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殘酷的生存危機麵前,人們陷入了兩難的絕境:即使麵臨餓死的威脅,他們也不敢再輕易嚐試一口食物;但即便他們忍住饑餓,放棄進食,最終也難逃死亡的命運。


    這些曾經身處絕境的民眾被吳城施展出的神技治愈之後,內心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們對於神明的信仰在這一刻產生了巨大的動搖。


    原本堅定地信奉著雷神的他們,如今親眼目睹了一個凡人展現出如此驚人的奇跡,拯救了他們的生命。


    與此同時,薇莉也感受到一股突如其來、源源不斷的清純信仰之力。她明白,這意味著吳城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讓她早日恢複往昔的實力。


    時光如梭,短短三天過去,數艘牧府軍的大船駛來,將那些“病人”接上船,駛向鳴神島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吳城默默地凝望著他們遠去的方向,心中不禁為這些仍然堅信雷神的人們感到悲哀。他衷心希望那些海洋中的魚蝦在享用這些人的血肉時,不會受到魔神殘渣的侵蝕。


    而就在同一時刻,船上的人們雖然意識模糊,但潛意識裏卻感覺到自己已經獲救。然而,負責駕駛船隻的幕府軍士兵卻趁著這些民眾沒有察覺的時候,悄然放下了一些用於求生的小艇。


    在設定好指定的航線後,幕府軍的士兵們小心翼翼、動作迅速地趁這些病人毫無防備之時,悄悄登上了求生的小船,向著陸地快速劃去。


    與此同時,僅剩下的幾艘大船則堅定地駛向了規定的指定地點。而在另一邊,國崩大炮的操作員早已密切關注著船隻的動向,並做好了充分準備。


    當他們發現目標逐漸靠近時,立即開始裝填彈藥,全力以赴,蓄勢待發,說來也是諷刺,本來這些大炮是為了阻止反抗軍的船隻向鳴神島方向移動,如今卻化作屠殺這些病人的神兵利器……


    緊接著,隻聽到幾聲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木屑四處飛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那些本來就是倉促趕工製作的劣質大木船,在遭受了幾發炮彈的猛烈轟擊後,船體瞬間破裂開來,水如泉湧般不斷湧入船艙。


    這些被魔神殘渣侵蝕的人們,出於求生的本能,稍微恢複了一些理智,但這遠遠不足以讓他們逃脫困境。


    吳城的目光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親眼目睹那幾艘船被幕府軍擊毀的慘狀。他默默地注視著一切,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


    然而,這便是他們注定的宿命,難道不是嗎?若不去與命運搏鬥,便會被命運無情地吞噬。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他深知自己必須變得更為強大。此刻,吳城心中盤算著如何利用璃月某一位帥氣魈夥體內的業障和魔神殘渣。


    上千年來積攢下來的力量倘若能夠全部被他汲取,不僅能讓魈的身軀變得輕盈無負擔,也許還能讓他自身的寫輪眼更上一層樓呢!


    屆時,他或許就能開啟萬花筒寫輪眼,之後就可以開須佐高達,用須佐骨架的巨手緊緊握住多托雷,宛如擺弄木偶玩具一般隨意操縱他。


    而那些早已失去理智、意識模糊的人們,此刻愈發無力抵禦命運的捉弄,隻能聽憑命運的安排,最終紛紛沉入廣袤無垠的大海深處......


    吳城站在高處,俯瞰著身後聚集起來的五百多名教徒,心中湧起一股感慨之情。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能夠擁有如此眾多真正信仰他的教徒。


    這些曾經麵臨死亡的到期民眾,如今卻像溫順的羔羊一般,無條件地聽從他的指揮。


    在反抗軍與幕府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吳城的教團如同一顆滾動的雪球,迅速壯大。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裏,吳城身邊已經匯聚了將近五千名教徒。


    盡管他們並不完全理解血月教團的教義到底意味著什麽,但他們對吳城展現出無比的虔誠。


    那些原本堅信幕府軍會拯救他們的村長們,麵對現實的壓力,最終不得不放下固執,懇請吳城去救助他們村莊中的人們。不出所料,這些村長們也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血月教團的行列。


