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視頻中,明明是歡快的歌聲,卻唱著世界的混亂——


    世界局勢有點亂,曆史輪迴再重演


    大美麗一馬當先,明末黨爭很明顯


    鷗洲推崇自由,在玩“魏晉風流”


    牛鬼蛇神都在秀,禮崩樂壞不死不休


    嚶國很憔悴,“五胡亂嚶”心好累


    中東諸國已就位,“驅除韃虜”戰旗揮


    鵝嗚兄弟相殘,小以“白衣渡江”


    阿美麗卡卻很慌,兩線作戰怎麽幫~】


    (曆史從未消失,隻是換了個地方重新上演)


    (那曆史老師教書會不會方便了,喏這不就是嗎[陰影])


    (現成的案例啊,生動形象,政治曆史一起講)


    (阿三在伽拿大拉屎算什麽階段)


    (嗯…這個…)


    (老祖宗還是敗給了三哥[笑哭])


    (美麗卡可不止明末啊~


    商:酒池肉林 周:禮崩樂壞


    秦:嚴刑峻法 漢:宦官專權


    晉:五胡亂華 隋:窮兵黷武


    唐:藩鎮割據 宋:冗兵冗費


    元:階級固化 明:黨爭內鬥


    清:閉關鎖國 民:優勢在我


    美:綜上所述![拿捏])


    (哈哈哈哈哈能集齊百家之短也是很厲害了)


    (真別說。男風,五石散,禮樂崩壞……還真魏晉啊[宕機])


    (曆史長就是有好處[暗中觀察])


    (嚶爆發抗議反有\/色\/人反夷民和異教途,結果兩邊鬧起來了)


    (大清帝國之葉赫那拉白銀詛咒)


    (哈哈哈“君以此興,必以此亡”,拿走白銀的國家,必將成為腐朽的晚清)


    (“白衣渡江”也是火了)


    (bb機曝炸,從此他們的商人和產品再無信譽可言)


    (誰想到他們真咋平民,唉)


    (白衣渡江,呂蒙至少拿下了荊州。


    bb機事件,不知道他們圖啥。)


    (這個計謀後來被罵死了,不然江東鼠輩怎麽來的)


    (白衣渡江之前:江東子弟多才俊


    白衣渡江之後:江東鼠輩[尬笑])


    (人家呂蒙是拿這個當大招的,不是萬不得已誰敢用。結果小以拿這個當平a[捂臉])


    (蜀漢有蜀漢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風骨,東吳有的東吳的鼠輩)


    (還好我們有錯題本)


    (我們所犯的錯誤,錯誤所帶來的不良後果,都會成為我們的底蘊)


    (小以,中東傑瑞[狗頭])


    (樓上你這句話,江東地區表示有種被欺負的無力之感[流淚])


    (東吳是東吳,隻是當時的一段。


    後明的江東是最有血性的,崇禎死後江東不少郡縣的文官拒不投降,可以說重創八旗兵,沒錯就是我ip所在地的人[狗頭]


    ——黑龍江網友)


    (人類曆史發展進程都存在高度相似的地方。


    我們國內的曆史,是一個個朝代在前者的身上查缺補漏打補丁。直到清,完美將封建製度補齊,封建王朝進入僵化。


    就算沒有外來入侵,扭曲的封建王朝也會進入慢性死亡階段。


    國外情況不一樣,並沒有出現類似我們這種文化長時間不斷開並且持續發展的。


    他們一旦亂了,如果沒有挺住困難延續下去的話,就相當於重啟一遍。)


    (那我們現在是什麽階段[憨])


    (漢初吧?跟匈奴掰手腕的階段)


    (文景兩朝,準備進入武帝時期)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階段)


    (奮六世之餘烈的六世階段吧)


    (我們現在是重生階段,全新版本)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啦[比心])


    ——————


    眾人聽著視頻用機械的電子音,唱著天幕那個世界的實事,覺得後世可真是人才濟濟。


    三言兩語讓他們這些遠古之人對未來也能略知一二。那些典故一出,熟讀詩書的文人士子就懂了,而平民百姓哪怕一知半解,也聽出後世其他國家不太安寧了。


    明,朱元璋更是豎起眉頭。


    天幕用短短幾個字就概括了一個王朝的問題,雖然王朝覆滅可能不單是這個問題導致的,但肯定也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末黨爭……大明最關鍵的問題是黨爭嗎?


    天幕之中的美麗卡也遇到了這個問題!


    這讓老朱不禁有些關切起那個國家的形勢來,那美麗卡是如何黨爭的,他們身上能看出明末的影子,那大明或許也能從美麗卡身上找到些問題的關鍵?


    ……


    崇禎時期,朱由檢臉色慘白。


    原來!大明真的要亡於他之手嗎!!!


    如今就是後人所說的明末了吧,天幕說他死後,江東不少郡縣的文官拒不投降……


    他是如何死的,真的迴天無力了嗎,那他如今又能做些什麽……


    清,雍正也有一瞬間的愣神。閉關鎖國成了大清的舛錯,使清被罵了這麽久,必是不能重蹈覆轍的,可這“葉赫那拉的詛咒”又是什麽,葉赫那拉氏還有這種神力?


    他想起之前被天幕唾罵的慈溪,這不會是葉赫那拉氏的人吧,雍正眯了眯眼。


    ……


    唐,李世民想起魏晉,想起南北朝的混亂,搖了搖頭。


    風流啊,敗絮其中的風流罷了。


    他可不想那種“風流”在大唐重演。天幕竟然還提及了五石散,這五石散難道也有問題?


