數,便寫了密報,送入京城。
高子辛一看錦衣衛送上來的密報,頓時傻眼了——這報名的人數,是不是太多了點兒?而且,裏麵怎麽還有那麽多大夫?
高子辛皺了皺眉頭,他原本還以為醫院剛辦起來,招收不到太多員呢,哪知道竟然如此受歡迎!
隻是這樣一來,正在修建中的醫院就顯得不夠大了。
如今可不像是後世,到處都是鋼筋水泥的高樓,能夠容納大量的人。高子辛命人修建的醫院已經是三層樓了,但是相對於報名的生人數來說,教室數量依舊不夠。
高子辛暗暗琢磨了一番,突然想起了後世的大製度。
後世的大因為生太多而教室太少,上課都是輪流著來的。
於是高子辛幹脆沿用了後世的這個法子,直接命人定下不同課程的上課地點,等生來了,就輪流著使用。
反正報名的生都有年紀限製,不像小孩子需要一直待在教室裏,隻要上課的時間過去就行了。
轉眼三個月過去,醫院總算是修建完畢,而各地報名的生也都來到了京城。
結果等他們進了醫院,突然就有些傻眼了。
醫院是傳授醫術不假,卻不是誰都能的!醫院裏分了不同的科,還有初級課程、中級課程和高級課程。
初級課程,教授的內容相對淺顯,中級課程則要深一些,高級課程就更深了。
光是看著那些課程目錄,就讓所有人心動不已。
可問題是,初級課程交夠銀子就能,可中級課程和高級課程,卻不是隻交銀子就能夠的了。
想要習中級課程,不僅需要銀子,還得需要足夠的貢獻點!
貢獻點怎麽算?用每個人的貢獻來算!而這所謂的貢獻,既可以用一些草藥,或是藥方來換,也可以用一些醫術或者醫書來換。
草藥等級越高,兌換的貢獻點自然也就越高。而藥方、醫術或者醫書,越有價值,兌換的貢獻點同樣越高。
像是太尋常的草藥,根本連貢獻點都換不到。而藥方、醫術或者醫書,若是醫院裏已經有收錄的,也是沒辦法換到貢獻點的。
高子辛故意設定這樣的限製也是無奈之舉,現在依舊還流行敝帚自珍,不管自家的東西好壞,都喜歡藏著掖著,隻傳內不傳外。久而久之,很多珍貴的技術便漸漸失傳。
他既然說動太醫,甚至民間一些大夫來授課,將他們的識傳授開來,自然不能白白讓他們付出,而那些生受益。
所以,他才特意設定了這樣一個限製。
想要習中級課程或是高級課程,就得拿相應的東西來換。隻有這樣,醫院收錄的醫術、藥方、醫書越多,才能編寫出更加係統的醫典籍,供人習研究。
他也知道,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一些人肯定不習慣,可是等日子久了,大家總會習慣的。
高子辛向太醫征求意見的時候,也有人提議,生可以通過治病來換取貢獻點。
但是高子辛猶豫過後,還是否決了。
治病救人不是兒戲,一旦定下這個規矩,誰知道會不會有生為了貢獻點喪心病狂地胡亂給人醫治?
更何況,他是準備規範大梁所有大夫行醫資格的,那些人還是生,哪能輕易讓他們給人治病?
高子辛猜得沒錯,很多生看到醫院的規定後,心裏就有些打退堂鼓了。
不過他們心裏也存了幾分試探的意思,反正來都來了,總不能直接迴去吧?倒不如先所謂的初級課程,若是不行,那他們二話不說直接走人,若是的確有獨到之處,再想法子換貢獻點也就是了。
再說了,凡是當大夫的,誰手裏沒個珍藏的?一些太珍貴的藥舍不得拿去換,剩下一些相對不那麽珍貴的,他們還是舍得的。
所以盡管不少人心裏頭有些不滿,但還是沒舍得直接走人。
畢竟,這裏授課的不是太醫院的太醫,就是來自民間的名醫,誰不想能跟他們多點兒東西?
可惜等他們上了幾次初級課程後就發現,這初級課程當真是對得起那初級二字,即便授課的不是一般人,教授的也都是一些淺顯的醫知識,高深點兒的東西,也就偶爾透露個皮毛,絕不肯讓他們白占了便宜!
偏偏即便是那偶爾透露出的一些皮毛,也讓他們抓心撓肺,恨不得立刻把一些珍藏拿出來兌換貢獻點,到更多!
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偏偏,他們還說不出半個“不是”來。人家都給你授課了,教授知識也認真,難道誰還能昧著良心說不好麽?
更何況,這些生大多來自醫藥世家,對裏頭的潛規則再清楚不過,哪裏還有臉怪別人不肯教授?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可次數一多,很多人就受不了**了,紛紛開始琢磨著手裏頭有什麽東西可以拿出去兌換貢獻點了。
高子辛雖然身在宮中,卻也一直關注著這事,眼看終於有人肯拿出手中的藥方兌換貢獻點,他終於滿意地笑了起來。
有了這樣的好開端,大梁日後必然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