    吳城並不僅僅滿足於此。為了讓他們徹底認清幕府軍的真麵目,他特意安排了一場現場觀摩。當這些村長們親眼目睹幕府軍所謂的“救治”行為時,


    任何花言巧語的幻術都變得蒼白無力。眼前所見的真相,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們沒想到曾經他們視為救星的幕府軍對於那些病人是這麽處理的。這就是一場屠殺。


    吳城什麽也沒有說,隻是默然的看著那不斷下沉的船隻,如此具有震撼性的場景,就算他保持沉默,估計那些民眾的心中也不會過於平靜。


    他們之中有許多病重的親屬登上了那艘船去尋求治療,甚至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的親人能夠上船,不惜傾盡全部家當去賄賂幕府軍的官員。然而,如今看來,他們實際上是把自己的家人送上了絕路。


    那些病人已經病得如此嚴重,在猛烈的炮火轟擊下掉入水中,怎麽可能還有生還的機會呢?這些人立刻改變了自己的信仰。


    他們開始對雷神感到無比憤怒,質問為何他們世世代代所信奉的神靈竟然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在這些民眾眼中,這樣的命令必定是出自那位雷神之手。


    這些民眾也想不通自己到底犯了什麽罪過,竟要讓他們的親人全部葬身魚腹。他們的憤怒情緒達到了極點。


    而那些一直以來都堅定地維護雷神的村長們此刻也隻能沉默不語。麵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場景,他們無法否認,更無顏麵對村裏的眾人,畢竟當時就是他們力排眾議,讓那些病人登上了幕府的船隻去治病……


    這使得這些人對吳城更加忠誠不二,並且開始對血月教團產生真正的歸屬感。吳城所追求的正是這種效果。


    此後,吳城並未繼續堅持他那套“有價值才治療”的原則。畢竟,他身後有五千多人盯著,他必須樹立起自己仁慈無私的神使形象。


    因此,即使麵對那些隻剩下微弱氣息的人,吳城也會出手相救。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但至於他們是否能活下來,吳城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對於那些死去的人,吳城給出的解釋是,由於他們內心對血月女神的信仰不夠虔誠,血月女神收迴了賜予他們的福祉,所以他們才會死掉。


    總結來說,那些死去的人都是因為信仰不夠純粹罷了。別老是質問我為何治療過的病人最終還是離世了,你們應當好好自我反省一下,是否真心誠意地認同血月。


    這種說法相當的難以辨認真偽,無償利用這樣的說法也算是在這五千人的團隊初步建立了作為神使的威嚴


    與此同時,另一頭的北鬥在璃月稍作休整沒多久,就迫不及待地率領著南十字星船隊趕往稻妻。畢竟受了吳城兄弟如此大的恩惠,吳城的所作所為幾乎等同於送給北鬥整整一支艦隊,她自然會對吳城托付之事格外上心。


    此次北鬥並未駛入離島,而是聽從了吳城的建議,朝著八醞島和海隻島中間的方位航行而去。估計再有一周就會到達。


    吳城依舊熱衷於持續在發運島不斷搜刮人口,並且現在已經不需要自己自主去勸說了,自己身後跟著如此之大龐大的隊伍難道還不能夠說明一切嗎?


    看看他們一個個精神麵貌多麽的好,再看看其他村莊裏的人形如死屍一般,這難道還看不出差別嗎?在接下來的六七天內,無城幾乎逛遍了八運島所剩下的每一個村莊,獲得了整整1萬多的追隨者。


    這些可不是以前那些並沒有加入血月教團的家夥,這些民眾可是實打實的信奉血月。這提供給薇莉的信仰力是之前的好幾倍。


    但作為非官方的他顯然在初期的說服力沒有他們高,也就讓天領奉行的那幫人渣霍霍了不少好用的人口,也就隻能找到這麽多人了,不過這1萬多人倒也是夠了。


    對於他那一塊璃月西南角的土地來說,現在的基建水準承載三四萬人就已經是極限了,再說現在關於教團內部什麽都還沒有確立下來,人太多的話也會導致過於臃腫,再加上八醞島確實沒人了…


