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扶蘇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 作者:熊熊貓呀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剛s的嬴政見到扶蘇#
視頻中出現了兩隻小貓,左邊的嬴政貓眼睛溜圓,右邊的扶蘇貓垂著眼。
嬴政:你怎麽來了
扶蘇:有人篡改你的遺詔賜死我
嬴政:你怎麽知道的
扶蘇:我相信父皇不會賜死我的……】
相信還自殺!蘇粒恨鐵不成鋼。
評論區
網友a:嬴政:你身邊是30萬花園寶寶嗎,你還有臉死過來見我[微笑]
迴複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手無寸鐵呢[捂臉]三十萬啊[動動腦子])
(嬴政:“不是,兵權都在你那,蒙恬都你的人,你就是拿三十萬花園寶寶都不至於讓胡亥幹掉吧”)
(三十萬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了他們)
(三十萬頭豬半年都抓不完[微笑])
(三十萬那可是三十萬!!!就是三十萬塊饃都夠噎死他們的[九轉大腸])
(我要是秦始皇,非得給他俊臉抽一下的[微笑]長再帥都不好使)
網友b:這邊話還沒講完呢,蒙恬也下來了
迴複
(然後秦始皇其他子女也陸陸續續下來了,最後一個胡亥[呆])
(秦始皇會在下麵看他的子女像下餃子一樣,一個一個的下來)
(秦始皇: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滅門啊[尬笑])
(扶蘇自己死的利落,這下好了,胡亥上位,秦二世而亡了吧)
網友c:扶蘇:我不信父皇真賜死我了,所以下來問問[皺眉]
迴複
(真服了劉據沒兵權都比他強多了)
(瞧瞧人家劉據,那才配叫作千古一帝的兒子,至少他不會坐以待斃[拳頭])
(說實話劉據真的比扶蘇可惜)
(秦始皇:死吧,誰能死過你啊[尬笑])
(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胡亥等人篡改秦始皇的詔書,勒令扶蘇、蒙恬自殺。為了掩蓋屍-臭,還用鹹魚覆體,可憐的秦始皇。)
網友d:不敢相信蒙恬看著這個二愣子真把自己噶了的時候得有多絕望[流淚])
迴複
(他沒看到。扶蘇接了旨,蒙恬不相信,勸扶蘇也別信,自己跑京城問話去了,結果蒙恬剛一走,扶蘇就聽話自盡了[流淚])
(蒙恬:夠了,老子心疼自己[微笑])
(嬴政:我的天我的爺,我的二舅我的鞋,朕的大秦[敲])
(嬴政:額滴大秦,額錘死你)
網友e:終於有人懂了,扶蘇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就沒見過這麽實心眼的。[微笑]
迴複
(真是服了,蒙恬加30萬大軍再加上百姓擁護,這條件扶蘇給自刎了[微笑])
(扶蘇令人可惜,但不值得同情,毫無帝王之誌。你擱朱老四,有30萬精銳大軍,別說兄弟的一道聖旨,就是朱元璋的聖旨來了也不好使[狗頭])
(朱元璋的聖旨他還真好使[偷看])
(朱棣應該是被逼的沒辦法了,不然有安生日子過著他倒是也沒必要[淚奔])
(建文是把他往死裏逼啊,看看其他兄弟的下場)
(朱棣可是八百人起兵,而且是明初,朝廷的將領都是元末廝殺過來的,他還被十幾萬大軍把守監視,親信都被調走了。
你以為朝廷全是傻子,建文帝防他防的可狠了,兵權也被收走,北平城防兵馬全都換人。
就這樣,人還一路從北平打到了南京。扶蘇的條件可比朱棣好多了,他要有這魄力,曆史都能改寫。)
——————
秦,死一般的寂靜。
眾人被這一連串的消息轟的頭暈目眩,蒙恬看著天幕為他抱不平,卻一點欣喜之情也升不起來。
扶蘇臉色慘白,他甚至不敢轉頭去看嬴政,也不敢想象嬴政的神情。
他怕看到的是一個滿眼失望的父親。
為何竟是這樣的結局,他聽信詔書自盡,不僅沒有成全大秦,反而成了一個笑話……
秦二世而亡啊!!!
