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粒刷了一會兒了,肚子開始叫了,她不是很餓,想了想,點了杯加了很多小料的奶茶,想著等下午出去溜達再吃頓好的,中午就喝奶茶吧!


    點完奶茶她索性換了個app,看看某站他關注的up主更新了沒~


    一點進來,就是一個醒目的標題——


    【絕境中掙紮的巴、勒、斯、坦】


    蘇粒頓了頓,她之前其實有了解過這件事,那些小孩太可憐了,露天監獄想想就讓人絕望,巴國的平均年齡才18歲啊!


    所以每次她都不忍心看,明明自己沒有能力改變,卻還是看不得民間疾苦。


    不過,她想了想,還是點了進去,這個up主是她蠻喜歡的,每次把曆史講的通俗有趣,一點也不枯燥,那就看一看吧。


    【巴以為什麽要打架呢?因為土地,那麽,土地是誰的呢,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曆史:


    這塊土地在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塊整體,這裏都屬於巴地區,但兩國都認為這塊土地屬於自己。猶太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巴地區建立了以國。公元70年羅馬帝國入侵以國,並將猶太人驅逐出了這片土地,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戰勝了羅馬帝國,開始接管巴地區,並不斷向當地移民,形成了現代的巴勒st阿拉伯人。因此,曆史上這片土地上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並沒有交集也沒有深仇大恨。


    然而到了19世紀末,流浪了近2千年的猶太人,發起猶太複國運動,他們拿著一本《聖經》,說,幾千年以前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這是上帝賜予我們的土地。問題是,人家阿拉伯人已經在這塊地上生活了千年呀!


    關於《聖經》,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事務項目主任埃爾金德說過:“一個植根於聖經經文的民族主義神話,是以為占領巴領土,和繼續鎮壓其人民的辯護。”


    《聖經》,就類似於我們的《山海經》。


    拿這個來當做占領別的國家的武器!


    但偏偏就讓他得逞了。


    猶太人一直在流浪,一直被別的國家排斥,由於二戰時,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所有人都對他們抱有了一絲同情,他們在道德輿論上占了上風,於是他們直接借著輿論,把自己打造成了二戰第一受害者。


    他們在世界上瘋狂造勢,像整個世界都欠他們一樣。然後現在大家真的都這麽覺得了,猶太人太可憐了,二戰時死了600多萬呢。


    為歐洲國家,你可以罵亞洲人,罵黑人可能嚴重點,但是你一旦罵猶太人,那就是找死了!


    但是,二戰誰不苦呢。波蘭也死了600多萬人,被德打過的國家都死很多人,蘇聯死了幾千萬人,我們國家也死了幾千萬人,哪個國家不慘呢?


    因為某些“大國”的支持,猶太人終於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而對於這塊土地的劃分,巴勒斯坦不僅土地分得少,版圖還支離破碎,形成了加沙地帶這樣的飛地。


    更令人氣憤的是,靠近地中海大部分土地肥沃,降雨量相對豐富的沿海地區都劃給了以色列。而巴勒斯坦得到的則是大片寸草不生的沙漠戈壁,這樣的領土劃分方式加上民族宗教衝突原因,於是中東戰爭爆發。


    在阿美麗卡的幹預下,以國越戰越強。在五次中東戰爭後,以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以國對巴國這幾十年的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他們就是想要完全霸占這個土地。兩國力量懸殊,巴國這次是殊死一搏,那麽,結果會是如何呢?


    我想祝巴國好運。】


    蘇粒看的義憤填膺,沒辦法,她就是如此嫉惡如仇,本來之前她對猶太人印象挺好的。


    這就是輿論的可怕之處啊!之前不是還說猶太人是最聰明的民族嗎,以國的行為也太可惡了,現在可是21世紀了,這樣的方法行不通的!


    她打開評論區,一群人和她一樣憤怒:


    網友a:把聖經當地契,我要是拿出《山海經》不知閣下如何應對


    網友b:巴以衝突向世界證明了什麽叫做“請神容易,送神難”


    網友c:看到了那個小孩兒說“我在巴勒斯坦長不大”,真的心都要碎了[流淚]


    迴複:以前我們和小日子打仗的時候,一個外國記者問我們的少年民兵,穿草鞋冬天不會冷嗎?他說“我們沒打算活到冬天”


    迴複:“我沒打算活到冬天”,這句話,你是要殺了我嗎[流淚]


    網友d:憑什麽他們搶占別人的領土還那麽有理[微笑][微笑][微笑]


    網友e:按照以色列的思路,凡是我們鐵木真打過的地方是不是都可以要迴來?


    網友f:他們好像就隻有兩個選擇,戰死或者等死


    網友g:曆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再苦再窮也是自己的。


    網友h:當年小日子也沒有放過南京任何一個小孩,這件事對我們也是個警醒,勿忘曆史!


    ——————


    天幕下的眾人麵色凝重。


    這次放的東西很不一樣,以往的視頻,大部分都是歡快的,輕鬆的。哪怕說起詩聖杜甫,對於安史之亂這些內容並沒有具體分析,隻能從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中研究各種可能性。


    但是這次天幕是在具體講解後世正在發生的戰爭,這對各朝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信息。


    對著天幕上播到的慘狀,大人們捂住了自己孩子的眼睛,不忍直視。


    原來,那麽厲害,擁有那麽多法器的後人也要經曆那種殘酷的戰爭嗎,這個世界什麽時候才能正常一點呢……


    亂世中的人們痛哭流涕,他們現在也在經曆這種痛苦,天幕上那個國家的人們都在反抗了,他們為什麽不能反抗!


