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我在非洲當軍師》——


    他非洲出次差,軍閥滅頂之災。


    沒錯,他就是建國後第一個戰爭罪獲得者。


    故事的起因是小哥去非洲出差時,遭遇軍閥亂戰,與同事走散。


    某軍閥出於對中國人的好感,將小哥收留並提供保護。小哥為了迴報軍閥,不僅將中國的《孫子兵法》翻譯成英語,看到軍閥因糧食問題而擔憂時,果斷提供小麥種植技術。


    意識到小哥是個人才後,軍閥立馬奉上8萬美金,並極力挽留小哥當軍師。


    此後三年的時間,小哥硬是指揮軍閥進行了755次大小戰鬥,先後吞並了周圍13個部落和軍閥。靠戰績收獲了軍閥獎勵的10個老婆,1.38噸金礦石和200公斤金條。


    更離譜的是,小哥沒有忘記他的本職工作。


    白天在某個工地上班,下班了就到軍閥營地指揮作戰,三年裏竟然從不遲到早退。


    然而,就當小哥指揮軍閥繼續擴大地盤時,政府軍中某位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的非洲軍官,一眼就認出小哥是中國人。


    一番調查之後,趁著白天小夥上班將其抓獲,並移交到中國大使館。


    對此,遠在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表示——在這位人才的麵前,我就像個新兵蛋子。】


    啊?


    蘇粒目瞪口呆。這真是個人才啊!


    評論區


    網友a:這個部落在非洲以擅長夜戰夜襲名聲大噪,誰也沒想到是因為軍師白天要上班[泣不成聲]


    迴複


    (怎麽說呢,黑哥夜戰好像有天然皮膚優勢[看])


    (但是不能笑,牙一出來就露餡了)


    網友b:臨走前留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迴複


    (這被抓走前是不是還給軍閥寫了封出師表[笑哭])


    (黑崽啊,相父我去也[泣不成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非[綠帽子])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酋長)


    網友c:十四億人口,他自己獨占刑法一個條款[黑臉]


    迴複


    (建國以來第一個戰爭罪[看])


    (頭一次聽說打不過,還找對方工作單位告狀的)


    (“不許請中國顧問!”[偷看])


    (軍閥:搞不過我,搞我軍師?)


    網友d:殺人犯:小子咋進來的?


    小哥:戰爭罪


    殺人犯:……?


    迴複


    (那一刻,殺人犯愣得像一個孩子[大笑])


    (殺人犯:外麵打起來了?)


    (殺人犯:咋關幾年,外麵變化這麽大了[流淚])


    ——————


    天幕之下,眾人嘖嘖稱奇,這也是個人才啊。


    漢初,劉邦默念:“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短短九字真是簡潔又發人深省啊。


    漢武時期,劉徹:這個麥克阿瑟是誰,天幕多次提到他,難不成是什麽英勇神將。


    他看了眼自己身邊的衛青霍去病,嗯,反正一定是他的大漢雙壁最厲害。


    不過,後世竟然還有個“戰爭罪”,不能參與別國的戰爭嗎,建國七十幾年才一人犯罪,嘿,這個“戰爭罪”頭銜還不容易拿。


    想到後人還給非洲提供什麽“小麥種植技術”,劉徹羨慕了,你祖宗我也很需要啊,別光顧著幫那群黑崽,給個種植技術的詳細內容啊!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就已經開始廣泛種植小麥了,當時的普通人都能夠分得清大豆和小麥這兩種農作物。


    所以劉徹一聽小麥就立起了耳朵。


    董仲舒還曾向劉徹建議在關中地區廣泛種植冬小麥。


    漢代的種麥法當然比不上現代先進,麥可是糧食啊,不僅劉徹,其他朝代也眼饞的很。


    ……


    明,朱元璋得意洋洋:“這後人還蠻有眼光,知道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妙處。”


    這話是他打天下時,在徽州,朱升對他今後戰略方針的意見。


    這總結了朱元璋一貫實行的方針,他非常地高興。他也是在這一方針下,一步步完成統一中國的帝業的。


    我華夏幾千年出了多少奇招巧思,那勞什子非洲,有後人幫忙,他就偷著樂吧。


    不過後世這個國家不幹涉別國戰爭,還和他有那麽點子相似。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朱元璋對外關係思想的一大特征,他特別反對使用武力來解決國家之間的爭端,主張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應該靠道義、道德來維係。


    他曾說過:“海外諸蠻夷國家如果對中國有所侵害,不可不加以討伐。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危害中國,則不可以主動興兵征討,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


    不過非洲可以不幹涉,周邊小國現在可不能不幹涉了,天幕講了這麽多了,他咋可能不幹涉!


    ……


    唐,李世民:“後人有眼光!按之前的天幕來看,《孫子兵法》對那非洲來說絕對夠了。”


    能打出這種戰績,正常正常。畢竟學的可是《孫子兵法》誒!


    李世民曾說過: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


    可見他對《孫子兵法》多讚賞。


    不過,後人竟然還拿《出師表》來調侃,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


    三國,還沒有寫《出師表》的諸葛亮和蜀國眾人樂嗬嗬地望著天幕。


    這是他們殫精竭慮的光複大漢時難得的娛樂活動。


    不過又是軍師又是相父的,怎麽感覺這個身份這麽熟悉呢……


    另一個時間的三國,諸葛亮已經逝去,天幕猛然一提到《出師表》,劉禪瞬間愁上心頭,淚眼汪汪。


    嗚嗚嗚,相父我好想你啊,《出師表》上的人都快用完了,接下來我可怎麽辦啊嗚嗚嗚嗚嗚。


    ——————


    蘇粒繼續往下滑。


    【提問:如果給你時薪兩千,每晚看守據說鬧鬼的破敗蕭條的墓園,你願意嗎?】


    蘇粒想著她之前為了錢在工作中當牛做馬,哼,什麽鬼能比她這個窮鬼更可怕!


    網友a:抱歉了我是唯薪主義者[微笑]


    網友b:時薪兩千。每晚十二個小時。


    一天兩萬四,一個月七十二萬,一年八百六十四萬。


    就這個價格鬼敢斷我財路,我讓鬼知道什麽叫怨氣[微笑]


    迴複


    (他跑了我都給他抓迴來埋迴去)


    (抓不迴來我躺裏頭湊數)


    網友c:時薪兩千?什麽鬧鬼,那都是我的家人[微笑]


    網友d:我怕[流淚],但是這一刻我是神,別管,我要和鬼做朋友[流淚]


    ——————


    天幕下的人就著這個話題也開始議論起來。


    達官貴人當然不在乎這一點錢,他們更看重名聲和地位。


    更何況,看守墓園可是下人的活,他們怎麽能屈尊降貴。給再多的錢,大不了吩咐府裏的丫鬟仆人替他們去。


    後人怎麽如此見錢眼開,什麽錢都想賺,太小家子氣了!


    而普通百姓就不一樣了,他們天天在為柴米油鹽奔波,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連後人都心動的價格,他們也忍不住幻想。


    要是真有這麽一份工就好了,有錢能使鬼推磨呢!


    秦,嬴政忍不住想,後人們為何對鬼神一點也不敬畏,他不止一次地看天幕上那些人口無遮攔,他們難道真的不害怕神鬼?


    想起天幕中那些巨型的鋼鐵武器,能上天入地,難不成那些東西連神鬼也能傷害,所以後人才百無禁忌。


    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長生不老之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熊貓呀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熊貓呀呀並收藏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