這幾個字字重重砸在扶蘇心上,是我的過錯嗎……是我的偏聽偏信,辜負了跟隨我的人,導致了大秦的覆滅……
他甚至不敢相信胡亥會害死自己。
嬴政緊緊攥拳,強逼自己冷靜下來。
他憤怒到極致,雙眼銳利地注視著底下一群人,冷笑。
他自認這一生也算是經曆不少,幼時的波折,朝堂博弈,數不清的刺殺,六國餘孽的反撲以及統一後各種政務的操勞……都沒有這一刻讓他覺得疲憊。
他幼時為質,迴來後13歲登基,十年後解決嫪毐叛亂宣布親政,兩年後逼死呂不韋。
一統六國以來,還有士人群聚議論……嬴政經曆的辱罵誹謗多到令人麻木,他固然會因為“鹹魚覆體”而憤怒,但尚且還能克製。
可一旦涉及到國事,整個性質就變了!
他以為自己的大秦可以千秋萬代,天幕出現了。好,這世上沒有永久不滅的王朝,那他的大秦幾十代總是有的吧。
這是多少秦人的心血換來的偉業啊。
漢承秦製,漢王朝的輝煌,後人對漢的推崇可見一斑,嬴政心裏沒有疑慮嗎。
在看天幕時,哪怕後人偶有誇讚他,那股不甘也縈繞在他心中,久久無法消散。
憑什麽,他大秦一統六國,可後世人人認漢!
秦的覆滅,可以是五百年後,三百年後,但,絕不可以是近十幾年!
嬴政揉了揉眉頭,他不敢鬆懈,怕一旦放鬆,寂寥孤獨感就會席卷而來。
扶蘇,他悉心培養的長子,以那麽可笑的方式去死。
胡亥,他的小兒子,嬴政對他沒有多大要求,畢竟這兒子看起來就是個不甚聰明的酒囊飯袋,就是這麽個東西,成了秦二世。
這樣的皇帝,能成什麽事,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嬴政冷笑,他倒是低估了胡亥,本以為是天真稚嫩的小兒,竟有如此野心。
這野心分扶蘇一點多好啊。
趙高李斯……
趙高早已被他處置,他之前放李斯一馬,倒也沒想到李斯幹的事如此驚天動地。
嬴政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也不過是區區一介凡人,未來事事超出他的預料。
他嘲諷的看著下首麵無血色的李斯。
李斯顯然也被這未來嚇得不輕,臉色甚至出現了一絲茫然,他愣愣地望著天幕,不知在想什麽。
李斯確實很有用,殺是不會殺,但短時間內嬴政實在是不想看見他。
嬴政揮手,讓人把李斯帶下去,聽候處置。
他真是想不通,就算胡亥上位了,朝廷中難道沒有能人了,李斯既然敢以這種方式輔佐胡亥登基,對於國事就置之不顧了?
後人竟然還用滅門來形容!!!
大秦虎狼之師,怎麽就,怎麽能二世而亡呢……
嬴政深深地望了扶蘇一眼,扶蘇還沉浸在失落自責中無法掙脫,氣的嬴政都想拿起身上的佩劍狠狠對他來幾下。
這次他不會給任何人能篡改遺詔的機會,隻是,扶蘇啊,你真的令朕很失望……
漢,劉徹本來還在看秦朝的熱鬧呢,事不關己,這後世人也太會說了,特別是講30萬兵那裏,樂得劉徹身子都笑歪了。
猝不及防聽到劉據的名字,他傻了。
不是,你們不是在說那扶蘇嗎,關據兒什麽事啊?!
