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最早的活字印刷
大唐:兕子是誰?係小公舉吖! 作者:飛馳的大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麗質,這個過程你一定要記好,迴去讓陛下記錄在史書裏。”
李麗質見李岩說的慎重,臉上露出嚴肅的表情認真的點點頭
“首先要把這些黃泥用水泡開過濾掉渣子,留下最細膩的泥土使用。”
李岩從地上捧起李闖砸開的細碎泥土,倒入陶罐中。
“然後用小錘子搗碎,力氣不用太大,但要仔細一些。”
李岩把小錘子遞給李麗質,坐在她身邊指導。
“岩哥哥,這樣可以嗎?”
“可以了,然後把水倒入攪拌,這個過程小兕子來試試。”
兕子在一旁饒有興趣的等了好一會,聽到李岩讓她來,急忙端起水倒進去,兩隻小胳膊掄圓了用力攪拌。
泥土很快就攪拌成渾濁的泥水,再用細紗布過濾沉澱,多餘的倒掉後,一塊柔軟發些紅的軟泥出現在眼前。
“哇~~鍋鍋~好漂釀的泥吖~”
小兕子讚歎的看著罐子裏的軟泥,這可是她親自和的泥巴,現在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試一試,
“麗質,這部分記錄好了嗎?”
李岩拍拍陶罐繼續補充:
“選泥要用黃河下遊細膩的黃泥,過濾要用細紗布。”
李麗質檢查了一下小本,確認無誤後輕輕頷首。
“第二個部分就是玩泥巴。”
李岩從罐子中掏出軟泥,一分為三分給李麗質和兕子各一份,說道:
“把軟泥壓成厚餅,再切成小方塊。”
揉泥的過程很簡單,隻是切塊的時候李岩可不敢讓兕子用刀,自己持刀幫她切成一個個小塊。
接下來就是自然風幹,正常的風幹需要三天時間。
但他們也不用等這麽久,直接拿出李闖風幹好的成品進入一個步驟。
“第四個步驟則是寫字和刻字。”
用毛筆在風幹好的泥塊上寫字不是李岩擅長的,這就全靠李麗質和兕子了。
《三字經》全篇先寫在紙上,然後再反著寫在泥塊上,這一過程足足用了數個時辰。
文字寫好,早已安排好的雕刻工匠開始沿著字體雕刻,李岩這才有空帶著她們去吃飯。
時間來到第二日午時,雕刻部分完工,三人又興衝衝的趕了過來。
小兕子雖然不知道大家在做什麽,但忽然就喜歡上了這個參與的過程,尤為積極認真。
雕壞的七個字由小兕子親自補齊,然後將泥活字入窯燒陶。
窯爐工匠經驗豐富,很意外的一個都沒有損壞。
李岩滿意的把燒好的陶活字放入鍋中,倒入小米和白芷熬煮,填充燒製留下的孔洞。
“鍋鍋~好香吖~幾個好七咩~”小兕子趴在大鍋邊聞著小米粥的香味,很是心動。
“這個不能吃,會崩掉你的小牙。”
李岩笑嗬嗬的抱起小兕子讓她能更清楚的看著鍋裏的東西。
停火後,陶活字經過最後的一次烘烤,終於變成一粒粒堅硬精致的完成品。
李麗質看著麵前一堆東西,手都在發抖。盡管李岩已經給她詳細講解過活字印刷,但當這項發明真正出現在她眼前時,她還是被震撼得不行。
府內的木匠按照李岩要求,用木條做好印刷版放在桌上,兕子開始從一千多個陶字中像拚拚圖一樣,按著順序尋找。
“鍋鍋~「此四方,應乎中」,兕子要乎吖~~~”
“乎.....乎在哪呢。”
字看的多了,李岩感覺自己腦子都懵住了,好多字即便看到了大腦也已經不再識別。
“兕子,在這!”李麗質找到一個乎交給兕子,心情莫名的很開心。
“「此五行,本乎數」,還要一個乎噠~”
這下李麗質也找不到了,從第一個看到最後眼花了好幾次都沒找到,臉頰微微鼓著表情十分迷茫。
“李闖,給我把府裏識字的全部叫過來,全部!”