    在島上有些錢財的早就帶著自己的財富在幕府軍撤離的時候跟隨一起,無權無勢的平民通通被扔在這裏等死,更別提吳城這家夥不斷倒賣軍火,提高了戰爭烈度,自然遭難的都是平民百姓。


    不少幕府軍的潰兵和反抗軍之內素質低下的人在混亂的時候洗劫村莊,搶劫沿路平民都常有的事情。


    如果非要追究罪責的話,那麽吳城起碼得背上一兩成的責任。然而,跟他做交易的那些人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所以這個黑鍋無論如何都扣不到他頭上。


    他每次跟海祈島進行交易時,都會小心翼翼地隱瞞自己的身份信息,生怕哪天稻妻恢複和平後會遭到清算。畢竟在雙方兩頭皆吃的,無一例外,最後都被當成主要的清算對象。


    像這樣的大事,總得有個人來承擔全部責任吧!總不能去找三奉行的家主或者雷電將軍來承擔此事吧。


    找個局外人來背下所有的黑鍋再好不過了。這也是為何吳城一直煞費苦心抹去自己存在過的痕跡。生怕兩方知道他倒賣軍火的事情。


    稻妻幕府軍那邊跟他做交易的軍官,已被他統統滅口。在反抗軍第一次發起但反攻的時候,他們就紛紛自願的去了另一個地方往生。


    而對於反抗軍這邊的交易對象,吳城同樣沒打算輕易放過,直接命令手下數百名海亂鬼換上稻妻幕府武士的服裝,前去解決掉那位跟他做生意的商人。


    掐指一算,如今那商人的墳頭估計都已經長出青草了吧。如今,無人知曉他曾涉足軍火倒賣這一勾當。不僅如此,就連最為棘手的那批盔甲,也統統被他賣給了反抗軍。


    反正天領奉行的許多人都在向海奇島兜售軍火,他們根本不可能通過這條線索追查到自己身上。


    真要嚴格清查天領奉行至少有一半兒的軍官都得判處死刑,而且就算有人懷疑也不敢上報給九條裟羅,別到時候倒賣的人查不到,查到自己身上一堆事兒。


    此外,吳城還在八醞島外圍的海灘上興修起了大規模的聚居地。這也是必然的,總不能讓這兩萬多人陪著自己一起露宿草地上吧。


    而且這些人都是吳城未來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居所,對繼續洗腦這些稻妻民眾就不利了。


    雖然說吳城打算將他們運到璃月西南角,但在運往之前還是要滿足一些基本的居住需求的。


    早在當初他的追隨者隻有一千多人的時候,吳城就已經開始策劃並讓這些人去收集材料,修建聚居地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數的增加,這個聚居地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民眾並非毫無用處。在這兩萬多人中,約有一兩千名工匠。


    他們的加入讓修建的營地比起當時在鳴神島所建的要好得多。這些工匠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運用各種建築知識和技巧,使得營地的結構更加合理、堅固耐用。


    然而,糧食問題成了一道令人頭疼不已的難題。畢竟,兩萬人的口糧堪稱天文數字!吳城心裏沒底,不知道北鬥何日才能抵達。按團隊現有的規模來看,他們恐怕難以一次性把兩萬多人全部帶走。


    所以,盡管那些空蕩蕩的村莊裏還有一些餘糧,但如果不加節製地消耗,一旦糧食告罄,恐怕這些人會因為饑餓而失去理智,做出任何瘋狂的舉動。到那時,自己曆經千辛萬苦才建立起來的秩序將會在瞬間土崩瓦解。


    吳城深知僅憑一百名海亂鬼來管理兩萬多民眾遠遠不夠,於是他從這兩萬多民眾中又精心挑選出約一千名身體較為健壯的稻妻年輕人,充實到臨時管理隊伍中去。


    此外,有了各村村長的積極協助和組織,這個草創的組織架構才算初步成型。盡管各類問題層出不窮,但好歹能夠維持運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以不死之身名揚提瓦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燉派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燉派蒙並收藏以不死之身名揚提瓦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