看起來像是在誇劉據,細想又覺得怪怪的。
什麽叫沒兵權不會坐以待斃,劉徹想起扶蘇的遭遇,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眼睛微眯,不會是有人想效仿前朝,篡改遺詔吧。
不,絕不可能如此簡單,有秦始皇的例子在前,他怎麽可能不防備。
哪怕晚年再瘋,也不至於能讓人鑽空子改遺詔吧,況且據兒本身就是太子。
想起天幕曾提過的“巫蠱之禍”,劉徹心往下沉。
衛青也眉頭緊皺,這事關乎他的姐姐和外甥,況且他這個外甥還是漢室太子,他很難再置身事外。
未來究竟發生了何事,有他和去病在,據兒會因為什麽事沒有兵權還不能坐以待斃……
想到去病的英年早逝,衛青心中猛的一沉。
明,朱元璋臉色陰沉,端坐著一語不發。
八百人起兵,北平打到南京,聽起來很厲害是吧,嗬嗬,他是不是也得跟著誇一聲啊。
知道朱棣上位有蹊蹺,不過朱元璋還真沒想過是從北平打過來的,這小子還算有點本事。
朱元璋現在已經氣到沒脾氣了,他滿腦子都在琢磨那個建文。
建文是哪個兔崽子,不可能是標兒,他的標兒怎麽可能把兄弟往死裏逼,隻能是標兒的哪個兒子。
哪怕再不重視別的兒子,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看後人這語氣,朱棣都被逼的造反了,其他兒子得是個什麽下場。
這兒孫都是債啊,老四篡了侄子的位,後人還對他頗有維護,搞得朱元璋真是騎虎難下。
朱棣才不管這麽多了,他一副沉冤得雪的表情,迫不及待地就要為自己爭辯。
“爹,大哥,你們看吧,我是被逼無奈啊!”
他也反應過來了,大哥怎麽可能這麽對他,不知是哪個臭侄子,哪有這麽對待長輩的。
造的不是大哥的反,朱棣心裏也是暗暗鬆了口氣。
不過後人對他是真好,他並不知道事情的始末,後人既然說他是被逼的,那他的登基就是身不由己,無奈上位,對於他當下的處境,反而是有利的。
他能服大哥,卻不一定服侄子,看這侄子防他防的,朱棣不爽的咋舌。
朱棣又看了一眼對他的辯解沉默以對的大哥,歎氣。
兒子不爭氣,確實是一件愁人的事啊,更別提是身在皇家。
……也不知他的後代如何,朱棣沒有來的有些心慌。
視頻中出現了兩隻小貓,左邊的嬴政貓眼睛溜圓,右邊的扶蘇貓垂著眼。
嬴政:你怎麽來了
扶蘇:有人篡改你的遺詔賜死我
嬴政:你怎麽知道的
扶蘇:我相信父皇不會賜死我的……】
相信還自殺!蘇粒恨鐵不成鋼。
評論區
網友a:嬴政:你身邊是30萬花園寶寶嗎,你還有臉死過來見我[微笑]
迴複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手無寸鐵呢[捂臉]三十萬啊[動動腦子])
(嬴政:“不是,兵權都在你那,蒙恬都你的人,你就是拿三十萬花園寶寶都不至於讓胡亥幹掉吧”)
(三十萬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了他們)
(三十萬頭豬半年都抓不完[微笑])
(三十萬那可是三十萬!!!就是三十萬塊饃都夠噎死他們的[九轉大腸])
(我要是秦始皇,非得給他俊臉抽一下的[微笑]長再帥都不好使)
網友b:這邊話還沒講完呢,蒙恬也下來了
迴複
(然後秦始皇其他子女也陸陸續續下來了,最後一個胡亥[呆])
(秦始皇會在下麵看他的子女像下餃子一樣,一個一個的下來)
(秦始皇: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滅門啊[尬笑])