李岩一聲令下,售貨窗口關掉電影院關掉,別管識不識字格物院所有人都過來了,這可是先生第一動用這麽多人,每個人都憋著勁想表現一把。
所有人裏三層外三層的把李岩他們圍在中間,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李岩數了一下,完全識字之人隻有四個,全是李承乾手下的讀書人。
能識字過百之人大約有二十人左右,幾乎都是一些賬房和繡娘管事。
四個讀書人分別帶著五個識字的,每個小組分走一百多枚,兕子要什麽字他們就找什麽,進度果然快了很多。
中途城陽終於做完功課,急急忙忙的鑽進來,憑空得一員大將進度又快了幾分。
人多果然力量大,大約半個時辰,隨著「戒之哉,宜勉力」的力字插入木框,大唐第一本活字印刷正式誕生。
“哇~~~~拚好呐~~~”
小兕子開心的手舞足蹈,身體像一顆海草一樣扭了好幾下。
“哇~~~~~~”
四周眾人看兕子開心,連忙跟著伸手歡唿。
雖然不知道自己在歡唿什麽,但是主子都歡唿了,自己不跟一下總是不好的。
“還沒完呢,一會兒再歡唿。”
李岩哭笑不得的從人群中撥開一條縫隙,出去拿了一個墨塊返了迴來。
“兕子研墨,麗質執筆。”
李岩笑著把文寶遞給她們。
李麗質明白李岩一語雙關,說的是隻有她們才能聽懂的話,柔柔一笑間眼眸笑盈盈的眯起來。
小兕子傻乎乎的張著小嘴笑著,開始仔細研磨,
嘴裏還哼哼著炸學校之歌。
李麗質把毛筆蘸飽滿,認真的把每一個字都塗成黑色,然後擦掉再覆蓋一層。
反複三次,李岩才叫停。
李岩接過一張宣紙,緩緩覆蓋在活字板上。
李麗質則拿著一個木笤彎著腰仔仔細細的刷了一遍,兩人對視一眼點點頭,掀開紙張。
「人之初,性本善......」
一張活字版書頁,完美的呈現在眾人眼前。
李麗質捂著嘴眼眸裏亮閃閃的,話都說不出來一句。
格物院的普通人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四名讀書人卻早已經激動到語無倫次、神色激動。
沒在這個時代讀過書的人,永遠不知道一本新書對讀書人究竟代表著什麽。
讀書首先是士族階層和門閥的特權,教育壟斷嚴重,甚至可以說在這個時代讀書根本就是貴族的活動。
隋唐雖然開了科舉製度,卻在錄取人才之時,公然偏袒士族。
甚至根本不需要在暗地裏做手腳,隻需要把考題往士族藏書方向引導,普通階層就根本沒有希望。
那些書本都沒讀過,又該如解題?
而就在剛才,格物院第一本啟蒙書籍正式誕生,名為《三字經》,伴隨著還有一項神奇的活字印刷技術。
這其中竟然還有他們的參與和見證,怎能不讓人激動!
“兕子,署名吧”
李麗質見李岩說的慎重,臉上露出嚴肅的表情認真的點點頭
“首先要把這些黃泥用水泡開過濾掉渣子,留下最細膩的泥土使用。”
李岩從地上捧起李闖砸開的細碎泥土,倒入陶罐中。
“然後用小錘子搗碎,力氣不用太大,但要仔細一些。”
李岩把小錘子遞給李麗質,坐在她身邊指導。
“岩哥哥,這樣可以嗎?”
“可以了,然後把水倒入攪拌,這個過程小兕子來試試。”
兕子在一旁饒有興趣的等了好一會,聽到李岩讓她來,急忙端起水倒進去,兩隻小胳膊掄圓了用力攪拌。
泥土很快就攪拌成渾濁的泥水,再用細紗布過濾沉澱,多餘的倒掉後,一塊柔軟發些紅的軟泥出現在眼前。
“哇~~鍋鍋~好漂釀的泥吖~”
小兕子讚歎的看著罐子裏的軟泥,這可是她親自和的泥巴,現在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試一試,
“麗質,這部分記錄好了嗎?”
