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華國命名為“領航員”的巨型空間站自從完工後,全球超過60個有實力或者有財力的國家立刻便向華國提出了合作的倡議。


    這也像一個個巴掌直接扇在了米國的臉上。


    此時的“國際空間站”建造計劃,原本參與的那些國家,現在除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外,幾乎全部退出了該計劃。


    就連米國原本最親密的合作夥伴英吉利和法蘭西國都倒向了華國的懷抱。


    米國後來也秘密派出一些高級別的訪問團,想要跟華國商量,可以讓他們的宇航員登上“領航員”空間站,參與各種太空研究。


    沒想到華國一句話就讓他們立刻就啞了火。


    “目前華米兩國在太空領域,沒有合作的前提,這樣會嚴重違背了貴國已經形成了法律效率的‘肖恩條款’!”


    米國人隻得又灰溜溜了迴到了國內。


    米國宇航局局長的肖恩,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抬頭仰望那懸浮在外太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看見的那宛如一把撐天巨傘般的太空城市。


    他的心中這座太空城市的向往,簡直令他整夜都睡不著覺。


    “該死的華國人,自己明明已經開始了太空之城的建造,還要跑過來跟我們合作國際空間站計劃,你要是能提前透露你們能造出規模如此龐大的空間站,我又怎麽可能提出什麽‘肖恩’條款呢!”


    “現在我在全世界麵前,簡直就是成為了一個笑話!”


    他也不想一想,就算華國真的向米國透露出“領航員”空間站計劃,米國對此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相信華國會有這樣的技術和財力!


    其實肖恩這樣想也沒錯,像“領航員”這種規模的空間站,以目前地球的基礎材料技術水平,根本就造不出規模如此龐大的太空建築。


    因為強度根本就達不到要求。


    要不是洛晨在幾年前開始讓“金雕”去靈神星挖礦,靈汐提供了“金鈦合金”這種超級合金配方,這座空間站根本就達不到目前這個規模。


    當洛晨迴到燕京後的第二天,他的師兄張毅謀還有薑紋就聯袂來到了他的家裏。


    幾人一番交流後,洛晨才得知,華國影視圈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導演郭保昌,想要拍攝一部他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一個劇本。


    洛晨一聽,立刻就明白了他們所說的那個劇本是什麽,他立刻便和這二位導演,驅車前往了郭導的家中。


    在郭導那處隻有80多平米的家裏,郭保昌對來訪的三位大導演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隨後郭保昌便開始向洛晨講述了關於這個劇本的來龍去脈。


    他出生於燕京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凍斃街頭,他兩歲時被母親賣掉。


    後來郭老爺子被同仁堂樂家樂四老爺收為養子,隨養母姓改為郭保昌。


    他的養母郭榕曾是同仁堂樂家抱狗丫鬟,後被樂鏡宇(白景琦的原型)看中娶為二房太太。


    由於沒有後代,為了不讓財產旁落他人,郭榕用“侄子”的名義把郭保昌過繼為養子,因此郭保昌成為了大宅門樂家的“寶爺”。


    郭保昌在導演生涯中,將他的個人經曆和家族故事融入到了《大宅門》中,使得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電視劇,更是他個人情感和記憶的載體。


    他在創作過程中, 對這個劇本不斷地進行修改和完善,使得《大宅門》在展現家族興衰的同時,也深刻反映了郭保昌自己的生活經曆和情感體驗。


    此外,郭保昌的一生與《大宅門》緊密相連。


    他少年時享受著金玉滿堂的生活,經曆過時代的變革和動蕩。


    他的個人故事和家族曆史為《大宅門》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來源,使得這部作品不僅具有深刻的曆史意義,也充滿了人性的光輝和陰影。


    根據郭導的描述,《大宅門》的劇本,他在15歲的時候就開始寫了。


    可剛下筆沒多久的郭保昌,讓養母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對故事中自己“抱狗丫頭”的形象甚為不滿的養母,一把火就燒掉了他辛辛苦苦寫的書稿。


    那是郭保昌第一次經曆心碎,也是《大宅門》多舛命途的開始。


    1959年,郭保昌進入北影學習,他開始重新構思創作《大宅門》。


    但在一個夜裏,斟酌良久的郭保昌,再次親手燒掉了自己寫的書稿,這是書稿第二次被毀。


    1980年,郭保昌終於開始正式拍電影。


    一部《神女峰的迷霧》,讓他名聲大噪,這部劇也成了80年代刑偵片的鼻祖。


    有了代表作的郭保昌,始終放不下《大宅門》的心結。


    於是他再次提筆,開始第三次開始創作《大宅門》。


    可悲劇再次發生。郭保昌彼時正與妻子鬧離婚,妻子一個不開心,直接拿他的手稿出氣,就這樣,劇本再次被燒。


    對郭保昌來說,《大宅門》成了他的心結,也成了詛咒。


    這似乎是一部永遠也無法寫完的小說,也是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所以,這之後,郭保昌收手了,他怕了,很久很久,他都沒有再碰過《大宅門》。


    直到14年後,他的心中,才終於過了這個坎兒!


    於是他第四次提筆,再次寫起了《大宅門》。


    此時,郭保昌已經55歲。


    要知道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給自己算過一次命。


    算命先生說,他命中有一劫數。


    如果這個坎兒過不去,可能隻能活到六十多歲。


    而一旦跨過去,就能活到八十多。


    所以這一次,郭保昌放下了一切,開始閉門不出,他在自家冰箱裏塞滿了食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之外,隻幹一件事,那就是寫稿。


    經過了6年多的創作,《大宅門》終於被他順利完成了。


    就在他停筆的那一刻,郭保昌突然腹痛難忍,送到醫院才發現,因為長期勞累,他的肝已經損傷,差點就應了算命先生那句話。


    於是郭保昌就準備把他這部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劇本搬到熒幕上去。


    可拍《大宅門》的過程,絲毫不比寫劇本更輕鬆。


    或許是好事多磨,老天爺就是要給《大宅門》使絆子。


    1998年,郭保昌開拍《大宅門》,卻找錯了投資方。


    戲剛拍三集,劇組就資金鏈斷裂,投資方撤資,郭保昌因此負債300萬。


    為了找錢,郭保昌在四年時間裏,找了近100家投資商,竟然沒有一家願意投拍。


    就在這時,張毅謀和薑紋知道了這件事,而他們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洛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95之商娛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影隨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影隨風並收藏重生1995之商娛帝國最新章節