(扶蘇自己死的利落,這下好了,胡亥上位,秦二世而亡了吧)
網友c:扶蘇:我不信父皇真賜死我了,所以下來問問[皺眉]
迴複
(真服了劉據沒兵權都比他強多了)
(瞧瞧人家劉據,那才配叫作千古一帝的兒子,至少他不會坐以待斃[拳頭])
(說實話劉據真的比扶蘇可惜)
(秦始皇:死吧,誰能死過你啊[尬笑])
(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胡亥等人篡改秦始皇的詔書,勒令扶蘇、蒙恬自殺。為了掩蓋屍-臭,還用鹹魚覆體,可憐的秦始皇。)
網友d:不敢相信蒙恬看著這個二愣子真把自己噶了的時候得有多絕望[流淚])
迴複
(他沒看到。扶蘇接了旨,蒙恬不相信,勸扶蘇也別信,自己跑京城問話去了,結果蒙恬剛一走,扶蘇就聽話自盡了[流淚])
(蒙恬:夠了,老子心疼自己[微笑])
(嬴政:我的天我的爺,我的二舅我的鞋,朕的大秦[敲])
(嬴政:額滴大秦,額錘死你)
網友e:終於有人懂了,扶蘇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就沒見過這麽實心眼的。[微笑]
迴複
(真是服了,蒙恬加30萬大軍再加上百姓擁護,這條件扶蘇給自刎了[微笑])
(扶蘇令人可惜,但不值得同情,毫無帝王之誌。你擱朱老四,有30萬精銳大軍,別說兄弟的一道聖旨,就是朱元璋的聖旨來了也不好使[狗頭])
(朱元璋的聖旨他還真好使[偷看])
(朱棣應該是被逼的沒辦法了,不然有安生日子過著他倒是也沒必要[淚奔])
(建文是把他往死裏逼啊,看看其他兄弟的下場)
(朱棣可是八百人起兵,而且是明初,朝廷的將領都是元末廝殺過來的,他還被十幾萬大軍把守監視,親信都被調走了。
你以為朝廷全是傻子,建文帝防他防的可狠了,兵權也被收走,北平城防兵馬全都換人。
就這樣,人還一路從北平打到了南京。扶蘇的條件可比朱棣好多了,他要有這魄力,曆史都能改寫。)
——————
秦,死一般的寂靜。
眾人被這一連串的消息轟的頭暈目眩,蒙恬看著天幕為他抱不平,卻一點欣喜之情也升不起來。
扶蘇臉色慘白,他甚至不敢轉頭去看嬴政,也不敢想象嬴政的神情。
他怕看到的是一個滿眼失望的父親。
為何竟是這樣的結局,他聽信詔書自盡,不僅沒有成全大秦,反而成了一個笑話……
秦二世而亡啊!!!
這幾個字字重重砸在扶蘇心上,是我的過錯嗎……是我的偏聽偏信,辜負了跟隨我的人,導致了大秦的覆滅……
他甚至不敢相信胡亥會害死自己。
嬴政緊緊攥拳,強逼自己冷靜下來。
他憤怒到極致,雙眼銳利地注視著底下一群人,冷笑。
他自認這一生也算是經曆不少,幼時的波折,朝堂博弈,數不清的刺殺,六國餘孽的反撲以及統一後各種政務的操勞……都沒有這一刻讓他覺得疲憊。
他幼時為質,迴來後13歲登基,十年後解決嫪毐叛亂宣布親政,兩年後逼死呂不韋。
一統六國以來,還有士人群聚議論……嬴政經曆的辱罵誹謗多到令人麻木,他固然會因為“鹹魚覆體”而憤怒,但尚且還能克製。
可一旦涉及到國事,整個性質就變了!
他以為自己的大秦可以千秋萬代,天幕出現了。好,這世上沒有永久不滅的王朝,那他的大秦幾十代總是有的吧。
這是多少秦人的心血換來的偉業啊。
漢承秦製,漢王朝的輝煌,後人對漢的推崇可見一斑,嬴政心裏沒有疑慮嗎。
在看天幕時,哪怕後人偶有誇讚他,那股不甘也縈繞在他心中,久久無法消散。
憑什麽,他大秦一統六國,可後世人人認漢!
秦的覆滅,可以是五百年後,三百年後,但,絕不可以是近十幾年!