    沒錯,要反抗,憑什麽,憑什麽受苦的永遠是我們!


    他們眼神逐漸變得堅定、狠厲。既然反不反抗都要死,那為何不試一試!


    ……


    宋,趙匡胤看著天幕,想到了燕雲十六州,那曾是中原的土地啊!他有生之年,能收服迴來嗎,他的大宋,能再次一統中原嗎……


    清朝,乾隆臉色發黑,他知道天幕離大清最接近,莫約是在幾百年之後,幾百年之後,那些洋人究竟怎麽做到的?!


    “二戰”,那場戰爭究竟有多麽可怕,竟然每個國家都死了那麽多人,幾百萬幾千萬,這真的是在形容人的嗎。果然,毀滅大清的,是外麵那些洋人吧!


    還有那個“小日子”,什麽叫沒放過南京的任何一個小孩?


    現在可不是天幕那樣的後世,各國之間打個仗都要講道理,小日子你給朕等著,洋人太遠暫且不說,你個彈丸之地也敢如此放肆,你就替你的後人承擔這個後果吧!


    秦,嬴政對於這個以國是看不起的,他大秦一統六國,也沒想著殺光六國之人,這個以國能力不大,野心倒是挺大,若不是那個所謂的“阿美麗卡”,他能如此囂張?


    因為這,嬴政對那個“阿美麗卡”也有些瞧不上了,不是說世界第一強國嗎,被自己的屬國這麽拿捏?況且天幕的世界,信息通達,連國外的時都能被後人這麽詳盡的分析了解,看看後人這麽義憤填膺,那“阿美麗卡”和以國能堵的住悠悠眾口?到時候估計要把自己賠進去。


    嬴政更在意的是小日子,自己的後人和別的國家當然是不一樣的,這個小日子是不是天幕之前說的,徐福帶著童男童女去過的?


    嬴政眯了眯眼,既然曆史上的徐福去到過,現在再讓徐福去一次,他也能找到這個“小日子”吧,這次,他可不是尋仙問道這麽簡單了。


    漢,劉徹:“什麽?死了多少人???”


    劉徹對於天幕所說的二戰震驚了。


    秦末漢初,由於長期戰亂,人口銳減,漢朝建立時人口僅剩1300萬,經過幾代皇帝的休養生息,到他這全國人口約有3600萬 。


    現在天幕告訴他,那場戰爭,後人死了幾千萬?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可想而知,這是全世界都被卷進去了啊,哪怕隔了幾千年,劉徹還是有些痛心疾首,這麽多人,能做多少事啊!


    這下子,漢武朝所有大臣都慌了:“陛下,匈奴不可不打呀!”


    哪怕之前極力反對的大臣們都統一了戰線,冷冰冰的竹簡哪裏比得上天幕栩栩如生的視頻有衝擊力,這後世的例子就擺在這呢!


    之前聽匈奴劫掠邊境,好像離自己很遙遠,不以為意。許多大臣其實並無感覺,畢竟他們可是權貴,自己享福那管別人死活。但時看看後世這以國,幾十年時間都把土地占光了!看看他把那巴國逼成什麽樣了!


    如果他們大漢再退讓,匈奴得寸進尺,後果不敢設想,不行,必須打,而且打的越快越好!


    戰爭麵前哪分什麽高低貴賤,匈奴真贏了他們所有人都是天幕上那個下場!


    越有權勢的人越怕死,哪怕天幕說他們大漢之後打贏了匈奴他們也不放心,巴不得匈奴立刻過來稱臣。


    “朕難道不想打嗎,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之前大臣們反對打匈奴劉徹很煩,巴不得立刻出兵,現在大家統一戰線了,他反而開始謹慎了。匈奴不容小覷,他是很放在心上的。


    唐,李世民也痛心不已,貞觀初年人口也不過一千多萬,這後人一提到人口他就感到不妙。農耕社會,人口是最能體現國家強大與否的標準之一,想起隋末的慘狀,後世必然也是經曆了黑暗時期吧,他歎了一口氣。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在他們堅持過去了,看到那句“沒打算活到冬天”,李世民都忍不住心裏一酸。


    大冬天還在穿草鞋的兵啊,怎麽會如此呢!


    後世怎麽樣他沒能力管,不過他可以管一管現在,比如那個“小日子”,徐福去過的,是旁邊的倭國嗎,好氣啊,不行我得派人先去出出氣!


    武周時期,武則天聽到“小日子”就開始冷笑了,前不久,她剛給一個國家賜名,好巧不巧就賜的這個名字呢。他們不是經常派使者來大唐學習嗎,學完了就這樣對待我華夏的後人?真是個白眼狼。


    “日本的使者是不是又要來了?”


    這次,她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了。


    元,鐵木真:“天幕提到我了誒,哪這麽多廢話,淦就完了!”


    明,朱元璋不可置信:“南京?是咱的應天府嗎?這日本好大的膽子!”


    想到自己還把它列入不征之國,朱元璋更是有種被欺騙的憤怒,這還不征個屁!


    想想自己幾個能征善戰的兒子:“老四呢,給咱把他喊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熊貓呀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熊貓呀呀並收藏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