    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了五石散的藥方,最初用於治療風邪入侵一類的傷寒症狀。


    後來,五石散在魏晉時期流行開來,變成一種“服散”的風尚。


    曹操的女婿何晏,曾因病痛纏身,苦尋良醫而無果。


    他決心自救,深入研究藥方,對張仲景的五石散進行改良。


    《諸病源候論》載:“尚書何晏因耽於聲色而服藥,竟覺心曠神怡,體力大增。京師之人爭相效仿,疾病迅速痊愈,眾人為眼前之利所喜,未思後患。晏逝後,服藥者愈發眾多。”


    貴族們競相追逐,視其為珍品,平民百姓則因價格高昂,望而卻步。五石散,因此成為了彰顯身份與社會地位的象征,宛如一個尊貴的標簽。


    史書載,五石散價格驚人,曾高達每兩千二百錢,幾乎耗盡十戶之家一年的開銷。


    由於這股風潮,從魏正始到唐天寶,五百餘年間,服用寒食散者絡繹不絕。


    甚至李世民也用過五石散,隻是後來孫思邈等醫學家發現五石散的危害,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嚴重的身體傷害甚至死亡。


    五石散的毒性和副作用逐漸被更多人所認識,且孫思邈等醫學家也開始唿籲人們遠離這種藥物,所以唐之後也就慢慢棄用了。


    ……


    天幕既然提起了五石散,說明這個東西非同一般。


    李世民麵色嚴肅,自己也曾用過這東西,後人用這樣的語氣說出來,看來不是什麽好東西,或許大唐應該想辦法製止這股風潮……


    宋,趙匡胤:怎麽感覺後世越來越亂了呢。


    宋的問題是冗兵冗費,天幕之前也提起過,可周邊群狼環伺,況且天幕一再提起他的大宋多麽重文輕武,趙匡胤有些憂愁。


    那個bb機又是何物,後人既然用了“白衣渡江”這個典故,想必那bb機是平民百姓常用之物罷,不過看來他們的“白衣渡江”是沒有任何成果,呂蒙至少拿下了荊州呢。


    後人對這個計謀不認同,是因為間接導致了關羽之死嗎……


    不論如何,呂蒙也是進了武廟。


    呂蒙在唐時被追封為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納入武廟祭祀。


    ……


    三國曆史中,有許多戰役,呂蒙的“白衣渡江奪荊州”也算是其中極為特殊的一場戰役。


    呂蒙率領東吳部隊隱蔽前行,進至尋陽,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皆喬裝打扮,以隱蔽的姿態晝夜兼程,溯江而上,進擊江陵(湖北荊州)。


    駐守江防的蜀軍士兵被偽裝得非常好的吳軍欺騙,在猝不及防的狀態下大都被俘虜,江陵被拿下。


    關羽派使者到江陵去探聽情況。使者一到江陵,呂蒙派人殷勤招待,還叫使者到蜀軍將士家去看望,這些家屬都說東吳的人待他們不錯。


    使者迴到己方軍營後,兵士們向他探問家裏情況,他如實迴答。


    大夥兒一聽東吳人好,就不願意再跟東吳打仗,有些兵士甚至偷偷地逃迴了江陵。


    關羽這才知道對東吳的防備太大意,可已經來不及了。他隻好帶了人馬逃到麥城。


    孫權進軍麥城,關羽往西而走,然而孫權早已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把關羽截住。


    ……


    在關羽剛剛取得重大勝利的情況下,呂蒙趁機奇襲,占領了關羽的後方大本營,並通過宣傳親屬家人在東吳的掌控下,瓦解了關羽的軍隊,最終導致了關羽敗走麥城,並被俘斬。


    按理說,呂蒙沒有流血的占領了荊州,也算是有勇有謀,為何會導致東吳有“江東鼠輩”這樣的諷刺呢。


    當時算起來,是“孫劉聯合抗曹”,而“白衣渡江”被人覺得是背叛盟友並殺害同盟主將。


    還有,“白衣渡江”是偽裝商人攻城,使得人們對商人失去了信任。


    百姓為了在戰爭中求得生存,商人的活動至關重要。在此之前,無論各國交戰的頻率有多高,身著“白衣”的商賈都享有特權,能夠在各大勢力之間自由穿行,免受攻擊。


    在這之後,再也沒有了“商隊不受檢查、穿行無羈、交換有無”的特權。


    它深刻地改變了戰爭中各方對於商人身份的看法,將其從免受幹擾的特殊身份轉變為潛在的戰略目標。


    ……


    “白衣渡江”奪下了荊州,卻也充滿爭議,這樣的計謀,是要謹慎思考的,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出的招。


    那後世的以國突然來了一招這個,也難怪後人看笑話了。


    趙匡胤搖了搖頭。


    宋建立後,他又對武廟的成員進行了重新審定,一些名將因為各種原因被移除出武廟。呂蒙的名字在當時的文獻中並未出現被移除的記錄。所以趙匡胤並沒有將呂蒙踢出武廟。


    ……


    秦,嬴政呢喃:嚴刑峻法嗎。


    是嚴刑峻法導致了大秦的覆滅?他想起秦如今的政策,麵容緊繃,或許,他得好好想一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熊貓呀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熊貓呀呀並收藏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