嬴政揉了揉眉頭,他不敢鬆懈,怕一旦放鬆,寂寥孤獨感就會席卷而來。
扶蘇,他悉心培養的長子,以那麽可笑的方式去死。
胡亥,他的小兒子,嬴政對他沒有多大要求,畢竟這兒子看起來就是個不甚聰明的酒囊飯袋,就是這麽個東西,成了秦二世。
這樣的皇帝,能成什麽事,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嬴政冷笑,他倒是低估了胡亥,本以為是天真稚嫩的小兒,竟有如此野心。
這野心分扶蘇一點多好啊。
趙高李斯……
趙高早已被他處置,他之前放李斯一馬,倒也沒想到李斯幹的事如此驚天動地。
嬴政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也不過是區區一介凡人,未來事事超出他的預料。
他嘲諷的看著下首麵無血色的李斯。
李斯顯然也被這未來嚇得不輕,臉色甚至出現了一絲茫然,他愣愣地望著天幕,不知在想什麽。
李斯確實很有用,殺是不會殺,但短時間內嬴政實在是不想看見他。
嬴政揮手,讓人把李斯帶下去,聽候處置。
他真是想不通,就算胡亥上位了,朝廷中難道沒有能人了,李斯既然敢以這種方式輔佐胡亥登基,對於國事就置之不顧了?
後人竟然還用滅門來形容!!!
大秦虎狼之師,怎麽就,怎麽能二世而亡呢……
嬴政深深地望了扶蘇一眼,扶蘇還沉浸在失落自責中無法掙脫,氣的嬴政都想拿起身上的佩劍狠狠對他來幾下。
這次他不會給任何人能篡改遺詔的機會,隻是,扶蘇啊,你真的令朕很失望……
漢,劉徹本來還在看秦朝的熱鬧呢,事不關己,這後世人也太會說了,特別是講30萬兵那裏,樂得劉徹身子都笑歪了。
猝不及防聽到劉據的名字,他傻了。
不是,你們不是在說那扶蘇嗎,關據兒什麽事啊?!
看起來像是在誇劉據,細想又覺得怪怪的。
什麽叫沒兵權不會坐以待斃,劉徹想起扶蘇的遭遇,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眼睛微眯,不會是有人想效仿前朝,篡改遺詔吧。
不,絕不可能如此簡單,有秦始皇的例子在前,他怎麽可能不防備。
哪怕晚年再瘋,也不至於能讓人鑽空子改遺詔吧,況且據兒本身就是太子。
想起天幕曾提過的“巫蠱之禍”,劉徹心往下沉。
衛青也眉頭緊皺,這事關乎他的姐姐和外甥,況且他這個外甥還是漢室太子,他很難再置身事外。
未來究竟發生了何事,有他和去病在,據兒會因為什麽事沒有兵權還不能坐以待斃……
想到去病的英年早逝,衛青心中猛的一沉。
明,朱元璋臉色陰沉,端坐著一語不發。
八百人起兵,北平打到南京,聽起來很厲害是吧,嗬嗬,他是不是也得跟著誇一聲啊。
知道朱棣上位有蹊蹺,不過朱元璋還真沒想過是從北平打過來的,這小子還算有點本事。
朱元璋現在已經氣到沒脾氣了,他滿腦子都在琢磨那個建文。
建文是哪個兔崽子,不可能是標兒,他的標兒怎麽可能把兄弟往死裏逼,隻能是標兒的哪個兒子。
哪怕再不重視別的兒子,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看後人這語氣,朱棣都被逼的造反了,其他兒子得是個什麽下場。
這兒孫都是債啊,老四篡了侄子的位,後人還對他頗有維護,搞得朱元璋真是騎虎難下。
朱棣才不管這麽多了,他一副沉冤得雪的表情,迫不及待地就要為自己爭辯。
“爹,大哥,你們看吧,我是被逼無奈啊!”
他也反應過來了,大哥怎麽可能這麽對他,不知是哪個臭侄子,哪有這麽對待長輩的。
造的不是大哥的反,朱棣心裏也是暗暗鬆了口氣。
不過後人對他是真好,他並不知道事情的始末,後人既然說他是被逼的,那他的登基就是身不由己,無奈上位,對於他當下的處境,反而是有利的。
他能服大哥,卻不一定服侄子,看這侄子防他防的,朱棣不爽的咋舌。
朱棣又看了一眼對他的辯解沉默以對的大哥,歎氣。
兒子不爭氣,確實是一件愁人的事啊,更別提是身在皇家。
……也不知他的後代如何,朱棣沒有來的有些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