李岩拍拍陶罐繼續補充:
“選泥要用黃河下遊細膩的黃泥,過濾要用細紗布。”
李麗質檢查了一下小本,確認無誤後輕輕頷首。
“第二個部分就是玩泥巴。”
李岩從罐子中掏出軟泥,一分為三分給李麗質和兕子各一份,說道:
“把軟泥壓成厚餅,再切成小方塊。”
揉泥的過程很簡單,隻是切塊的時候李岩可不敢讓兕子用刀,自己持刀幫她切成一個個小塊。
接下來就是自然風幹,正常的風幹需要三天時間。
但他們也不用等這麽久,直接拿出李闖風幹好的成品進入一個步驟。
“第四個步驟則是寫字和刻字。”
用毛筆在風幹好的泥塊上寫字不是李岩擅長的,這就全靠李麗質和兕子了。
《三字經》全篇先寫在紙上,然後再反著寫在泥塊上,這一過程足足用了數個時辰。
文字寫好,早已安排好的雕刻工匠開始沿著字體雕刻,李岩這才有空帶著她們去吃飯。
時間來到第二日午時,雕刻部分完工,三人又興衝衝的趕了過來。
小兕子雖然不知道大家在做什麽,但忽然就喜歡上了這個參與的過程,尤為積極認真。
雕壞的七個字由小兕子親自補齊,然後將泥活字入窯燒陶。
窯爐工匠經驗豐富,很意外的一個都沒有損壞。
李岩滿意的把燒好的陶活字放入鍋中,倒入小米和白芷熬煮,填充燒製留下的孔洞。
“鍋鍋~好香吖~幾個好七咩~”小兕子趴在大鍋邊聞著小米粥的香味,很是心動。
“這個不能吃,會崩掉你的小牙。”
李岩笑嗬嗬的抱起小兕子讓她能更清楚的看著鍋裏的東西。
停火後,陶活字經過最後的一次烘烤,終於變成一粒粒堅硬精致的完成品。
李麗質看著麵前一堆東西,手都在發抖。盡管李岩已經給她詳細講解過活字印刷,但當這項發明真正出現在她眼前時,她還是被震撼得不行。
府內的木匠按照李岩要求,用木條做好印刷版放在桌上,兕子開始從一千多個陶字中像拚拚圖一樣,按著順序尋找。
“鍋鍋~「此四方,應乎中」,兕子要乎吖~~~”
“乎.....乎在哪呢。”
字看的多了,李岩感覺自己腦子都懵住了,好多字即便看到了大腦也已經不再識別。
“兕子,在這!”李麗質找到一個乎交給兕子,心情莫名的很開心。
“「此五行,本乎數」,還要一個乎噠~”
這下李麗質也找不到了,從第一個看到最後眼花了好幾次都沒找到,臉頰微微鼓著表情十分迷茫。
“李闖,給我把府裏識字的全部叫過來,全部!”
李岩一聲令下,售貨窗口關掉電影院關掉,別管識不識字格物院所有人都過來了,這可是先生第一動用這麽多人,每個人都憋著勁想表現一把。
所有人裏三層外三層的把李岩他們圍在中間,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李岩數了一下,完全識字之人隻有四個,全是李承乾手下的讀書人。
能識字過百之人大約有二十人左右,幾乎都是一些賬房和繡娘管事。
四個讀書人分別帶著五個識字的,每個小組分走一百多枚,兕子要什麽字他們就找什麽,進度果然快了很多。
中途城陽終於做完功課,急急忙忙的鑽進來,憑空得一員大將進度又快了幾分。
人多果然力量大,大約半個時辰,隨著「戒之哉,宜勉力」的力字插入木框,大唐第一本活字印刷正式誕生。
“哇~~~~拚好呐~~~”
小兕子開心的手舞足蹈,身體像一顆海草一樣扭了好幾下。
“哇~~~~~~”
四周眾人看兕子開心,連忙跟著伸手歡唿。
雖然不知道自己在歡唿什麽,但是主子都歡唿了,自己不跟一下總是不好的。
“還沒完呢,一會兒再歡唿。”
李岩哭笑不得的從人群中撥開一條縫隙,出去拿了一個墨塊返了迴來。
“兕子研墨,麗質執筆。”
李岩笑著把文寶遞給她們。
李麗質明白李岩一語雙關,說的是隻有她們才能聽懂的話,柔柔一笑間眼眸笑盈盈的眯起來。
小兕子傻乎乎的張著小嘴笑著,開始仔細研磨,
嘴裏還哼哼著炸學校之歌。
李麗質把毛筆蘸飽滿,認真的把每一個字都塗成黑色,然後擦掉再覆蓋一層。
反複三次,李岩才叫停。
李岩接過一張宣紙,緩緩覆蓋在活字板上。
李麗質則拿著一個木笤彎著腰仔仔細細的刷了一遍,兩人對視一眼點點頭,掀開紙張。
「人之初,性本善......」
一張活字版書頁,完美的呈現在眾人眼前。
李麗質捂著嘴眼眸裏亮閃閃的,話都說不出來一句。
格物院的普通人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四名讀書人卻早已經激動到語無倫次、神色激動。
沒在這個時代讀過書的人,永遠不知道一本新書對讀書人究竟代表著什麽。
讀書首先是士族階層和門閥的特權,教育壟斷嚴重,甚至可以說在這個時代讀書根本就是貴族的活動。
隋唐雖然開了科舉製度,卻在錄取人才之時,公然偏袒士族。
甚至根本不需要在暗地裏做手腳,隻需要把考題往士族藏書方向引導,普通階層就根本沒有希望。
那些書本都沒讀過,又該如解題?
而就在剛才,格物院第一本啟蒙書籍正式誕生,名為《三字經》,伴隨著還有一項神奇的活字印刷技術。
這其中竟然還有他們的參與和見證,怎能不讓人激動!
“兕子,署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